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固体废物热解炉的研究开发
1
作者 田仁祝 薛勇 +1 位作者 秦杨 陈科仲 《绿色科技》 2010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可缓解当今常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热解气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在目前,一般生产可燃气的民用型生物质热解炉主要存在下述问题:产气率低、热值低、焦油含量高、可靠性低、运行参... 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可缓解当今常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压力,热解气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在目前,一般生产可燃气的民用型生物质热解炉主要存在下述问题:产气率低、热值低、焦油含量高、可靠性低、运行参数待优化、燃气安全性低、环境污染等。为克服这些问题,通过热解炉模型试验研究,优化现有生物质热解装置工艺的结构及非结构参数,以提高其热解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炉 产气率 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石棉尾矿活化产物制备纳米SiO_2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姜延鹏 孙红娟 彭同江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54-155,共2页
纤蛇纹石石棉尾矿又称温石棉尾矿,是温石棉矿在选矿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尾渣。除了含有少量的短纤维温石棉外,主要由蛇纹石组成,蛇纹石族矿物属1∶1型三八面体层状硅酸盐。
关键词 石棉尾矿 温石棉 纳米 活化产物 制备 化学成分分析 纤蛇纹石 加工过程 短纤维 层状硅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法活化煤焦油渣制备活性炭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高磊 董发勤 +2 位作者 代群威 钟国清 张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研究了以陕西煤焦油渣作为原料,用磷酸作为活化剂,在400~1000℃的条件下经一步炭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炭活化温度、时间、料剂比对煤焦油渣制备活性炭吸附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炭活化温度、炭活化时间主要影响活性炭... 研究了以陕西煤焦油渣作为原料,用磷酸作为活化剂,在400~1000℃的条件下经一步炭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研究了炭活化温度、时间、料剂比对煤焦油渣制备活性炭吸附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炭活化温度、炭活化时间主要影响活性炭产品的得率,高温和长时间会导致更多的碳损失;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孔结构主要受炭活化温度和料剂比影响。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为850℃、3h、1∶3。通过其活性炭表面孔径分布及表面官能团含量变化表征,用磷酸浸泡煤焦油渣制备活性炭有利于大、中孔结构的产生,其最佳活化条件下孔径分布约在20~1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渣 磷酸炭活化 得率 碘值 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的谱学表征及分析 被引量:57
4
作者 黄桥 孙红娟 杨勇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21-1726,共6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通过改变氧化剂用量获得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对产物进行结构和谱学特性的表征,并结合数学分析软件对部分红外和拉曼数据进行分峰拟合。结果表明,石墨经氧化...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通过改变氧化剂用量获得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对产物进行结构和谱学特性的表征,并结合数学分析软件对部分红外和拉曼数据进行分峰拟合。结果表明,石墨经氧化后形成了含有C-OH、-COOH和C-O-C等官能团的石墨层间化合物;氧化剂用量较少时,石墨片层插层氧化不完全,产物的结构中仍存在未被氧化的原石墨周期性结构;随着氧化剂用量的增加,氧化石墨产物的XRD图中原石墨(002)衍射峰逐渐消失,结构中含氧官能团的量逐渐增加,产物的亲水性也逐渐增强;通过对红外光谱的拟合发现,氧化石墨样品在3198 cm-1附近有一个红外吸收峰,应归属于C-OH中OH的伸缩振动;随着氧化剂用量的增加,所得氧化石墨产物的拉曼光谱中D峰与G峰的强度积分比R(ID/IG)逐渐增大,产物结构中sp2平面域的平均尺寸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 XRD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黑曲霉对磷矿石的风化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谌书 刘丛强 连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以一株分离于植物根际土壤且有较强溶磷能力的真菌研究其对磷矿石的风化作用。对该菌株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后,再结合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用ICP-OES测定培养液中的Ca2+浓度,磷... 以一株分离于植物根际土壤且有较强溶磷能力的真菌研究其对磷矿石的风化作用。对该菌株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测定后,再结合该菌株的形态特征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用ICP-OES测定培养液中的Ca2+浓度,磷钼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磷的含量,电子探针、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分析菌株作用后的残留物。培养液中的Ca2+浓度由第3天的10.02mg/L增加到第30天的217.61mg/L,可溶性磷的浓度由第3天的5.37mg/L增加到第30天的921.37mg/L;风化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次生矿物草酸钙,大分子有机物形成的生物膜以及菌丝体穿插破坏矿物颗粒促进磷矿石的风化。表明该菌株对磷矿石有较强的风化能力,黑曲霉生长产生的生物物理破坏作用和胞外分泌物的生化降解作用是引起磷矿石风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真菌 磷矿石 风化作用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敬杰 林艳 +1 位作者 孙红娟 彭同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490,共6页
粉煤灰作为燃煤电厂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其综合利用率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而将粉煤灰作为一种非传统的人为氧化铝资源近几年来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能够降低粉煤灰环境污染的风险,同时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要... 粉煤灰作为燃煤电厂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其综合利用率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而将粉煤灰作为一种非传统的人为氧化铝资源近几年来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能够降低粉煤灰环境污染的风险,同时符合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本文综述了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氧化铝的潜在应用方法,评述了烧结法、酸浸取/焙烧法、其他新工艺的特点、反应原理、优点以及其存在的缺陷。最后总结了目前粉煤灰提取氧化铝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提取氧化铝 烧结法 酸浸取/焙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中低品位磷矿的浸磷效率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唐朝军 董发勤 +4 位作者 代群威 张伟 肖文丁 霍婷婷 徐雪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0-283,共4页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是磷矿石的平均品位较低,面对传统选矿工艺的诸多问题,本文采用生物浸矿方法,研究了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中低品位磷矿的浸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磷的浸出率随磷矿粉量的增加而降低;磷矿粉浓度为2 ... 我国磷矿资源丰富,但是磷矿石的平均品位较低,面对传统选矿工艺的诸多问题,本文采用生物浸矿方法,研究了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中低品位磷矿的浸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磷的浸出率随磷矿粉量的增加而降低;磷矿粉浓度为2 g/L时,磷的浸出率可达95%以上;磷矿粉浓度为15 g/L时,浸出45d,磷的浸出量最大,为179.56 mg;在溶磷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降低,最后稳定在2.0左右,pH最大降幅达4.45。嗜酸氧化硫硫杆菌对中低品位磷矿中磷的浸出有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 磷矿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制度对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彭同江 丁文金 +1 位作者 孙红娟 陈吉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基于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重要影响,研究了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对CaO-MgO-SiO2系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通过DTA分析初步确定基础玻璃成核和晶化温度范围;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 基于热处理制度对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重要影响,研究了核化温度和晶化温度对CaO-MgO-SiO2系温石棉尾矿微晶玻璃析晶行为的影响。通过DTA分析初步确定基础玻璃成核和晶化温度范围;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和显微形貌。结果表明:随着核化和晶化温度的升高,微晶玻璃样品主晶相由铁橄榄石转变为黄长石,且样品的析晶能力逐渐增强;次晶相镁橄榄石和透辉石逐渐消失。且通过热处理过程使石棉纤维相变为对环境无害的硅酸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温石棉尾矿 热处理制度 主晶相 析晶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分离从废旧线路板金属粉末中回收铜制备超细氧化铜 被引量:3
9
作者 朱萍 范泽云 +1 位作者 钱光人 周鸣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67-168,共2页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飞速发展,报废的电子电器设备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如何环境友好的处理这些垃圾正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课题。作为电子设备主要部件之一的印刷线路板(PCBs)中含金、银、铜、铁等金属约达28%。
关键词 氧化铜 超细 有机相 制备 电场作用 草酸铜 微乳状液 金属粉末 硫酸浓度 浸出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Y掺杂金红石相TiO_2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丽阳 董发勤 +3 位作者 宋绵新 边亮 李建祥 张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5-758,762,共5页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La2O3和Y2O3作为掺杂物,掺杂比例为0、0.50%、1.00%、1.50%和2.00%(质量分数)。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金红石相TiO2粉体、La/Y掺杂金红石相TiO2粉体。利用XRD、UV-Vis、Zeta电位和粒度等手段表征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 以钛酸丁酯为钛源,La2O3和Y2O3作为掺杂物,掺杂比例为0、0.50%、1.00%、1.50%和2.00%(质量分数)。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金红石相TiO2粉体、La/Y掺杂金红石相TiO2粉体。利用XRD、UV-Vis、Zeta电位和粒度等手段表征了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光吸收能力等方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以甲基红为降解模型,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1.00%(质量分数)La掺杂金红石相TiO2吸附效果最好,其与实验结论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相TiO2 稀土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板钛矿的光催化活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1
作者 马丽阳 董发勤 +3 位作者 边亮 张伟 代群威 刘永刚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1-366,共6页
基于第一性原理,以板钛矿相TiO2和稀土掺杂板钛矿相TiO2原胞为基本模型,利用MS4.0软件的castep模块结合ATK软件计算了17种稀土掺杂板钛矿相TiO2的态密度、晶格能和能隙等参数。结果证实,除Sc、Y外,其余稀土元素均有利于降低板钛矿相TiO... 基于第一性原理,以板钛矿相TiO2和稀土掺杂板钛矿相TiO2原胞为基本模型,利用MS4.0软件的castep模块结合ATK软件计算了17种稀土掺杂板钛矿相TiO2的态密度、晶格能和能隙等参数。结果证实,除Sc、Y外,其余稀土元素均有利于降低板钛矿相TiO2的能隙,这一现象与稀土外层的4f电子结构相对应。Sc和Y有利于降低板钛矿相TiO2的晶体形成能,这与此类化合物的合成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钛矿 稀土 光催化活性 晶格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硅藻土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仕勇 文科 +5 位作者 杨波 周青 董发勤 聂小琴 刘立柱 樊胜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1-946,共6页
云南先锋大型褐煤矿区共生的硅藻土是我国第二大硅藻土矿区,有机质含量高达15%~30%,传统工艺的经济利用价值低,属难于开发利用的劣质硅藻土,因而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本文以实现先锋高有机质含量硅藻土废弃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先锋煤矿... 云南先锋大型褐煤矿区共生的硅藻土是我国第二大硅藻土矿区,有机质含量高达15%~30%,传统工艺的经济利用价值低,属难于开发利用的劣质硅藻土,因而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本文以实现先锋高有机质含量硅藻土废弃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先锋煤矿区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目标出发,将先锋硅藻土矿经酸性水洗提纯后,在N2保护气氛下500~800℃高温煅烧,将有机质碳化,形成无定形活性炭/硅藻土的复合材料。经电镜观察复合硅藻土发现,无定形活性炭均匀分散于硅藻土表面和孔隙内,形成稳定的无定形活性炭/硅藻土复合体。活性炭/硅藻土比表面积和亚甲基蓝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5.79 m2/g和41.87 mg/g,吸附性能远高于常规硅藻土制品。活性炭/硅藻土复合吸附剂对重金属Pb2+、Co2+和Sr2+具有显著吸附作用,其饱和吸附量分别为54.47、37.34和25.1 mg/g。通过聚丙烯酰胺改性活性炭/硅藻土吸附性能可进一步提高。本文利用先锋高有机质硅藻土制备高效无定形活性炭/硅藻土复合吸附剂的技术路线有利于大幅提高先锋硅藻土矿产的经济利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藻土 吸附剂 重金属处理 尾矿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蒙脱石纳米复合物中TiO_2的结构相变 被引量:10
13
作者 孙红娟 刘颖 +1 位作者 彭同江 胡傲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3-408,共6页
以钛酸丁酯和季铵盐改性有机蒙脱石为原料,采用原位水解法和原位脱羟法制备了TiO2/蒙脱石纳米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表征了不同焙烧温度下TiO2/蒙脱石纳米复合物中TiO2的结构相变,并与不同焙烧温度下纯TiO2的结... 以钛酸丁酯和季铵盐改性有机蒙脱石为原料,采用原位水解法和原位脱羟法制备了TiO2/蒙脱石纳米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表征了不同焙烧温度下TiO2/蒙脱石纳米复合物中TiO2的结构相变,并与不同焙烧温度下纯TiO2的结构相变进行对比。结果发现TiO2/蒙脱石纳米复合物中TiO2从锐钛矿相开始转变为金红石的最低温度要比纯TiO2从锐钛矿开始相转变为金红石的最低温度高200℃,且在焙烧温度1 200℃时还存在锐钛矿相,而纯TiO2在焙烧温度800℃时就全部转换为金红石相。TiO2/蒙脱石纳米复合物中TiO2和纯TiO2的平均晶粒度都随焙烧温度升高而增大,但TiO2/蒙脱石纳米复合物中TiO2的平均晶粒度要小于相同温度下焙烧纯TiO2的平均晶粒度。表明蒙脱石结构层的硅氧结构抑制了TiO2晶型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进而使相变温度升高,同时阻碍了晶体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TIO2 锐钛矿 金红石 结构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油渣的组成分析与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高磊 董发勤 +1 位作者 钟国清 代群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对采自陕西愉林地区的某煤焦油渣元素组成、XRF、XRI)、TC/DSC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碳,约55.52%~80.18%,且主要处于小颗粒不规则非晶相状态,活化性能好,其中重金属以及微量元素Cr、Ni含量较少,制备吸附材料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对采自陕西愉林地区的某煤焦油渣元素组成、XRF、XRI)、TC/DSC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碳,约55.52%~80.18%,且主要处于小颗粒不规则非晶相状态,活化性能好,其中重金属以及微量元素Cr、Ni含量较少,制备吸附材料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氮气保护条件下,600℃左右的失重率为69.15%~88 99%隔绝氧气条件下,6001℃物理高温活化改渣2 h,同时于25℃、247r/min试验条件下根据GB/T 12496.8—1999测得物理活化后渣碘值、亚甲基蓝值标定的吸附性能指标分别为400~500 mg./g、66~150 mg/g。同等试验条件下分析纯活性炭碘值为855.30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200.17 mg/g。说明煤焦油渣改性后作吸附材料是可行性的,且成本低,可利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煤焦油渣 组成 活化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石棉、纳米SiO2、硅灰石及人造纤维粉尘的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甘四洋 董发勤 +4 位作者 曾娅莉 邓建军 陈彦翠 贺小春 赵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以温石棉、纳米SiO_2、硅灰石及人造纤维(陶瓷纤维、玻璃纤维、岩棉)6种粉尘为受试物,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染毒72 h后V79细胞的存活率,并通过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差异,评价6种粉尘对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矿... 以温石棉、纳米SiO_2、硅灰石及人造纤维(陶瓷纤维、玻璃纤维、岩棉)6种粉尘为受试物,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染毒72 h后V79细胞的存活率,并通过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差异,评价6种粉尘对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矿物粉尘(100μg/mL、200 μg/mL、400 μg/mL、600 μg/mL、800 μg/mL、1 000 μg/mL)作用72 h后,V79存活率下降,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并出现大量细胞坏死,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且对细胞存活的影响从大到小排列为纳米SiO_2、玻璃纤维、温石棉、陶瓷纤维、硅灰石、岩棉;形态学观察发现接触纳米SiO_2的V79细胞很难找到完好的,形态变化最为严重,岩棉粉尘对V79细胞形态影响比其他5种粉尘弱,多数细胞形态正常,6种粉尘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从大到小分别为纳米SiO_2、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硅灰石、温石棉、岩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矿物学 温石棉 纳米SIO2 噻唑蓝(MTT)比色法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生物质焦油的热裂解成分 被引量:8
16
作者 武海英 薛勇 +2 位作者 游清红 黄强 欧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生物质焦油是生物质热解气化的副产物。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焦油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在550℃、1050℃和1300℃条件下裂解的情况。实验表明,裂解温度升高,裂解成分总的质量分数呈递减态势,即由85.397%降至83.198%,最后降... 生物质焦油是生物质热解气化的副产物。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焦油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在550℃、1050℃和1300℃条件下裂解的情况。实验表明,裂解温度升高,裂解成分总的质量分数呈递减态势,即由85.397%降至83.198%,最后降到75.483%,降幅达10%。其中10种主要的裂解成分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有6种成分含量下降,总的降幅达到10.85%;另外4种成分的含量却呈上升趋势,总的上升幅度高达15.535%。另外,对主要的裂解成分分析可知,有多种成分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对生物质焦油进行热裂解分析,可以全面了解焦油的特性,并为焦油的资源化提供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焦油 热裂解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资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活面包酵母菌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代群威 NOONAN M J +2 位作者 董发勤 杨丽君 王中琪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9-53,共5页
为研究灭活面包酵母菌对溶液中Pb^2+的吸附效果和机理,在实验室进行批量实验,通过AAS、SEM/EDS等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室条件下面包酵母菌吸附Pb^2+的最佳条件为:pH值4.0-5.5,菌体质量浓度4.0 g/L,初始Pb^2+浓度1.0 mmol/L... 为研究灭活面包酵母菌对溶液中Pb^2+的吸附效果和机理,在实验室进行批量实验,通过AAS、SEM/EDS等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室条件下面包酵母菌吸附Pb^2+的最佳条件为:pH值4.0-5.5,菌体质量浓度4.0 g/L,初始Pb^2+浓度1.0 mmol/L,吸附温度30℃。酵母菌实验最大吸附量为45.07 mg/g,吸附效率为92.45%。不同温度下的动力学分析表明,其吸附过程是一个快速过程,且较低温度时吸附平衡过程迟滞。实验结果很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面包酵母菌在10℃、20℃和30℃时的最大吸附量qmax分别为71.53 mg/g、72.10 mg/g和75.82 mg/g。SEM/EDS分析发现Pb^2+被吸附到面包酵母菌表面,与细胞壁上有机物结合后以颗粒物形式附着在细胞表面,并随着溶液中Pb^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多。研究表明,灭活酵母菌是一种快速高效的Pb^2+生物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学 面包酵母菌 生物吸附 铅离子 等温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菌对溶液中锶离子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伟 董发勤 代群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5,共5页
利用废弃啤酒酵母菌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了pH、啤酒酵母菌加入量、锶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锶离子吸附行为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1)在吸附温度为25℃、pH为4.5、啤酒酵母菌加入量为2.0g/L、锶离子初... 利用废弃啤酒酵母菌为生物吸附剂,考察了pH、啤酒酵母菌加入量、锶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锶离子吸附行为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探讨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1)在吸附温度为25℃、pH为4.5、啤酒酵母菌加入量为2.0g/L、锶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吸附60min的条件下,啤酒酵母菌对锶离子的吸附基本达到平衡。(2)啤酒酵母菌对锶离子的吸附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且以Langmuir吸附等温式拟合效果更优。在吸附温度为25℃、pH为4.5、啤酒酵母菌加入量为2.0g/L、吸附时间为180min、锶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5.0~250.0mg/L的条件下,啤酒酵母菌对锶离子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29.67mg/g。(3)啤酒酵母菌吸附锶离子前后的红外图谱显示,部分吸收峰发生了位移并且透过率改变。推断在啤酒酵母菌吸附锶离子的过程中,锶离子先与—NH2和酰胺基团中的N原子进行配位络合,随后被络合了的锶作为成核位点再吸附更多的锶离子在表面。此外,蛋白质特征谱带——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吸收峰的透过率也发生变化,可能是啤酒酵母菌蛋白质上的官能团也结合了锶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酵母菌 生物吸附 放射性核素 锶离子 等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掺杂SnO_2纳米膜的制备及H_2敏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红娟 刘海峰 +1 位作者 彭同江 贾锐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8-31,共4页
以分析纯SnCl2.2H2O和PdCl2为主要原料,控制不同n(Pd2+)/n(Sn2+),利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了Pd掺杂SnO2纳米膜。用XRD、AF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Pd掺杂SnO2纳米膜的阻温特性和对H2敏感性能。结果表明,Pd掺杂SnO2... 以分析纯SnCl2.2H2O和PdCl2为主要原料,控制不同n(Pd2+)/n(Sn2+),利用溶胶凝胶-浸渍提拉法制备了Pd掺杂SnO2纳米膜。用XRD、AF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Pd掺杂SnO2纳米膜的阻温特性和对H2敏感性能。结果表明,Pd掺杂SnO2纳米膜平整而致密,表面椭球形粒子颗粒尺寸约为20nm;Pd掺杂SnO2为金红石型晶体结构,但Pd2+进入SnO2晶格代替八面体中部分Sn4+,导致其晶胞参数比未掺杂SnO2略小;Pd掺杂SnO2纳米膜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表现出n型半导体阻温特性;随着Pd掺杂比例的增大,元件的电阻增大,其对H2的灵敏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掺杂比例为1%时对H2灵敏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 SNO2 气敏性 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托石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丽阳 董发勤 +1 位作者 张伟 代群威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1-694,共4页
累托石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物化性能的铝硅酸盐矿物,近年来在开发利用方面有了创新性进展,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累托石的成分、结构等特征,概述了累托石钠化改性、有机改性、无机柱撑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目前累托... 累托石作为一种具有优良物化性能的铝硅酸盐矿物,近年来在开发利用方面有了创新性进展,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累托石的成分、结构等特征,概述了累托石钠化改性、有机改性、无机柱撑改性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目前累托石改性存在的问题,并对累托石的改性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托石 钠化 柱撑改性 有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