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习效果与有限训练样本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SVDD)作为单一边界求解模型,不能良好刻画数据实际分布特征,从而导致部分目标对象落在超球以外。为了提高其分类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分类学习效果与有限训练样本的分布情况密切相关。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upport vector data description,SVDD)作为单一边界求解模型,不能良好刻画数据实际分布特征,从而导致部分目标对象落在超球以外。为了提高其分类能力,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粒计算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Granular computing-driven SVDD,GrC-SVDD)分类方法,构造多粒度层次的属性集合以及相应的多粒度超球。首先通过邻域自信息对当前粒度层的属性集合重要度进行计算,然后选择最佳属性集合对上一粒度层未达到纯度阈值的超球再训练,直到所有超球满足条件或者属性耗尽。实验部分讨论了算法参数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学习获得超参数。结果表明,与SVDD及流行的分类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展开更多
针对传统F-X域预测滤波去除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耗时巨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的并行算法。首先,对算法进行模块化分析以找到算法的计算瓶颈;然后从每个窗口数据计算相关矩阵、求滤波因子、滤波等步骤入手,使用图形处理...针对传统F-X域预测滤波去除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耗时巨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的并行算法。首先,对算法进行模块化分析以找到算法的计算瓶颈;然后从每个窗口数据计算相关矩阵、求滤波因子、滤波等步骤入手,使用图形处理器(GPU)将滤波过程分解为多个任务并行处理;最后,对算法进行并行实现,并对相邻滤波窗口的数据冗余读取进行优化以提升算法效率。基于NVIDIA Tesla K20c显卡的实验结果表明,在250×250大小工区的地震数据中,所提并行算法较原串行算法在效率上实现了10.9倍的提升,同时能保证工程中要求的计算精度。展开更多
现有的扰动方法在增加静态恶意软件逃避率的同时导致其在目标主机无法运行。针对这种情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动扰动策略的静态恶意样本生成模型。该策略搭建行动空间,构建自动扰动策略动作库,采用启发式组合方式,将基础策略与历史最优...现有的扰动方法在增加静态恶意软件逃避率的同时导致其在目标主机无法运行。针对这种情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动扰动策略的静态恶意样本生成模型。该策略搭建行动空间,构建自动扰动策略动作库,采用启发式组合方式,将基础策略与历史最优扰动动作进行不同组合,输出最优策略到智能体,最终得到面向静态恶意软件对抗样本生成模型。其次,定义逃避率及可用率的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s of Evasion and Availability,HMEA)指标,以量化静态恶意软件对抗样本的有效性。在VirusShare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逃避率达42.00%,可用率提升至99.50%,HMEA达59.07%,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展开更多
针对SDN流量工程中流量预测基于静态时空依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与门控递归单元(GRU)集成的动态网络流量预测方法——AGCNGRU(attention mechanism for GCNGRU model)。借助GCN捕获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针对SDN流量工程中流量预测基于静态时空依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与门控递归单元(GRU)集成的动态网络流量预测方法——AGCNGRU(attention mechanism for GCNGRU model)。借助GCN捕获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流量空间依赖性和GRU捕获流量经过网络中各节点的时间依赖性,通过时间注意力机制设计每个隐藏状态的权重,以调整时间点流量信息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数据驱动空间注意力机制动态自适应调整Laplace矩阵,实现动态提取网络信息数据时空相关性,最终完成动态流量精准预测。在GEANT的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均方误差方面比GCNGRU减少24.8%,比GRU减少66.4%,并通过与传统路由算法OSPF、DDPG算法比较,在90%的流量负载强度下,网络性能比OSPF提升了24%,比DDPG提升了8.1%,进一步说明了AGCNGRU算法网络流量准确预测带来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传统F-X域预测滤波去除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耗时巨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的并行算法。首先,对算法进行模块化分析以找到算法的计算瓶颈;然后从每个窗口数据计算相关矩阵、求滤波因子、滤波等步骤入手,使用图形处理器(GPU)将滤波过程分解为多个任务并行处理;最后,对算法进行并行实现,并对相邻滤波窗口的数据冗余读取进行优化以提升算法效率。基于NVIDIA Tesla K20c显卡的实验结果表明,在250×250大小工区的地震数据中,所提并行算法较原串行算法在效率上实现了10.9倍的提升,同时能保证工程中要求的计算精度。
文摘现有的扰动方法在增加静态恶意软件逃避率的同时导致其在目标主机无法运行。针对这种情况,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自动扰动策略的静态恶意样本生成模型。该策略搭建行动空间,构建自动扰动策略动作库,采用启发式组合方式,将基础策略与历史最优扰动动作进行不同组合,输出最优策略到智能体,最终得到面向静态恶意软件对抗样本生成模型。其次,定义逃避率及可用率的调和平均数(Harmonic Means of Evasion and Availability,HMEA)指标,以量化静态恶意软件对抗样本的有效性。在VirusShare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逃避率达42.00%,可用率提升至99.50%,HMEA达59.07%,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文摘针对SDN流量工程中流量预测基于静态时空依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图卷积神经网络(GCN)与门控递归单元(GRU)集成的动态网络流量预测方法——AGCNGRU(attention mechanism for GCNGRU model)。借助GCN捕获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流量空间依赖性和GRU捕获流量经过网络中各节点的时间依赖性,通过时间注意力机制设计每个隐藏状态的权重,以调整时间点流量信息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数据驱动空间注意力机制动态自适应调整Laplace矩阵,实现动态提取网络信息数据时空相关性,最终完成动态流量精准预测。在GEANT的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均方误差方面比GCNGRU减少24.8%,比GRU减少66.4%,并通过与传统路由算法OSPF、DDPG算法比较,在90%的流量负载强度下,网络性能比OSPF提升了24%,比DDPG提升了8.1%,进一步说明了AGCNGRU算法网络流量准确预测带来的时效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