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压钻井泥浆帽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凯 梁海波 +2 位作者 李黔 代锋 闫丰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控压钻井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整个井筒环空压力剖面,能有效解决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涌、井漏、井塌、卡钻等多种井下故障,但在起钻之后不能仅靠调整井口回压平衡地层压力,需要注入高密度泥浆帽。为满足控压钻井起钻泥浆帽注入过程中井底... 控压钻井可以较为精确地控制整个井筒环空压力剖面,能有效解决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涌、井漏、井塌、卡钻等多种井下故障,但在起钻之后不能仅靠调整井口回压平衡地层压力,需要注入高密度泥浆帽。为满足控压钻井起钻泥浆帽注入过程中井底压力恒定,必须设计出合理的泥浆帽密度和高度。为此,基于起下钻过程中的井筒压力控制原理和控压钻井起下钻工艺,建立了控压钻井泥浆帽密度和高度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维持控压钻井起钻过程井底压力恒定的泥浆帽密度和高度的设计方法,并以塔里木油田某井为例评价分析了泥浆帽密度和高度对井口回压控制的影响,并指出设计泥浆帽密度和高度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泥浆帽注入和驱替过程中实时控制井口压力,以维持井底压力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压钻井 泥浆帽 井底压力 井口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YD油田稠油沥青层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德云 李尧 +3 位作者 杨国兴 樊志刚 徐开模 王权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2,91,共6页
伊朗YD油田白垩系Kazhdumi层位主要岩性为沥青质页岩、灰岩,多数井在该层位钻进时发生了严重的稠油软沥青污染钻井液问题。该区块X19井在高压稠油沥青层的钻进中尝试使用了KCl聚磺水基钻井液技术,采取了如下处理稠油软沥青侵的措施:逐... 伊朗YD油田白垩系Kazhdumi层位主要岩性为沥青质页岩、灰岩,多数井在该层位钻进时发生了严重的稠油软沥青污染钻井液问题。该区块X19井在高压稠油沥青层的钻进中尝试使用了KCl聚磺水基钻井液技术,采取了如下处理稠油软沥青侵的措施:逐步提高钻井液密度减缓沥青侵入,混入15%柴油+0.3%乳化剂,置换受污染严重浆,并通过实施承压封堵、强钻、强下套管,最后成功固井,因处理稠油沥青侵共耗时33 d,排放受稠油沥青污染严重钻井液2 158 m3。结合对该油田X13井(最后填井侧钻)及AP-2井(最后弃井)在Kazhdumi层位钻遇稠油沥青层侵入钻井液复杂处理过程的分析,提出了预防稠油沥青层侵入水基钻井液的处理措施,并总结了Kazhdumi层位水基钻井液技术处理要点,初步建立了适合YD油田高压稠油沥青层钻进的水基钻井液技术,为该海外区块的进一步勘探开发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沥青层 水基钻井液 KCL 伊朗 Kazhdu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雅达F7井盐膏层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德云 樊志刚 +2 位作者 周成华 张珍 陈建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88,96,共3页
伊朗雅达F7井是中石化部署在Kushk地区北部脊背构造的一口重点预探直井,Gachsaran地层(1 027~1 408 m井段)含有大量石膏层和盐层,膏岩含量为80%,易造成溶、塌、缩、卡、喷、漏等井下复杂情况。针对以上地层特点,该井三开采用了饱和盐... 伊朗雅达F7井是中石化部署在Kushk地区北部脊背构造的一口重点预探直井,Gachsaran地层(1 027~1 408 m井段)含有大量石膏层和盐层,膏岩含量为80%,易造成溶、塌、缩、卡、喷、漏等井下复杂情况。针对以上地层特点,该井三开采用了饱和盐水钻井液。室内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应用的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和较强的携岩能力,稳定井壁效果好,抗盐膏及油气污染能力强,高温稳定性突出,满足了钻井施工的需要,保证了该井安全、优快钻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膏层 饱和盐水钻井液 抑制性 伊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沙溪庙组水平井封堵防卡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国兴 张珍 +3 位作者 周成华 张杰 邓天安 陈柯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7,40,共4页
在川西新场气田的沙溪庙组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泥岩地层易水化膨胀而造成井壁掉块和坍塌,同时该组地层压力不均一,易造成压差卡钻,水平段钻进过程中易出现托压等复杂问题。针对以上难题,利用多元复合封堵、固液协同润滑技术,优选... 在川西新场气田的沙溪庙组水平井钻井施工过程中,由于泥岩地层易水化膨胀而造成井壁掉块和坍塌,同时该组地层压力不均一,易造成压差卡钻,水平段钻进过程中易出现托压等复杂问题。针对以上难题,利用多元复合封堵、固液协同润滑技术,优选出了适合川西沙溪庙组的水平井封堵防卡钻井液技术。现场应用表明,该封堵防卡钻井液解决了水平井防塌、防卡、防托压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封堵 防塌 防卡 沙溪庙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超深水平井钻井技术 被引量:9
5
作者 罗朝东 王旭东 +1 位作者 龙开雄 贺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5,116-117,共5页
元坝地区海相储层资源丰富,目的层垂深超深,具有高温、高压和含H2S等特点。应用水平井技术能高效地开发其产能,但存在测量仪器和定向工具选择难、轨迹控制难度大和钻井液性能调控难度大等技术难点。通过跟踪分析元坝地区首次施工的两口... 元坝地区海相储层资源丰富,目的层垂深超深,具有高温、高压和含H2S等特点。应用水平井技术能高效地开发其产能,但存在测量仪器和定向工具选择难、轨迹控制难度大和钻井液性能调控难度大等技术难点。通过跟踪分析元坝地区首次施工的两口超深水平井元坝103H井和元坝121H井,优选了适应元坝超深水平井工况的定向仪器和工具,形成了系统可行的超深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和超深水平井钻井液技术,为元坝地区海相储层的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坝 超深水平井 测量仪器 定向工具 轨迹控制 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过程中吸水树脂型堵漏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平全 白杨 +3 位作者 苗娟 马瑞 周成华 罗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6-80,12-13,共5页
针对吸水树脂稳定性差、强度低的特点,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实验原料,选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制备堵漏剂PQ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单体浓度为30%,丙烯酸中和度为80%,AM与AA质量配比为6∶4... 针对吸水树脂稳定性差、强度低的特点,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实验原料,选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吸水树脂,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制备堵漏剂PQ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单体浓度为30%,丙烯酸中和度为80%,AM与AA质量配比为6∶4,引发剂Na2SO3和(NH4)2S2O8加量为2%,交联剂NMBA加量为0.2%。为提高堵剂的强度,此实验在合成反应初期添加超细CaCO3,并考察了超细CaCO3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堵漏剂PQ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强度,适合于钻井过程中堵漏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水树脂 堵漏剂 性能评价 抗盐性 抗温性 保水性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量控制式控压钻井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希勇 蒋祖军 +3 位作者 朱礼平 李群生 夏家祥 李勇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川西地区作为中石化天然气会战主战场,地质条件复杂,气体/欠平衡钻井等诸多提速技术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减少同一裸眼高低压共存安全钻井难题,结合国外微流量控制钻井技术方法,在德阳1井率先引进了地面微流量控制系统及其配套技术,试验表... 川西地区作为中石化天然气会战主战场,地质条件复杂,气体/欠平衡钻井等诸多提速技术应用受到限制,为了减少同一裸眼高低压共存安全钻井难题,结合国外微流量控制钻井技术方法,在德阳1井率先引进了地面微流量控制系统及其配套技术,试验表明,该系统在0.1m3以内的溢流量即可发出监测报警,0.3m3溢流量即可实现对溢流的自动控制,比综合录井提前21min发现了溢流,实现了井涌的早期监测等优点;同时获取了发生溢流时的地层压力数据,为窄安全密度窗口安全钻井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微流量控制系统 井涌监测 控压钻井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气体钻水平井井壁稳定性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曾桂元 王存新 +1 位作者 李皋 刘厚斌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1,8,共4页
川西地区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布十分复杂,不同深度泥页岩层段黏土矿物成分特性有明显差异,底部层段存在煤层,部分砂岩层段为高压高产气层。据实钻资料及地质分析,认为新场构造区块的中浅储层具有气体钻进水平井的条件。为此,在直井井壁... 川西地区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布十分复杂,不同深度泥页岩层段黏土矿物成分特性有明显差异,底部层段存在煤层,部分砂岩层段为高压高产气层。据实钻资料及地质分析,认为新场构造区块的中浅储层具有气体钻进水平井的条件。为此,在直井井壁稳定性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坐标转换,建立了气体钻水平井井壁稳定性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井斜角、方位角的变化对气体钻井井壁坍塌密度的影响。现场实钻数据验证了该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表明该模型可以作为川西地区气体钻水平井作业的一种井壁稳定性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水平井 井壁稳定 坍塌密度 井斜角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陆相欠平衡集成钻井技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昌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3,8,共3页
元坝气田是中石化重点勘探开发区块,气田整体埋藏深,海相及陆相的天然气资源丰富。元坝陆相地层可钻性差,采用常规钻井液钻井,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以前主要采用空气钻井技术来提高陆相地层平均机械钻速,由于受到剑门关组地表水和上... 元坝气田是中石化重点勘探开发区块,气田整体埋藏深,海相及陆相的天然气资源丰富。元坝陆相地层可钻性差,采用常规钻井液钻井,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以前主要采用空气钻井技术来提高陆相地层平均机械钻速,由于受到剑门关组地表水和上沙溪庙组底部垮塌地层制约,具备实施空气钻井条件的井段有限,进一步提高陆相地层平均机械钻速难度大。文章根据元坝气田陆相地层不同层位的工程地质特征和井身结构特性,结合不同介质欠平衡钻井技术的特点,优化欠平衡钻井技术组合,形成元坝陆相欠平衡集成钻井技术,通过现场应用该技术,陆相地层提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平衡钻井 元坝地区 泡沫钻井 空气钻井 优快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水平井元坝121H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力 张建 +1 位作者 王旭东 赵正国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6-29,96-97,共4页
元坝121H井是川东北巴中低缓构造带元坝12井构造高点西北斜坡的一口超深水平井,该井完钻井深为7 786 m,垂深为6 982.58 m,A靶点井斜为87°,最大井斜为93.14°,水平段长612.44 m。该井钻井液技术难点在于:地层存在多套压力系统,... 元坝121H井是川东北巴中低缓构造带元坝12井构造高点西北斜坡的一口超深水平井,该井完钻井深为7 786 m,垂深为6 982.58 m,A靶点井斜为87°,最大井斜为93.14°,水平段长612.44 m。该井钻井液技术难点在于:地层存在多套压力系统,高压差下低压段和裂缝性层段易发生卡钻和漏失;井温高且含大段膏盐岩和盐水层的嘉陵江组和飞仙关组对钻井液的抗温、抗污染能力要求高;垂深超过6 900 m的斜井段和水平段,井眼上大下小,上部环空返速小,水平段减阻和清洁难度高。该井三开和四开使用了金属离子聚磺防塌与金属离子聚磺混油防卡钻井液,该套钻井液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封堵性、流变性和悬浮携带性能,满足了钻井施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水平井 聚磺钻井液 多套压力地层 井壁稳定 井眼净化 元坝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在四川硬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兴忠 田长春 简加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8-120,共3页
川西须家河地层及元坝地区的下沙溪庙以下的陆相地层具有地层硬、可钻性在5~7.7级的特性。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是水力脉冲射流和空化射流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钻井液经过水力脉冲射流器钻头后在井底产生脉冲空化射流、负压脉冲、... 川西须家河地层及元坝地区的下沙溪庙以下的陆相地层具有地层硬、可钻性在5~7.7级的特性。水力脉冲空化射流钻井技术是水力脉冲射流和空化射流相结合的一种新技术,钻井液经过水力脉冲射流器钻头后在井底产生脉冲空化射流、负压脉冲、空化空蚀等效应,达到提高钻井机械钻速的目的。在阆中2井等3口井5级以上的地层中应用水力脉冲射流器,平均机械钻速提高12.87%,具有一定的提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脉冲 射流 钻井 硬地层 钻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拉铜矿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文丽 邓江红 肖庆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947-948,共2页
拉拉铜矿床位于四川省会理县绿水乡,矿区总面积约4 km2,露天采坑占地近1 km2,日采选矿石11 000t,是目前四川省最大的铜多金属矿生产地。几十年的开采历史使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矿产开采也给当... 拉拉铜矿床位于四川省会理县绿水乡,矿区总面积约4 km2,露天采坑占地近1 km2,日采选矿石11 000t,是目前四川省最大的铜多金属矿生产地。几十年的开采历史使其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矿产开采也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资源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方面。其矿山环境研究方面,构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构权进行了研究(钟文丽等,2008;2010),钟文丽对改矿区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钟文丽等,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废石场 排土场 文丽 程度 拉拉铜矿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可持续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X-1H井水平段悬空侧钻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简加田 韦勇 +1 位作者 王兴忠 杨晓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6-107,110,共3页
TX-1H井是一口设计井深为5815m的水平井,钻至5313m时发现井斜异常,全角变化率最大为65.34°/100m,严重影响后期施工安全,因此必须进行侧钻。悬空侧钻避免了深井水平段打水泥塞,克服了侧钻井眼小、侧钻地层研磨性高的施工难点。文章... TX-1H井是一口设计井深为5815m的水平井,钻至5313m时发现井斜异常,全角变化率最大为65.34°/100m,严重影响后期施工安全,因此必须进行侧钻。悬空侧钻避免了深井水平段打水泥塞,克服了侧钻井眼小、侧钻地层研磨性高的施工难点。文章介绍了悬空侧钻的施工过程、侧钻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工艺技术,总结施工经验,为今后类似的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空侧钻 水平井 技术 方案 深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须家河组水平井提高造斜率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增浩 周跃云 王旭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7,9,共3页
分析川西须家河组已钻水平井的技术现状,发现低造斜率设计剖面的局限。从优化井身设计剖面的角度,提出了提高井身剖面设计造斜率,缩短增斜段长,缩短生产周期的新思路。通过分析摩阻、扭矩,确认了高造斜率可以缩短靶前距,从而减少整个斜... 分析川西须家河组已钻水平井的技术现状,发现低造斜率设计剖面的局限。从优化井身设计剖面的角度,提出了提高井身剖面设计造斜率,缩短增斜段长,缩短生产周期的新思路。通过分析摩阻、扭矩,确认了高造斜率可以缩短靶前距,从而减少整个斜井段长,总体摩阻、扭矩反而减小。进行钻具强度校核、套管下入分析及经济可行性分析,进一步论证设计25°~30°/100m高造斜率井身剖面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家河组 水平井 设计剖面 高造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