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DT和SDFPT的时序InSAR矿区形变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冰 王冰 +3 位作者 刘国祥 张过 胡云亮 胡金龙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煤矿高强度开采会导致严重的地面形变及次生地质灾害。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InSAR)具有较强的形变监测能力,但在开采核心及周边低相干区域时无法监测到足够的目标点。该文尝试将分布式目标(di... 煤矿高强度开采会导致严重的地面形变及次生地质灾害。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InSAR)具有较强的形变监测能力,但在开采核心及周边低相干区域时无法监测到足够的目标点。该文尝试将分布式目标(distributed target,DT)和缓慢去相关滤波相位目标(slowly-decorrelating filtered phase target,SDFPT)进行联合,以提高矿区形变监测点的密度和覆盖度。分别采用快速同质点选取(fast statistically homogenous pixel selection,FaSHPS)法和振幅离差指数法选取DT和SDFPT候选点,分别对2类点进行相位优化和稳定性分析,筛选出符合条件的DT和SDFPT形成融合点集,并对其进行三维相位解缠、恢复相位时间序列和时空滤波,最终得到融合点集的形变时间序列和年均形变速率。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获取的覆盖布尔台煤矿的60景Sentinel-1影像进行形变监测,结果表明,融合DT和SDFPT后形变点密度和覆盖度显著提升,可监测最大形变量级也随之增加。实验区域内存在5处形变漏斗,最大累积形变量达到-309.76 mm;形变影响范围和不同年份时序形变量的差异与矿区开采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台煤矿 分布式目标 缓慢去相关滤波相位目标 地表形变 Sentinel-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的辽河油田地表形变监测及储层参数多模型反演 被引量:3
2
作者 于冰 牛童 +3 位作者 蔡锐 黄雷 王金日 张椿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7-944,950,共9页
为获取辽河油田核心产区最新的地表形变与储层参数,基于2021-01~2023-06的Sentinel-1升轨影像,使用StaMPS-SBAS方法提取该区域地表形变。以形变速率结果为观测量,使用复合位错模型、Mogi模型和Okada模型对储层参数进行反演,并与已有研... 为获取辽河油田核心产区最新的地表形变与储层参数,基于2021-01~2023-06的Sentinel-1升轨影像,使用StaMPS-SBAS方法提取该区域地表形变。以形变速率结果为观测量,使用复合位错模型、Mogi模型和Okada模型对储层参数进行反演,并与已有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LOS向形变速率为-165.84~54.52 mm/a,研究时段内最大累积沉降量(LOS向)约为400 mm。区内存在3个显著沉降区,分别为曙光采油厂、欢喜岭采油厂和锦州采油厂,其中曙光采油厂存在一定的沉降减缓趋势,其余采油厂均存在沉降加速趋势。不同模型反演的储层参数存在明显差异,与Okada模型、Mogi模型相比,复合位错模型反演的储层深度(1 665.21 m)与实际最为接近(约1 600 m),且复合位错模型模拟的形变与观测形变最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StaMPS方法 复合位错模型 Mogi模型 Okada模型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尼公路聂拉木至樟木段InSAR广域地灾隐患识别与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于冰 蔡锐 +4 位作者 张崇磊 牛童 黄雷 王金日 张椿雨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9-717,共9页
基于2017-04~2019-06共130景Sentinel-1A卫星升降轨影像,采用StaMPS-SBAS InSAR方法,并融合GACOS大气校正,对中尼公路聂拉木至樟木段进行大范围地质灾害隐患点探测和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发现54处隐患点,组成多处滑坡群,升轨最大... 基于2017-04~2019-06共130景Sentinel-1A卫星升降轨影像,采用StaMPS-SBAS InSAR方法,并融合GACOS大气校正,对中尼公路聂拉木至樟木段进行大范围地质灾害隐患点探测和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发现54处隐患点,组成多处滑坡群,升轨最大形变速率达114 mm/a,降轨最大形变速率达122 mm/a。结合研究区降水数据统计分析可知,有35处隐患点形变与降水有关,形变季节性特征明显。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该路段地表形变趋势及成因,丰富该地区地灾隐患点历史记录,为该地区地质灾害隐患的持续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尼公路 INSAR 广域监测 地灾隐患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TerraSAR-X时序差分干涉沉降监测及精度验证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冰 谭青雪 +3 位作者 刘国祥 刘福臻 周志伟 何智勇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3,共8页
城市地面沉降属于缓慢性地质灾害,其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具有持续性负面影响,对城市沉降进行广域高效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天津市为研究区域,以2009年4月7日—2010年12月14日获取的34幅高分辨率TerraSAR-X SAR影像为数据源,采用... 城市地面沉降属于缓慢性地质灾害,其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具有持续性负面影响,对城市沉降进行广域高效监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天津市为研究区域,以2009年4月7日—2010年12月14日获取的34幅高分辨率TerraSAR-X SAR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相干点目标分析(interferometric point target analysis,IPTA)的时序差分干涉处理方法进行沉降监测,使用精密水准数据进行精度验证,并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沉降时间序列验证方法,最后基于验证后的结果进行沉降分析和解释。与水准数据对比表明,IPTA解算沉降速率、时间序列最小二乘拟合沉降速率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15 mm/a和-3.25 mm/a。对沉降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实验区总体沉降呈不均匀性,最大沉降速率为-128.41 mm/a,沉降时空分布与研究区地表覆盖类型及地下水开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ASAR-X 时序差分干涉 沉降监测与分析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涉点目标分析方法的大光包滑坡形变监测
5
作者 于冰 王杨 +3 位作者 马德英 蒋荣乾 张过 周志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76-1281,共6页
为研究干涉点目标分析(IPTA)方法应用于超大型滑坡形变监测的有效性,采用IPTA方法处理大光包滑坡65景Sentinel-1A影像,获得大光包滑坡的总体形变趋势及时间序列,并与StaMPS-SBAS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同时结合全球降水数据进一步... 为研究干涉点目标分析(IPTA)方法应用于超大型滑坡形变监测的有效性,采用IPTA方法处理大光包滑坡65景Sentinel-1A影像,获得大光包滑坡的总体形变趋势及时间序列,并与StaMPS-SBAS方法的处理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同时结合全球降水数据进一步分析形变与降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IPTA方法在超大型滑坡形变监测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大光包滑坡在观测期间一直处于形变状态,雷达视线向形变速率最高达-50.590 mm/a;滑坡特征点形变速率在雨季明显加快,存在再次发生滑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光包滑坡 形变监测 Sentinel-1A 干涉点目标分析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SBAS-DInSAR长时序形变监测
6
作者 于冰 佘杰 +2 位作者 赵金洲 张过 周志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4,共12页
采用SBAS-DInSAR技术获得了克拉玛依油田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和长时序形变,利用兼顾均值和标准差的方法提取了高形变区,计算了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形变梯度,分析了等时间间隔的累计形变量、高形变区所占比例、特征点沉降趋势。结果表明,... 采用SBAS-DInSAR技术获得了克拉玛依油田的年平均形变速率和长时序形变,利用兼顾均值和标准差的方法提取了高形变区,计算了由西向东和由北向南的形变梯度,分析了等时间间隔的累计形变量、高形变区所占比例、特征点沉降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形变区与石油开采区域有较高的一致性且形变多与油田开采及注水注气相关;形变在空间上表现为非均匀性,在时间上表现为非线性;研究区形变总体趋势仍在变化;特征点的累计形变表现为多样性,这与地面地物有着密切的相关性。SBAS-DInSAR技术对于广域长时序非线性的油田形变监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地表形变监测 SBAS-DInSAR 非线性形变 油田开采 长时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