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GO/NC复合含能材料的制备及热分解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袁申 李兆乾 +3 位作者 段晓惠 罗庆平 刘勋 裴重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3-208,共6页
为了提高硝化纤维素(NC)的热分解性能,以硝化石墨烯(NGO)作为含能燃烧催化剂与NC进行复合,制备了NGO/NC复合含能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NGO/NC复合含能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采用同步热... 为了提高硝化纤维素(NC)的热分解性能,以硝化石墨烯(NGO)作为含能燃烧催化剂与NC进行复合,制备了NGO/NC复合含能材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NGO/NC复合含能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采用同步热分析仪(TG-DSC)研究了NGO对NC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NGO的添加量为1%时,NC的结构不会明显改变,NGO/NC复合含能材料为多孔的三维网络状,且NC的表观分解热由339 J·g^(-1)增加至2132 J·g^(-1),放热峰温度由201℃提高至213℃,质量损失为96%,表明NGO的加入提高了热稳定性,增加了表观放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石墨烯(NGO) 硝化纤维素(NC) 催化 热分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四齿1,2-HOPO螯合剂的合成、金属配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闫镒腾 金波 +1 位作者 彭汝芳 楚士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76-1483,共8页
以6-羟基-2-吡啶羧酸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得到一种新型四齿β-二酮1,2-羟基吡啶酮衍生物。通过红外、核磁、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位-光谱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四齿β-二酮1,2-羟基吡啶酮衍生物与UO2+2、Cu^(2+)、Zn^(2+)和Fe^(... 以6-羟基-2-吡啶羧酸为原料,经5步反应合成得到一种新型四齿β-二酮1,2-羟基吡啶酮衍生物。通过红外、核磁、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电位-光谱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四齿β-二酮1,2-羟基吡啶酮衍生物与UO2+2、Cu^(2+)、Zn^(2+)和Fe^(3+)的络合能力。结果表明,四齿β-二酮1,2-羟基吡啶酮衍生物对UO2+2和Fe3+有明显的络合能力,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铀酰离子促排剂(p UO2=15.4)和铁螯合剂(p Fe=2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1 2-羟基吡啶酮 铀酰离子 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X在γ-丁内酯中结晶介稳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文鹏 廖宁 +1 位作者 段晓惠 程敏敏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采用激光检测观察法测量了奥克托今(HMX)在γ-丁内酯中的溶解度。运用最小二乘法根据Apelblat经验方程建立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式。研究了饱和温度、搅拌速率及降温速率对介稳区宽度的影响。根据经典成核理论,计算了受搅拌速率、降温速... 采用激光检测观察法测量了奥克托今(HMX)在γ-丁内酯中的溶解度。运用最小二乘法根据Apelblat经验方程建立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式。研究了饱和温度、搅拌速率及降温速率对介稳区宽度的影响。根据经典成核理论,计算了受搅拌速率、降温速率影响的成核级数。结果表明,在HMX的结晶过程中,介稳区宽度随饱和温度和降温速率的升高而明显变宽,随搅拌速率的增加逐渐变窄。受降温速率和搅拌速率影响的成核级数均与饱和温度有关。成核级数随饱和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小。HMX在γ-丁内酯中适宜的冷却结晶条件为饱和温度40℃,降温速率0.1~0.2℃·min^(-1),搅拌速率400 r·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克托今(HMX) 结晶 溶解度 介稳区宽度 成核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酸为基的2,4,6-三氧-[1,3,5]三嗪烷-1-三氨基胍盐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热性能(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强强 金波 +3 位作者 张青春 尚宇 郭志成 彭汝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29-837,共9页
以三聚氰酸钠(CANa)和三氨基胍盐酸盐(TAG-HCl)为原料,通过一步复分解反应制备了一种富氮含能化合物——2,4,6-三氧-[1,3,5]三嗪烷-1-三氨基胍盐(1),收率91%。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UV-Vis、FTIR、~1H NMR以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了结... 以三聚氰酸钠(CANa)和三氨基胍盐酸盐(TAG-HCl)为原料,通过一步复分解反应制备了一种富氮含能化合物——2,4,6-三氧-[1,3,5]三嗪烷-1-三氨基胍盐(1),收率91%。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UV-Vis、FTIR、~1H NMR以及元素分析等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计算了产物的生成焓和爆轰参数。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10 K·min^(-1))和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分析了其热稳定性、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和热分解过程。通过落锤法测试了产物的撞击感度。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晶体为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计算密度为1.676 g·cm^(-3),生成焓为327.9 kJ·mol^(-1),爆速为7900 m·s^(-1),爆压为26.5 GPa。化合物具1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分解峰值温度为538.9 K,提出了N_2气氛下可能的热分解机理。且化合物1对撞击非常钝感,撞击感度大于60 J,优于TATB(50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氧-[1 3 5]三嗪烷-1-三氨基胍盐 三聚氰酸 离子盐 单晶结构 动力学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乙二胺硝酸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百利 金波 +5 位作者 彭汝芳 赵凤起 仪建华 韩文静 关会娟 楚士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6-191,共6页
采用富勒烯、乙二胺和稀硝酸的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含能燃速催化剂——富勒烯乙二胺硝酸盐,并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表征。用差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 采用富勒烯、乙二胺和稀硝酸的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含能燃速催化剂——富勒烯乙二胺硝酸盐,并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进行了表征。用差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其热分解特性,用热重红外联用(TG-IR)技术追踪其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富勒烯乙二胺硝酸盐的分子式为(H16C60(H2NCH2CH2NH2·HNO)16),其热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00~250℃温度范围内失重40.8%,硝酸根剧烈分解和部分支链分解,释放出H2O、CO2、CO、N2O和NO2;第二阶段是250~580℃温度范围内失重59.2%,碳笼上残留支链的分解和碳笼分解,释放出CO2,显示富勒烯乙二胺硝酸盐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富勒烯乙二胺硝酸盐 热分解特性 结构表征 热重红外联用(TG-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EK/PVP质子交换膜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才林 马春成 +1 位作者 何年 梁青松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6,共6页
采用氯磺酸(Cl-SO3H)作磺化剂,合成了磺化聚醚醚酮(SPEEK);并通过不同分子量、掺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测试了SPEEK膜的基本性能,并进行了SPEEK/PVP共混膜材的制备研究.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热重(TG)、扫描电镜(SEM)、交流阻抗(E... 采用氯磺酸(Cl-SO3H)作磺化剂,合成了磺化聚醚醚酮(SPEEK);并通过不同分子量、掺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测试了SPEEK膜的基本性能,并进行了SPEEK/PVP共混膜材的制备研究.采用傅立叶红外(FT-IR)、热重(TG)、扫描电镜(SEM)、交流阻抗(EIS)以及干湿称重法、芬顿法等,测试分析了PVP的分子量及掺量对SPEEK膜的热稳定性、形貌结构、尺寸稳定性、抗氧化性,以及质子传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EEK/PVP(质量比为1∶1)共混膜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表面光滑,更加致密,溶胀度仅为13.34%,抗氧化稳定性可达2.06%,电导率达0.06S/cm,显著优于SPEEK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聚醚醚酮膜 质子电导率 SPEEK/PVP膜 共混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孔洞缺陷的δ-HMX晶体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英文)
7
作者 廖宁 李文鹏 +1 位作者 周小清 段晓惠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2-1197,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δ-HMX晶体中的孔洞缺陷演化和分子构象变换,并与β相对比。模拟体系包含一个大小为30个HMX分子的孔洞缺陷,对应10%的空位浓度。采用QST3法计算了分子构象在真空中的转换能垒,结果表明,所有的构象转换均... 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了δ-HMX晶体中的孔洞缺陷演化和分子构象变换,并与β相对比。模拟体系包含一个大小为30个HMX分子的孔洞缺陷,对应10%的空位浓度。采用QST3法计算了分子构象在真空中的转换能垒,结果表明,所有的构象转换均具有较低的活化能。当模拟温度为500 K时,不管是δ相还是β相,整个晶体均塌陷成液态,并伴随大的晶格膨胀。在塌陷的液态分子中,可观察到四种分子构象α,β,BB和BC,同时与这四种分子构象共存的还有大量的过渡态或中间体结构。在MD模拟过程中,跟踪单个分子随时间的演化,能发现分子在不同构象间频繁转变,这是较低的转换能垒所致。当模拟温度降低到300 K和200 K时,两个晶相(β和δ)表现出不同的演化趋势。对δ-HMX体系,在发生孔洞塌陷的同时,整个晶格也失去了严格的周期结构,但是嵌在β-HMX晶格中的孔洞却被保留下来,仅发生了孔洞的收缩和少量分子向孔洞中心的迁移。此外,与δ-HMX的晶格收缩相反,β-HMX的晶格随模拟温度升高持续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HMX 孔洞缺陷 构象 活化能 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热硫化硅橡胶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冯培杰 宋丽贤 +1 位作者 卢忠远 芦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67,共6页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预硫化—发泡—完全硫化"工艺,研究了发泡温度、压力、溶胀时间、卸压时间等对硅橡胶泡沫的密度和泡孔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泡孔结构进行了分... 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硅橡胶泡沫材料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预硫化—发泡—完全硫化"工艺,研究了发泡温度、压力、溶胀时间、卸压时间等对硅橡胶泡沫的密度和泡孔结构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泡孔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热硫化硅橡胶,得到了泡孔孔径小(<100μm)、泡孔均匀、泡孔结构可控的硅橡胶泡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超临界二氧化碳 发泡 密度 泡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氧化三钴@碳化蝶翅的制备及催化高氯酸铵分解的性能 被引量:5
9
作者 郑远川 李兆乾 +2 位作者 徐娟 马拥军 裴重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6-260,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钴@碳化蝶翅(Co_3O_4@CW)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表征了其结构和成分。采用同步热分析仪(DSC-TG)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高...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钴@碳化蝶翅(Co_3O_4@CW)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表征了其结构和成分。采用同步热分析仪(DSC-TG)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o_3O_4@CW具有微孔-介孔-大孔的多级孔结构,Co_3O_4纳米粒子均匀紧密地负载于碳化蝶翅的骨架上,其中Co_3O_4的负载量约为72.0%。Co_3O_4@CW可显著降低AP的高温分解峰温度,当Co_3O_4@CW的添加量为3%时,AP的高温分解峰提前147℃,AP的热分解放热量从173.4 k J·mol^(-1)增加到369.3 k J·mol^(-1),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碳 蝶翅 四氧化三钴(Co3O4) 高氯酸铵(AP)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技术制备球形发射药及其表征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换敏 李兆乾 +2 位作者 王彦君 董朝阳 裴重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17-721,共5页
利用微流控技术,采用T型微通道装置,以水为连续相,以硝化棉的乙酸乙酯溶液为分散相,制备球形发射药。研究了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流速比以及分散相的溶棉比对发射药成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溶棉比(溶剂与硝化棉的质量比)为50∶2.5,连... 利用微流控技术,采用T型微通道装置,以水为连续相,以硝化棉的乙酸乙酯溶液为分散相,制备球形发射药。研究了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流速比以及分散相的溶棉比对发射药成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溶棉比(溶剂与硝化棉的质量比)为50∶2.5,连续相流速(Qc)为1000μL·min^(-1),分散相流速(Qd)在30~100μL·min^(-1)时,所得液滴均匀稳定,且随着分散相流速增大,所得球形药的粒径从270μm增大至306μm;固定水油两相流速比为1000μL·min^(-1):100μL·min^(-1),溶棉比在50∶2.0~50∶3.0,分散相溶棉比越小,所得球形药的粒径越大,其粒径从250μm增大到350μ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得的硝化棉球形药表观形貌规整,粒径分布窄,单分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球形发射药 流速比 溶棉比 单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3,4-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铀络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荣宗 金波 +1 位作者 彭汝芳 楚士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247,共5页
以甲基麦芽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得到一种新型的四齿双3,4-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通过红外、紫外、核磁、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了四齿双3,4-羟基吡啶酮衍生物与UO2+2的络合常数,在p H=7.4时,络合常数lg K=2... 以甲基麦芽酚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得到一种新型的四齿双3,4-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通过红外、紫外、核磁、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了四齿双3,4-羟基吡啶酮衍生物与UO2+2的络合常数,在p H=7.4时,络合常数lg K=22.7,证实所合成的四齿双3,4-羟基吡啶酮衍生物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核素促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3 4-羟基吡啶酮 络合 铀酰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联四唑-1,1'-二氧-1,2,4-三氮唑含能离子盐的合成、表征及热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尚宇 金波 +5 位作者 刘强强 彭汝芳 赵凤起 赵钧 张青春 楚士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53-959,共7页
以5,5'-联四唑^(-1),1'-二羟基二水合物(BTO)、1,2,4-三氮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5,5'-联四唑^(-1),1'-二氧^(-1),2,4-三氮唑(T2BTO)含能离子盐。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FT-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 以5,5'-联四唑^(-1),1'-二羟基二水合物(BTO)、1,2,4-三氮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5,5'-联四唑^(-1),1'-二氧^(-1),2,4-三氮唑(T2BTO)含能离子盐。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FT-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微分热重(TG-DTG)研究了其热行为。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了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a、EO、指前因子A)。采用WL^(-1)型撞击感度测试仪测定了其特性落高H50。用Kamlet-Jacobs经验公式计算了其爆速(D)和爆压(p)。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体学参数为a=15.2410(12),b=10.5185(8),c=7.7546(7),V=1221.26(18)~3,D_c=1.688g·cm^(-3),Z=8。在10 K·min^(-1)的DSC曲线上,其分解峰值温度为519.9 K,TG曲线上只存在一个失重阶段,该阶段位于453.2~523.2 K,失重为90.8%,显示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E_K=144.39 k J·mol^(-1),E_O=145.52 k J·mol^(-1),ln(A/s^(-1))=32.99,H50>61.0 cm,D=7579 m·s^(-1),p=24.49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 4-三氮唑 5 5’-联四唑-1 1’-二羟基二水合物(BTO) 单晶结构 热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配位聚合物[Pb(BTO)(H_2O)]_n的合成、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宇 金波 +4 位作者 刘强强 彭汝芳 郭志成 张青春 楚士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以5,5'-联四唑-1,1'-二羟基二水化合物(H_2BTO·2H_2O)与Pb(NO_3)_2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配位聚合物[Pb(BTO)(H_2O)]n(BTO=5,5'-联四唑-1,1'-二氧化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以5,5'-联四唑-1,1'-二羟基二水化合物(H_2BTO·2H_2O)与Pb(NO_3)_2为原料,采用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配位聚合物[Pb(BTO)(H_2O)]n(BTO=5,5'-联四唑-1,1'-二氧化合物)。用X射线单晶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热分析(DT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研究了该含能配位聚合物的热分解过程。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分别计算了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_K、E_O、指前因子A)。用WL-1型撞击感度测试仪测定了[Pb(BTO)(H_2O)]_n的特性落高H_(50),采用DTA分析了其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14.342(3),b=6.5757(12),c=8.4715(16),V=683.3(2)~3,D_c=3.823 g·cm^(-3),Z=4。在5 K·min^(-1)的DSC曲线上,其分解峰值温度为582.2 K,TG曲线上存在三个质量损失阶段,主要质量损失阶段位于543.9~599.5 K,最终剩余残渣质量为44.60%。E_K=211.67 kJ·mol^(-1),E_O=210.64 kJ·mol^(-1),ln(A/s^(-1))=18.594,H_(50)=7.6 cm,显示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适当的感度。该配位聚合物添加量为10%时,AP的高温分解峰提前40.1 K,而且热分解反应的激烈程度也大大提高,对AP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配位聚合物 5 5'-联四唑-1 1'-二氧化合物 单晶结构 热行为 [Pb(BTO)(H_2O)]_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嵌段聚叠氮乙酸乙烯酯的合成及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聪地 金波 +4 位作者 彭汝芳 刘强强 黄婷 张青春 楚士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和4,4'-偶氮(4-氰基戊酸)(ACVA)为原料合成大分子引发剂(MI-GAP),用其引发氯乙酸乙烯酯自由基聚合,得到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嵌段聚氯乙酸乙烯酯(GAP-bPVCA),最后将其叠氮化得到含能聚合物——聚叠氮缩水甘油醚... 以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和4,4'-偶氮(4-氰基戊酸)(ACVA)为原料合成大分子引发剂(MI-GAP),用其引发氯乙酸乙烯酯自由基聚合,得到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嵌段聚氯乙酸乙烯酯(GAP-bPVCA),最后将其叠氮化得到含能聚合物——聚叠氮缩水甘油醚嵌段聚叠氮乙酸乙烯酯(GAP-b-PV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对GAPb-PVA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热分析(DTA)、热重分析(TG)和微分热重分析(DTG)对GAP-b-PVAA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AP-b-PVAA在空气中200℃未见分解;GAP-b-PVAA具有两个热失重过程,其中最大质量损失发生在228~243℃范围内,失重率为68.74%。GAP-b-PVAA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由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TA表征数据,通过Kissinger方法和Ozawa方法计算得到,两种方法得到的表观活化能Ea数值相近,表明GAP-b-PVAA热稳定性良好,有望用于熔铸炸药中作为一种含能黏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含能黏结剂 聚合物 热稳定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酸二(2-(2,3-二羟基苯甲酰胺)乙基)酯的合成与螯合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芳 彭汝芳 +2 位作者 金波 张青春 楚士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120,共6页
用2,3-二羟基苯甲酸经羟基保护、酰胺化、酯化和去保护4步反应,生成一种新型的四齿丙二酸二(2-(2,3-二羟基苯甲酰胺)乙基)酯配体。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 用2,3-二羟基苯甲酸经羟基保护、酰胺化、酯化和去保护4步反应,生成一种新型的四齿丙二酸二(2-(2,3-二羟基苯甲酰胺)乙基)酯配体。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和质谱(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中性pH值条件下,研究了这种配体对铀酰离子的络合能力。结果表明,丙二酸二(2-(2,3-二羟基苯甲酰胺)乙基)酯配体与铀酰离子的螫合常数为2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螯合常数 丙二酸二(2-(2 3-二羟基苯甲酰胺)乙基)酯 连续变化法 铀酰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气流法低温固相合成聚苯胺类聚合物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海龙 彭汝芳 +3 位作者 郭志成 楚士晋 左金 路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1-295,共5页
聚苯胺和聚2,5-二甲氧基苯胺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光学性能等,广泛应用于电致变色显示器、化学传感器、抗静电涂层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化学合成法,首次应用高速气流法低温固相合成了聚苯胺和聚2,5-二甲氧基苯胺,同时... 聚苯胺和聚2,5-二甲氧基苯胺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光学性能等,广泛应用于电致变色显示器、化学传感器、抗静电涂层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化学合成法,首次应用高速气流法低温固相合成了聚苯胺和聚2,5-二甲氧基苯胺,同时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两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此外,测试了两种聚合物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两者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相比于传统的机械化学合成法,高速气流法低温固相合成能够高效快速、连续循环制备聚苯胺类化合物,而且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率、低能耗、安全性好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可应用于诸多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高速气流 聚苯胺 循环伏安 绿色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批量制备药物共晶的新方法——高速气流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炳扬 彭汝芳 +3 位作者 梁华 楚士晋 左金 路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81-1087,共7页
药物共晶能改善药物物理化学特性、提高药效,机械化学合成法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合成法在药物共晶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首次应用与传统机械法不同的高速气流对撞法批量制备了4种茶碱药物共晶(每种290~320 g),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 药物共晶能改善药物物理化学特性、提高药效,机械化学合成法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合成法在药物共晶合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首次应用与传统机械法不同的高速气流对撞法批量制备了4种茶碱药物共晶(每种290~320 g),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4种药物共晶进行了表征。此外,测定了药物共晶的溶解度,结果表明,4种药物共晶在30℃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中的溶解度较茶碱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气流对撞法 药物共晶 茶碱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酯类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研究
18
作者 余引 金波 +2 位作者 彭汝芳 范利生 楚士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91-1494,共4页
以PCBM为初始原料,经过水解、酯化反应,生成3类富勒烯衍生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元素分析仪、质谱(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了目标物的光学与电化学性能,结果... 以PCBM为初始原料,经过水解、酯化反应,生成3类富勒烯衍生物,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和13C NMR)、元素分析仪、质谱(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法等手段研究了目标物的光学与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目标物PCBTE、PCBBE、PCB(4-MOB)M的LUMO能级分别为-3.91 V、-3.88 V、-3.94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富勒烯衍生物 受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