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7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与航迹信息融合的目标属性识别方法
1
作者 李正东 杨帆 +1 位作者 王长城 周颖玥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7,共6页
针对单一雷达传感器目标属性识别能力低的问题,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雷达航迹与光电图像信息融合的目标属性识别方法,对光电图像和雷达航迹特征分别使用ResNet网络和XGBoost网络进行目标属性识别,将得到的类别概率赋值通过D-S组合规则... 针对单一雷达传感器目标属性识别能力低的问题,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雷达航迹与光电图像信息融合的目标属性识别方法,对光电图像和雷达航迹特征分别使用ResNet网络和XGBoost网络进行目标属性识别,将得到的类别概率赋值通过D-S组合规则融合得到最终的目标属性识别结果。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在远距离或近距离目标属性识别能力上,融合后模型的识别能力均比融合前单一模型的识别能力强,且融合后的模型能够矫正因为单一模型识别错误而导致最终识别结果错误的问题,融合后的模型在测试集上各类别的平均召回率比光电图像分类模型提高了3%,比雷达航迹分类模型提高了10%,融合后模型的平均召回率为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属性识别 雷达 D-S证据理论 ResNet XG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坤朋 杨文昊 +4 位作者 李文博 柴毅 姚娟 黄晓峰 王彤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31,共17页
自主智能运维技术作为确保航天器在轨安全可靠、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提升航天器自主生存能力和智能运行水平的重点发展方向。首先结合航天器的功能组成、运行环境及工作模式,深入梳理了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的内涵与独... 自主智能运维技术作为确保航天器在轨安全可靠、连续稳定运行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是提升航天器自主生存能力和智能运行水平的重点发展方向。首先结合航天器的功能组成、运行环境及工作模式,深入梳理了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的内涵与独特特点。随后,从自主状态感知、自主故障诊断、自主评估预测、自主运维决策及自主学习更新5个关键维度,系统综述了该技术领域的理论研究现状与实际应用案例。最后,针对当前面临的运维人员不可达、先验知识不完备、资源配置不充分等挑战,提炼并展望了跨时空数据融合、可信任可解释诊断、知识迁移预测、云边协同决策及持续增量学习等未来发展趋势,为航天器自主智能运维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自主智能运维 自主状态感知 自主故障诊断 自主评估预测 自主运维决策 自主学习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雷诺数下基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的翼型小迎角阻力控制实验研究
3
作者 阳鹏宇 张鑫 +3 位作者 左峥瑜 马志明 李昌 张秋云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3-1053,共11页
以提升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低雷诺数下的气动性能为背景,以GAW-1翼型为研究对象,以对称布局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为控制手段,采用测力与测压相结合的方法,在0.5 m×0.6 m低速风洞开展了低雷诺数下翼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实验研究... 以提升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低雷诺数下的气动性能为背景,以GAW-1翼型为研究对象,以对称布局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为控制手段,采用测力与测压相结合的方法,在0.5 m×0.6 m低速风洞开展了低雷诺数下翼型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实验研究,辨析了阻力反常变化的产生机制,探索了等离子体流动控制机理.翼型弦长为160 mm,实验雷诺数为8.3×10^(4)和1.56×10^(5).结果表明:(1)施加激励前,当雷诺数为8.3×10^(4)时,翼型升力出现了非线性变化,阻力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反常情况.在较大迎角范围内,翼型绕流流场保持了完全层流分离形态,随后发生了从完全层流分离向后缘附着的快速过渡.这种流动形态的变化成为升力非线性和阻力反常变化的主要机制;当雷诺数为1.56×10^(5)时,翼型升阻特性的变化趋于正常;(2)施加激励后,等离子体促进层流分离剪切层失稳,使完全层流分离形态在较小迎角下转变为后缘附着形态,有效改善翼型低雷诺数小迎角的升阻力特性,将升阻比最大提高了87.9%.研究结果为提升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气动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控制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层流分离 风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IMA与GGACO算法的ETL任务调度机制研究
4
作者 周金治 刘艺涵 吴斌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15,共8页
随着抽取-转换-加载(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ETL)系统的ETL任务量增多,任务复杂度和波动性也随之提升,现有的ETL任务调度机制难以满足调度需求,如时间片轮转法受限于弹性调度能力弱、效率低下等缺点。为研究如何提升ETL任... 随着抽取-转换-加载(extraction-transformation-loading,ETL)系统的ETL任务量增多,任务复杂度和波动性也随之提升,现有的ETL任务调度机制难以满足调度需求,如时间片轮转法受限于弹性调度能力弱、效率低下等缺点。为研究如何提升ETL任务调度机制的弹性调度能力以及执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与贪心-遗传-蚁群优化(greedy-genetic-ant colony optimization,GGACO)算法的ETL任务调度机制。初期,建立ARIMA模型并弹性地结合贪心算法计算初始解;中期,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快收敛的特性结合初始解圈定最优解的大致范围;最后,利用蚁群优化算法的局部快速收敛性进行最优解搜索。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度机制能够弹性地指导任务调度尽可能地找到最优解,减少任务的执行时间,以及尽可能实现更高效的负载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调度 ARIMA 贪心算法 遗传算法 蚁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估计优化的多线激光三维重建
5
作者 黄会明 刘桂华 +2 位作者 邓磊 宋涛 钦付平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6,共13页
传统的多线激光三维重建技术由于多线激光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导致检测的激光中心坐标存在一定误差,这将导致直接使用基于极线约束找到的匹配点进行三维重建时无法获得高精度的三维数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 传统的多线激光三维重建技术由于多线激光线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的影响,导致检测的激光中心坐标存在一定误差,这将导致直接使用基于极线约束找到的匹配点进行三维重建时无法获得高精度的三维数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估计方法来实现多线激光的三维重建。首先,标定出多线激光的二次曲面方程,结合双目极线约束的方法可以计算出多线激光的初始匹配点。在找到正确的初始匹配点之后,利用图像点与双视图极线的关系约束来建立一个几何距离最小化的估计模型。通过这个几何距离最小化的优化估计,可以重新计算出更加符合极线约束的新匹配点,从而提高激光图像点的匹配精度,最后根据这些新的匹配点来完成多线激光的三维重建。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方法,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匹配度和精度方面表现更优,最终的三维重建精度可以达到0.02mm左右。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双目多线激光重建的整体精度,从而获得更加精确和可靠的三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激光 极线约束 几何估计 多线激光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掺杂单栅GFET的自洽模型研究
6
作者 刘杰 王军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66,共6页
建立了B/N掺杂单栅石墨烯场效应管(GFET)全工作区域下的漏极电流模型。利用自洽方法获取精确的电势-电荷关系,解决了建模过程中的多重对数问题。该模型明确捕捉到产生非零带隙和狄拉克(Dirac)点偏移对载流子片电荷密度和迁移率等参数的... 建立了B/N掺杂单栅石墨烯场效应管(GFET)全工作区域下的漏极电流模型。利用自洽方法获取精确的电势-电荷关系,解决了建模过程中的多重对数问题。该模型明确捕捉到产生非零带隙和狄拉克(Dirac)点偏移对载流子片电荷密度和迁移率等参数的影响。此外,通过考虑相互作用参数和杂质浓度建立了一种半经典扩散迁移率模型。所提出的漏极电流模型和扩散迁移率模型的模拟数据与7.5%B-掺杂单栅GFET的实验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在不同掺杂浓度下,B/N掺杂单栅GFET漏极电流模型所预测的转移特性曲线与输出特性曲线表明,通过掺杂能够完全抑制单栅GFET的双极性行为,增强了输出饱和性,并提高了开关比。因此,B/N掺杂单栅GFET能够同时满足模拟/射频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应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场效应管 B/N掺杂 自洽方法 半经典扩散迁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温度场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郅豪 赵佳锡 +2 位作者 章荣平 覃晨 刘婷婷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5,共8页
依托高压气源,建立了高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在小流量的校准实验中,标准临界流文丘里喷嘴(CFVN)阵列上游的温度场分布对测量不确定度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标准CFVN阵列上游的温度场,在喉径8.251 mm CFVN的校准实验中,分... 依托高压气源,建立了高压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气体流量标准装置。在小流量的校准实验中,标准临界流文丘里喷嘴(CFVN)阵列上游的温度场分布对测量不确定度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标准CFVN阵列上游的温度场,在喉径8.251 mm CFVN的校准实验中,分析和对比了3种不同标准CFVN阵列组合方式以及不同流量下的温度场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小流量下,标准CFVN阵列上游的最大温差为1.97 K,随着管内流量增加,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性降低;3种不同标准CFVN阵列组合方式下,阵列上游最大温差在1.10~1.97 K之间变化。因此,为提高滞止温度测量精度,需要优化小流量下的温度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临界流文丘里喷嘴 流量标准装置 温度场分布 流出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与多任务的肺部疾病诊断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兆伟 方艳红 +1 位作者 郑明宇 锁斌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2-342,共11页
肺部疾病存在种类多、病灶区域小的特点,现有数据集也存在数据量小的问题,导致模型效果不理想。为提高诊断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联合注意力机制的肺部诊断网络(ASNet)。基于U-Net构建多任务诊断网络,在原有病灶分割任务基础上加入病... 肺部疾病存在种类多、病灶区域小的特点,现有数据集也存在数据量小的问题,导致模型效果不理想。为提高诊断效果,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联合注意力机制的肺部诊断网络(ASNet)。基于U-Net构建多任务诊断网络,在原有病灶分割任务基础上加入病理分类任务,加强任务之间的联系,以分割任务为辅,提升分类任务准确率;提出多尺度挤压激励模块,加强空间和通道之间的信息融合;引入一种轴向注意力机制,强调全局上下文信息和位置信息缓解由于医疗数据匮乏引起的欠拟合问题;设计自适应多任务混合损失函数,实现分割和分类任务损失权重的均衡。在自建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网络在病灶分割任务上的Dice系数、特异性(SP)、灵敏度(SE)、HD距离和准确率的平均结果分别为81.1%、99.0%、84.1%、24.6 mm和97.5%,优于SAUNet++、SwinUnet等其他先进分割网络;在病理分类任务上比MobileNetV2网络在精确率、召回率和准确率指标上分别提升了2.0、1.8和1.7百分点,明显提升了在分类和分割上的精度,对小目标病灶分割效果更佳,其在合理的参数量下更适用于协助肺部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信息融合 疾病诊断 多任务联合学习 注意力机制 医学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能耗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新民 张徐浩 +2 位作者 刘易阳 曹辉 张晓强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8,51,共7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与灵活可控无人机通信技术结合将成为6G无线通信网络“万物智联”的潜在技术。针对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中无人机能量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功率分配和轨迹设计的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在用户... 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与灵活可控无人机通信技术结合将成为6G无线通信网络“万物智联”的潜在技术。针对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中无人机能量受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机功率分配和轨迹设计的联合优化算法。该算法在用户通信速率和目标感知波束图增益约束下,通过构建与无人机能耗、发射波束和通信速率相关的线性加权奖励函数,以实现智能化的无人机功率分配和轨迹设计,从而最小化无人机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相较于基准方案降低了12.36%~21.08%的无人机能耗,并拥有更优的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无人机 强化学习 能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池化注意力及多特征融合增强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杰 卞长智 +2 位作者 张婧 李小霞 丁楠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7,共9页
针对通道注意力降维时导致细节信息损失和特征融合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并行池化注意力及多特征融合增强方法。首先,对输入图像使用两种池化模块并行处理,实现特征注意力增强。其中:熵引导池化模块利用通道信息熵生成特征权重系数,加... 针对通道注意力降维时导致细节信息损失和特征融合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并行池化注意力及多特征融合增强方法。首先,对输入图像使用两种池化模块并行处理,实现特征注意力增强。其中:熵引导池化模块利用通道信息熵生成特征权重系数,加强边缘纹理等细节信息;方向感知池化模块捕获图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空间方向信息,再计算通道均值实现逐步降维保留关键特征。其次,多特征融合增强模块利用特征图尺度的对数函数自适应选取卷积核的大小,再将卷积后的特征分组重塑为与输入图像维度相同的通道、高度和宽度方向上的三个特征子图,并进行元素相乘获得增强特征图。最后,增强特征图与输入图像加权融合,同时增强目标的位置和细节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参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在VOC2007数据集上,mAP@0.5较YOLOX和YOLOv7分别提升4.62%、4.46%,在COCO数据集上,mAP@0.5较YOLOX和YOLOv7分别提升4.57%、4.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注意力 降维 并行池化 多特征融合增强 自适应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手部多模态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方法
11
作者 杨阳 周颖玥 +3 位作者 黄润夏 刘琦 何宏森 李小霞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06-917,共12页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单一模态下身份识别逐渐演变为融合多模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其中基于掌纹和掌静脉的身份识别技术是一大研究热点,如何实现实时非接触式手掌识别仍然存在挑战。本文中我们采用双目相机同时获... 近年来,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单一模态下身份识别逐渐演变为融合多模态特征的身份识别。其中基于掌纹和掌静脉的身份识别技术是一大研究热点,如何实现实时非接触式手掌识别仍然存在挑战。本文中我们采用双目相机同时获取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手掌图像,基于手掌关键点检测来定位感兴趣区域,并设计了一个融合Log-Gabor卷积的掌纹和掌静脉网络(Log-Gaborconvolution Palmprint and Vein Network,LogPVNet),该网络采用双支路并行特征提取结构,并设计了参数自适应Log-Gabor卷积以及多感受野特征融合模块,显著提升了双模态图像纹理特征的提取能力。在CASIA-PV和TJU-PV两个公开的掌纹和掌静脉数据集和自建数据集——SWUST-PV上进行方法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保证识别精度达到99.9%以上,等误率值低至0.0012%或以下的情况下,模型参数量与基础模型相比降低76%,浮点计算量降低81%,实现了模型的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多模态 掌纹和掌静脉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移动机器人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小宁 黄玉清 杨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0-113,共4页
机器人自定位是实现自主导航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满足机器人在导航时精确定位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自定位算法。根据对机器人运动机构的分析和运动机构间的刚体约束,建立起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由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建... 机器人自定位是实现自主导航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满足机器人在导航时精确定位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自定位算法。根据对机器人运动机构的分析和运动机构间的刚体约束,建立起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由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里程计和超声波传感器的观测模型;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将里程计和超声波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融合;最后,由匹配的环境特征对机器人的位置进行修正,得到精确的位置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地消除了里程计的累计误差,有效地提高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多传感器 信息融合 定位 扩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实训教学项目设计与实践
13
作者 潘小琴 阎世梁 +2 位作者 段康容 熊亮 苏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130,143,共7页
针对工程训练实训教学项目功能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等问题,以水下管道巡检为应用背景,融合机械设计、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控制与人工智能算法,自主设计了“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综合实训教学项目。项目基于STM32与Jetson Nano嵌入式... 针对工程训练实训教学项目功能单一、学科交叉融合不足等问题,以水下管道巡检为应用背景,融合机械设计、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控制与人工智能算法,自主设计了“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综合实训教学项目。项目基于STM32与Jetson Nano嵌入式计算平台,结合多模态传感器数据融合、图像处理与目标检测算法,具备水下管道巡检、附着物识别与清理、数据传输与处理等功能。相比传统实训项目,其具有多学科交叉、软硬结合、低成本及高适配性的特点。实践表明,任务驱动与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将硬件设计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认知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巡检 目标识别 多学科交叉 实训教学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UCL的中文网页信息过滤方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邢玲 马建国 +1 位作者 李幼平 刘志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52-1757,共6页
围绕如何在浩瀚的中文网页中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提出了基于UCL(Uniform Content Locator)的“二阶过滤法”.它将媒体空间中的信息用UCL语义格(Semantic Cases based on UCL,SCU)表示,通过语义向量空间模型(Semantic Vector Space Mod... 围绕如何在浩瀚的中文网页中找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提出了基于UCL(Uniform Content Locator)的“二阶过滤法”.它将媒体空间中的信息用UCL语义格(Semantic Cases based on UCL,SCU)表示,通过语义向量空间模型(Semantic Vector Space Model,SVSM)对网页的语义矩阵进行分析计算,粗略筛选出用户感兴趣的网页;再借助精细语义逐句解读其内容,提取用户所关注的信息.根据用户的阅读行为动态了解用户的兴趣变化,建立用户兴趣的本体模型,并分析和定义了用户兴趣度的度量.实验验证了上述过滤方法的有效性,其测试结果同向量空间模型(Vector SpaceModel,VSM)进行了比较,性能明显优于V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L 信息过滤 UCL语义格 语义向量空间 兴趣本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结构信息的粒子滤波均值偏移跟踪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笑微 周建雄 +3 位作者 师改梅 路锦正 骆云志 吕卫强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83-1589,共7页
粒子的退化现象是粒子滤波算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算法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权衡粒子数和实时跟踪.提出一种结合粒子滤波和均值偏移2种算法的改进跟踪算法,只需要4个采样粒子,4个粒子通过均值偏移的方法收敛到局部最大值位置点,通过... 粒子的退化现象是粒子滤波算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算法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权衡粒子数和实时跟踪.提出一种结合粒子滤波和均值偏移2种算法的改进跟踪算法,只需要4个采样粒子,4个粒子通过均值偏移的方法收敛到局部最大值位置点,通过粒子加权的方式得到目标最终的位置.与传统的粒子滤波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计算复杂度大大降低,同时融合了结构信息这一特征,弥补了颜色信息的不足.由于文中算法的粒子总是能收敛到局部的极值,几乎不会出现退化现象,故无需进行重采样和粒子权值的更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复杂背景下实现对目标的稳健跟踪,满足跟踪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滤波 均值偏移 融合 结构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层级特征的航拍小目标检测
16
作者 杨鸿丹 付贵 +4 位作者 邵慧超 汪艺欣 邵延华 楚红雨 邓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0-241,共12页
针对航拍图像大视野、小尺寸、分布密集从而导致小目标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改进的融合多尺度特征的航拍检测算法,构建了轻量化的L-MobileViT模块捕获特征间的有效关系,减缓信息丢失,提高模型的检测性能。提出了多层级... 针对航拍图像大视野、小尺寸、分布密集从而导致小目标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改进的融合多尺度特征的航拍检测算法,构建了轻量化的L-MobileViT模块捕获特征间的有效关系,减缓信息丢失,提高模型的检测性能。提出了多层级的多尺度融合模块HF(hierarchical fusion),融合深层级的语义信息与底层级空间纹理信息,提高密集场景下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在YOLOv8基础上增加小目标检测头删减大目标检测头,提升小目标检测能力,减少小目标的漏检。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VisDrone2019与UAV航拍交通小目标数据集(UAVTrafficTinyDataset)中取得了较优的效果,与基线模型相比,m AP@50分别提高17.6%、15.7%,对小目标的检测效果有明显的提升,综合性能优于主流的航拍检测算法,表明改进算法具有更优泛化性与鲁棒性,适用于航拍场景下的检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拍图像 小目标检测 多层级特征融合 L-MobileViT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拍图像的自适应感知目标检测网络
17
作者 袁玲玲 陈春梅 +2 位作者 朱天鑫 邓豪 刘桂华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5,共9页
由于无人机拍摄高度和角度的多样性,其图像往往呈现背景复杂且小目标居多的特征,这导致了相关检测算法性能较差。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感知网络的航拍图像车辆检测方法,旨在从提高车辆特征显著度和改善特征信息损失两个... 由于无人机拍摄高度和角度的多样性,其图像往往呈现背景复杂且小目标居多的特征,这导致了相关检测算法性能较差。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感知网络的航拍图像车辆检测方法,旨在从提高车辆特征显著度和改善特征信息损失两个方面来提升小目标的检测性能。首先,为了提取更高效的特征表征,提出了自适应感知特征提取模块,该模块通过捕捉长程依赖关系和更强的几何特征表示,能够自适应地对物体的形状进行建模。其次,为了减少下采样和连续池化造成的信息损失,设计了双分支空间感知下采样模块,该模块混合不同通道的特征图,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小目标特征信息。然后,在特征融合网络中,引入了具有丰富空间信息的浅层特征图,以增强小目标的检测能力。最后,设计了新的动态回归损失函数DEIoU,该函数引入惩罚项来度量真实框与检测框之间横纵比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网络的预测精度。在Visdron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了70%,推理速度达到了99.26 fps,实现了较好的速度与精度的平衡,并且所提方法在UCAS-AOD数据集上取得了最佳的检测精度,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目标检测 自适应感知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网络 双分支空间感知下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射频识别和激光信息的动态目标定位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冉 梁高丽 +3 位作者 王姮 付余路 何静 张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90-2597,共8页
低成本、可靠的动态目标定位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激光定位或视觉定位方法需要解决识别奇异性和环境遮挡等问题,射频识别(RFID)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对特定目标进行识别,因此被广泛用于动态目标的定位。该文提出一种融合激光信息... 低成本、可靠的动态目标定位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激光定位或视觉定位方法需要解决识别奇异性和环境遮挡等问题,射频识别(RFID)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对特定目标进行识别,因此被广泛用于动态目标的定位。该文提出一种融合激光信息与RFID信息对动态目标快速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粒子滤波器融合RFID信号强度、相位信息和激光数据。首先使用预先训练的信号强度模型将信号强度融入粒子滤波器;然后利用激光聚类后的数据估算运动目标的速度,与RFID相位差估算出的运动目标速度进行匹配;最后利用匹配成功的激光数据对粒子进一步约束。在SCITOS服务机器人上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激光和信号强度的定位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SI信号强度模型 射频识别相位 激光聚类 速度匹配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直升机风洞试验自动配平技术研究
19
作者 乔仟 尹童 +2 位作者 彭先敏 章贵川 江虹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4,41,共8页
配平指找到系统稳定工作点。针对直升机实现自动配平的难题,根据直升机前飞状态风洞试验,将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简化为主旋翼模型,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实现直升机风洞试验自动配平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多输入多输出... 配平指找到系统稳定工作点。针对直升机实现自动配平的难题,根据直升机前飞状态风洞试验,将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简化为主旋翼模型,提出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和长短时记忆网络实现直升机风洞试验自动配平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多输入多输出神经网络可以有效完成对操纵值的预测,辅助直升机在风洞试验中达到稳定工作点,为直升机自动配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网络 风洞试验 自动配平 操纵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颜色和结构信息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笑微 师改梅 +3 位作者 周建雄 石头 彭定明 程红霞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共6页
单纯依靠颜色信息往往使得目标跟踪不稳定。为了在复杂背景和光照变化等干扰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跟踪到感兴趣的目标,本文提出了将颜色和结构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在基于颜色直方图的粒子滤波跟踪框架中,利用目标的灰度图像建立结构模... 单纯依靠颜色信息往往使得目标跟踪不稳定。为了在复杂背景和光照变化等干扰情况下,能够准确地跟踪到感兴趣的目标,本文提出了将颜色和结构信息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在基于颜色直方图的粒子滤波跟踪框架中,利用目标的灰度图像建立结构模型,通过结构相似性质量因子衡量目标在两帧图像之间的相似性。实验表明,该算法在使用相同粒子数目的情况下较传统的基于颜色直方图的粒子滤波跟踪算法鲁棒性更高,可以用于特定场合可疑目标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直方图 结构相似性质量因子 粒子滤波 融合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