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1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西南犍为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
27
1
作者
曹剑
谭秀成
陈景山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29-439,共11页
以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和测井曲线分析为基础 ,通过对川西南犍为地区嘉陵江组的岩石类型组合、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 ,认为犍为地区嘉陵江组为半局限海 -局限海台地沉...
以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和测井曲线分析为基础 ,通过对川西南犍为地区嘉陵江组的岩石类型组合、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 ,认为犍为地区嘉陵江组为半局限海 -局限海台地沉积 ,进一步识别出混积潮坪、潮缘滩、半局限泻湖、局限泻湖和蒸发潮坪等 5种沉积亚相类型 ;在此基础上 ,通过连井沉积相横剖面对比和重点层段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 ,揭示出嘉陵江组的沉积相演化规律由下至上从混积潮缘到潮下低能 ,再到潮上蒸发环境 ,构成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发展旋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嘉陵江组
下三叠统
犍为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南剑飞
熊志坚
+1 位作者
张鹏
赵丽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8,62,共4页
在分析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SI测评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SI理论模型与数学模型 ,构建了用户满意度指数CSI测评管理体系 ,并指出了测评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为提高我国石油机械制造...
在分析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SI测评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SI理论模型与数学模型 ,构建了用户满意度指数CSI测评管理体系 ,并指出了测评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为提高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整体竞争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
用户满意度
数学模型
CSI理论模型
企业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石油机械产品顾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南剑飞
张鹏
+1 位作者
熊志坚
赵丽丽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82-84,共3页
近年来 ,随着顾客满意CS(CustomerSatisfaction)科学理论在全球范围的推进 ,有关顾客满意度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石油机械产品顾客满意度进行了定量评价。首先论述了顾客满意度的模糊性 ,接着以某石油机...
近年来 ,随着顾客满意CS(CustomerSatisfaction)科学理论在全球范围的推进 ,有关顾客满意度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石油机械产品顾客满意度进行了定量评价。首先论述了顾客满意度的模糊性 ,接着以某石油机械产品为例重点介绍了顾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因素层次 ,各层次因素集 ;建立各层次权重集 ;建立评价集 ;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求出产品总体满意度均值和产品总体满意度指数。从比较的观点看 ,应用这种方法将有助于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从而不断地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机械产品
满意度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企业管理
经济效益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
49
4
作者
尹成
吕公河
+2 位作者
田继东
尚应军
徐锦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98,509,共5页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及其属性分析研究是地震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中炮检距分布的合理性又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现有的地震数据采集软件也未提供一个定量分析评判的标准。为此本文从炮检距分布合理性的定量化判断...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及其属性分析研究是地震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中炮检距分布的合理性又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现有的地震数据采集软件也未提供一个定量分析评判的标准。为此本文从炮检距分布合理性的定量化判断及其观测系统参数的最优化设计出发,提出了采用面元内相邻炮检距的变化率大小来判断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利用炮检距变化率的方差最小化作为观测系统参数优化选择的目标函数,这在一定程度和部分环节上为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观测系统
炮检距
优化设计
三维观测系统
最优化设计
属性分析
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扬子独立地块海相残留盆地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被引量:
36
5
作者
叶舟
梁兴
+2 位作者
马力
张廷山
徐克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3-548,共26页
强烈的燕山期造山运动使下扬子独立地块海相原型盆地和前陆盆地被改造成冲断、剥蚀严重的燕山高原,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形成张裂断陷盆地叠置,最终使其成为具有由前白垩系挤压冲断体系和上白垩统—新近系伸展断-坳...
强烈的燕山期造山运动使下扬子独立地块海相原型盆地和前陆盆地被改造成冲断、剥蚀严重的燕山高原,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形成张裂断陷盆地叠置,最终使其成为具有由前白垩系挤压冲断体系和上白垩统—新近系伸展断-坳陷体系组成双层结构的改造型残留叠合盆地。这既造成下扬子海相古生-中生界油气地质高复杂性,又造就了残存于晚期上白垩统—新近系断-坳陷盆地下伏的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和晚期成藏优势。各个古近纪伸展断陷往往是独立的海相烃源含油气保存单元,古近-新近系区域盖层共同构筑的沉积重建型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具晚期混源特色的海相有效烃源是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晚期成藏的基础,时空匹配的有效成藏组合是晚期成藏的必要条件。南黄海、苏北盆地是下扬子区沉积重建型整体封闭体系最好的构造单元,也是海相烃源晚期成藏的主要场所,印支和燕山运动不整合面上下、浦口组、泰州组和阜宁组一段是海相烃源古生中储或古生新储晚期成藏的主要层位,盐城、阜宁、海安、高邮、溱潼和黄桥—如皋断陷保存单位是首选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型残留叠合盆地
海相烃源岩
二次生烃
晚期成藏
勘探方向
下扬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阶统计量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23
6
作者
熊晓军
尹成
+2 位作者
张白林
丁峰
李大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0-927,共8页
利用高阶统计量比功率谱函数包含更多信息并具有对高斯噪声不敏感的优点 ,及地震信号的高阶谱特征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利用地震属性参数 (高阶谱特征参数 )进行油气检测和识别的方法 .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检验结果不仅证实了地震信号的...
利用高阶统计量比功率谱函数包含更多信息并具有对高斯噪声不敏感的优点 ,及地震信号的高阶谱特征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利用地震属性参数 (高阶谱特征参数 )进行油气检测和识别的方法 .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检验结果不仅证实了地震信号的高阶谱特征所对应的地质意义 ,而且得出了含水砂岩和含气砂岩的高阶谱属性规律 ,可以直接用来进行油气预测 ,其油气预测效果比常规振幅类属性具有更好的抗噪声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阶统计量
高阶谱
地震属性
高斯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呼图壁气藏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25
7
作者
陈世加
王绪龙
+2 位作者
阿布力米提
李延均
王立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呼图壁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排构造 ,是该盆地目前发现的最大气藏。产层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 ,产凝析油气。油气源研究表明油气均来自侏罗系源岩 ,该源岩在白垩纪达到生烃高峰 ,而呼图壁构造形成于喜山晚期 ,晚于源岩的生烃高峰 ...
呼图壁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排构造 ,是该盆地目前发现的最大气藏。产层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 ,产凝析油气。油气源研究表明油气均来自侏罗系源岩 ,该源岩在白垩纪达到生烃高峰 ,而呼图壁构造形成于喜山晚期 ,晚于源岩的生烃高峰 ,时空关系不匹配。文章详细分析了气藏成藏过程 ,指出呼图壁构造之所以能形成中型气藏 ,是先期聚集于深层侏罗系或白垩系储层油气向上转移的结果 ,燕山晚期及喜山早期形成的古圈闭起到了油气运移中转站的作用 ,并提出该区近期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呼图壁气田
成藏过程
油气中转站
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史
被引量:
25
8
作者
梁兴
叶舟
+4 位作者
吴根耀
郑华平
徐克定
张廷山
刘家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429,共26页
鄱阳盆地是发育在江南—九岭和怀玉—官帽基底拆离造山带上的白垩-古近纪张扭性断陷盆地,明显受近南北走向的赣江走滑断裂系和前白垩系逆冲断裂系晚期反转的双重因素控制,呈“两坳夹一隆”的区域构造格局。受赣江、进贤—石门街走滑断...
鄱阳盆地是发育在江南—九岭和怀玉—官帽基底拆离造山带上的白垩-古近纪张扭性断陷盆地,明显受近南北走向的赣江走滑断裂系和前白垩系逆冲断裂系晚期反转的双重因素控制,呈“两坳夹一隆”的区域构造格局。受赣江、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夹持的南昌凹陷,呈近南北向凹凸相间展布格局。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以东地区,“南断北超”型断陷自南而北由北东走向渐转为北北东向展布,其源于晚印支-燕山期北东向逆冲断裂在晚期的反转作用,西缘和北部受赣江断裂系东枝走滑断裂影响明显而发生转向。鄱阳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冷水坞组沉积期)拉分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周家店组—南雄组沉积早期)走滑张扭断(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晚期(南雄组沉积中-晚期)走滑伸展盆地和古近纪坳陷盆地等演化阶段,东南部断陷区(江埠—二甲村凹陷)由于喜马拉雅期的隆升剥蚀而只残存周家店组早期坳陷和周家店组中期—南雄组中期断陷两个发育阶段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性质
盆地演化
区域构造格架
赣江断裂
构造反转
江西中-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初探
被引量:
68
9
作者
杨辉廷
江同文
+1 位作者
颜其彬
李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12,16,共3页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油田是以裂缝、溶洞为主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由于该储层沉积时代久远,经历多次构造运动,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导致地层非均质性极强。针对缝洞型储层的特点,提出了该类储层的建模原则,初步探索了缝...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油田是以裂缝、溶洞为主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由于该储层沉积时代久远,经历多次构造运动,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导致地层非均质性极强。针对缝洞型储层的特点,提出了该类储层的建模原则,初步探索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裂缝
溶洞
随机模拟
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
被引量:
106
10
作者
杨海波
陈磊
孔玉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86-688,共3页
以准噶尔盆地整体构造演化特征为背景,并根据盆地各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方面的差异性,在分析了历次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综合报告、地震剖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盆地与区带研究都适用的、统一的、规范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该方...
以准噶尔盆地整体构造演化特征为背景,并根据盆地各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方面的差异性,在分析了历次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综合报告、地震剖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盆地与区带研究都适用的、统一的、规范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该方案将盆地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和44个二级构造单元,与以往方案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北天山山前冲断带单独划分为一级构造单元;五彩湾凹陷归入东部隆起;中拐凸起归入西部隆起;对陆梁隆起、原昌吉凹陷、原帐北断褶带进行了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隆起
准噶尔盆地
构造演化
北天山
地震剖面
地质
冲断带
凹陷
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因与成藏解剖
被引量:
41
11
作者
李延钧
王廷栋
+2 位作者
张艳云
陈世加
王绪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9-534,共6页
利用全烃地球化学方法 ,结合准噶尔盆地南缘三排构造特点 ,在确认油气源和天然气成因的基础上 ,对呼图壁气田、吐谷鲁和齐古油气田进行了成藏历史分析和解剖。研究表明各构造带不仅捕获了喜山期侏罗系高熟煤成气 ,这是该区天然气成藏的...
利用全烃地球化学方法 ,结合准噶尔盆地南缘三排构造特点 ,在确认油气源和天然气成因的基础上 ,对呼图壁气田、吐谷鲁和齐古油气田进行了成藏历史分析和解剖。研究表明各构造带不仅捕获了喜山期侏罗系高熟煤成气 ,这是该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 ,而且还聚集有燕山期侏罗系低成熟—成熟阶段的油气 ,但不同构造带对这一阶段的油气的聚集量、方式和保存作用不同 ,第一排构造直接捕获大量侏罗系低成熟—成熟油气 ,但天然气的散失严重 ;第二、三排构造存在白垩系—下第三系中转侏罗系低成熟—成熟油气的特征。最后阐述了准噶尔盆地南缘进一步寻找天然气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全烃地球化学
准噶尔盆地
三排构造
成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40
12
作者
李凌
王兴志
+1 位作者
方少仙
侯方浩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4-6,共3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主要有太 2、山 2、山 1、盒 8、盒 7五个气层组。对盆地东部佳县—子洲地区的研究表明 :该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的孔隙型、裂缝—孔隙型碎屑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为主 ,孔隙主要为粒间...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主要有太 2、山 2、山 1、盒 8、盒 7五个气层组。对盆地东部佳县—子洲地区的研究表明 :该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的孔隙型、裂缝—孔隙型碎屑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为主 ,孔隙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残余孔、粒内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孔。较为发育的微裂缝对储层的储集性影响不大 ,主要改善储层的渗滤性。影响储层储渗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粗粒度和高成熟度的储层具有相对好的物性 ;压实作用、硅质胶结和高岭石胶结充填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 ,埋藏溶蚀作用使储层得到改善 ;构造破裂产生的微裂缝亦对储层起到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储层
碎屑岩
成岩作用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下扬子独立地块与中生代改造型残留盆地
被引量:
34
13
作者
叶舟
马力
+3 位作者
梁兴
吴根耀
徐克定
张廷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01,共21页
下扬子地块在古纬度、火山岩和花岗岩时空发育、区域成矿专属性、沉积建造和构造变形等方面具独特性,与扬子地块有显著差异,是一个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的独立地块。受燕山期苏鲁板间造山作用影响,下扬子地块直至燕山中期才“楔入”在...
下扬子地块在古纬度、火山岩和花岗岩时空发育、区域成矿专属性、沉积建造和构造变形等方面具独特性,与扬子地块有显著差异,是一个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的独立地块。受燕山期苏鲁板间造山作用影响,下扬子地块直至燕山中期才“楔入”在印支期已拼合的扬子与华北地块,从而演化成独特的下扬子改造型残留叠合盆地。这种改造型叠合盆地的基本特点是:晚印支早燕山同造山期前陆盆地沉积层和上叠的中燕山期陆相沉积层遭受大量剥蚀,并与古生中生界海相沉积层一起被卷入强烈的多期次的燕山造山运动,晚白垩世—古近纪又强烈反转成为断陷盆地,形成鲜明的上部地壳的双层结构。这是造成下扬子地区海相古生中生界油气地质勘探高复杂性、高难度性和高风险性的根本原因,也造就了下扬子区海相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和晚期成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地块
燕山期造山作用
“盆”“山”耦合和脱耦
改造型残留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前景研究
被引量:
20
14
作者
胡守志
王廷栋
+3 位作者
付晓文
陈世加
罗玉宏
唐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225,244,共5页
运用气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安平1井、高科1井的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天然气非烃组分、甲烷碳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安平店—高石梯地区的油源和气源均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岩。并结合区域构造发展史和岩石薄片等基础地...
运用气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安平1井、高科1井的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天然气非烃组分、甲烷碳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安平店—高石梯地区的油源和气源均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岩。并结合区域构造发展史和岩石薄片等基础地质研究,提出了该区震旦系的油气成藏模式,指出安平店—高石梯构造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主要产层应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要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天然气,其关键在于寻找好的储层,应避开沥青封堵带打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沥青
天然气非烃组分
成藏模式
勘探前景
安平店—高石梯构造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云岩体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的规模
被引量:
30
15
作者
侯方浩
方少仙
+2 位作者
沈昭国
董兆雄
蒋裕强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1期19-30,共12页
白云岩体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对白云岩体古岩溶储渗体的形成至关重要。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可形成地表残积层和表层之下大小不等的溶蚀空间。地表残积层与上覆盖层间可成为油气的储渗空间和通道,表层之下大小不等的溶蚀...
白云岩体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对白云岩体古岩溶储渗体的形成至关重要。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可形成地表残积层和表层之下大小不等的溶蚀空间。地表残积层与上覆盖层间可成为油气的储渗空间和通道,表层之下大小不等的溶蚀空间则可被塌积岩、冲积岩、填积岩和淀积岩充填,但其内常可保存部分孔隙,并为后来的埋藏溶解提供流体扩溶的初始空间和流体流动的通道。野外露头和井下岩心中的大量现象和事实说明,白云岩体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的规模远小于石灰岩体。最主要原因是白云岩(石)可溶性远较石灰岩(方解石)小,同样组构的白云岩的物理力学强度亦较石灰岩小。白云岩体本身的岩性和组构、层理类型、泥质含量、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等都会影响裸露期古风化壳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表生成岩裸露期
古风化壳
岩溶规模
力学强度
油气藏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鄱阳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及评价
被引量:
13
16
作者
梁兴
巫向阳
+3 位作者
叶舟
张廷山
刘家铎
徐克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3,26,共5页
呈“上张下压”结构的南鄱阳叠合盆地,K2—E含膏泥岩区域盖层构筑了晚期的整体封闭保存体系,以P1m、P2l、T3a为主体的海相烃源岩具备晚期生烃潜力和油气运聚成藏条件,造就了海相烃源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并可细分出7个含油气保存单...
呈“上张下压”结构的南鄱阳叠合盆地,K2—E含膏泥岩区域盖层构筑了晚期的整体封闭保存体系,以P1m、P2l、T3a为主体的海相烃源岩具备晚期生烃潜力和油气运聚成藏条件,造就了海相烃源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并可细分出7个含油气保存单元。通过油气成藏因素系统解剖,认为存在古生古储、古生新储两种油气成藏类型,输导体系直接影响油气成藏,以小型—微小型油气藏为主,P2l砂岩、P2ch灰岩、T3a砂岩和白垩系底砾岩是油气主要赋存目的层系。江埠—二甲村、向塘—前坊含保存单元勘探前景较好(ⅡB),值得加快浅层海相烃源油气藏探索步伐,位于余干北—鸣山西的对冲前缘构造带是浅层油气藏的现实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油气成藏
叠合盆地
海相
浅层油气藏
构造带
盖层
油气保存单元
输导体系
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瞬时振幅相干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7
作者
洪余刚
陈景山
+2 位作者
成世琦
代宗仰
李凌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7,共3页
在砂泥岩速度差别小,甚至相互交叠,砂岩的自然伽玛值又偏高的情况下,常规的波阻抗加伽玛反演等方法难于准确确定砂体的展布特征。而瞬时振幅信息虽然与储层分布的关系密切,但抗噪能力较差,在断续问题上也容易造成人为误差。辽河盆地东...
在砂泥岩速度差别小,甚至相互交叠,砂岩的自然伽玛值又偏高的情况下,常规的波阻抗加伽玛反演等方法难于准确确定砂体的展布特征。而瞬时振幅信息虽然与储层分布的关系密切,但抗噪能力较差,在断续问题上也容易造成人为误差。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例子,是从瞬时振幅提取和相干分析的基本原理入手,运用瞬时振幅相干方法,通过井资料约束,实现了储层的横向分布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应用
干法
幅相
瞬时振幅
展布特征
储层分布
振幅信息
抗噪能力
人为误差
沙河街组
基本原理
相干分析
分布预测
砂泥岩
伽玛值
波阻抗
砂岩
砂体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百色盆地东部古近系那读组湖相灰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
10
18
作者
彭军
陈果
+2 位作者
郑荣才
游李伟
汪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7-563,共7页
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是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其研究程度还比较低。本文以百色盆地那坤地区那读组三段下部的湖相灰岩为研究对象,在实测剖面和详细观察岩心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储集物性特征...
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是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其研究程度还比较低。本文以百色盆地那坤地区那读组三段下部的湖相灰岩为研究对象,在实测剖面和详细观察岩心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储集物性特征等方面详细研究了湖相灰岩的储层特征。指出储集岩主要为各种类型的颗粒灰岩,沉积相以颗粒滩相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铸模孔,以单一介质的中、细喉(即中小孔结构组合)为主,储层孔隙度主要介于5%~25%之间,渗透率基本上小于1×10-3μm2,滩核微相储集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最高。并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及二者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储层物性的下限值和储层类型划分的界线值,将研究区储集岩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空间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湖相灰岩
那读组
百色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噶尔盆地玛北斜坡带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
14
19
作者
何琰
牟中海
+2 位作者
裴素安
浦世照
赵卫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1,共4页
对风城油田和玛北油田进行成藏分析,认为烃源岩主要为玛湖凹陷的二叠系风城组,其次为佳木河组;输导层主要为断层、层内渗透层和不整合面;两个成藏期分别是三叠纪末和侏罗纪末—白垩纪;存在两种类型的成藏模式,一是三叠纪—源内—不整合...
对风城油田和玛北油田进行成藏分析,认为烃源岩主要为玛湖凹陷的二叠系风城组,其次为佳木河组;输导层主要为断层、层内渗透层和不整合面;两个成藏期分别是三叠纪末和侏罗纪末—白垩纪;存在两种类型的成藏模式,一是三叠纪—源内—不整合—断控原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二是侏罗-白垩纪—源上—不整合—断控次生油气藏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条件的研究,指出乌尔禾油田—夏子街油田—玛北油田接合部P-J地层油气藏为下一步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分析
成藏模式
烃源岩
储集层
盖层
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调驱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
9
20
作者
罗宪波
蒲万芬
+1 位作者
武海燕
赵金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用两种非均质填砂模型考察了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调驱效果。实验温度60℃;LPS由HPAM(300mg/L)、10%AlCit(37 5mg/L)、稳定剂(55mg/L)、矿化度1×105mg/L、含Ca2+800mg/L、含Mg2+200mg/L的标准盐水配成,在60℃反应3天后使用,粘度为...
用两种非均质填砂模型考察了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调驱效果。实验温度60℃;LPS由HPAM(300mg/L)、10%AlCit(37 5mg/L)、稳定剂(55mg/L)、矿化度1×105mg/L、含Ca2+800mg/L、含Mg2+200mg/L的标准盐水配成,在60℃反应3天后使用,粘度为2 35mPa·s(60℃,45s-1)注入量0 5PV;模拟原油60℃粘度12 4mPa·s。并联双岩心组调驱实验结果表明,岩心组渗透率级差较大时(14 9对5 74),进入低渗岩心的LPS比例较大(16%对2%),岩心组采收率提高幅度也较大(28 5%对21 0%)。仿五点井网井组(一注四采)平面非均质模型中渗透率递增的4个区域及全模型的水驱采收率分别为0%、1 77%、11 70%、15 60%及32 62%,注入0 5PVLPS后的采收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 77%、2 34%、4 11%、6 03%及14 25%,即水驱采收率较高的区域注LPS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较大。调驱实验显示,LPS既具有深部调剖作用,又具有一定的驱油能力。表2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调驱
实验研究
多孔介质
水驱采收率
LPS
Mg^2+
非均质模型
实验温度
低渗岩心
五点井网
深部调剖
驱油能力
渗透率
稳定剂
矿化度
注入量
幅度
粘度
原油
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西南犍为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
27
1
作者
曹剑
谭秀成
陈景山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29-439,共11页
文摘
以岩心精细描述、薄片鉴定和测井曲线分析为基础 ,通过对川西南犍为地区嘉陵江组的岩石类型组合、古生物化石、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等沉积相标志的详细研究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 ,认为犍为地区嘉陵江组为半局限海 -局限海台地沉积 ,进一步识别出混积潮坪、潮缘滩、半局限泻湖、局限泻湖和蒸发潮坪等 5种沉积亚相类型 ;在此基础上 ,通过连井沉积相横剖面对比和重点层段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的研究 ,揭示出嘉陵江组的沉积相演化规律由下至上从混积潮缘到潮下低能 ,再到潮上蒸发环境 ,构成一个完整的海进—海退发展旋回 ;
关键词
沉积相
嘉陵江组
下三叠统
犍为地区
四川盆地
Keywords
sedimentary facies
Jialingjiang Formation
Lower Triassic
Qianwei area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南剑飞
熊志坚
张鹏
赵丽丽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工商管理
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
建筑工程
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8,62,共4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研究项目
文摘
在分析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SI测评意义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SI理论模型与数学模型 ,构建了用户满意度指数CSI测评管理体系 ,并指出了测评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为提高我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整体竞争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
用户满意度
数学模型
CSI理论模型
企业管理
经济效益
分类号
F426.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石油机械产品顾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南剑飞
张鹏
熊志坚
赵丽丽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工商管理
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
建筑工程
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
资源
环境
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82-84,共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研究项目 (部 3 94)
文摘
近年来 ,随着顾客满意CS(CustomerSatisfaction)科学理论在全球范围的推进 ,有关顾客满意度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石油机械产品顾客满意度进行了定量评价。首先论述了顾客满意度的模糊性 ,接着以某石油机械产品为例重点介绍了顾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因素层次 ,各层次因素集 ;建立各层次权重集 ;建立评价集 ;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求出产品总体满意度均值和产品总体满意度指数。从比较的观点看 ,应用这种方法将有助于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或服务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从而不断地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
关键词
石油机械产品
满意度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企业管理
经济效益
消费者
Keywords
products
degree of Customer-Satisfac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petroleum machinery
enterprises management
分类号
F426.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
49
4
作者
尹成
吕公河
田继东
尚应军
徐锦玺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胜利油田物探公司
西南石油学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98,509,共5页
文摘
三维观测系统设计及其属性分析研究是地震数据采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中炮检距分布的合理性又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现有的地震数据采集软件也未提供一个定量分析评判的标准。为此本文从炮检距分布合理性的定量化判断及其观测系统参数的最优化设计出发,提出了采用面元内相邻炮检距的变化率大小来判断炮检距分布的均匀性,利用炮检距变化率的方差最小化作为观测系统参数优化选择的目标函数,这在一定程度和部分环节上为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
三维地震
观测系统
炮检距
优化设计
三维观测系统
最优化设计
属性分析
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软件
Keywords
3-D seismology, geometry, offset, optimum design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N92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扬子独立地块海相残留盆地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被引量:
36
5
作者
叶舟
梁兴
马力
张廷山
徐克定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
石油
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公司
中国
石油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3-548,共26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金项目(编号:SZD0414)资助。
文摘
强烈的燕山期造山运动使下扬子独立地块海相原型盆地和前陆盆地被改造成冲断、剥蚀严重的燕山高原,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形成张裂断陷盆地叠置,最终使其成为具有由前白垩系挤压冲断体系和上白垩统—新近系伸展断-坳陷体系组成双层结构的改造型残留叠合盆地。这既造成下扬子海相古生-中生界油气地质高复杂性,又造就了残存于晚期上白垩统—新近系断-坳陷盆地下伏的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和晚期成藏优势。各个古近纪伸展断陷往往是独立的海相烃源含油气保存单元,古近-新近系区域盖层共同构筑的沉积重建型整体封闭保存体系和具晚期混源特色的海相有效烃源是海相含油气保存单元晚期成藏的基础,时空匹配的有效成藏组合是晚期成藏的必要条件。南黄海、苏北盆地是下扬子区沉积重建型整体封闭体系最好的构造单元,也是海相烃源晚期成藏的主要场所,印支和燕山运动不整合面上下、浦口组、泰州组和阜宁组一段是海相烃源古生中储或古生新储晚期成藏的主要层位,盐城、阜宁、海安、高邮、溱潼和黄桥—如皋断陷保存单位是首选勘探靶区。
关键词
改造型残留叠合盆地
海相烃源岩
二次生烃
晚期成藏
勘探方向
下扬子区
Keywords
Reformed residual superimposed basins, Marine source rocks, Secondary generation of hydrocarbon, Later formation of accumulation, Exploration directions, Lower Yangtze area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阶统计量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
23
6
作者
熊晓军
尹成
张白林
丁峰
李大卫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0-927,共8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863计划 ) ( 2 0 0 1AA60 2 0 11-5 )
西南石油学院院科技基金项目 (院 2 45 )
文摘
利用高阶统计量比功率谱函数包含更多信息并具有对高斯噪声不敏感的优点 ,及地震信号的高阶谱特征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利用地震属性参数 (高阶谱特征参数 )进行油气检测和识别的方法 .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检验结果不仅证实了地震信号的高阶谱特征所对应的地质意义 ,而且得出了含水砂岩和含气砂岩的高阶谱属性规律 ,可以直接用来进行油气预测 ,其油气预测效果比常规振幅类属性具有更好的抗噪声能力 .
关键词
高阶统计量
高阶谱
地震属性
高斯噪声
Keywords
Higher-order statistics, Higher-order spectrum, Seismic attribute.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呼图壁气藏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25
7
作者
陈世加
王绪龙
阿布力米提
李延均
王立宏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
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18,共3页
基金
博士后基金资助
文摘
呼图壁气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三排构造 ,是该盆地目前发现的最大气藏。产层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 ,产凝析油气。油气源研究表明油气均来自侏罗系源岩 ,该源岩在白垩纪达到生烃高峰 ,而呼图壁构造形成于喜山晚期 ,晚于源岩的生烃高峰 ,时空关系不匹配。文章详细分析了气藏成藏过程 ,指出呼图壁构造之所以能形成中型气藏 ,是先期聚集于深层侏罗系或白垩系储层油气向上转移的结果 ,燕山晚期及喜山早期形成的古圈闭起到了油气运移中转站的作用 ,并提出该区近期的勘探方向。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呼图壁气田
成藏过程
油气中转站
地球化学特征
Keywords
Zhunge′er Basin,Hutubi gas field,Reservoiring process,Oil and gas transfer station, Redistribu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史
被引量:
25
8
作者
梁兴
叶舟
吴根耀
郑华平
徐克定
张廷山
刘家铎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
石油
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中国科
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429,共26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金(ZD12414)
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具体运作的鄱阳盆地勘探项目资助。
文摘
鄱阳盆地是发育在江南—九岭和怀玉—官帽基底拆离造山带上的白垩-古近纪张扭性断陷盆地,明显受近南北走向的赣江走滑断裂系和前白垩系逆冲断裂系晚期反转的双重因素控制,呈“两坳夹一隆”的区域构造格局。受赣江、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夹持的南昌凹陷,呈近南北向凹凸相间展布格局。进贤—石门街走滑断裂以东地区,“南断北超”型断陷自南而北由北东走向渐转为北北东向展布,其源于晚印支-燕山期北东向逆冲断裂在晚期的反转作用,西缘和北部受赣江断裂系东枝走滑断裂影响明显而发生转向。鄱阳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晚期(冷水坞组沉积期)拉分盆地、晚白垩世早-中期(周家店组—南雄组沉积早期)走滑张扭断(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晚期(南雄组沉积中-晚期)走滑伸展盆地和古近纪坳陷盆地等演化阶段,东南部断陷区(江埠—二甲村凹陷)由于喜马拉雅期的隆升剥蚀而只残存周家店组早期坳陷和周家店组中期—南雄组中期断陷两个发育阶段的沉积。
关键词
盆地性质
盆地演化
区域构造格架
赣江断裂
构造反转
江西中-北部
Keywords
Basin properties, Basin evolution, Regional tectonic framework, The Ganjiang fracture, Structural inversion, Central-northern Jiangxi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初探
被引量:
68
9
作者
杨辉廷
江同文
颜其彬
李敏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辽河油田分公司茨榆坨采油厂
出处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1-12,16,共3页
文摘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油田是以裂缝、溶洞为主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由于该储层沉积时代久远,经历多次构造运动,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淋滤作用,导致地层非均质性极强。针对缝洞型储层的特点,提出了该类储层的建模原则,初步探索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方法。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碳酸盐岩
裂缝
溶洞
随机模拟
地质模型
分类号
TE122.2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
被引量:
106
10
作者
杨海波
陈磊
孔玉华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
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86-688,共3页
文摘
以准噶尔盆地整体构造演化特征为背景,并根据盆地各区构造演化和含油气方面的差异性,在分析了历次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综合报告、地震剖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盆地与区带研究都适用的、统一的、规范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该方案将盆地划分为6个一级构造单元和44个二级构造单元,与以往方案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北天山山前冲断带单独划分为一级构造单元;五彩湾凹陷归入东部隆起;中拐凸起归入西部隆起;对陆梁隆起、原昌吉凹陷、原帐北断褶带进行了细划分。
关键词
构造单元划分
隆起
准噶尔盆地
构造演化
北天山
地震剖面
地质
冲断带
凹陷
区带
Keywords
Junggar basin
structural evolution
structural unit
program
concept
principle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因与成藏解剖
被引量:
41
11
作者
李延钧
王廷栋
张艳云
陈世加
王绪龙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资源
环境
学院
中国
石油
新疆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9-534,共6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SZD0 4 1 4 )经费资助
文摘
利用全烃地球化学方法 ,结合准噶尔盆地南缘三排构造特点 ,在确认油气源和天然气成因的基础上 ,对呼图壁气田、吐谷鲁和齐古油气田进行了成藏历史分析和解剖。研究表明各构造带不仅捕获了喜山期侏罗系高熟煤成气 ,这是该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 ,而且还聚集有燕山期侏罗系低成熟—成熟阶段的油气 ,但不同构造带对这一阶段的油气的聚集量、方式和保存作用不同 ,第一排构造直接捕获大量侏罗系低成熟—成熟油气 ,但天然气的散失严重 ;第二、三排构造存在白垩系—下第三系中转侏罗系低成熟—成熟油气的特征。最后阐述了准噶尔盆地南缘进一步寻找天然气的勘探方向。
关键词
天然气
全烃地球化学
准噶尔盆地
三排构造
成藏机理
Keywords
geochemistry, natural gas genesis, oil-gas pools formation, coal-measure gas, Jurassic, south margin of Junggar basin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TE12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
40
12
作者
李凌
王兴志
方少仙
侯方浩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4-6,共3页
文摘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主要有太 2、山 2、山 1、盒 8、盒 7五个气层组。对盆地东部佳县—子洲地区的研究表明 :该区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的孔隙型、裂缝—孔隙型碎屑岩储层。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为主 ,孔隙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残余孔、粒内溶孔和高岭石晶间孔。较为发育的微裂缝对储层的储集性影响不大 ,主要改善储层的渗滤性。影响储层储渗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及构造作用。粗粒度和高成熟度的储层具有相对好的物性 ;压实作用、硅质胶结和高岭石胶结充填作用是导致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 ,埋藏溶蚀作用使储层得到改善 ;构造破裂产生的微裂缝亦对储层起到一定的改善。
关键词
控制因素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储层
碎屑岩
成岩作用
油气地质
Keywords
Ordos basin
Upper Paleozoic
reservoir
clastic rock
diagenesis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T [一般工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下扬子独立地块与中生代改造型残留盆地
被引量:
34
13
作者
叶舟
马力
梁兴
吴根耀
徐克定
张廷山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
石油
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中国科
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
石油
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
出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101,共21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金项目(编号:SZD0414)资助。
文摘
下扬子地块在古纬度、火山岩和花岗岩时空发育、区域成矿专属性、沉积建造和构造变形等方面具独特性,与扬子地块有显著差异,是一个晚古生代—中生代早期的独立地块。受燕山期苏鲁板间造山作用影响,下扬子地块直至燕山中期才“楔入”在印支期已拼合的扬子与华北地块,从而演化成独特的下扬子改造型残留叠合盆地。这种改造型叠合盆地的基本特点是:晚印支早燕山同造山期前陆盆地沉积层和上叠的中燕山期陆相沉积层遭受大量剥蚀,并与古生中生界海相沉积层一起被卷入强烈的多期次的燕山造山运动,晚白垩世—古近纪又强烈反转成为断陷盆地,形成鲜明的上部地壳的双层结构。这是造成下扬子地区海相古生中生界油气地质勘探高复杂性、高难度性和高风险性的根本原因,也造就了下扬子区海相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和晚期成藏的优势。
关键词
下扬子地块
燕山期造山作用
“盆”“山”耦合和脱耦
改造型残留盆地
Keywords
The Lower Yangtze Block, The Yanshanian Orogeny and orogen, Orogeny and coupled/decoupled basin developing, Reformed residual basin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前景研究
被引量:
20
14
作者
胡守志
王廷栋
付晓文
陈世加
罗玉宏
唐静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川中油气矿研究所
川中录井公司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2-225,244,共5页
基金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9-110-01-05-03)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ZD0414)。
文摘
运用气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安平1井、高科1井的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天然气非烃组分、甲烷碳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安平店—高石梯地区的油源和气源均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岩。并结合区域构造发展史和岩石薄片等基础地质研究,提出了该区震旦系的油气成藏模式,指出安平店—高石梯构造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主要产层应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要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天然气,其关键在于寻找好的储层,应避开沥青封堵带打井。
关键词
储层沥青
天然气非烃组分
成藏模式
勘探前景
安平店—高石梯构造
四川盆地
Keywords
reservoir bitumen
non-hydrocarbon component in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mode
exploration potential
the Anpingdian-Gaoshiti structure
the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云岩体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的规模
被引量:
30
15
作者
侯方浩
方少仙
沈昭国
董兆雄
蒋裕强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1期19-30,共12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14)支撑
文摘
白云岩体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对白云岩体古岩溶储渗体的形成至关重要。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可形成地表残积层和表层之下大小不等的溶蚀空间。地表残积层与上覆盖层间可成为油气的储渗空间和通道,表层之下大小不等的溶蚀空间则可被塌积岩、冲积岩、填积岩和淀积岩充填,但其内常可保存部分孔隙,并为后来的埋藏溶解提供流体扩溶的初始空间和流体流动的通道。野外露头和井下岩心中的大量现象和事实说明,白云岩体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的规模远小于石灰岩体。最主要原因是白云岩(石)可溶性远较石灰岩(方解石)小,同样组构的白云岩的物理力学强度亦较石灰岩小。白云岩体本身的岩性和组构、层理类型、泥质含量、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等都会影响裸露期古风化壳的规模。
关键词
白云岩
表生成岩裸露期
古风化壳
岩溶规模
力学强度
油气藏
地质特征
Keywords
Dolostone
Hyperdiagenesis expose phase
Palaeoweathering crust karst
Dissolubility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鄱阳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及评价
被引量:
13
16
作者
梁兴
巫向阳
叶舟
张廷山
刘家铎
徐克定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石化滇黔桂
石油
勘探局
中国
石油
天然气股份公司浙江勘探分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13,26,共5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基金资助(编号:SZD0414)
文摘
呈“上张下压”结构的南鄱阳叠合盆地,K2—E含膏泥岩区域盖层构筑了晚期的整体封闭保存体系,以P1m、P2l、T3a为主体的海相烃源岩具备晚期生烃潜力和油气运聚成藏条件,造就了海相烃源沉积重建型含油气保存单元并可细分出7个含油气保存单元。通过油气成藏因素系统解剖,认为存在古生古储、古生新储两种油气成藏类型,输导体系直接影响油气成藏,以小型—微小型油气藏为主,P2l砂岩、P2ch灰岩、T3a砂岩和白垩系底砾岩是油气主要赋存目的层系。江埠—二甲村、向塘—前坊含保存单元勘探前景较好(ⅡB),值得加快浅层海相烃源油气藏探索步伐,位于余干北—鸣山西的对冲前缘构造带是浅层油气藏的现实勘探区带。
关键词
海相烃源岩
油气成藏
叠合盆地
海相
浅层油气藏
构造带
盖层
油气保存单元
输导体系
区带
Keywords
Hydrocarbons
Natural gas
Natu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Sandstone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瞬时振幅相干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7
作者
洪余刚
陈景山
成世琦
代宗仰
李凌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7,共3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14)资助。
文摘
在砂泥岩速度差别小,甚至相互交叠,砂岩的自然伽玛值又偏高的情况下,常规的波阻抗加伽玛反演等方法难于准确确定砂体的展布特征。而瞬时振幅信息虽然与储层分布的关系密切,但抗噪能力较差,在断续问题上也容易造成人为误差。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例子,是从瞬时振幅提取和相干分析的基本原理入手,运用瞬时振幅相干方法,通过井资料约束,实现了储层的横向分布预测。
关键词
储层预测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应用
干法
幅相
瞬时振幅
展布特征
储层分布
振幅信息
抗噪能力
人为误差
沙河街组
基本原理
相干分析
分布预测
砂泥岩
伽玛值
波阻抗
砂岩
砂体
反演
Keywords
instantaneous amplitude
coherence analysis
reservoir predic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X70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百色盆地东部古近系那读组湖相灰岩储层特征
被引量:
10
18
作者
彭军
陈果
郑荣才
游李伟
汪彦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7-563,共7页
基金
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SZD0414)资助。
文摘
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是一个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其研究程度还比较低。本文以百色盆地那坤地区那读组三段下部的湖相灰岩为研究对象,在实测剖面和详细观察岩心的基础上,从岩石学特征、沉积相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类型、储集物性特征等方面详细研究了湖相灰岩的储层特征。指出储集岩主要为各种类型的颗粒灰岩,沉积相以颗粒滩相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铸模孔,以单一介质的中、细喉(即中小孔结构组合)为主,储层孔隙度主要介于5%~25%之间,渗透率基本上小于1×10-3μm2,滩核微相储集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最高。并从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分布特征及二者间的相关性研究了储层物性的下限值和储层类型划分的界线值,将研究区储集岩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
关键词
储集空间
孔隙结构
储层特征
湖相灰岩
那读组
百色盆地
Keywords
reservoir space pore structur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lacustrine limestone Nadu Formation Bose basin
分类号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噶尔盆地玛北斜坡带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
14
19
作者
何琰
牟中海
裴素安
浦世照
赵卫军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冀东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
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1,共4页
基金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对风城油田和玛北油田进行成藏分析,认为烃源岩主要为玛湖凹陷的二叠系风城组,其次为佳木河组;输导层主要为断层、层内渗透层和不整合面;两个成藏期分别是三叠纪末和侏罗纪末—白垩纪;存在两种类型的成藏模式,一是三叠纪—源内—不整合—断控原生油气藏成藏模式;二是侏罗-白垩纪—源上—不整合—断控次生油气藏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圈闭条件的研究,指出乌尔禾油田—夏子街油田—玛北油田接合部P-J地层油气藏为下一步勘探方向。
关键词
成藏分析
成藏模式
烃源岩
储集层
盖层
圈闭
Keywords
the analysis of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l of oil or gas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model of oil or gas
source rock
reservoir
cap rock
trap
分类号
TE11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调驱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
9
20
作者
罗宪波
蒲万芬
武海燕
赵金洲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
石油
工程
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西南石油学院
研究生院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0-342,共3页
文摘
用两种非均质填砂模型考察了交联聚合物溶液(LPS)的调驱效果。实验温度60℃;LPS由HPAM(300mg/L)、10%AlCit(37 5mg/L)、稳定剂(55mg/L)、矿化度1×105mg/L、含Ca2+800mg/L、含Mg2+200mg/L的标准盐水配成,在60℃反应3天后使用,粘度为2 35mPa·s(60℃,45s-1)注入量0 5PV;模拟原油60℃粘度12 4mPa·s。并联双岩心组调驱实验结果表明,岩心组渗透率级差较大时(14 9对5 74),进入低渗岩心的LPS比例较大(16%对2%),岩心组采收率提高幅度也较大(28 5%对21 0%)。仿五点井网井组(一注四采)平面非均质模型中渗透率递增的4个区域及全模型的水驱采收率分别为0%、1 77%、11 70%、15 60%及32 62%,注入0 5PVLPS后的采收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 77%、2 34%、4 11%、6 03%及14 25%,即水驱采收率较高的区域注LPS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较大。调驱实验显示,LPS既具有深部调剖作用,又具有一定的驱油能力。表2参5。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溶液
调驱
实验研究
多孔介质
水驱采收率
LPS
Mg^2+
非均质模型
实验温度
低渗岩心
五点井网
深部调剖
驱油能力
渗透率
稳定剂
矿化度
注入量
幅度
粘度
原油
井组
Keywords
linked polymer solution
HPAM/AlCit/brine system
hetrogeneous physical models
oil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indepth permeability adjustment (fluid diversion)
weak gel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K124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西南犍为地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沉积相及其演化特征
曹剑
谭秀成
陈景山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4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
南剑飞
熊志坚
张鹏
赵丽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石油机械产品顾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南剑飞
张鹏
熊志坚
赵丽丽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维观测系统属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尹成
吕公河
田继东
尚应军
徐锦玺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下扬子独立地块海相残留盆地油气勘探方向探讨
叶舟
梁兴
马力
张廷山
徐克定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高阶统计量油气检测方法研究
熊晓军
尹成
张白林
丁峰
李大卫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呼图壁气藏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陈世加
王绪龙
阿布力米提
李延均
王立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鄱阳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及其演化史
梁兴
叶舟
吴根耀
郑华平
徐克定
张廷山
刘家铎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初探
杨辉廷
江同文
颜其彬
李敏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
6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
杨海波
陈磊
孔玉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
1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成因与成藏解剖
李延钧
王廷栋
张艳云
陈世加
王绪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鄂尔多斯东部上古生界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李凌
王兴志
方少仙
侯方浩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
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下扬子独立地块与中生代改造型残留盆地
叶舟
马力
梁兴
吴根耀
徐克定
张廷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前景研究
胡守志
王廷栋
付晓文
陈世加
罗玉宏
唐静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白云岩体表生成岩裸露期古风化壳岩溶的规模
侯方浩
方少仙
沈昭国
董兆雄
蒋裕强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南鄱阳盆地含油气保存单元及评价
梁兴
巫向阳
叶舟
张廷山
刘家铎
徐克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瞬时振幅相干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洪余刚
陈景山
成世琦
代宗仰
李凌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百色盆地东部古近系那读组湖相灰岩储层特征
彭军
陈果
郑荣才
游李伟
汪彦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准噶尔盆地玛北斜坡带油气成藏研究
何琰
牟中海
裴素安
浦世照
赵卫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交联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调驱效果实验研究
罗宪波
蒲万芬
武海燕
赵金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