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理论逻辑”的时代诠释 被引量:8
1
作者 张莉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共5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基于人与自然这一逻辑前提,从实践角度规定了文化的本质,并立足于现实个人与群众世界的关系视角,强调文化旨在实现对个人需求的关注和对广大群众精神需求满足的统一。作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文化理论体系,它不仅包...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基于人与自然这一逻辑前提,从实践角度规定了文化的本质,并立足于现实个人与群众世界的关系视角,强调文化旨在实现对个人需求的关注和对广大群众精神需求满足的统一。作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文化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还包括这一思想中国化进程的系列成果。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在于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多维透视,在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进程,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理论逻辑 软实力 时代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体育论述探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智 谢震 刘桂海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33,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体育论述深刻影响着中国体育学的发展,对其进行历史和理论的再思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围绕相关经典文本,理清了马克思恩格斯体育论述的文本内容及其连贯性。并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明确了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体育论述深刻影响着中国体育学的发展,对其进行历史和理论的再思考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围绕相关经典文本,理清了马克思恩格斯体育论述的文本内容及其连贯性。并从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明确了马克思恩格斯体育论述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的体育观点之联系。基于此,以劳动和身体关系的演进为切入点,在廓清马克思恩格斯体育论述的内在逻辑进路后,进一步探讨认为,马克思恩格斯体育论述形成于一个特定时代、特定阶段和特定环境,以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为基本命题。在看到其特殊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在方法、立场和价值方面的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体育 身体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彭雪华 崔发展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91-93,共3页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人类整体发展的历史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人类整体发展的历史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重大问题的理性思考,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之辩证统一,展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深邃的世界眼光与高尚的时代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理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产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的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3
4
作者 段俊霞 沈红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27,共7页
在欧美发达国家"再造本科教育"的风潮下,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也把培养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作为其大学转型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组织形式上,积极扶持服务本科生研究的联合研究席位的创设;在课程设计上,积极推行以"研究为本&... 在欧美发达国家"再造本科教育"的风潮下,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也把培养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作为其大学转型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组织形式上,积极扶持服务本科生研究的联合研究席位的创设;在课程设计上,积极推行以"研究为本"的研究创新类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大力实施"研中教"的嵌入式教学方式和"研中学"的"研究实习"实践方式。蒙特雷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应把培养本科生研究创新能力放在学校战略发展高度,大力开发本科生研究创新的潜力;有效整合创业教育与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学生创业向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发展;从组织变革、机制改革等方面积极创设利于本科生参与、融入研究的环境;积极推行以研究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本科教育 蒙特雷科技大学 创业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三大全球倡议”的时代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崔发展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5,共3页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分别致力于推动构建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形成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方案。三大全球倡议具有独特的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实践力度与世界风度,有力展现了中国式现代... 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分别致力于推动构建发展共同体、安全共同体、文明共同体,形成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独特方案。三大全球倡议具有独特的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实践力度与世界风度,有力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世界繁荣发展、维护全球和平安全、推动全球文明进步的世界意义。由此即可从实然性上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也可从应然性上真切体悟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谋进步、为人类谋大同的天下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全球倡议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之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精神的三重意蕴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馨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89,共3页
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劳动本质的时代呈现,彰显了人类劳动的能动性特征,是新时代劳动关系的精神表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劳动本质的时代呈现。新时代劳动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吮吸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劳动本质的时代呈现,彰显了人类劳动的能动性特征,是新时代劳动关系的精神表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劳动本质的时代呈现。新时代劳动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吮吸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生动气息,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展现。同时,在技术迭代不断加快的当下,新时代劳动精神更凸显了劳动价值的多元内涵和创新价值,是劳动价值的时代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精神 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申素英 伍竞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19-121,共3页
文章分析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制度等环节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并提出了建立、完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的设想。
关键词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CF”参与大学治理:现状、问题与走向 被引量:2
8
作者 段俊霞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39,共6页
教师与行政人员等共同参与被认为是美国大学治理的特点,但实质上,美国教师参与共治主要是教授的参与,长期以来在教师总人数中占绝大比例的CF却处于参与的边缘地位。CF参与大学治理既有诸多现实意义同时也面临诸多麻烦,近年来美国AAUP等... 教师与行政人员等共同参与被认为是美国大学治理的特点,但实质上,美国教师参与共治主要是教授的参与,长期以来在教师总人数中占绝大比例的CF却处于参与的边缘地位。CF参与大学治理既有诸多现实意义同时也面临诸多麻烦,近年来美国AAUP等组织为推进教师参与从"教授参与"到包含CF在内的"全员参与"的转型提出了若干思路及努力方向:提升CF工作安全感、为其参与治理提供补贴或补偿,预留适当参与席位及健全相关制度法规保障等。美国AAUP这一动向也启示我们,在借鉴国外终身轨制时,要明晰"非升即走"的双刃剑作用,关注教师的工作安全感;在积极推动教授治学的同时,要重视教师参与的"全纳";鼓励并促进教师组织联合参与治理,为教师有效参与提供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教师参与 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发展模式
9
作者 黄莉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高校思政课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凝魂聚气,以... 高校思政课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举世瞩目伟大成就凝魂聚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根铸魂,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立德树人 时代新人 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主体性建构与时代新人培养的哲学审视
10
作者 林莉 周子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55-59,共5页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需要应对文化主体性危机与青年文化困境,不断增强时代新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需要应对文化主体性危机与青年文化困境,不断增强时代新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这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应有之义。为此,文章从哲学视野审视主体及文化主体性,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追寻中华文化主体性发展的历史脉络,从人生使命视角探索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从价值论视角厘清文化主体性建构对时代新人培养的价值旨归,最后在实践层面提出确立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文化主体性建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时代新人 哲学视角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构建研究
11
作者 李明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2,共16页
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等数据,运用精算方法从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视角,探讨了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构建路径。研究发现,各省份职工医保的“在职退休比”差异呈进一步扩大趋势,并且人均医疗费用快速... 本文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等数据,运用精算方法从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视角,探讨了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构建路径。研究发现,各省份职工医保的“在职退休比”差异呈进一步扩大趋势,并且人均医疗费用快速上涨是导致医保基金支出大幅增长的首要因素。基于公平性视角,构建的中央调剂制度要能解决“在职退休比”差异所导致的省际间养老负担不均问题;同时,基于可持续视角,构建的中央调剂制度还要能激励各省份积极控制人均医疗费用增速。精算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构建的中央调剂制度实施越早,所遇阻力越小,医保基金未来收支缺口越小,职工医保的长期财政负担也越轻。有鉴于此,政策层面一方面要尽快制订实施职工医保统筹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另一方面为维护省际间职工医保公平性,中央调剂制度要设定上解比例的下限值,以更好促进我国职工医保制度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医保 中央调剂制度 跨省共济 医疗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观:基本内容、理论特质与实践向路
12
作者 张莉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植根于我国历史与文化之中,建立在我国特定的国情基础之上,是一种独特而全新的民主观。它以民主本质论、民主价值论、民主道路论、民主形式论、民主评价论为基本内容,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的...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植根于我国历史与文化之中,建立在我国特定的国情基础之上,是一种独特而全新的民主观。它以民主本质论、民主价值论、民主道路论、民主形式论、民主评价论为基本内容,构成了一个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民主观坚持民主的历史性与发展性、广泛性与全面性、自主性与共识性、科学性与效能性的统一,彰显了鲜明的理论特质。坚持这一民主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聚焦战略任务、增强话语优势、强化制度保障,充分展现我国民主政治特点和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立场 民主观 全过程人民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大学共治的新动向:CF的融入
13
作者 段俊霞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2,共5页
共治是美国大学治理的显著特点,美国教师参与大学治理长期以来执行的主要是教授参与的方式,而CF在参与大学治理中实质上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近年来美国CF在AAUP等教师组织的领导下,在争取包括参与权在内的各项权力方面虽已取得若干成效... 共治是美国大学治理的显著特点,美国教师参与大学治理长期以来执行的主要是教授参与的方式,而CF在参与大学治理中实质上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近年来美国CF在AAUP等教师组织的领导下,在争取包括参与权在内的各项权力方面虽已取得若干成效,但未来其参与共治也还面临诸多困难。为CF争取工作安全保障,建立平等团结文化;为其参与共治提供适当经济补偿、培养主动参与的责任意识;通过预留适当席位提高其参与度及为其参与共治提供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成为AAUP等其他教师组织下一阶段推动CF参与大学治理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治 大学治理 教师参与 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14
作者 胡婷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9期88-91,共4页
农村文旅产业是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推动农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新农业的全面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同时能够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留住农村劳动人口。而在农村文旅产... 农村文旅产业是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推动农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新农业的全面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同时能够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留住农村劳动人口。而在农村文旅产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展思路僵化,产业结构单一;组织建设不到位,缺乏统筹规划;对投资的吸引能力弱,投资不足及自身营销能力弱的现实困境。要改变这一系列现状,农村文旅产业要善于借助社会资本激发市场活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同时坚持人才战略,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文旅产业,以实现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 农村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与现实之思
15
作者 方可 毛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对我国新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它不仅丰富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而且揭示了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还明确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则遵循。当...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章,对我国新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它不仅丰富了乡风文明建设的时代内涵,而且揭示了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还明确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则遵循。当前,我国乡风文明建设在主体、客体、载体层面存在思想认识不足、观念与载体式微、物质基础薄弱等问题,制约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力度、速度与深度。基于此,乡风文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在增强农民文化意识、优化乡村文化环境、推动乡村文化生产力发展等方面下功夫,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和美乡村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乡风文明建设 乡村传统文化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阶段加强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卓 王永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7,共7页
新发展阶段背景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科学把握时代要求,以“四史”教育厚植青年的爱国情,通过“四史”教育提升国家认同感、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感;以“四个自信”教育激发青年的强国志,通过“四个自信”教育激励... 新发展阶段背景下,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科学把握时代要求,以“四史”教育厚植青年的爱国情,通过“四史”教育提升国家认同感、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爱党爱社会主义情感;以“四个自信”教育激发青年的强国志,通过“四个自信”教育激励青年担当使命的志向、提升青年敢于胜利的志气、坚定青年为国奋斗的意志;以目标使命教育引领青年的报国行,通过目标使命教育引领青年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只有认清并遵循养爱国情、树强国志、践报国行的逻辑理路,才能增强青年一代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更好地引导青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教育 “四个自信”教育 爱国 强国 兴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历史主义批判——以胡塞尔历史现象学为视角
17
作者 邵德进 潘建屯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4,共7页
以胡塞尔历史现象学为视角,当代中国历史主义主要存在四种类型:历史相对论、历史决定论、历史偶像主义、生成与结构相统一的历史主义。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历史相对论、以经济决定论为代表的历史决定论和以崇拜历史泡沫的历史偶像主... 以胡塞尔历史现象学为视角,当代中国历史主义主要存在四种类型:历史相对论、历史决定论、历史偶像主义、生成与结构相统一的历史主义。以历史虚无主义为代表的历史相对论、以经济决定论为代表的历史决定论和以崇拜历史泡沫的历史偶像主义已经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危害,这三种历史主义产生的原因是当代部分国人否定历史本质、沉溺于历史泡沫,丧失判断历史本质的能力以及历史本质在传递过程中出现了问题等,其根本问题在于历史本质与生成的断裂。当代中国需要的是既要奠基在个性和发展基础上又要具有普遍历史本质的历史主义,即生成与结构完美统一的历史主义,胡塞尔的历史现象学是结构与生成相统一的历史主义,它对解决我国当代历史主义的问题以及建立生成与结构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胡塞尔 历史现象学 历史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解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24
18
作者 潘建屯 陶泓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9,共8页
新质生产力之“新”体现为核心动力之“新”、生产依托之“新”和目标旨意之“新”三重维度,其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能,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生产依托,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旨意的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是马克... 新质生产力之“新”体现为核心动力之“新”、生产依托之“新”和目标旨意之“新”三重维度,其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能,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生产依托,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旨意的先进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范畴的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三大内涵特征,也是新质生产力的“新”之所在,由此规定了未来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动向。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等重大实践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引,为中国在经济上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赋能思政工作质量提升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7
19
作者 冯刚 李锦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1-16,共6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对思政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技术同思政工作在价值层面和使用层面的耦合,也为思政工作质量提升提供了新动能。应从现实出发分析赋能的逻辑顺序和路径。核心问题是通过洞悉变化原因、把握和谐原则、构建良性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对思政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技术同思政工作在价值层面和使用层面的耦合,也为思政工作质量提升提供了新动能。应从现实出发分析赋能的逻辑顺序和路径。核心问题是通过洞悉变化原因、把握和谐原则、构建良性环境,科学把握信息技术环境下主体与客体关系;关键要求是通过增加理论厚度、增进实践深度、提升供给准度,确保思政工作内容供给的有效性;重要基础在于通过增强信息工具适用性、提升教育网络覆盖率、缩小适用群体差异,提升信息技术环境支持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赋能 思政工作质量 逻辑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达到的新高度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发展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第二个结合”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