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8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工程岩石水力破碎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熊继有 廖荣庆 +1 位作者 孙文涛 汝大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48-51,共4页
石油钻井和开采作业的对象是地层岩石,水力冲蚀破岩(压裂)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对于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岩石与水力冲蚀破岩的内涵关系和定量指标,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石油工程岩石特征,以岩石物... 石油钻井和开采作业的对象是地层岩石,水力冲蚀破岩(压裂)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然而,对于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岩石与水力冲蚀破岩的内涵关系和定量指标,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文中针对这一问题,根据石油工程岩石特征,以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把石油工程岩石分为4大类11种。以岩石的抗压强度为定量指标,找出了不同岩石类型的水力冲蚀破碎的定量关系,其水力临界值压力系数在0172~0269之间,并提出了石油工程作业的水力压力值的设计计算式,实验得出了水力冲蚀岩石的滞后临界时间,为石油工程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钻井 岩石破碎 水力破碎 石油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
2
作者 施太和 杜志敏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石油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内容 体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工程专业新技术与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
3
作者 林琪 陈冀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石油工程专业 技术课 理论课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背压式液动冲击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4
作者 袁光杰 姚振强 +1 位作者 黄万志 陈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为了满足油气勘探开发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石油液动冲击回转钻井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硬地层钻井技术受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而其中性能优良的冲击器的设计与制造是该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分析冲击器的工作状... 为了满足油气勘探开发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石油液动冲击回转钻井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硬地层钻井技术受到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而其中性能优良的冲击器的设计与制造是该技术得以大面积推广的关键所在。文章通过分析冲击器的工作状态 ,冲击参数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模型检验给现场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冲击参数设计方法 ,为冲击器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背压式液动冲击器 动力学模型 冲击旋转钻井 钻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钻井机械钻速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林元华 宗玉宇 +2 位作者 梁政 施太和 李润方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预测机械钻速研究的进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用现场数据直接统计出钻速方程;考虑所钻地层性质和钻头结构的钻速方程;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来预测机械钻速。对每个时期的机械钻速预测研究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指出用计算... 预测机械钻速研究的进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用现场数据直接统计出钻速方程;考虑所钻地层性质和钻头结构的钻速方程;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来预测机械钻速。对每个时期的机械钻速预测研究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指出用计算机仿真方法来预测机械钻速是可行的,也是今后机械钻速预测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钻井机械 钻速 钻头 岩层性质 钻进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背压式液动冲击器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袁光杰 陈平 黄万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50,共1页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向纵深发展 ,钻遇的硬地层越来越多 ,地层的岩石可钻性级值及硬度增高。冲击旋转钻井技术这一被认为是破碎坚硬岩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在石油钻井界得到了普遍重视。冲击旋转钻进是冲击式钻进和旋转钻进相结合的一种钻...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向纵深发展 ,钻遇的硬地层越来越多 ,地层的岩石可钻性级值及硬度增高。冲击旋转钻井技术这一被认为是破碎坚硬岩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在石油钻井界得到了普遍重视。冲击旋转钻进是冲击式钻进和旋转钻进相结合的一种钻进方法 ,在钻遇坚硬地层时 ,以其钻速快 ,钻井成本低、岩屑大、钻压低和井斜程度轻等优点受到油气田的普遍欢迎。文章通过对背压式液动冲击器进行室内试验研究 ,得出了各种冲击参数(冲击频率、振动幅值、冲击力大小 )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 ;为科学调整和设计背压式冲击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同时也为背压式冲击器的现场试验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试验 研究 石油钻井 石油 天然气 冲旋钻井技术 液动冲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钻井环空螺旋流注水泥的速度衰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蒋世全 施太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4-338,共5页
用贝塞尔函数解形式模拟了经过套管旋流器的泥浆和水泥浆的螺旋衰减速度场,并进行了以泥浆为介质的全尺寸环空螺旋衰减速度场超声波测试,分析了套管旋流器之后的速度场衰减机理.
关键词 螺旋流动 旋流器 石油钻井 注水泥 速度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分析在油藏开发工程中的应用——以百色盆地仑35块那二段油藏为例 被引量:55
8
作者 郑荣才 彭军 +2 位作者 彭光明 盘昌林 高红灿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54-662,共9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 ,通过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的综合研究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百色盆地子寅油田仑 35块下第三系那读组二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从...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思想 ,通过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和地震剖面的综合研究 ,较为详细地分析了百色盆地子寅油田仑 35块下第三系那读组二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界面和湖泛面的成因类型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从那二段湖底浊积扇—半深湖沉积体系中划分出 1个长期、2个中期、7~ 9个短期和 13~ 18个超短期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 ,分别讨论了各级次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分布模式 ,建立了以中期旋回层序为框架 ,以短期和超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地层格架 ,探讨了该理论体系及其技术方法在油气藏开发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格架 小层砂体等时对比 等时沉积微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气工程软件平台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蒋建勋 王永清 +2 位作者 陈冀嵋 李海涛 任凤泽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33-35,共3页
采气工程是指在天然气开采工程中有关气田开发的完井投产作业、井下作业工艺技术、增产措施、天然气生产、地面集输等工艺技术和采气工程方案设计的总称 ,是天然气开采工程中一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系统工程。为便于采气工程师在生产现场进... 采气工程是指在天然气开采工程中有关气田开发的完井投产作业、井下作业工艺技术、增产措施、天然气生产、地面集输等工艺技术和采气工程方案设计的总称 ,是天然气开采工程中一个占有主导地位的系统工程。为便于采气工程师在生产现场进行诊断、分析、设计 ,开发了“采气工程软件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开发背景、结构、主要技术内涵等方面的内容。采气工程软件平台的开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气工程 平台 开采 节点分析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PI-1钻井工程培训模拟器主要数学模型及主控程序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其骥 孙彪 +1 位作者 张昌元 杨映炜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利用原Digitran公司模拟器的外壳,研制出我院的第一台钻井工程培训模拟器。主要介绍在这套模拟器里的主要数学模型和主控程序设计,数学模型包括:专业数学模型、操作元器件动作效果模型、操作工艺过程模型。专业数学模型是指... 利用原Digitran公司模拟器的外壳,研制出我院的第一台钻井工程培训模拟器。主要介绍在这套模拟器里的主要数学模型和主控程序设计,数学模型包括:专业数学模型、操作元器件动作效果模型、操作工艺过程模型。专业数学模型是指与钻井有关的数学模型,主要是指国内外公认的数学模型;操作元器件动作效果模型是指操作元器件时所需要的动作效果模型;操作工艺过程模型是为了控制钻井工艺过程而建立的模型,它分为强制性操作工艺过程模型和非强制性操作工艺过程模型。主控程序设计包括:正常钻进、起下钻和钻井压力控制三个主控程序设计。该模拟器主要用于培训钻井司钻、钻井技术员和钻井工程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 模拟器 数学模型 钻井工程 主控程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筠连县民用天然气工程看我国小城镇气化
11
作者 梁光川 郑云萍 +3 位作者 李又绿 古小平 钟振华 安建川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81-83,共3页
介绍了筠连县民用天然气工程的建设条件、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设备、经济评价分析结果 ,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小城镇的特点 ,对我国的小城镇气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并结合筠连县民用天然气工程的特点对我国的小城镇气化事业提出了... 介绍了筠连县民用天然气工程的建设条件、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设备、经济评价分析结果 ,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小城镇的特点 ,对我国的小城镇气化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并结合筠连县民用天然气工程的特点对我国的小城镇气化事业提出了建议 ,提出了用“子母站”的方式解决多个小城镇同时气化的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 天然气 配气站 CNG 管道储气 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注重工程师基本训练
12
作者 周小平 杜宗良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教学改革 工程师 基本训练 高校 石油工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气工程师助手OGPEA的研制
13
作者 蒋建勋 古发刚 郭建春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66-68,共3页
PDA(个人数据助理)是近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计算机电子产品。为便于采油气工程师在生产现场进行诊断、分析和决策,我们以掌上电脑为依托,开发了这套“采油气工程师助手OGPEA”。它属于国家863项目“PEPDA(石油... PDA(个人数据助理)是近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计算机电子产品。为便于采油气工程师在生产现场进行诊断、分析和决策,我们以掌上电脑为依托,开发了这套“采油气工程师助手OGPEA”。它属于国家863项目“PEPDA(石油工程个人数据助理)系列产品研究和开发”中的子课题。在OGPEA中,将采油气工程专业内容分为工程计算、操作规程、设备规范、生产管理四大部分。文中简要介绍了这四部分专业内容,同时还介绍了采油气工程PDA的开发背景、系统目标及OGPEA所具有的其它辅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开采 工程师 OGPEA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工程设计》教材简介
14
作者 周开吉 郝俊芳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钻井工程技术 教材 简介 图书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饱和度和有效应力对致密砂岩有效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47
15
作者 游利军 康毅力 +4 位作者 陈一健 张浩 尤欢增 邢振辉 谢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在钻井、完井和增产改造等各种作业过程中 ,近井地带由于钻井完井液的侵入 ,含水饱和度升高 ,且有效应力也发生变化 ,二者综合作用使气层有效渗透率大幅度降低。文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典型致密砂岩样品 ,进行了恒定有效应力不同... 在钻井、完井和增产改造等各种作业过程中 ,近井地带由于钻井完井液的侵入 ,含水饱和度升高 ,且有效应力也发生变化 ,二者综合作用使气层有效渗透率大幅度降低。文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典型致密砂岩样品 ,进行了恒定有效应力不同含水饱和度下气相渗透率实验、干岩样和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岩样应力敏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含水饱和度升高对致密砂岩气相渗透率损害严重 ;水的存在加剧了致密砂岩应力敏感程度 ,且含水饱和度越高应力敏感性越强 ;干岩样在 3MPa围压时的渗透率大约是 4 0~ 5 0MPa围压下含水饱和度为4 5 %时气相渗透率的 10~ 30 0 0倍 ,将常规测量渗透率校正为原地条件下渗透率要考虑有效应力和初始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饱和度 应力敏感 有效渗透率 致密砂岩 气层 近井地带 渗透率损害 岩样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增粘机理研究 被引量:71
16
作者 陈洪 韩利娟 +1 位作者 徐鹏 罗平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通过与聚丙烯酰胺(PAM)对比,使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以及流变性实验对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的溶液行为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荧光实验I_3/I_1值的变化确定了HMPAM的临界缔合浓度。结合荧光、紫外及流变性实验,... 通过与聚丙烯酰胺(PAM)对比,使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以及流变性实验对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HMPAM)的溶液行为和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通过荧光实验I_3/I_1值的变化确定了HMPAM的临界缔合浓度。结合荧光、紫外及流变性实验,对HMPAM在溶液中通过疏水缔合形成疏水微区、超分子聚集体及发展到空间网络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用原子力显微镜证实了HMPAM溶液中网络结构的存在。对HMPAM表现出的特殊流变性从微观上找到了依据,提出了HMPAM的增粘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 改性 聚丙烯酰胺 增粘机理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空气低温氧化提高轻质油气藏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张旭 刘建仪 +2 位作者 孙良田 李士伦 刘卫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8-80,共3页
注空气低温氧化开采轻质油气藏技术是一项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注空气具有气源丰富、成本低的优点 ,近年来注空气低温氧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针对某轻质油藏进行了注空气低温氧化过程模拟 ,考察了驱替过程中油层温度、含氧... 注空气低温氧化开采轻质油气藏技术是一项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注空气具有气源丰富、成本低的优点 ,近年来注空气低温氧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针对某轻质油藏进行了注空气低温氧化过程模拟 ,考察了驱替过程中油层温度、含氧剖面、产出气体组成、气体对轻质组分抽提、原油密度等的变化情况 ,由此认识到该轻质油藏可以进行注空气低温氧化采油。驱替过程中存在机理包括 :热效应不是此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其升温速率仅为 0 .0 0 17℃ /min ,不足以使油层温度急剧上升 ;氧气在油层中被消耗 ,生成了CO2 ,采出气中CO2含量高达 8% ,注空气过程实现了间接的烟道气驱 ;气体对原油产生了抽提作用 ,表现出烟道气驱的特征 ;由于烟道气的溶解 ,原油密度降低 ;当注入 1.2PV空气时 ,该油藏获得了 6 3.17%的原油采收率 ,注入 0 .8PV后 ,增产效果已不明显 ,可转为注其他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注空气技术 采收率 驱替试验 剩余油 饱和度 注空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水平井的携岩CFD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5
18
作者 孟英峰 练章华 +5 位作者 梁红 李永杰 吴仕荣 伍贤柱 陈刚 肖新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2,共3页
文章研究了气体钻水平井的携岩问题,发现水平井气体携岩的规律与垂直井有本质不同。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斜井、水平井气体钻井流动计算与井下真实情况相比有很大差别,从而导致计算得到的携岩气体需求量过于偏小,难以保证井下正常携岩、清... 文章研究了气体钻水平井的携岩问题,发现水平井气体携岩的规律与垂直井有本质不同。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斜井、水平井气体钻井流动计算与井下真实情况相比有很大差别,从而导致计算得到的携岩气体需求量过于偏小,难以保证井下正常携岩、清岩。用CFD软件对水平井段钻柱躺在下井壁,并造成偏心环空内流体的问题进行了大量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分析,其研究结果对改善环空流场、确定合理的输气量参数、提高流体的携岩能力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研究 CFD软件 流动计算 气体钻井 水平井段 流场分析 偏心环空 研究结果 携岩能力 垂直井 需求量 内流体 输气量 井下 斜井 钻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水锁损害室内研究 被引量:54
19
作者 赖南君 叶仲斌 +2 位作者 刘向君 杨建军 张继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5-127,共3页
水锁损害广泛存在于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是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的主要损害类型之一,这严重地影响着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效果。文章在改进现有水锁损害室内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川西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地层水对致密砂岩气藏... 水锁损害广泛存在于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是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的主要损害类型之一,这严重地影响着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效果。文章在改进现有水锁损害室内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以川西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地层水对致密砂岩气藏由于自吸作用造成的水锁损害,以及作用压力对水锁损害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水敏损害不同,即使是采用与地层配伍的模拟地层水与岩心接触,水锁损害仍然存在,且水锁损害程度可以超过80%。对于低渗透气藏,即使不存在压差,或采用负压作业,只要作业流体中包含有水相,那么在自吸作用下,水溶液都将进入地层,造成水锁损害,且损害程度随接触时间及作用压力增加而增加。因此,对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藏应尽可能采用负压作业,尽可能减少与水相作业流体接触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气藏 水锁损害 压力 地层 表面张力 毛细管阻力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伤害压裂液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39
20
作者 杨建军 叶仲斌 +2 位作者 张绍彬 施雷庭 余瑞青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63,共3页
针对川西浅层J3p气藏的低温和低压地质特征和地层返排能量有限、压裂液返排速度低、排液不彻底等诸多难点 ,以及施工过程中 ,压裂液滤失量大 ,储层水敏性粘土矿物含量高 (水敏性强 )等问题 ,文章提出对胍胶进行改性处理 ,并将生热体系... 针对川西浅层J3p气藏的低温和低压地质特征和地层返排能量有限、压裂液返排速度低、排液不彻底等诸多难点 ,以及施工过程中 ,压裂液滤失量大 ,储层水敏性粘土矿物含量高 (水敏性强 )等问题 ,文章提出对胍胶进行改性处理 ,并将生热体系引入到改性胍胶压裂液体系中 ,形成新型低伤害压裂液体系。通过对TC9 2A新型低伤害压裂液的粘度特征、流变特征、滤失、悬砂、增压、升温、助排以及对油藏岩心伤害等室内评价和龙 72井的现场应用 ,结果表明该新型低伤害压裂液不但具有自动增压、降低井筒液柱密度、表面张力低、破胶彻底、破胶液的粘度低等优点 ,还具有优良的携砂和助排能力 ,在改造低压、低渗透油气藏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地层 添加剂 调节剂 稳定剂 剪切速率 滤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