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新的低渗气藏开发数值模拟模型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允 陈军 张烈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5-68,共4页
低渗透气藏中气体的渗流有其独特的特征 ,气体渗流受到启动压差、介质变形和滑脱效应三重因素的影响 ,从而导致气体在储层中的渗流为偏离达西规律的非线性流动。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流动的存在 ,使得低渗气藏的开发动态与中高渗透气藏相... 低渗透气藏中气体的渗流有其独特的特征 ,气体渗流受到启动压差、介质变形和滑脱效应三重因素的影响 ,从而导致气体在储层中的渗流为偏离达西规律的非线性流动。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流动的存在 ,使得低渗气藏的开发动态与中高渗透气藏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文章基于大量的实验研究 ,系统地分析了启动压差、变形介质和滑脱效应对低渗气藏渗流规律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机理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低渗气藏渗流的基本数学模型。实例计算表明 ,该模型较传统的气田开发数值模拟模型更能准确地反映低渗气藏开发动态 ,更好地指导了气田开发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启动压力 非达西流 数值模拟模型 气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56钢油气集输管道的CO_2腐蚀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春福 张颖 +2 位作者 王斌 代家林 陈玉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5-148,i042,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 (SEM)和电化学测试 ,研究了在油气输运环境条件下 (温度T =30~ 90℃、二氧化碳分压 pCO2 =0 .5~ 2MPa) ,X5 6钢管道在油气采出液中的腐蚀状况及电化学行为。结果认为 ,X5 6钢管道在此环境下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及二氧化... 采用扫描电镜 (SEM)和电化学测试 ,研究了在油气输运环境条件下 (温度T =30~ 90℃、二氧化碳分压 pCO2 =0 .5~ 2MPa) ,X5 6钢管道在油气采出液中的腐蚀状况及电化学行为。结果认为 ,X5 6钢管道在此环境下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及二氧化碳分压增加而加大 ;根据X5 6钢极化曲线及交流阻抗谱 (EIS) ,提出了X5 6钢在此环境下的反应机制 ,二氧化碳促进了阴极反应 ,加速了阳极溶解 ,且随二氧化碳分压和温度的升高而反应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集输管道 腐蚀状况 采出液 CO2腐蚀 腐蚀速率 阴极反应 钢管 电化学研究 电化学测试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水合物气田开发技术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士鑫 郭平 杜建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123,共3页
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是目前世界各国新能源研究的重点。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起步较早的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进入天然气水合物气田的初步开发阶段,我国也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形成需要一... 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是目前世界各国新能源研究的重点。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起步较早的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进入天然气水合物气田的初步开发阶段,我国也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人为地打破这种稳定的方法主要有热激发、降压、化学抑制剂等,文章对这几种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应用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比较,并根据目前仅有的开发实例对开采方式进行了探讨。如何解决天然气水合物的低成本开发技术问题,仍是最难克服的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气田开发 开采方式 开发阶段 开发技术 资源潜力 技术进展 稳定带 形成 开发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破裂压力注气开发煤层甲烷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前贵 康毅力 罗平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7-89,共3页
中国大多数煤层气藏具有低压、低渗、低饱和等特点,采用常规增产改造和降压开发技术难于奏效。文章提出了超破裂压力注气技术开发该类低渗煤层气藏的设想,将一次开采与增产改造、提高采收率紧密结合,在开发初期即实施提高采收率措施。... 中国大多数煤层气藏具有低压、低渗、低饱和等特点,采用常规增产改造和降压开发技术难于奏效。文章提出了超破裂压力注气技术开发该类低渗煤层气藏的设想,将一次开采与增产改造、提高采收率紧密结合,在开发初期即实施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表明,煤层甲烷解吸—扩散—渗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煤层气开发中,一方面需要提高煤层渗透率,另一方面还必须促进甲烷高效快速解吸。超破裂压力注气开发煤层甲烷的机理主要包括降低甲烷分压诱发甲烷解吸,通过竞争吸附置换解吸甲烷,诱发微裂隙形成和天然裂缝延伸,补充能量,防止裂缝闭合和水相圈闭,降低应力敏感损害。超破裂压力注气方式包括注气吞吐和气驱,注气吞吐适用于单井开发,气驱则要形成注采井网。要针对注气开发煤层气特点,选用合理的注气和完井方式,形成注气开发煤层气配套技术,提高煤层甲烷产量和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甲烷 超破裂压力注气 采收率 渗透率 完井方式 注气技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田生产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体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士鑫 郭平 +1 位作者 达世攀 唐乐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7-99,共3页
气田生产中,特别是在试气、试采阶段常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在井内管柱或地面管线中生成,堵塞井筒、管线、阀门和设备,从而影响天然气的开采、集输和加工的正常运转。在实际生产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液体体系十分复杂,其中包括电解质、凝... 气田生产中,特别是在试气、试采阶段常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在井内管柱或地面管线中生成,堵塞井筒、管线、阀门和设备,从而影响天然气的开采、集输和加工的正常运转。在实际生产中,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的液体体系十分复杂,其中包括电解质、凝析油和各种化学添加剂等,这些物质的存在对水合物生成条件和抑制剂的防治效果有很大影响。针对气田生产的实际情况,文章尽可能接近现场水合物生成体系,以某气田为例,利用JEFRI蓝宝石水合物装置,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含泡排剂、含电解质和含凝析油的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液体体系,并与纯水体系进行对比,探讨了在这3个体系中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临界条件的变化以及对抑制剂抑制效果的影响,从而为水合物的现场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水合物 抑制剂 发泡剂 电解质 凝析油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烃类体系完整P-T相图模拟计算 被引量:5
6
作者 汤勇 孙雷 +1 位作者 李士伦 郭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5期54-57,共4页
通过对油气烃类体系相平衡热力学理论模型的分析 ,建立了以摩尔质量等比例关系和体积等比例关系表示的油气烃类体系完整P -T(压力 -温度 )相图的模拟计算方法。运用该原理并结合状态方程 ,模拟计算了典型的凝析油气体系、挥发油气体系... 通过对油气烃类体系相平衡热力学理论模型的分析 ,建立了以摩尔质量等比例关系和体积等比例关系表示的油气烃类体系完整P -T(压力 -温度 )相图的模拟计算方法。运用该原理并结合状态方程 ,模拟计算了典型的凝析油气体系、挥发油气体系和黑油体系的两种表现式的完整P -T相图。所得相图形态可直观地给出不同类型油气相态特征 ,不仅可为石油工业油气藏类型识别、开发阶段预测以及油气分离工艺设计等提供依据 ,而且在理论研究上还可用于评价状态方程对不同油气烃类体系的适应程度 ,检验烃类体系—状态方程模型—流体热力学参数场之间的热力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体系 烃类 P—T相图 模拟计算 相平衡 闪蒸 泡点 露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气混相驱中水气切换问题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远进 刘建仪 +3 位作者 王仲林 孙玉凯 杨凯雷 刘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6-88,共3页
葡北油田注气混相驱开发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油田在水气交替注入过程中出现了水气切换问题,注水井转注气时气体注不进地层,导致油田水气切换方案无法正常实施。文章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产生此问题的机理和原因,表明在现场确定压... 葡北油田注气混相驱开发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该油田在水气交替注入过程中出现了水气切换问题,注水井转注气时气体注不进地层,导致油田水气切换方案无法正常实施。文章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产生此问题的机理和原因,表明在现场确定压缩机及其压力时,应考虑最高水气交替注入压力及压力上升的影响,避免频繁的水气交替;在注气开始时就应进行示踪剂监测,葡北油田实施较晚,没有起到监测的作用;不论是水驱还是水气交替,都存在初始启动压差,要考虑增大注入压力以启动注气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相驱 注水 注气 交替注入 注入压力 启动压力 水气交替注入 注气混相驱 切换方案 驱替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海洋油气质点受力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全稳 陈景山 沈守文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8-275,共8页
从平面入手 ,讨论了地球球面质点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并推得球面质点所受各力的表达式 ,讨论了各力的函数关系及其变化性质 ,对有关各力进行比较归类 ,指出了各力的适应性及存在问题。展望了各力在大气、海洋、油气、板块等... 从平面入手 ,讨论了地球球面质点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并推得球面质点所受各力的表达式 ,讨论了各力的函数关系及其变化性质 ,对有关各力进行比较归类 ,指出了各力的适应性及存在问题。展望了各力在大气、海洋、油气、板块等运动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点 受力分析 地球 太阳 大气 海洋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饱和度和有效应力对致密砂岩有效渗透率的影响 被引量:47
9
作者 游利军 康毅力 +4 位作者 陈一健 张浩 尤欢增 邢振辉 谢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在钻井、完井和增产改造等各种作业过程中 ,近井地带由于钻井完井液的侵入 ,含水饱和度升高 ,且有效应力也发生变化 ,二者综合作用使气层有效渗透率大幅度降低。文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典型致密砂岩样品 ,进行了恒定有效应力不同... 在钻井、完井和增产改造等各种作业过程中 ,近井地带由于钻井完井液的侵入 ,含水饱和度升高 ,且有效应力也发生变化 ,二者综合作用使气层有效渗透率大幅度降低。文章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典型致密砂岩样品 ,进行了恒定有效应力不同含水饱和度下气相渗透率实验、干岩样和不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岩样应力敏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含水饱和度升高对致密砂岩气相渗透率损害严重 ;水的存在加剧了致密砂岩应力敏感程度 ,且含水饱和度越高应力敏感性越强 ;干岩样在 3MPa围压时的渗透率大约是 4 0~ 5 0MPa围压下含水饱和度为4 5 %时气相渗透率的 10~ 30 0 0倍 ,将常规测量渗透率校正为原地条件下渗透率要考虑有效应力和初始含水饱和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饱和度 应力敏感 有效渗透率 致密砂岩 气层 近井地带 渗透率损害 岩样 上古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计算钻井泥浆侵入深度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范翔宇 夏宏泉 +3 位作者 陈平 赵军 闫爽 张元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70,共3页
用测井资料计算泥浆侵入深度主要是基于电阻率径向分布特征进行的 ,传统的方法主要有图版法、经验公式法。用测井资料计算泥浆侵入油气层深度是十分有效而直接的手段 ,用其间接地评价钻井泥浆污染油(气 )层的程度则是一项经济可行的新... 用测井资料计算泥浆侵入深度主要是基于电阻率径向分布特征进行的 ,传统的方法主要有图版法、经验公式法。用测井资料计算泥浆侵入油气层深度是十分有效而直接的手段 ,用其间接地评价钻井泥浆污染油(气 )层的程度则是一项经济可行的新技术。文章在分析比较了传统的泥浆侵入校正方法的基础上 ,经过理论推导和应用介绍了一种直接利用深、中、浅电阻率组合测井资料计算泥浆侵入深度的新方法。通过对研究工区 10多口井的实际资料进行处理 ,泥浆侵入深度的解释结果与测试评价基本相符 ,应用表明 ,该方法不但可以求出钻井泥浆侵入深度 ,还可求出地层真电阻率 ,它优于传统的方法 ,对低侵、高侵和无侵三种情况都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技术 钻井泥浆 泥浆矿化度 孔隙度 地层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119
11
作者 李又绿 姚安林 李永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2-104,124,共4页
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扩散是输气管道事故危害的根本原因 ,因此建立输气管道泄漏扩散的合理模型是正确评估输气管道事故损失后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分析高斯 (Gaussian)模型、Sutton模型和重气模型等常见气体扩散数学模型在模拟天然气... 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扩散是输气管道事故危害的根本原因 ,因此建立输气管道泄漏扩散的合理模型是正确评估输气管道事故损失后果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分析高斯 (Gaussian)模型、Sutton模型和重气模型等常见气体扩散数学模型在模拟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过程中的局限性 ,结合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过程的特殊性 ,在同时考虑输气管道孔口泄漏过程的射流作用和膨胀效应 ,以及重力作用和水平风速对天然气扩散的影响效果的基础上 ,建立起了适合天然气管道泄漏特点的扩散模型。该模型从考虑因素的合理性和气体泄漏边界条件的选取上都更加符合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过程的实际情况。此外还对新建模型的科学合理性和使用可靠性进行了算例模拟分析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泄漏事故 扩散模型 泄漏量 计算方法 重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韩利娟 罗平亚 +1 位作者 叶仲斌 陈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文章使用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冷冻蚀刻透射电镜等手段 ,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HAPAM )在水溶液中通过疏水缔合形成疏水微区、超分子聚集体及发展到空间网络的过程。在荧光实验中 ,以芘为探针 ,通过I3 /I1与聚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确... 文章使用荧光光谱、粘度法和冷冻蚀刻透射电镜等手段 ,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HAPAM )在水溶液中通过疏水缔合形成疏水微区、超分子聚集体及发展到空间网络的过程。在荧光实验中 ,以芘为探针 ,通过I3 /I1与聚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溶液的临界缔合浓度 ,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在溶液中的缔合状态及网络结构的形成过程。使用透射电镜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微观结构 ,发现疏水缔合聚合物在一定浓度时可以形成网络结构。通过粘度法证实当溶液中有大量疏水微区生成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结构研究 疏水缔合聚合物 超分子 溶液 变化关系 临界 粘度法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浓度 聚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缺陷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韩建增 李中华 +2 位作者 于百勤 练章华 施太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1-72,共2页
随着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度的增加 ,套管的临界挤毁压力逐渐减少 ,并且不圆度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 ,石油套管同时存在着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度等初始几何缺陷 ,这些制造缺陷的存在势必降低套管的抗挤毁性能。APIBul 5C3给出了... 随着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度的增加 ,套管的临界挤毁压力逐渐减少 ,并且不圆度对套管抗挤强度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 ,石油套管同时存在着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度等初始几何缺陷 ,这些制造缺陷的存在势必降低套管的抗挤毁性能。APIBul 5C3给出了抗挤强度的计算公式 ,但仅仅提供了管材屈服强度、管径、壁厚等基本输入参量 ,而未考虑管体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度等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实践证明 ,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度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是相当可观的。文章运用有限元法详细研究了初始不圆度和壁厚不均度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响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挤强度 有限元分析技术 套管 几何缺陷 弹性模量 固井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疏壮志 杜志敏 +2 位作者 刘建仪 李颖川 张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8-81,共4页
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是选择气井生产方式、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依据。文章在分析了定产量和定压力两种生产方式的特征、实现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基础上 ,给出了定产量和定压力两种方式下气井生产动态的预测模型 ,可以预测出气井在稳产期、递减... 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是选择气井生产方式、进行技术经济评价的依据。文章在分析了定产量和定压力两种生产方式的特征、实现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基础上 ,给出了定产量和定压力两种方式下气井生产动态的预测模型 ,可以预测出气井在稳产期、递减期和增压期的产量、采收率、井口压力、井底压力和地层压力等重要生产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为了在递减期任何时间步长下获得精确的生产动态预测结果 ,将物质平衡与递减规律相结合 ,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预测方法不但能预测气井生产经历的稳产、递减和增压三个完整时期的生产动态 ,而且还可扩展到预测多层、多井气藏的生产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预测方法 动态分析技术 生产能力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水合物生成条件预测模型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建仪 杜志敏 +1 位作者 李颖川 孙良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6-98,共3页
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出现在油气开采系统的每一个环节 ,水合物的形成会堵塞井筒、管线和设备 ,影响油气的正常生产。文章在VandelWaals和Platteeuw模型基础上 ,采用Munck等人的具体模型参数 ,利用实验数据 ,提出了预测Ⅱ型和Ⅰ型水合物生... 天然气水合物可能出现在油气开采系统的每一个环节 ,水合物的形成会堵塞井筒、管线和设备 ,影响油气的正常生产。文章在VandelWaals和Platteeuw模型基础上 ,采用Munck等人的具体模型参数 ,利用实验数据 ,提出了预测Ⅱ型和Ⅰ型水合物生成的数学模型 ;水合物的函数F(T)与压力的关系可以用于判断气体生成水合物的结构类型 ,不同的F(T)遵循不同的规律 ,同一种结构基本在一条曲线上。误差统计结果表明 ,预测模型对Ⅱ型水合物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1.96℃ ,最小绝对误差为 0 .0 2℃ ,平均绝对误差为 0 .6 3℃ ,标准偏差为 0 .5 2℃ ;预测模型对Ⅰ型水合物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0 .80℃ ,最小绝对误差为 0 .0 1℃ ,平均绝对误差为 0 .33℃ ,标准偏差为 0 .2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油气开采 气藏 井筒 生成条件 预测模型 管线 绝对误差 形成 标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体系中长石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唐洪明 孟英峰 +3 位作者 吴泽柏 阎荣辉 李皋 杨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6-118,共3页
在 6 0℃条件下 ,利用JSM - 5 90 0LV能谱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仪、分光光度仪等手段 ,系统地探讨了钾长石、斜长石与HF、土酸、HBF4体系反应后残酸中主要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固相的转变以及影响因素、颗粒表面的微... 在 6 0℃条件下 ,利用JSM - 5 90 0LV能谱电子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仪、分光光度仪等手段 ,系统地探讨了钾长石、斜长石与HF、土酸、HBF4体系反应后残酸中主要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固相的转变以及影响因素、颗粒表面的微观特征等。实验研究得出 :酸对长石晶体中铝元素具有优先溶蚀的能力 ,利用晶体结构理论对其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钾长石与酸反应强度强于斜长石 ;HF和土酸与钾长石、斜长石反应速度很快 ,显示出快、强的溶蚀特征 ,尤其是在前 30min ;8%HBF4体系在小于 2h ,体系显弱酸性 ,主要离子大小为HF和土酸体系中的 ~ ,12h后HBF4体系对长石的溶蚀强度基本相同 ;通过能谱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长石颗粒表面有复杂的垢成分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酸 酸化体系 残酸 溶蚀 HF 微观特征 环境扫描电镜 钾长石 斜长石 颗粒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气藏压裂液滤失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勇明 郭建春 +2 位作者 赵金洲 吴小庆 李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裂缝性气藏压裂与普通均质储集层压裂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流体滤失。建立了计算裂缝性气藏压裂液滤失的数学模型,采用正交变换法给出了模型的精确解,对比分析影响裂缝性气藏压裂液滤失系数的因素。在大量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描述裂缝性... 裂缝性气藏压裂与普通均质储集层压裂最主要的差别在于流体滤失。建立了计算裂缝性气藏压裂液滤失的数学模型,采用正交变换法给出了模型的精确解,对比分析影响裂缝性气藏压裂液滤失系数的因素。在大量模拟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描述裂缝性气藏压裂液滤失速率的新关系式,求得的滤失速率比用经典的压裂液滤失计算模型求得的滤失速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裂缝 裂缝性气藏 压裂 压裂液 滤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致密含气砂岩钻井完井地层损害控制战略 被引量:16
18
作者 康毅力 罗平亚 +4 位作者 焦棣 孟英峰 刘映金 徐进 何仿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52,共7页
储层特征和损害机理研究表明,先天不足和极大的损害潜力在川西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中得到集中体现。经过十几年不懈探索,川西致密气层保护与改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过平衡水基工作液体系的配套工艺技术系列。实践进一步明确了... 储层特征和损害机理研究表明,先天不足和极大的损害潜力在川西裂缝性致密砂岩气藏中得到集中体现。经过十几年不懈探索,川西致密气层保护与改造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过平衡水基工作液体系的配套工艺技术系列。实践进一步明确了致密气地层损害控制的三个原则:①气层保护与气层改造并举;②气层保护以裂缝为重点,兼顾基块;③以效益为中心,实现三个有利于。为适应川西致密气藏立体勘探开发形势,提出要逐步形成适合于不同压力系统、不同井眼轨迹、不同流体体系的配套技术系列。指出现阶段要在完善过平衡水基工作液体系基础上,发展“火攻气层”技术,与现行过平衡水基体系相结合。气体类工作流体及配套工艺技术将成为下一世纪致密气开发的主导技术,应不失时机地做好技术储备。强调必须用非常规的地质和工程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钻井 完井 地层损害 含气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压裂井产能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李勇明 郭建春 赵金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研究的裂缝性油藏渗流介质包括人工压裂裂缝和天然微裂缝、大裂缝及基质,将大裂缝与基质的物质交换在微裂缝系统中加以描述,建立了含大裂缝的多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研制了裂缝性油藏压裂后生产动态模拟器,结合塔里木盆地塔河奥陶系裂缝... 研究的裂缝性油藏渗流介质包括人工压裂裂缝和天然微裂缝、大裂缝及基质,将大裂缝与基质的物质交换在微裂缝系统中加以描述,建立了含大裂缝的多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研制了裂缝性油藏压裂后生产动态模拟器,结合塔里木盆地塔河奥陶系裂缝性油藏参数,综合研究了天然裂缝、人工裂缝对压裂后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天然裂缝渗透率是影响压裂后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工裂缝的导流能力随生产时间递减对压裂后产量有重大影响。压裂可能导致天然裂缝污染,应采用低伤害压裂液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天然裂缝的伤害;增加人工裂缝长度可以改善流体沿裂缝向井底的流动性能,但随着压裂液滤失量的增大对天然裂缝的污染会加重、加深,应确定合理的压裂施工规模以获得合理的裂缝长度,避免导致裂缝长度增加而产量下降。裂缝系统连通差、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实施压裂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含有大裂缝的井压后产量明显高于不含大裂缝的井,但易形成水窜,可导致油井压裂后含水上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天然裂缝 人工裂缝 裂缝污染 压裂井产能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藏气体渗流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曾平 赵金洲 +1 位作者 李治平 李茂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85,共3页
在高含硫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高含硫气体从地层中采出,地层压力不断下降,使元素硫从含硫饱和态气相中析出,并沉积到地层孔隙或喉道中,造成地层渗流通道的严重堵塞,增大气体渗流阻力。文章从物质平衡原理出发,推导了由于受元素硫沉积影... 在高含硫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高含硫气体从地层中采出,地层压力不断下降,使元素硫从含硫饱和态气相中析出,并沉积到地层孔隙或喉道中,造成地层渗流通道的严重堵塞,增大气体渗流阻力。文章从物质平衡原理出发,推导了由于受元素硫沉积影响的地层物性参数随生产时间等的变化关系,并建立了高含硫气藏气体渗流模型。通过实例模拟分析了该类气藏气体渗流过程中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地层压力等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元素硫在地层中的沉积对储层的伤害沿径向呈不均匀变化;气体的渗流阻力增加,地层能量更多地消耗在近井地带,且气体渗流表现为强烈的流固耦合特征。该认识为高含硫气田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气藏 渗流 耦合 研究 气体渗流 含硫气藏 规律研究 地层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