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晚前寒武纪热水沉积作用 |
彭军
田景春
伊海生
夏文杰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8
|
|
|
2
|
HPG胶水基压裂液残渣的伤害与溶解 |
张洁
罗平亚
朱建峰
管宝山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
2001 |
18
|
|
|
3
|
水基压裂液聚合物增稠剂的应用状况及展望 |
侯晓晖
王煦
王玉斌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
2004 |
42
|
|
|
4
|
树皮酚类制备油田钻井液添加剂的研究 |
张洁
罗平亚
李忠正
|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
5
|
遗传算法在优化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李晓明
张烈辉
周宏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
6
|
湘西上震旦统层状硅质岩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标志 |
彭军
徐望国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6
|
|
|
7
|
储层地质统计随机模拟 |
张永贵
李允
陈明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
1998 |
19
|
|
|
8
|
模拟退火组合优化算法在油气储层随机建模中的应用 |
张永贵
陈明强
李允
胡受权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
1997 |
6
|
|
|
9
|
扬子板块东南大陆边缘上震旦统热水成因硅质岩的地球化学标志 |
彭军
伊海生
夏文杰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
2000 |
35
|
|
|
10
|
龙门山南段前陆盆地中—新生代砂岩特征及物源分析 |
彭军
陈洪德
曾允孚
|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
2000 |
8
|
|
|
11
|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陆相层序发育的可容空间机制 |
胡受权
|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2
|
|
|
12
|
南襄盆地泌阳断陷成盆机制及其成盆史 |
胡受权
|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
1998 |
15
|
|
|
13
|
上扬子地台区超晚期断褶构造与油气及金属矿产资源 |
胡受权
曹运江
童崇光
|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
1998 |
3
|
|
|
14
|
云南宁蒗地区巴打湾沉积—热液改造型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 |
胡受权
徐旃章
张寿庭
|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
15
|
植物酚类油田化学品的络合-光度滴定 |
张洁
罗平亚
李忠正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1 |
1
|
|
|
16
|
层序地层学在泌阳断陷湖盆中的应用──以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
胡受权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
17
|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组上段沉积微相研究 |
胡受权
|
《岩相古地理》
CSCD
|
1997 |
8
|
|
|
18
|
泌阳断陷湖盆陆相层序划分及其沉积体系配置 |
胡受权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
1998 |
4
|
|
|
19
|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体系域模式——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
胡受权
|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
1998 |
2
|
|
|
20
|
断陷湖盆陡坡带陆相层序界面模式新论──以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为例 |
胡受权
|
《断块油气田》
CAS
|
1998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