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高校勘探类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1
作者 谌海云 颜其彬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高校 石油勘探专业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C_1~C_7蒸发烃分离器的研制与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海清 戴鸿鸣 +1 位作者 王顺玉 黄清德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95-98,共4页
针对目前原油C1 ~C7 轻烃分析中常采用蒸馏切割方法,容易导致烃类损失,从而使分析精度降低等弊端,详细阐述了蒸发烃分离器的研制和实验操作步骤,以及蒸发烃色谱的定性、定量分析条件。采用增温蒸发形式来分析C1~C7 轻烃... 针对目前原油C1 ~C7 轻烃分析中常采用蒸馏切割方法,容易导致烃类损失,从而使分析精度降低等弊端,详细阐述了蒸发烃分离器的研制和实验操作步骤,以及蒸发烃色谱的定性、定量分析条件。采用增温蒸发形式来分析C1~C7 轻烃,不仅可以不再使用液氮,而且降低了分析成本,使分离分析各单体烃组份结果的可信度大大提高,因而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烃 分离器 色谱法 石油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教材简介
3
作者 方少仙 侯方浩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石油天然气 储层地质学 教材 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开展CAI研究全面提高石油地质专业课教学质量
4
作者 罗明高 黄健全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CAI 石油地质专业课 教学质量 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河塘构造石炭系东河砂岩储层碱敏损害机理 被引量:8
5
作者 沈明道 唐洪明 +1 位作者 康毅力 熊友明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钻采过程中,进入地层的流体与储集层敏感性组分不配伍常常导致地层损害。塔里木盆地东河塘油田下石炭系东河砂岩储层与高PH值工作液的相互作用也是如此。采集该储层岩样品200余块,进行岩相学分析和敏感性实验表明:PH值越高,... 钻采过程中,进入地层的流体与储集层敏感性组分不配伍常常导致地层损害。塔里木盆地东河塘油田下石炭系东河砂岩储层与高PH值工作液的相互作用也是如此。采集该储层岩样品200余块,进行岩相学分析和敏感性实验表明:PH值越高,地层损害程度越大;而高PH值的工作液不仅引起粘土矿物的分散、运移,而且还导致部分矿物的溶解和新矿物的沉淀,使渗透率大幅度下降;同时,碱敏损害程度亦与盐度和流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敏损害 盆地 砂岩储层 构造碳系 油田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九龙山构造须二段致密砂岩孔隙的成因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康毅力 韩耀文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1-15,共15页
须二段砂岩以徽孔隙为主,少量的长石、岩屑溶孔,不见或罕见碳酸盐矿物的溶孔,利用同位素资料和热力学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凡孔隙度大于5%的样品,就有绿泥石包壳发育,该层段表现为低电阻率和高含水饱和度,导致气、水层的误判。详细的... 须二段砂岩以徽孔隙为主,少量的长石、岩屑溶孔,不见或罕见碳酸盐矿物的溶孔,利用同位素资料和热力学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凡孔隙度大于5%的样品,就有绿泥石包壳发育,该层段表现为低电阻率和高含水饱和度,导致气、水层的误判。详细的岩石学研究使我们认识到粘土矿物在成岩过程中起到的特殊作用。自生粘土发育的样品,不论其产状如何,都比不含粘土而富含碳酸盐矿物的层段的样品储集性能好。提出了孔隙寿命的概念,并讨论了它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须二段砂岩 孔隙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球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
7
作者 谌海云 颜其彬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应用地球物理 专业人才 教学内容 人才培养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8
作者 付晓文 张帆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A09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高校 地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哈密盆地侏罗系成岩作用研究
9
作者 穆曙光 方少仙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9-16,共8页
吐—哈盆地侏罗系为一套陆源碎屑岩地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始岩石的结构特征,并对储层特性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成岩作用现象及划分标志,本区侏罗系地层可划归于埋藏成岩阶段的早成岩B亚期,晚成岩A亚期及表生成岩期。
关键词 成岩演化 侏罗系 成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碚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双壳类与古水流关系
10
作者 邓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9-33,共5页
重庆北碚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泥灰岩中含大量双壳类化石,其排列有一定规律。所研究的样本中,过壳喙的壳体平分线与古水流方向一致,壳喙指示水流方向。随机测量53个壳体,经数理统计,得出古水流方向应为294°,并证明贝壳层的沉积环... 重庆北碚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泥灰岩中含大量双壳类化石,其排列有一定规律。所研究的样本中,过壳喙的壳体平分线与古水流方向一致,壳喙指示水流方向。随机测量53个壳体,经数理统计,得出古水流方向应为294°,并证明贝壳层的沉积环境为泻湖潮坪上的潮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三叠世 地层 双壳类化石 古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频率域中求取薄层厚度和反射系数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凯 雷晓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73-75,共3页
我们把厚度小于四分之一子波波长的地层称薄层,薄层的地震响应在时间域上表现为视时差基本上是一常数,不随地层真实厚度的变化而变化。但该范圈内的振幅值却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即薄层的厚度信息包含于地震响应的振幅之中,利用这一变化... 我们把厚度小于四分之一子波波长的地层称薄层,薄层的地震响应在时间域上表现为视时差基本上是一常数,不随地层真实厚度的变化而变化。但该范圈内的振幅值却呈现出有规律的变化,即薄层的厚度信息包含于地震响应的振幅之中,利用这一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 子波 振幅谱 地震响应 调谐厚度 双程旅行时 界面反射 薄互层 付氏变换 振幅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斜—川南地区的新勘探目标
12
作者 常健民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9-14,共6页
本文对川南地区地层岩性组合、构造形迹及其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向斜中存在的三种储集空间,即向斜转折端发育的追踪张裂缝为主干的裂缝网络、向斜深部转折端的脱顶现象造成的储集空间及低渗层原有的连通孔洞缝。本文进而探讨了形成... 本文对川南地区地层岩性组合、构造形迹及其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向斜中存在的三种储集空间,即向斜转折端发育的追踪张裂缝为主干的裂缝网络、向斜深部转折端的脱顶现象造成的储集空间及低渗层原有的连通孔洞缝。本文进而探讨了形成向斜裂缝型气藏的三个阶段,即早期聚集、改造成藏及平衡稳定阶段,指出在川南这个特定地区向斜是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勘探 向斜构造 川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坝地区上三叠统生物标志物与古沉积环境的关系
13
作者 蔡开屏 王廷栋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讨论了川西北上三叠统地层的生物标志物与沉积时的物源、水体深度、盐度、氧化——还原环境的关系。故可以利用生物标志物重建该区古沉积环境。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古沉积环境 石油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物探应用绘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杜超民 淳定国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9-14,共6页
绘图是物探数字处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在科研上,将新方法的处理结果绘成图,是验证新方法以及选取参数的必要手段。我们选用了最常见的IBM微机及其外设,对其图形功能进行了开发,编制了一个专门用于物探绘图的软件包。科研及教... 绘图是物探数字处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在科研上,将新方法的处理结果绘成图,是验证新方法以及选取参数的必要手段。我们选用了最常见的IBM微机及其外设,对其图形功能进行了开发,编制了一个专门用于物探绘图的软件包。科研及教学方面所需的大多数图件都可用本软件包绘出。经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探 微机 绘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常规注水泥温度场预测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尹成 何世明 +3 位作者 徐壁华 宋周成 迟军 孙吉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7-60,共4页
为了对常规注水泥温度场预测方法进行研究评价,分析了API方法和一些常用的经验方法,并对API公布的数据和国内首次实测的大量井下循环温度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常规预测温度的方法其平均相对误差均高于5% ;虽然对... 为了对常规注水泥温度场预测方法进行研究评价,分析了API方法和一些常用的经验方法,并对API公布的数据和国内首次实测的大量井下循环温度实际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常规预测温度的方法其平均相对误差均高于5% ;虽然对于不同井深和不同的循环时间条件可以采用不同的经验系数由地层静止温度( BHST) 来估计井下循环温度,但该方法受到地区和各种因素的限制,时常与实际差别较大,不可能很好地满足钻井和固井施工的要求。要获取更准确的井下温度分布,应加强对本地区井下循环温度的实测和热交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泥 温度场 预测方法 井下温度 油田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统吴家坪碳酸盐缓坡沉积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帆 文应初 +1 位作者 强子同 王生海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35-41,共7页
四川及邻区上二叠纯吴家坪组石灰岩属于碳酸盐缓坡沉积,与北、东及东北方向的同期盆地相沉积渐变过渡;在西南近滨地区发育浅水高能带,与同期龙潭组陆源沉积过渡,形成特殊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由于持续的海侵及碳酸盐的快速沉... 四川及邻区上二叠纯吴家坪组石灰岩属于碳酸盐缓坡沉积,与北、东及东北方向的同期盆地相沉积渐变过渡;在西南近滨地区发育浅水高能带,与同期龙潭组陆源沉积过渡,形成特殊的陆源碎屑——碳酸盐混合沉积。由于持续的海侵及碳酸盐的快速沉积作用,碳酸盐缓坡逐渐向台地转化。最终形成该区晚二叠晚期的碳酸盐台地。吴家坪碳酸盐缓坡的古地理控制着该区上二叠统不同类型生物礁油气藏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晚二叠世 油气勘探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热压模拟实验资料研究油气生成相态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义才 李延均 张茂林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11-14,共4页
在国内Ⅰ、Ⅱ、Ⅲ型干酪根的三组模拟实验资料基础上,经过生烃产物油气配方的摩尔组成计算,应用PR状态方程计算了生烃产物的PVT 相图;根据生烃产物的气油比和PVT相图特征分析发现,Ⅰ、Ⅱ型干酪根的油气生成相态具有两种类... 在国内Ⅰ、Ⅱ、Ⅲ型干酪根的三组模拟实验资料基础上,经过生烃产物油气配方的摩尔组成计算,应用PR状态方程计算了生烃产物的PVT 相图;根据生烃产物的气油比和PVT相图特征分析发现,Ⅰ、Ⅱ型干酪根的油气生成相态具有两种类型,即“油相型”和“气相型”,两者的Ro 分界线分别在1 .5 % ~1.6% 和0 .9 % ~1.0 % 之间;而Ⅲ型干酪根的生烃产物均表现为“气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模拟 生烃产物 相态 热压模拟 油气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岩C_4—C_7轻烃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海清 王廷栋 +1 位作者 黄清德 蔡开平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1-36,共6页
本文介绍了源岩中轻烃的He抽提方法并直接与色谱联用分析其C_4~C_7轻烃。C_4~C_7轻烃在地球化学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中以四川盆地两种不同来源的凝析油为例,讨论了利用这类烃来判断其母质来源、成熟度和气源对比。
关键词 轻烃 凝析油 油源对比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发育特征初探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廷山 高卫东 +1 位作者 兰光志 强平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1-8,共8页
川西北地区早中志留世生物礁,是生活在以陆源沉积物为主的浅海陆棚环境中生屑滩上的点礁,生屑滩的形成为风暴作用所致,其发育受到埋藏反馈作用的影响。大量的陆源物质注入及带入的过剩养料是抑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志留世 生物礁 生物群落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开地区油气储层物性影响因素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钟大康 陈景山 林维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21-24,共4页
分析了辽河油田新开地区沙一段和沙三段不同相带、不同地区、不同埋藏深度的储层物性参数特征;研究了这些参数与岩石组分和结构、沉积相带以及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物性条件、不同相带、不同地区、不同埋深的储层铸体薄片进行了... 分析了辽河油田新开地区沙一段和沙三段不同相带、不同地区、不同埋藏深度的储层物性参数特征;研究了这些参数与岩石组分和结构、沉积相带以及埋藏深度之间的关系;对不同物性条件、不同相带、不同地区、不同埋深的储层铸体薄片进行了选择性观察。研究认为:影响该地区储层物性的因素有溶蚀作用、充填胶结作用、压实作用和沉积条件。在这几个因素中,溶蚀与胶结作用是最主要的,对该地区储层物性起了决定性控制作用;压实作用次之;沉积条件只在一定程度上对储层物性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参数 油气储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