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下作业中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吕占春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42-42,64,共2页
连续油管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让井下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所以一定要注意合理的使用连续油管作业技术,本文对井下作业中连续油管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井下作业 连续油管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气田深层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技术
2
作者 周楚坤 张玉胜 +3 位作者 张生军 韦志晶 王新 江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5年第3期113-116,121,共5页
川西气田深层雷口坡组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中面临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井壁失稳严重、井眼清洁困难、完钻后衬管下入难度大等钻完井技术难点。通过优化井眼轨道设计、优选水平段井眼... 川西气田深层雷口坡组气藏地质条件复杂、储层埋藏深、地层温度高,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中面临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井壁失稳严重、井眼清洁困难、完钻后衬管下入难度大等钻完井技术难点。通过优化井眼轨道设计、优选水平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方案、采用强封堵白油基钻井液体系、强化钻井过程中井眼清洁、配套小井眼长水平段衬管安全下入技术措施等,形成了深层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技术,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为川西气田深层小井眼长水平段水平井钻完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长水平段 钻井 小井眼 衬管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须家河深层气藏高效挖潜测试关键技术
3
作者 范青 刘生国 +1 位作者 伍强 杨云徽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陆相气藏储量超1000亿m^(3),前期主要采用小规模加砂压裂或酸压改造投产,未获得大的产能突破。由于须家河储层致密、高破裂压力导致施工排量受限,加砂难度大,改造效果差。通过开展挖潜井井筒作业保障技术研究,开发了须... 川东北地区须家河陆相气藏储量超1000亿m^(3),前期主要采用小规模加砂压裂或酸压改造投产,未获得大的产能突破。由于须家河储层致密、高破裂压力导致施工排量受限,加砂难度大,改造效果差。通过开展挖潜井井筒作业保障技术研究,开发了须家河挖潜井井筒治理及精细控压技术,解决了原测试层共存、地压系数差异大导致井筒作业时井控难的问题以及施工作业承压问题。提出了一趟管柱多层挖潜思路,形成了大通径油管组合配套封隔器分段压裂管柱,140.0 MPa与105.0 MPa井口交互式作业可满足超高压大规模加砂作业以及后期生产要求;在YB6、YL15、YL171井应用,成功实现了三口老井的挖潜作业;在YL171井一趟管柱完成须四储层的分层压裂,在71.0 MPa的油压下日产量达到32.5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须家河 挖潜井 超高压 压裂管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加砂压裂完井工具冲蚀定量模拟计算及工具优化
4
作者 伍强 杨云徽 +1 位作者 刘生国 张瑶 《油气井测试》 2024年第4期37-43,共7页
须家河致密砂岩气藏120 MPa超高压、长时间大排量加砂压裂作业对管柱冲蚀影响,导致完井管柱出现变形、断裂、球座磨损、分段球不到位等问题。基于冲蚀磨损理论,选择出分段管柱中四处冲蚀严重部位,利用Ansys软件进行建模,采用动静态结合... 须家河致密砂岩气藏120 MPa超高压、长时间大排量加砂压裂作业对管柱冲蚀影响,导致完井管柱出现变形、断裂、球座磨损、分段球不到位等问题。基于冲蚀磨损理论,选择出分段管柱中四处冲蚀严重部位,利用Ansys软件进行建模,采用动静态结合方法,计算得到了大规模加砂压裂施工管柱变径处的冲蚀程度定量值,明确了油管短节与滑套球座为冲蚀严重位置,有针对性地对冲蚀最严重位置进行了结构优化及材质优选。油管变扣短节优选Q125钢级管材可兼顾强度及经济性;改进滑套上接头变径处台阶倒角控制在30°以内,滑套球座顶部优化设计为弧形结构,球座采用硬质合金材质,优化改进后的滑套冲蚀程度比原结构降低66.5%,经川东北须家河组YL15、YL171、YL6等多口井成功应用,优化改进的压裂管柱满足了超高压加砂压裂长时间施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大排量 冲蚀 油管短节 滑套球座 加砂压裂 模拟计算 ANSYS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落鱼套铣冲砂工艺初探
5
作者 文兵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66-68,共3页
连续油管砂卡后一般经强力活动、诱喷、震荡等进行解卡,解卡过程中环空固相颗粒进一步沉积并形成致密砂塞,致使连续油管作业机解卡失败,需要采用修井机进行套铣冲砂的解卡作业。由于连续油管在井筒内挠曲、贴井壁和易破碎的特点,因此需... 连续油管砂卡后一般经强力活动、诱喷、震荡等进行解卡,解卡过程中环空固相颗粒进一步沉积并形成致密砂塞,致使连续油管作业机解卡失败,需要采用修井机进行套铣冲砂的解卡作业。由于连续油管在井筒内挠曲、贴井壁和易破碎的特点,因此需要确定套铣工艺参数,保护好落鱼,避免井下情况复杂化。针对51/2"套管内的2"连续油管落鱼,提出了特殊套铣工具的设计思路,探讨了套铣冲砂时的入鱼、套铣过程中的相关参数,供实际施工中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套铣 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水平井纤维加砂压裂工艺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邹一锋 郑平 +3 位作者 刘超 杨亚峰 钟雨师 钟水清 《天然气与石油》 2013年第5期46-49,7,共4页
常规水平井加砂压裂工艺存在支撑剂回流现象严重、铺置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川西气田水平井压裂后压裂液返排效率低、支撑剂回流现象严重等问题,研制出可降解纤维及与之配套的纤维降解剂,形成了可降解纤维材料体系,以提高压裂液返排效... 常规水平井加砂压裂工艺存在支撑剂回流现象严重、铺置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川西气田水平井压裂后压裂液返排效率低、支撑剂回流现象严重等问题,研制出可降解纤维及与之配套的纤维降解剂,形成了可降解纤维材料体系,以提高压裂液返排效率,改善裂缝导流能力,并防止支撑剂回流,改善支撑剂铺置效果,进而提高压裂改造效果。通过在川西气田水平井采用可降解纤维材料体系实施纤维加砂压裂工艺,有效提高了压裂后压裂液返排效率,减少了支撑剂回流量,改善了压裂效果,为水平井防支撑剂回流提供了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纤维 压裂 支撑剂回流 降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超深高压含硫气井测试管柱设计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伍强 陈波 刘生国 《油气井测试》 2022年第1期17-21,共5页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茅口-吴家坪组超深井测试期间存在管柱断裂、封隔器窜漏、阀件打不开、管柱安全系数参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梳理测试失败井施工工况、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全面对比涉及管柱强度相关标准,综合考虑鼓胀效应、温度... 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茅口-吴家坪组超深井测试期间存在管柱断裂、封隔器窜漏、阀件打不开、管柱安全系数参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通过梳理测试失败井施工工况、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全面对比涉及管柱强度相关标准,综合考虑鼓胀效应、温度效应、屈曲效应、活塞效应等条件下的三轴安全系数以及抗内压、抗外挤、抗拉条件下管柱安全,建立了超深超高压井管柱强度安全参照标准,确定出适合超深气井抗拉、抗内压、抗外挤以及三轴的计算方法,优选超深含硫气井插管可取式完井液压封隔器(HPH、MHR)作为测试封隔器,并制定测试阀件破裂盘开启值计算方法,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超深层海相探井的APR测试管柱设计方法。经YF702井应用,测试成功,为类似测试井各工况下施工安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超深井 海相探井 APR测试管柱 三轴 液压封隔器 管柱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压裂液返排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向东 杨斌 魏朝勇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5年第5期27-29,78,共3页
跟踪川西致密气藏水平井压裂液返排情况,分析水平井压后排液返排时机、控砂效果、助排效果及返排率。水平井由于其特殊的井身结构,趾端液体在流向跟端时需克服水平段的井筒摩阻,若提高趾端液体返排速率,则跟端流动压差增大支撑剂容易回... 跟踪川西致密气藏水平井压裂液返排情况,分析水平井压后排液返排时机、控砂效果、助排效果及返排率。水平井由于其特殊的井身结构,趾端液体在流向跟端时需克服水平段的井筒摩阻,若提高趾端液体返排速率,则跟端流动压差增大支撑剂容易回流,如何在保持裂缝导流能力的前提下,尽快尽多地返排出液体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出区域性压裂液返排规律,为今后水平井压裂施工设计、压后排液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平井 加砂压裂 压裂液返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防水锁低伤害压裂液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介骄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4年第3期48-50,79,共3页
川西须家河组气藏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储层具有中等水敏和强的水锁特征,且发育一定的天然裂缝,从储层特性和压裂工艺分析了对压裂液的性能要求,对研制出的XC须二储层120~140℃的压裂液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该体系在120℃下,剪切210 mi... 川西须家河组气藏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储层具有中等水敏和强的水锁特征,且发育一定的天然裂缝,从储层特性和压裂工艺分析了对压裂液的性能要求,对研制出的XC须二储层120~140℃的压裂液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该体系在120℃下,剪切210 min黏度为62.8 mPa·s,防膨率为81.25%,岩心伤害率为15%,滤失系数为8.4×10-4m/min-1/2,与常规压裂液体系相比,水锁伤害后渗透率恢复率提高了20%,性能达到国外压裂液水平。在X10井须二段应用,顺利完成83.2m3支撑剂的大型加砂压裂,压后开井排液10 h返排率为61%,31h返排率为81.3%,返排速度远高于同类井采用国外公司液体的情况(63 h的返排率为76%),压后测试天然气产量2.140 2×104m3/d,水产量31.2m3/d(油压11.8 MPa,套压13 MPa),增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二气藏 高温压裂液 防水锁 低伤害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气水相对渗透率实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顾少华 岑芳 +2 位作者 张岩 刘生国 张广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3,共7页
针对超深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水侵特征复杂的特点,选取基质、含溶蚀孔、天然裂缝等不同类型介质岩心开展气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搭建了高温高压(150℃,50 MPa)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测试实验装置,设计了实验流程及实验方案。当实验围压分别为10... 针对超深海相碳酸盐岩储层水侵特征复杂的特点,选取基质、含溶蚀孔、天然裂缝等不同类型介质岩心开展气水相对渗透率实验研究,搭建了高温高压(150℃,50 MPa)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测试实验装置,设计了实验流程及实验方案。当实验围压分别为10,30,50 MPa时,测得不同围压对应的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并绘制曲线,分析气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随围压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当围压增大时,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普遍向下移动,其中,天然裂缝岩心的气水相对渗透率下降幅度更为明显;气水相对渗透率等渗点向含水饱和度小的方向移动,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发生变化。不同介质的气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两相同流区宽度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随围压升高,含溶蚀孔岩心的两相同流区宽度变化幅度最小。该实验结果可用于解释深层碳酸盐岩气田水侵特征及气井产水现象,为该类气藏水侵规律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 多重介质 碳酸盐岩 相对渗透率曲线 应力敏感 水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压裂裂缝宽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超 邹一锋 +2 位作者 郑平 曹桂林 郭丹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4年第1期98-100,9,共3页
在PKN模型的基础上,对水力裂缝宽度方程进行了推导。根据水力裂缝宽度方程对影响水力裂缝宽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力裂缝宽度随着施工排量、压裂液效率、流变指数等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地层最小水平主应力和杨氏模量的增大... 在PKN模型的基础上,对水力裂缝宽度方程进行了推导。根据水力裂缝宽度方程对影响水力裂缝宽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力裂缝宽度随着施工排量、压裂液效率、流变指数等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地层最小水平主应力和杨氏模量的增大而减小,地层泊松比对水力裂缝宽度影响较小。通过对影响水力裂缝宽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对优化压裂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宽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层套管保护技术在元坝投产气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国成 张国兴 +3 位作者 周阳 吴志国 张兴超 张俊松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27-30,共4页
元坝气田是迄今为止国内埋藏最深的海相酸性气田,井型主要采用超深水平井和大斜度定向井。在投产测试前期,扫塞、通井、刮管等井筒作业极易磨损油层套管,为后续投产作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通过对钻具材质规格的优选,非旋转套管保护器的... 元坝气田是迄今为止国内埋藏最深的海相酸性气田,井型主要采用超深水平井和大斜度定向井。在投产测试前期,扫塞、通井、刮管等井筒作业极易磨损油层套管,为后续投产作业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通过对钻具材质规格的优选,非旋转套管保护器的使用,泥浆体系的低磨阻优化,形成了针对元坝高含硫超深投产气井的油层套管保护技术。该技术的实施对油层套保护效果显著,为该区块高含硫化氢海相井的安全投产提供了又一技术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投产 超深气井 套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置换法压井技术在川东北河坝1井的成功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运辉 黄船 +1 位作者 崔进 张果 《油气井测试》 2008年第4期45-46,共2页
川东北河坝1井是一口异常高压、高产、高温和含硫复杂气井。该井采用光油管进行替喷测试时,在清水替浆过程中出现漏失,替浆中途即转入放喷排液。因井口压力高、天然气产量大,被迫关井。由于关井期间井口压力超限且采气树出现窜漏,常规... 川东北河坝1井是一口异常高压、高产、高温和含硫复杂气井。该井采用光油管进行替喷测试时,在清水替浆过程中出现漏失,替浆中途即转入放喷排液。因井口压力高、天然气产量大,被迫关井。由于关井期间井口压力超限且采气树出现窜漏,常规压井技术进行压井未成功。经对置换法压井技术工艺原理及施工程序的探讨,采用置换法压井技术一次压井成功,排除了险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坝1井 高温高压 高产 置换法 压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凝析气藏相态特征及最佳轻烃回收条件研究
14
作者 青曦晖 韩霈霆 +3 位作者 雷鹏 顾飞 吉尚策 蒋春光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7期2-2,17,共2页
本文对SN气藏地层流体类型及最佳轻烃回收条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凝析气藏 相态 轻烃回收 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