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某低放废物库场址地下水中铀的形态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徐真 陆春海 +3 位作者 陈敏 陈文凯 黄硕 张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45-48,共4页
根据西南某极低放废物场址地下水的化学组分,运用PHREEQC软件研究了铀的化学形态,并讨论了pH、温度和pE(平衡状态下的电子活度)等条件对铀的化学形态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pH=7.6,温度T=12.2。C,pE=4时,该场址地... 根据西南某极低放废物场址地下水的化学组分,运用PHREEQC软件研究了铀的化学形态,并讨论了pH、温度和pE(平衡状态下的电子活度)等条件对铀的化学形态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pH=7.6,温度T=12.2。C,pE=4时,该场址地下水中的铀主要呈现VI价,PA[UO2(CO3)2],【UO2(CO3)3],UO2CO3形式存在:温度和pH值对铀化学形态分布影响较大,而pE对其化学形态分布影响较小.因而,废物填埋和场址选择需重点考虑场址地下水的温度和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形态 PHREEQC 地下水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重金属浓缩液的水泥固化配方设计及性能稳定性评价
2
作者 丁芸 周东升 +4 位作者 谢华 汪栋 王烈林 黄小书 周杨潇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5-1473,共9页
为对铅铋快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重金属浓缩液进行安全、稳定的处理,本文开展了水泥固化配方设计及性能稳定性评价。实验以模拟重金属废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水泥种类及水泥添加剂种类,设计并制备出15组水泥固化体。通过对比分析... 为对铅铋快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重金属浓缩液进行安全、稳定的处理,本文开展了水泥固化配方设计及性能稳定性评价。实验以模拟重金属废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水泥种类及水泥添加剂种类,设计并制备出15组水泥固化体。通过对比分析各类固化体的抗压强度、抗浸出性及耐γ辐照等性能,最终遴选出最佳水泥固化体配方。初筛实验结果表明:PⅡ-S(PⅡ+矿渣)、PSA-S(PSA+矿渣)和PSA-F(PSA+粉煤灰)3个配方的抗压强度和TCLP(毒性浸出实验)性能表现更优。综合性能评价数据显示:PⅡ-S因耐γ辐照损失率>25%、Sr的累积浸出分数P_t>0.17 cm而被筛除;相同条件下,PSA-S的抗浸出性优于PSA-F。因此,针对放射性重金属浓缩液的固化处理,本实验推荐的最佳水泥配方为PSA-S,即P.S.A42.5水泥+矿渣添加剂,质量配比为熟石灰∶矿渣灰∶水泥=1∶2∶20。该实验结果有望为铅铋快堆产生的放射性重金属浓缩液实施水泥固化提供配方借鉴和性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铋快堆 重金属 放射性废液 水泥固化 性能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地下水中锶的种态及其与文石的反应路径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徐真 陆春海 +2 位作者 陈敏 张琪 黄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52-1754,共3页
运用PHREEQC软件模拟了锶的种态分布,并讨论了影响其种态分布的因素及变化规律,在种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锶和文石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场址地下水中的锶主要以Sr2+、Sr SO4和Sr HCO+3形式存在,且有利于锶迁移的Sr2+占绝对优势;p H、... 运用PHREEQC软件模拟了锶的种态分布,并讨论了影响其种态分布的因素及变化规律,在种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锶和文石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场址地下水中的锶主要以Sr2+、Sr SO4和Sr HCO+3形式存在,且有利于锶迁移的Sr2+占绝对优势;p H、温度和p E等因素对锶的种态分布没有显著影响,有必要考虑采用阻滞材料阻滞锶的迁移;当该场址地下水体系中文石的浓度小于1.0 mmol·L-1时,随着文石的不断加入,Sr2+浓度明显下降,这表明文石可以有效阻滞锶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态 文石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和千兆以太网传输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4
作者 邓海涛 伍春 陈习龙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
为保证开展多点数据采集试验时,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能够高速稳定进行,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PHY硬件平台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以XC7K325T为主控芯片,将多路传感器或信号源输出的电压信号经过增益调整和滤波输入到LTC2358模数转换器进行并... 为保证开展多点数据采集试验时,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能够高速稳定进行,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PHY硬件平台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以XC7K325T为主控芯片,将多路传感器或信号源输出的电压信号经过增益调整和滤波输入到LTC2358模数转换器进行并行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缓存至FIFO中,经过数据组帧处理后存储到eMMC中,通过千兆以太网技术利用PHY芯片将数据传输至上位机。通过Wireshark抓包与采集模拟小信号,试验表明:系统数据传输速度达到954 Mbit/s, 70 m通信距离时丢包率为0.07%,且满足-20~20 mV范围的小信号最值误差低于±0.1 mV和均值误差低于±0.01 mV的指标,验证了设计的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数据采集 千兆以太网 FPGA PHY 并行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石膏-草木灰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性能研究
5
作者 王晓枫 王永红 +5 位作者 罗显明 付全军 胡茂 何嵘 竹文坤 王晴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8-24,共7页
研究以钛石膏和草木灰为原料,制备了不同混合比例的钛石膏-草木灰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包埋小球,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了其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性能和对燕麦草的促生性能,并测定了改良后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单一施用草木灰或钛石膏均能提高... 研究以钛石膏和草木灰为原料,制备了不同混合比例的钛石膏-草木灰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包埋小球,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了其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性能和对燕麦草的促生性能,并测定了改良后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单一施用草木灰或钛石膏均能提高酸化土壤pH值、燕麦草株高和干重;添加量为5%时,钛石膏-草木灰土壤调理剂的酸化土壤改良性能和植物促生性能最强;在强酸性(pH值=4.5)和弱酸性(pH值=6.5)土壤中,钛石膏-草木灰复合土壤调理剂包埋小球进一步提升了复合调理剂的综合效能,燕麦草的株高和干重显著增加,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提升。研究表明,包埋后的复合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且在不同酸化程度土壤中均表现出优异的酸化土壤改良性能、植物促生性能和土壤酶活性增强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钛石膏 草木灰 土壤调理剂 海藻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Si/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s by Electrostatic Spraying Method and Its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6
作者 DUAN Yi-long WANG Ling-xin +3 位作者 DONG Jun LI Xiu-long HE Xi JI Wei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429,I0001,共7页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ilicon(Si)on 2,4,6,8,10,12-hexanitro-2,4,6,8,10,12-hexaazaisowurtzitane(CL-20),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s and Si/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s were prepared by the electrostatic spraying ...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ilicon(Si)on 2,4,6,8,10,12-hexanitro-2,4,6,8,10,12-hexaazaisowurtzitane(CL-20),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s and Si/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s were prepared by the electrostatic spraying method.The morphology,structure and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X-ray energy spectroscopy(EDS),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nd simultaneous thermal analyzer(TG-DSC).Additionally,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the samples was tested using a high-speed camer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 of nano-Si contributes to the formation of composite explosives with regular morphology and smaller particle size.The Si/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 has better and more uniform sphericity,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73.4 nm,compared to the 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The Si/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 which produced by the electrostatic spraying method,achieves physically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components including NC,CL-20,Si.The addition of Si promotes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CL-20.In comparison to the 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Si/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 decreases by 16.78 kJ/mol,and the self-accelerated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of thermal explosion decreases by 3.12 K and 2.61 K,respectively.Furthermore,Si/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 has shorter ignition delay time and faster combustion rate compared to the NC/CL-20 composite explosive,which shows that Si can improve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CL-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ed chemistry electrostatic spraying method SI Si/NC/CL-20 thermal decomposition performanc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喷雾法制备球形硝基胍工艺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7
作者 董军 刘磊 +2 位作者 王灵鑫 贺希 冀威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3-519,共7页
为了得到堆积密度高的球形硝基胍(NQ)晶体,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结合的方法探究静电喷雾法制备球形NQ的工艺;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不同电压、流速、接受距离下NQ粒径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关关系变化曲线;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优化工艺... 为了得到堆积密度高的球形硝基胍(NQ)晶体,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结合的方法探究静电喷雾法制备球形NQ的工艺;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不同电压、流速、接受距离下NQ粒径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关关系变化曲线;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优化工艺,并通过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对比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模拟后得到的优化工艺方案为:流速0.14mL/min,电压10kV,接收距离250mm;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静电喷雾制备的NQ仅发生物理变化;制备的NQ为球形,平均粒径在5μm左右;与原料相比,球形NQ的活化能和热爆炸临界温度分别提高了14.37kJ/mol和16.31K,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球形NQ的堆积密度为1.332g/cm^(3),相较于原料提升了0.948g/cm^(3),流散性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化学 硝基胍 NQ 静电喷雾法 热安全性 堆积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改性微米Al-氟聚物的3D打印及性能表征
8
作者 陈颖 张世龙 +5 位作者 陈婵娟 何奥 伍波 王军 沈金朋 裴重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0-437,I0004,共9页
为了研究镓基液体金属(GLM)-Al-氟聚物的能量释放性能,制备了GLM质量分数分别为1%、3%、5%、7%的GLM-Al,通过3D打印获得了GLM-Al-氟聚物复合反应性材料;采用SEM、EDS、XRD、XPS、DSC-TG、高速摄影仪和万能拉伸仪对GLM-Al及GLM-Al-氟聚... 为了研究镓基液体金属(GLM)-Al-氟聚物的能量释放性能,制备了GLM质量分数分别为1%、3%、5%、7%的GLM-Al,通过3D打印获得了GLM-Al-氟聚物复合反应性材料;采用SEM、EDS、XRD、XPS、DSC-TG、高速摄影仪和万能拉伸仪对GLM-Al及GLM-Al-氟聚物的微观结构、燃烧性能、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质量分数3%的GLM改性的GLM-Al放热量和氧化增重均最大,分别为6181 J/g和42.92%;改性前的Al-氟聚物不能被点燃,改性后GLM-Al-氟聚物可以点燃且可以持续稳定燃烧,在当量比为3.5时的燃速最大,为6.0 mm/s;此时GLM-Al-氟聚物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最大,分别为1.73 MPa、11486%,是改性前Al-氟聚物的1.5倍和1.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镓基液态金属 GLM 微米铝粉 氟聚物 3D打印 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废旧冰箱聚氨酯泡沫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陈奇奇 陈梦君 +3 位作者 舒建成 王蓉 刘宜 尚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1,共7页
以废旧冰箱聚氨酯泡沫(PUF)为原料,选取玉米秸秆(CS)、木屑(WS)、煤粉(PC)作为添加剂制备成型燃料,采用热重分析仪和氧弹量热仪研究3种添加剂对PUF成型燃料燃烧性能及热值的影响,并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研究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 以废旧冰箱聚氨酯泡沫(PUF)为原料,选取玉米秸秆(CS)、木屑(WS)、煤粉(PC)作为添加剂制备成型燃料,采用热重分析仪和氧弹量热仪研究3种添加剂对PUF成型燃料燃烧性能及热值的影响,并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研究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3种添加剂会使固定碳燃烧阶段最大失重速率峰值温度向低温区移动,会降低PUF成型燃料的残渣剩余量与活化能、提高热值。此外,添加质量分数为8%的WS的PUF成型燃料残渣量低、综合燃烧特性指标高、燃烧充分、活化能较低,PUF成型燃料的燃烧效率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重分析 废旧冰箱聚氨酯泡沫 反应动力学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NBC/Al球形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0
作者 郭灏 罗连聪 +5 位作者 李聪颖 唐颖冰 周小露 王茜 张行泉 郭长平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7-804,I0002,共9页
针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安全性能差的问题,基于Pickering乳液法,将CL-20、Al两种高能组分进行复合,引入含能黏结剂硝化细菌纤维素(NBC)降低体系感度,制备了CL-20-NBC/Al球形复合物;研究了油水比、物料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对乳... 针对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安全性能差的问题,基于Pickering乳液法,将CL-20、Al两种高能组分进行复合,引入含能黏结剂硝化细菌纤维素(NBC)降低体系感度,制备了CL-20-NBC/Al球形复合物;研究了油水比、物料比、表面活性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对CL-20-NBC/Al复合物的结构、形貌、热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ickering乳液法制备的CL-20-NBC/Al复合物,控制油水体积比为4∶6、CL-20与NBC质量比为6∶4、表面活性剂用量为原料用量的10%时,能形成稳定的乳液体系;CL-20-NBC/Al复合物为规则的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D_(50))为27.4μm;与原料CL-20相比,CL-20-NBC/Al复合物的放热量提高了42%;特性落高由原料的13 cm升高到40 cm,摩擦感度爆炸概率由原料的100%降至88%,其机械安全性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球形含能材料 CL-20 纳米AL Pickering乳液 硝化细菌纤维素 N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铀的光电催化分离研究进展
11
作者 林涛 何嵘 +3 位作者 陈涛 张浩雨 钟连兵 竹文坤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1-298,I0001,共19页
作为核电运行最重要的燃料,铀是保障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铀资源的供需矛盾逐年突出,缺口部分需要由境外开发与国际市场采购来保障。一方面,海水中的铀储量是陆地的近千倍;另一方面,核工业开采及生产应用过程产生大量的含铀放射... 作为核电运行最重要的燃料,铀是保障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铀资源的供需矛盾逐年突出,缺口部分需要由境外开发与国际市场采购来保障。一方面,海水中的铀储量是陆地的近千倍;另一方面,核工业开采及生产应用过程产生大量的含铀放射性废水。若能实现海水和含铀放射性废水中铀的高效分离回收,对降低铀资源对外依存度、实现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聚焦于近年来在海水和含铀放射性废水等复杂体系中光催化提铀和电催化提铀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在光催化还原和电催化还原过程中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功能改性策略以及催化机理,介绍了用于有效识别和监测铀催化反应中间过程的先进表征技术,并讨论了光催化还原与电催化还原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资源 海水提铀 放射性废水提铀 光催化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有机框架衍生的D-ZnO@Fe_(x)O_(y)S型异质结用于光辅助铀还原
12
作者 谢禹志 汪鹏 +7 位作者 董欢欢 王瑞祥 张福城 于杭鑫 赵乙丁 张永翔 竹文坤 陈涛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357,I0002,共14页
光催化辅助铀提取作为一种新型的铀提取技术,有望克服传统工艺中多种金属离子与U(Ⅵ)的竞争配位以及富集容量有限的难题。在这项研究中,以ZIF-8为前驱体,通过浸渍和高温热解制备了S型ZIF-8衍生氧化锌@铁氧化物(D-ZnO@Fe_(x)O_(y))异质结... 光催化辅助铀提取作为一种新型的铀提取技术,有望克服传统工艺中多种金属离子与U(Ⅵ)的竞争配位以及富集容量有限的难题。在这项研究中,以ZIF-8为前驱体,通过浸渍和高温热解制备了S型ZIF-8衍生氧化锌@铁氧化物(D-ZnO@Fe_(x)O_(y))异质结,用于光辅助还原铀矿废水中的U(Ⅵ)。相比于铁氧化物(Fe_(x)O_(y))和ZIF-8衍生ZnO(D-ZnO),S型异质结D-ZnO@Fe_(x)O_(y)在竞争离子存在下,表现出优异的光辅助铀还原能力(>95%)。通过能带计算证实了在异质结界面形成内置电场,能够有效增强电子定向迁移,并为促进铀的光辅助还原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机理研究表明,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是参与光催化还原U(Ⅵ)的主要物质。本研究为探索具有高效光电子分离功能的光催化剂还原U(Ⅵ)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异质结 光催化 ZIF-8 铀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3+)掺杂钙钛锆石(Ca_(1-x)Nd_(x)ZrTi_(2)O_(7+x/2))相变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提学超 李伟民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2-310,共9页
为研究钙钛锆石对放射性元素Am^(3+)的稳定固化作用,以Nd^(3+)为Am^(3+)的模拟元素,系统研究了高温固相法制备Ca_(1-x)Nd_(x)ZrTi_(2)O_(7+x/2)时,Nd^(3+)异价取代钙钛锆石晶格中Ca^(2+)位(0≤x≤1.0)所导致的相态演变行为。合成Ca_(1-x... 为研究钙钛锆石对放射性元素Am^(3+)的稳定固化作用,以Nd^(3+)为Am^(3+)的模拟元素,系统研究了高温固相法制备Ca_(1-x)Nd_(x)ZrTi_(2)O_(7+x/2)时,Nd^(3+)异价取代钙钛锆石晶格中Ca^(2+)位(0≤x≤1.0)所导致的相态演变行为。合成Ca_(1-x)Nd_(x)ZrTi_(2)O_(7+x/2)的XRD、Raman、BSE和EDS测试结果表明:钙钛锆石(Zirconolite)晶格对Nd^(3+)离子的固溶量可达70%(x=0.7),可有效实现对Am^(3+)模拟元素Nd^(3+)离子的固化。但随着Nd^(3+)掺杂量(x≤0.3)增加,Zirconolite-2M晶格中O^(2-)和Nd^(3+)的无序化程度逐渐增加、(Ca/Nd)-O键长逐渐变小,直至(x=0.4)引起Zr^(2+)、Ti^(4+)附近的O^(2-)配位数发生改变(ZrO7→ZrO8、TiO5→TiO6),Zirconolite-2M晶格结构开始向Zirconolite-4M转变。x=0.5时,陶瓷体完全转变为Zirconolite-4M晶格且O^(2-)和Nd^(3+)有序度重新变高、Ti—O键长增加;直至x=0.6、x=0.7时,陶瓷体仍为单一Zirconolite-4M结构,但晶格中O^(2-)和Nd^(3+)的有序度又逐渐降低,以至于在x=0.7陶瓷体亚晶格中微量Ca^(2+)、Zr^(4+)、Nd^(3+)离子占位转变为烧绿石(Pyrochlore)结构。而在0.8≤x≤0.9范围内,Zirconolite-4M结构完全消失,陶瓷体为多相共存状态(Pyrochlore、ZrTiO_(4)和Nd2(TiZr)_(4)O_(11)物相)。Nd^(3+)完全取代Ca^(2+)位(x=1.0)时,陶瓷体变为单一Nd2(TiZr)_(4)O_(11)固溶体相。陶瓷体晶粒的BSE和EDS分析证实了这种相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3+)-掺杂 钙钛锆石-2M 相关系 有序-无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峰值保持器设计
14
作者 王志豪 李波 刘成安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35,共7页
为克服传统电压型峰值保持电路存在振荡的问题,提高峰值保持电路的测试速度,本文设计了一款以ADA4817运算放大器为核心的新型峰值保持器,并利用LTspice软件对影响峰值保持效果的因素进行仿真分析,使用合适的补偿方式解决电路的振荡问题... 为克服传统电压型峰值保持电路存在振荡的问题,提高峰值保持电路的测试速度,本文设计了一款以ADA4817运算放大器为核心的新型峰值保持器,并利用LTspice软件对影响峰值保持效果的因素进行仿真分析,使用合适的补偿方式解决电路的振荡问题。使用信号发生器与主放大器结合、核信号模拟器两种输入形式分别对峰值保持器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峰值保持器可测量上升沿时间为250 ns左右的脉冲信号,且线性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4817 补偿 LTspice 峰值保持 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晶型CL-20冲击分解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5
作者 唐梅 曾淑琼 +1 位作者 刘桂林 牛振威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0-1009,I0002,共11页
为深入理解含能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冲击起爆、冲击点火、爆轰过程和爆轰产物状态等,利用自洽电荷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SCC-DFTB)结合多尺度冲击模拟技术(MSST)研究了4种晶型(α、β、γ、和ε)CL-20在冲击波加载下的分解反应过程;考虑到... 为深入理解含能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冲击起爆、冲击点火、爆轰过程和爆轰产物状态等,利用自洽电荷紧束缚密度泛函理论(SCC-DFTB)结合多尺度冲击模拟技术(MSST)研究了4种晶型(α、β、γ、和ε)CL-20在冲击波加载下的分解反应过程;考虑到α-CL-20通常以含水加合物的形式存在,同时也计算了水分子对α-CL-20冲击分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冲击波速下,4种晶型(α-、β-、γ-、和ε-)CL-20中,γ-CL-20密度最小,具有最大的压缩比。当冲击波速为8km/s时,γ-CL-20完全分解,而其余3种晶型CL-20直到冲击波速达到9km/s时才完全分解,但4种晶型CL-20分解反应平衡后小分子产物组分和含量是一致的。此外,水分子的加入则会显著提高CL-20分子的活性,加速固相α-CL-20的裂解,增加固相α-CL-20的冲击感度。冲击加载下固相CL-20的初始分解路径受晶型影响较小,主要受冲击波速影响,当冲击波速低于8km/s时,分解反应主要源于N—NO_(2)键的断裂;当冲击波速超过9km/s时,CL-20分子中N—NO_(2)键受到高压抑制,C—H键中H可能优先与相邻的NO_(2)基形成五元环,进一步生成NO和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量子化学 SSC-DFTB CL-20 初始反应机理 分子动力学模拟 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修饰硅胶复合材料对气态碘的捕集及其固化研究
16
作者 黄双双 雷浩 +3 位作者 唐娇 邹浩 潘宁 王孝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77,183,共7页
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水热浸渍法制备银修饰硅胶复合材料,对富碘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低温玻璃固化处理,以期实现对气态放射性碘的长期安全处置。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浸渍反应温度对银负载... 以硅胶为载体,采用水热浸渍法制备银修饰硅胶复合材料,对富碘后的复合材料进行低温玻璃固化处理,以期实现对气态放射性碘的长期安全处置。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浸渍反应温度对银负载量、吸附时间和碘质量浓度对碘吸附量的影响,并对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硝酸银负载在硅胶表面,银负载量达到17.8%;30min内复合材料对气体碘的吸附可达到平衡,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更适合描述复合材料对气态碘的吸附过程,复合材料吸附碘的过程为单层吸附行为,复合材料对碘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69.5mg/g。固化结果表明,玻璃固化体主要以碘化银(AgI)和碘七氧化五铋(Bi_(5)O_(7)I)形式封存碘,碘元素浸出率为1.436×10^(-6) g/(m^(2)•d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 吸附 低温玻璃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八面体Fe_(3)O_(4)复合界面催化电化学海水提铀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17
作者 吕莹童 刘旺 +4 位作者 朱波明 程儒 吴旭东 刘欢欢 何嵘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344,I0002,共12页
电化学海水提铀是一种可持续补充核燃料的有效策略,但由于海洋中铀的浓度极低(铀质量分数为3.3×10^(-9))与复杂的环境干扰,高活性电催化剂的合理设计仍然是一个挑战。本工作提出界面键合策略,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MoS_(2)/八面体Fe_(... 电化学海水提铀是一种可持续补充核燃料的有效策略,但由于海洋中铀的浓度极低(铀质量分数为3.3×10^(-9))与复杂的环境干扰,高活性电催化剂的合理设计仍然是一个挑战。本工作提出界面键合策略,通过简单水热法制备MoS_(2)/八面体Fe_(3)O_(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一系列表征,表明成功将八面体Fe_(3)O_(4)的{2 2 2}晶面与MoS_(2)的{0 0 2}晶面进行键合。在模拟溶液中,经过7 h的电化学提取,铀提取效率可以达到96%。同时,共存离子下的铀提取实验结果表明,MoS_(2)/Fe_(3)O_(4)对铀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对共存离子的抗干扰性。在10 L天然海水中进行电化学提取,提取到27.2μg的铀,提取容量为5.44 mg/g。通过对催化剂与提铀性能之间构效关系的研究,验证了界面键合面向电化学海水提铀的可行性。机理探究揭示了界面键合策略对降低Fe_(3)O_(4)的电荷转移电阻、提高电子在界面处的转移速率与Fe_(3)O_(4)的循环稳定性的促进作用,对电化学海水提铀的催化剂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海水提铀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田湾附近海域放射性核素扩散迁移研究
18
作者 张治钟 张江梅 +1 位作者 张扬鑫 席发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38-1443,1492,共7页
基于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VCOM),进行连云港田湾附近海域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拟,并使用示踪剂模块和拉格朗日模块分析海域中放射性核素扩散迁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吻合度较高;海域潮汐类型为规则半日潮,模拟和观测... 基于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FVCOM),进行连云港田湾附近海域三维潮汐潮流数值模拟,并使用示踪剂模块和拉格朗日模块分析海域中放射性核素扩散迁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吻合度较高;海域潮汐类型为规则半日潮,模拟和观测的潮位平均误差的绝对值小于0.2 m;流速平均误差的绝对值小于0.02 m/s,最大误差在0.22 m/s左右,流向平均误差的绝对值小于7°,最大误差小于36°;受潮流和季风等的影响,放射性核素在初始时刻紧贴岸线呈现向北迁移,随着时间延长,出现回旋和逆向运动等多种现象;放射性核素扩散迁移到黄海和东海北部需要相对较长时间,对局部海域影响较大,而对黄海和东海北部海域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积海岸海洋模型 放射性核素 扩散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取目标图像最小外接矩形的快速算法 被引量:70
19
作者 卢蓉 范勇 +1 位作者 陈念年 王俊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78-180,共3页
在图像分类与识别算法研究中,目标几何特征的提取通常需要计算目标图像的最小外接矩形以获取长、宽等属性。针对该特点,提出一种利用顶点链码与离散格林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提取目标图像的最小外接矩形的算法。该算法只需根据顶点链中垂直... 在图像分类与识别算法研究中,目标几何特征的提取通常需要计算目标图像的最小外接矩形以获取长、宽等属性。针对该特点,提出一种利用顶点链码与离散格林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提取目标图像的最小外接矩形的算法。该算法只需根据顶点链中垂直或水平方向上的点坐标即可求出目标的面积、形心和主轴。基于顶点链码和离散格林的主轴法和旋转法可快速求出目标的最小外接矩形。实验结果表明,旋转法的运算速度是现有算法的2倍左右,主轴法的速度又比旋转法快速2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点链码 离散格林理论 最小外接矩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脂肪酸/SiO_2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6
20
作者 付路军 董发勤 +1 位作者 杨玉山 何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8-551,共4页
针对适用于建筑领域的相变储能材料,选用癸酸(CA)分别与月桂酸(LA)、肉豆蔻酸(MA)和棕榈酸(PA)复合制备了二元低共熔脂肪酸作为储能材料。通过施罗德公式计算得到二元低共熔脂肪酸的混合比例和理论相变温度。基于CA-MA优异的性能,采用溶... 针对适用于建筑领域的相变储能材料,选用癸酸(CA)分别与月桂酸(LA)、肉豆蔻酸(MA)和棕榈酸(PA)复合制备了二元低共熔脂肪酸作为储能材料。通过施罗德公式计算得到二元低共熔脂肪酸的混合比例和理论相变温度。基于CA-MA优异的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A-MA/SiO2定形相变储能材料。采用FT-IR、SEM、DSC、TG对CA-MA/SiO2的结构、形貌、热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3种二元低共熔脂肪酸适合于建筑领域。CA-MA较好地被固定在SiO2多孔网络中,储能材料和SiO2之间仅为物理结合,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温度为20.96℃,相变焓为70.17J/g,相变温度适中,相变焓高,热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低共熔脂肪酸 复合相变材料 储能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