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岩地层完井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7
1
作者 熊友明 潘迎德 童敏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5,共5页
针对砂岩地层特点,提出了完并方式选择的地质和油气藏工程依据、井壁岩石坚固程度与井眼稳定性判据以及采油工程依据。推荐了砂岩地层究井方式选择流程图。
关键词 砂岩 油气藏 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浅气层防砂完井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3
2
作者 熊友明 童敏 潘迎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3,共5页
浅气层具有埋藏浅、压实程度低、胶结疏松、生产时容易出砂的特点。针对疏松浅砂岩气层所固有的特性,综合分析了各种防砂完井方式(割缝衬管,绕丝筛管,裸眼井下砾石充填,裸眼预充填砾石双层绕丝筛管,管内井下砾石充填,管内下绕丝... 浅气层具有埋藏浅、压实程度低、胶结疏松、生产时容易出砂的特点。针对疏松浅砂岩气层所固有的特性,综合分析了各种防砂完井方式(割缝衬管,绕丝筛管,裸眼井下砾石充填,裸眼预充填砾石双层绕丝筛管,管内井下砾石充填,管内下绕丝筛管,管内下预充填砾石双层绕丝筛管,衬管或套管外化学固砂等)的优缺点及其所适用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种防砂完井方式在完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气层损害及其对产能的影响。提出了在选择疏松浅砂岩气层防砂完井方式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和参数,以及防砂完井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疏松浅砂岩气层防砂完井方式选择的流程图,这对指导该类气层的完井工程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地层 浅层气 防砂 完井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高凝油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友明 童敏 余雷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30-35,共6页
针对稠油、高凝油地层 ,开展了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研究 ,获得了水平井的防砂判据和生产过程中井眼稳定性判据 ,推出了砂岩油藏侧钻水平井完井方式选择的流程图 ,从室内实验入手测定了各种目数地层砂充填层的渗透率 ,导出了 1 6种侧... 针对稠油、高凝油地层 ,开展了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研究 ,获得了水平井的防砂判据和生产过程中井眼稳定性判据 ,推出了砂岩油藏侧钻水平井完井方式选择的流程图 ,从室内实验入手测定了各种目数地层砂充填层的渗透率 ,导出了 1 6种侧钻水平井完井方式的产能预测数学模型。研究了水平井产量动态分析方法及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完成了稠油、高凝油侧钻水平井完井方法优选软件 ,实现了软件商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高凝油 侧钻水平井 完井方法 软件 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油田打调整井过程中油层保护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志均 汪建军 段永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1997年第2期29-31,共3页
针对雷公油田打调整井过程中地层损害的问题,分析了该区常用钻井液造成地层损害的原因,提出用屏蔽暂堵技术改造钻井液,即在原钻井液中加入QS-2和FT-1分别做架桥粒子和填充软粒子。经室内试验和现场10口井应用表明,改造后的钻井液体系与... 针对雷公油田打调整井过程中地层损害的问题,分析了该区常用钻井液造成地层损害的原因,提出用屏蔽暂堵技术改造钻井液,即在原钻井液中加入QS-2和FT-1分别做架桥粒子和填充软粒子。经室内试验和现场10口井应用表明,改造后的钻井液体系与钻井工艺相容性好,易在近井壁形成致密的屏蔽带,起到保护油气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整井 水基钻井液 地层损害 封堵完井液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完井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熊友明 童敏 潘迎德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8-50,共3页
分析了国内外现行的煤层气井完井方式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提出了煤层气井完井方式的选择依据,推荐了煤层气井完井方式选择流程图。
关键词 煤成气 钻井 裸眼完井 洞穴完井 射孔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26水平井完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熊友明 岳江河 +3 位作者 邓建民 刘向君 刘良跃 王新强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36-39,共4页
QHD32 6油田A2 6水平井的设计水平段长度达 110 0m ,实际水平段长度为 842 .9m。储层岩石胶结疏松 ,孔隙度大、渗透率高。根据现场观察法、经验法及力学计算法等防砂判据综合判断 ,油井出砂将成为贯穿开发生产过程的主要问题 ,防砂则... QHD32 6油田A2 6水平井的设计水平段长度达 110 0m ,实际水平段长度为 842 .9m。储层岩石胶结疏松 ,孔隙度大、渗透率高。根据现场观察法、经验法及力学计算法等防砂判据综合判断 ,油井出砂将成为贯穿开发生产过程的主要问题 ,防砂则为开发生产及油层保护的重点和核心。A2 6水平井采用绕丝筛管完井防砂。针对QHD32 6油田A2 6水平井的具体参数 ,分析了影响天然产能的几个因素 ,还分析了影响绕丝筛管完井产能的几个因素 ,对指导该井的投产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完井 产能 绕丝筛管 防砂 油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敏损害是塔里木盆地东河塘构造东河1井减产的主因 被引量:16
7
作者 康毅力 吴志均 +2 位作者 汪建军 唐洪明 沈明道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14-19,共6页
利用岩相学分析手段,结合东河1井(塔里木盆地一口重要的油气发现井)减产的主要原因是高pH值盐水压井液造成的碱敏损害,揭示出:以高岭石为主,伊/蒙间层矿物含量低,间层比亦低的粘土矿物微结构属稳定类型,从而决定了储层潜在... 利用岩相学分析手段,结合东河1井(塔里木盆地一口重要的油气发现井)减产的主要原因是高pH值盐水压井液造成的碱敏损害,揭示出:以高岭石为主,伊/蒙间层矿物含量低,间层比亦低的粘土矿物微结构属稳定类型,从而决定了储层潜在损害必以碱敏为主。这与实验和矿场试验结果恰好吻合。碱敏损害的机理包括:粘土断键处电性变化而使微结构失稳、阳离子交换、新矿物相生成等。由此提出了相应的缓解碱敏损害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损害 岩心分析 盆地 油气勘探 油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8
作者 刘静 康毅力 +3 位作者 陈锐 刘大伟 杨建 何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9-101,共3页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储集岩,但是对其储层损害机理的认识及深入程度与碎屑岩的研究相比差距较大。笔者系统地介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损害机理及屏蔽暂堵和酸化技术等碳酸盐岩储层的保护措施,认为碳酸盐岩油气层损害机理主要包括流体敏感...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储集岩,但是对其储层损害机理的认识及深入程度与碎屑岩的研究相比差距较大。笔者系统地介绍了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损害机理及屏蔽暂堵和酸化技术等碳酸盐岩储层的保护措施,认为碳酸盐岩油气层损害机理主要包括流体敏感性、应力敏感和水相圈闭;采用屏蔽暂堵技术时,应注意确保固相颗粒大小与裂缝宽度相匹配,这样才能形成致密的屏蔽层,达到保护油气层的目的;酸化技术成本低、效果好,酸液对碳酸盐岩缓速作用越强,酸化效果就越好,乳化酸是较优的缓速酸。同时指出了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损害机理 屏蔽暂堵 酸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有限导流压裂井的压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伟 段永刚 谢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47-50,共4页
针对煤层气产出过程中的降压、解吸、扩散、渗流等特点 ,应用非稳态解吸模型 ;研究了煤层气在基质和割理中的单相流动 ;建立了新的有限导流压裂井评价模型 ;讨论了裂缝壁面表皮系数、吸附系数、裂缝储容系数和窜流系数对压力动态的影响 ... 针对煤层气产出过程中的降压、解吸、扩散、渗流等特点 ,应用非稳态解吸模型 ;研究了煤层气在基质和割理中的单相流动 ;建立了新的有限导流压裂井评价模型 ;讨论了裂缝壁面表皮系数、吸附系数、裂缝储容系数和窜流系数对压力动态的影响 ;分析了煤层气压裂井的压降典型曲线特征和参数估计方法 ,从而为煤层气藏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压裂井 有限导流 压力动态 水力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岩心流动实验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友明 杨宪民 孟英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35,共5页
煤层岩心流动实验是认识和评价煤层及煤层损害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评价煤层的渗滤条件,了解煤层对应力、气体流速、盐水流速、酸液、碱液的敏感性,以及各类工作液对煤层的损害。结合作者在煤层岩心流动实验技术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全... 煤层岩心流动实验是认识和评价煤层及煤层损害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评价煤层的渗滤条件,了解煤层对应力、气体流速、盐水流速、酸液、碱液的敏感性,以及各类工作液对煤层的损害。结合作者在煤层岩心流动实验技术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全面论述了煤层岩心流动实验的作法,包括实验前的准备,煤层渗透率的测定方法,煤层岩心敏感性评价方法,各类工作液对煤层岩心的损害评价方法等。提出高效开发煤层气应做好三方面工作:①准确评价煤层的产气能力;②在钻井和完井过程中保护好煤层;③针对煤层特点,搞好煤层的增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流动特性 渗透率 测定 储层 岩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试井解释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卫星 成绥民 +1 位作者 李汝勇 王浩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31-37,共7页
人工智能在试井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课题,国内外都刚起步。本文描述了试井油藏模型识别专家系统(RMIESWT)原型的研制成果。以压力导数为基础,用计算机模拟人类专家的视觉判断过程,用符号表达曲线,实现推理,是一种很好的智能模拟技术。除... 人工智能在试井中的应用是一个新的课题,国内外都刚起步。本文描述了试井油藏模型识别专家系统(RMIESWT)原型的研制成果。以压力导数为基础,用计算机模拟人类专家的视觉判断过程,用符号表达曲线,实现推理,是一种很好的智能模拟技术。除了压力恢复数据以外,还利用辅助资料来识别油藏模型,这对于那些实测数据不完整的情况,特别有效。选用基于规则的通用型开发工具CM.1作为专家系统环境。采用分层式结构构造知识库,逻辑关系清晰易懂,非常有利于规则的增添、删除和修改。终端用户同RMIESWT的对话全部是菜单式中文显示,易于被现场使用单位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试井 人工智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井分析专家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成绥民 李汝勇 王卫星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7,共7页
人工智能在试井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是近几年才兴起来的课题。但试井解释这一问题的本质决定了引入人工智能的必然性。本文论述了专家系统在试井解释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方向,详细介绍了所开发的试井分析专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及各部组成... 人工智能在试井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是近几年才兴起来的课题。但试井解释这一问题的本质决定了引入人工智能的必然性。本文论述了专家系统在试井解释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方向,详细介绍了所开发的试井分析专家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及各部组成的建立方法和工作机理。并用所建专家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试井解释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泡沫压裂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熊友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6-55,共10页
泡沫压裂技术始于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进入开发、应用阶段,70~80年代初进入成熟阶段。国内目前已进入应用研究阶段。泡沫压裂液按气体含量分增能体系和泡沫体系。按气体种类分CO_2泡沫液和N_2泡沫液,按基液又分泡沫酸和泡沫压裂液。... 泡沫压裂技术始于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进入开发、应用阶段,70~80年代初进入成熟阶段。国内目前已进入应用研究阶段。泡沫压裂液按气体含量分增能体系和泡沫体系。按气体种类分CO_2泡沫液和N_2泡沫液,按基液又分泡沫酸和泡沫压裂液。此外泡沫压裂液中。还必须加入部分稳定剂和添加剂。文中介绍了它的流变性,与常规压裂液相比的优缺点,施工中的工艺设计及经济、效果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压裂 二氧化碳 氮气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渗透率的自动测试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开洪 焦棣 徐海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9-12,共4页
阐述了应用气体不稳定流测试岩石渗透率的原理和方法。主要由岩心测量室、气体标准室、计算机采集系统和计算方法及软件等内容构成的该项测试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其数学方法是通过对气体质量流量的校正,寻求同... 阐述了应用气体不稳定流测试岩石渗透率的原理和方法。主要由岩心测量室、气体标准室、计算机采集系统和计算方法及软件等内容构成的该项测试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其数学方法是通过对气体质量流量的校正,寻求同时满足Forchheimer方程和质量连续性方程的解,进而计算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实测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替代传统稳定流方法测定岩石渗透率的一项实用技术。采用该项测试技术还可同时获得滑脱园子、紊流系数等参数。最后,探讨了岩石渗透率与这些参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绝对渗透率 岩心分析 气体 不稳定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M神经网络的钻井复杂事故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梅文荣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49-55,共7页
在详细分析钻井复杂情况和事故的基础上,应用神经网络的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钻井复杂情况和事故的识别问题。BAM神经网络具有模型和算法简单的特点,是作为类似模式识别问题研究的一种较好的工具。
关键词 钻井事故 模式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喷井DST测试资料解释新方法
16
作者 王天顺 王浩 成绥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8-42,共5页
本文阐述了非自喷井钻柱测试(DST)资料解释的新方法。从DST测试实际特点出发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组新型典型曲线,同时还给出了半对数直线方法和非自喷井DST测试压力恢复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简单,并提高了解释精度。通过实际... 本文阐述了非自喷井钻柱测试(DST)资料解释的新方法。从DST测试实际特点出发给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组新型典型曲线,同时还给出了半对数直线方法和非自喷井DST测试压力恢复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简单,并提高了解释精度。通过实际油田资料应用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喷井 钻柱测试 试井 地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甲烷解吸—扩散—渗流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17
作者 李前贵 康毅力 罗平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9,共4页
从煤层甲烷产出机理入手 ,分析了影响煤层甲烷解吸、扩散和渗流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 :影响解吸的因素主要是压力、含气量、煤的水分含量、基块尺寸、温度等 ;影响甲烷扩散的因素主要是甲烷浓度、扩散距离、平均自由程和煤岩孔隙分布 ;... 从煤层甲烷产出机理入手 ,分析了影响煤层甲烷解吸、扩散和渗流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 :影响解吸的因素主要是压力、含气量、煤的水分含量、基块尺寸、温度等 ;影响甲烷扩散的因素主要是甲烷浓度、扩散距离、平均自由程和煤岩孔隙分布 ;而影响渗流的因素有渗透率、裂隙发育状况、压差、储层损害等。进而指出 ,解吸、扩散和渗流 3个环节紧密相连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三者的最佳匹配将是煤层气经济开发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甲烷 解吸 扩散 渗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矿物产状和微结构对地层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康毅力 罗平亚 +1 位作者 沈守文 沈明道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7-29,52,共4页
对120块岩样XRD、SEM分析结果表明,下二门油田纵向粘土矿物演化规律明显,浅、上层系以蒙皂石—高岭石组合为主,中、下层系为绿泥石—高岭石—伊/蒙间层组合,深层系为绿泥石—伊利石组合。发育七种粘土微结构类型,地层微... 对120块岩样XRD、SEM分析结果表明,下二门油田纵向粘土矿物演化规律明显,浅、上层系以蒙皂石—高岭石组合为主,中、下层系为绿泥石—高岭石—伊/蒙间层组合,深层系为绿泥石—伊利石组合。发育七种粘土微结构类型,地层微粒的稳定性由占主导地位的微结构类型决定。微结构稳定性序列为层流状>绒球状>畴状>叠片支架状>絮团状>蜂窝状>支架状。预测碱敏、水敏、盐敏和出砂是最严重的地层损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微结构 地层损害 油田 油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压力计测试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段永刚 陈伟 +1 位作者 赵刚 邓中先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41-43,共3页
通过井下长时压力计监视油藏压力的变化是目前油田后期开采监测油藏变化的一种新方法,其测试资料的解释成为当前试井解释研究的热点,解释结果对油藏描述、动态分析以及生产动态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长时测试过程的测试周期... 通过井下长时压力计监视油藏压力的变化是目前油田后期开采监测油藏变化的一种新方法,其测试资料的解释成为当前试井解释研究的热点,解释结果对油藏描述、动态分析以及生产动态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长时测试过程的测试周期长的特点,建立长时压力计变流量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值 Laplace 变换算法快速计算压力响应,应用非线性优化技术进行全压力史自动拟合,能够有效地确定油藏参数,并已成功地应用于辽河油田的热采监测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 压力计 数学模型 油藏动态 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可钻性和钻速预测 被引量:24
20
作者 刘向君 孟英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1-63,共3页
对井剖面地层岩石可钻性的确定直接影响到钻头选型和钻速预测,然而,现有的研究岩石可钻性的微可钻实验存在较多问题。现有的岩石微可钻性实验一般通过取心在室内常温常压下进行,脱离了地下高温高压环境后的岩心不仅不能代表地层的可... 对井剖面地层岩石可钻性的确定直接影响到钻头选型和钻速预测,然而,现有的研究岩石可钻性的微可钻实验存在较多问题。现有的岩石微可钻性实验一般通过取心在室内常温常压下进行,脱离了地下高温高压环境后的岩心不仅不能代表地层的可钻性,而且这样的可钻性数据离散、随机、有限、成本高。但若能建立基于岩石物理参数的岩石可钻性预测模型,必将能缓解可钻性评价中存在的这些矛盾。尽管利用测井资料估算岩石可钻性时,由于岩石结构的复杂性以及不适当的参数化工作使测井估算的可钻性也存在不少问题,但利用测井资料获取岩石可钻性的方法能够提供逐点可钻性数值,既能反映出整个钻井剖面岩石可钻性变化的趋势,又能反映出不同地层间的变化规律,而且成本低。鉴于此,推导了利用声波测井资料预测岩石可钻性的计算模型,并结合 S油田实际资料开展了钻速预测方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可钻性 钻头 钻井速度 预测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