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土物理性质、石油迁移及修复现状 被引量:2
1
作者 晏忠瑞 黄健 +2 位作者 万旭升 路建国 刘志良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36-1347,共12页
随着多年冻土区石油资源的开发,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概述了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土的物理性质和修复技术,以及石油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和模型。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发现:①在微观结构上,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平均孔隙度没有变化,但孔径增... 随着多年冻土区石油资源的开发,石油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概述了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土的物理性质和修复技术,以及石油污染物的迁移规律和模型。通过回顾相关研究发现:①在微观结构上,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平均孔隙度没有变化,但孔径增大,孔隙数量减少,各向异性程度降低。②土壤受到石油污染后,其导热率和冻结温度会显著降低,从而减少了土壤冻结成冰的分凝量和冻胀量。③位于多年冻土上部活动层的石油随冻融循环调控水分而发生迁移,而低渗透率的多年冻土层是有效阻止石油垂直迁移的天然屏障。④现有的石油迁移模型可分为两类:一是非水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模型,二是非水相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浓度分布模型。多年冻土区石油迁移模型的建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要考虑多年冻土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如低温、淋滤和冻融循环等。⑤多年冻土区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其中,物理修复是应急首选,快速高效但成本较高;化学修复效果明显,但易造成二次污染;生物修复经济环保,但在多年冻土区受到诸多限制,且时效性长。总体而言,由于多年冻土区的石油污染场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单一的修复技术往往难以解决污染问题,联合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区 石油污染 物理性质 迁移过程 修复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钻井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基于文本挖掘视角
2
作者 朱林 罗筵疆 +3 位作者 黄思琪 钟赟 唐桃 岑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2,共7页
为加强油气钻井现场安全管理,理解钻井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规律,提出基于文本挖掘视角的钻井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模式分析框架,以钻井现场工人违章数据为实例进行验证。首先采用频率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发现钻井工人高频不安全行为热点,其... 为加强油气钻井现场安全管理,理解钻井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规律,提出基于文本挖掘视角的钻井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模式分析框架,以钻井现场工人违章数据为实例进行验证。首先采用频率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发现钻井工人高频不安全行为热点,其次采用文本社群聚类分析钻井工人不安全行为聚类,最后采用文本关联规则发现和检验典型不安全行为发生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钻井现场工人不安全行为模式包括7个不安全行为社群和66条不安全行为发生模式,其中油气钻井现场系统与外部系统耦合处、班前会议、钻井下钻和钻进作业、登高作业是现场不安全行为监管的脆弱点。研究结果可为钻井现场安全管理优化提供支持,有利于为钻井现场智慧安全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不安全行为 智能文本挖掘 油气现场工人 文本聚类 关联规则 行为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腔中空薄壁方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研究
3
作者 张潇 龚俊 +2 位作者 邵永波 黄伟峰 李紫君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101,共16页
为了提升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CFDST)短柱的轴压性能,提出并设计了薄壁方套方中空夹层多腔钢管混凝土(multi-cavity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tubular,MCFDST)短柱,对其轴压力学性能进行... 为了提升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ular,CFDST)短柱的轴压性能,提出并设计了薄壁方套方中空夹层多腔钢管混凝土(multi-cavity concrete-filled double-skin tubular,MCFDST)短柱,对其轴压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试件包括15个方套方MCFDST短柱试件和3个方套方CFDST短柱试件。以混凝土抗压强度、外钢管宽厚比、空心率和是否设置拉肋为参数,通过分析试件的变形、荷载−位移曲线、破坏现象和延性系数,探究了各参数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失效模式和延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混凝土抗压强度从58 MPa提升至90 MPa,试件承载力提升46%,延性系数最高降低74%;外钢管宽厚比从39降低到29,试件承载力提升12.5%,延性系数明显增大;空心率从0.31增大到0.38,试件承载力提升了1.3%,延性系数仅提升1%;增设拉肋使构件承载力提升14.2%,延性系数最高提升282%。其次,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数值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模型的正确性,并开展了大量有限元参数分析,讨论了现行规范对该短柱轴压承载力的适用性,发现日本规范AIJ的预测公式可以精确估计MCFDST短柱轴压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套方中空夹层多腔钢管混凝土短柱 试验研究 轴压性能 失效模式 极限承载力 延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主余震易损性分析
4
作者 邓夕胜 周紫娟 +2 位作者 赖馨粤 林嘉聪 朱一林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6,共11页
为研究RC框架结构在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的易损性,设计了一个6层RC框架结构,挑选不同余震持时的主余震地震动合成得到主震-长持时余震和主震-短持时余震序列地震动各20组,选用地震动强度指标作为预测变量,将全部地震序列输入到结构... 为研究RC框架结构在主余震序列地震动作用下的易损性,设计了一个6层RC框架结构,挑选不同余震持时的主余震地震动合成得到主震-长持时余震和主震-短持时余震序列地震动各20组,选用地震动强度指标作为预测变量,将全部地震序列输入到结构中进行IDA分析,以IDA分析结果作为神经网络数据库,训练出最佳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BP神经网络的结构易损性曲面,从而综合考虑余震持时和主震强度的向量型IM与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主震-长持时余震和主震-短持时余震两种地震作用下,前者对结构的影响较大,造成结构的失效概率更大;基于BP神经网络的易损性函数能更好地反映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 持时 BP神经网络 RC框架结构 易损性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EWM-CRITIC博弈集成云的城市燃气PE管道风险评价方法
5
作者 张鹏 刘为 +3 位作者 沈豪 肖博文 宋文琦 刘思铭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3,132,共9页
为解决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集成云模型的管道风险评价法。以西南某地区城市燃气PE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选取并筛选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利用基于博弈论主客观权衡改进的结构熵... 为解决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博弈集成云模型的管道风险评价法。以西南某地区城市燃气PE管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选取并筛选了5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利用基于博弈论主客观权衡改进的结构熵权(SEWM)法与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权重赋权系数(CRITIC)法,以云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充分考虑模糊性与随机性的博弈集成云模型,并确定了管道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区燃气管道为中等风险等级,应该重点关注回填质量、自然灾害、钢塑接头腐蚀、运行误操作、地形以及生物侵蚀等风险薄弱项。分析结果与实际工程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为更有效地评估城市燃气PE管道的安全状态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燃气PE管道 风险评价 博弈论 集成云模型 全息直觉模糊集(HHM-I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川西红层软岩填料崩解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凤云 郑文凤 +4 位作者 谢飞 罗怀瑞 邱恩喜 王知深 万旭升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7-844,共18页
红层软岩是一种特殊岩土,具有易崩解、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等工程特性。直接将其作为工程填料时,将产生地基开裂、沉陷、滑塌等工程地质问题。为改善红层软岩填料的崩解特性,以川西金堂县和中江县两处红层边坡开挖的红层软岩填料为研究对... 红层软岩是一种特殊岩土,具有易崩解、易风化、遇水易软化等工程特性。直接将其作为工程填料时,将产生地基开裂、沉陷、滑塌等工程地质问题。为改善红层软岩填料的崩解特性,以川西金堂县和中江县两处红层边坡开挖的红层软岩填料为研究对象,选取瓜尔豆胶、木质素纤维、聚丙烯纤维为改良材料,开展川西重塑红层软岩填料在单一和瓜尔豆胶-木质素纤维、瓜尔豆胶-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条件下的崩解试验。通过对比不同改良条件下川西金堂和中江试样的崩解宏观形貌、崩解率、崩解速率和最终崩解率,分析耐崩解性改良效果,并从微观角度揭示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材料改良时,瓜尔豆胶改良效果最佳,且最佳掺比为1%;聚丙烯纤维改良效果次之,其改良效果与长度和掺量有关,聚丙烯纤维长度6 mm,掺入比为0.8%效果最佳;木质素纤维对川西重塑红层软岩填料的耐崩解性的提升几乎为0。相较于单一材料改良,瓜尔豆胶-聚丙烯纤维与瓜尔豆胶-木质素纤维复合改良对川西重塑红层软岩填料的耐崩解性能的提升效果更显著,且瓜尔豆胶-聚丙烯纤维改良效果最优。研究成果为川西金堂和中江及其他红层软岩地区工程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软岩填料 崩解特性 崩解率 崩解速率 最终崩解率 最佳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重载钢桥的焊缝腐蚀疲劳可靠度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金 陈远文 +3 位作者 吴梦雪 张宇 衡俊霖 李永乐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0-148,252,共10页
为研究钢桥焊缝在强腐蚀环境和重载下的疲劳问题,首先,基于前期试验成果,构建了一个三阶段的腐蚀疲劳概率损伤演化模型,分为腐蚀驱动扩展、腐蚀与疲劳竞争、疲劳驱动扩展三个关键阶段。在考虑焊缝多源疲劳裂纹的萌生、融合与扩展的基础... 为研究钢桥焊缝在强腐蚀环境和重载下的疲劳问题,首先,基于前期试验成果,构建了一个三阶段的腐蚀疲劳概率损伤演化模型,分为腐蚀驱动扩展、腐蚀与疲劳竞争、疲劳驱动扩展三个关键阶段。在考虑焊缝多源疲劳裂纹的萌生、融合与扩展的基础上,还纳入了多重失效路径的影响。以某滨海桥梁为工程背景,结合该桥梁的实测车辆荷载谱与服役环境特征,综合多尺度有限元模拟和腐蚀疲劳概率损伤演化模型开展了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与焊趾失效模式相比,焊根失效模式的腐蚀疲劳寿命降低了11.3%,而双失效模式的寿命减少了16.3%,即焊根失效模式占主导地位;C5环境下腐蚀疲劳寿命相比C4环境条件下降低了26.9%,即环境腐蚀等级越高,腐蚀疲劳寿命越短;当车流量系数为1.2%和2.4%时,相比恒定车流量,腐蚀疲劳寿命分别减少了29.9%和38.8%,即车流量越大,腐蚀疲劳寿命越短;在高等级环境腐蚀和高车流量的双重作用下,腐蚀疲劳寿命下降了47.8%,即在强环境腐蚀和重载的耦合作用下,钢桥焊缝抗疲劳性能显著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腐蚀疲劳 有限元模拟 焊缝 多源疲劳裂纹 可靠度 滨海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流型河流围油栏设计与拦油性能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利琼 刘思汉 +2 位作者 张鹏 许铎 胡洪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3-559,共7页
在处理水上溢油事故中,围油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急流型河流围油栏较为单一的问题,依据传统围油栏参数,设计新型双层网栅围油栏,用于急流型河流的溢油回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中主流计... 在处理水上溢油事故中,围油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现有急流型河流围油栏较为单一的问题,依据传统围油栏参数,设计新型双层网栅围油栏,用于急流型河流的溢油回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中主流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二维数值水槽模型,以多相流法(volume of fluid,VOF)作为计算模型,模拟油水在新型围油栏作用下的瞬态分布,并以拦油量作为监测数据探索围油栏拦油性能优化方向。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围油栏网格半径为30 mm,孔隙率为0.3。相比于传统围油栏,新型围油栏拦油量优于传统围油栏,为急流型河流围油栏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流型河流 围油栏 拦油量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模型的高速铁路绿色施工等级评价——以西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吴伟东 黄鹏 +2 位作者 钟明茜 万旭升 潘海泽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8-1425,共8页
针对高速铁路绿色施工评价过程中决策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云模型和模糊综合评判的铁路绿色施工评估方法。以水土流失防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3个方面共17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不确定层次分析法和集对理... 针对高速铁路绿色施工评价过程中决策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云模型和模糊综合评判的铁路绿色施工评估方法。以水土流失防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3个方面共17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不确定层次分析法和集对理论得到权重值;而后建立各评价指标的标准云,采用逆向云生成器将专家估算数据转化为评价云,通过云相似度算法测算标准云与评价云的相似度并建立相似度矩阵,用相似度矩阵改进模糊评判矩阵,再结合权重获得最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以确定项目及各指标的绿色施工等级,并可为今后绿色施工等级提高策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绿色施工 云模型 不确定层次分析法 集对理论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的区域天然气产业“可能三角”剖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10
作者 秦国晋 罗杰 张鹏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9,共10页
天然气作为低碳高效的能源,在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部分区域内,天然气将成为实现能源供应安全、经济可行、绿色低碳“可能三角”的最为现实选择,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能源。为此,以产业密集、人口众多... 天然气作为低碳高效的能源,在中国能源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部分区域内,天然气将成为实现能源供应安全、经济可行、绿色低碳“可能三角”的最为现实选择,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能源。为此,以产业密集、人口众多、对天然气需求量大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在分析“可能三角”耦合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法和克里金插值法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天然气产业“供应安全—经济可行—绿色低碳”耦合协调的时序演变、时空分异特征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时序演变方面,2012—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天然气产业“可能三角”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向,逐步由“中度失调”上升至“轻度失调”水平;区域内差距逐渐缩小,极化现象逐步减弱。②在时空分异方面,2012—202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地级市天然气产业“可能三角”耦合协调水平稳步提高,但存在空间依赖性,呈现由中部重要区域及沿海核心城市连接的发展基线向周围城市辐射的趋势。结论认为:①在宏观层面,应着重关注“供应安全—经济可行”耦合协调度较低的短板;②在地区层面,要形成区域天然气产业“城市链”格局,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协调发展;③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天然气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和健全的天然气供应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天然气产业 “可能三角” 长江三角洲地区 耦合协调理论 时空演变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导电混凝土研究现状与展望
11
作者 路建国 杨心莲 +3 位作者 蒲万丽 万旭升 王寅栋 谭俐伶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73,共12页
寒区道路、桥梁、水库大坝面板积雪结冰严重影响工程性能发挥,对工程安全运维产生较大影响。长期以来,大量使用除冰盐、融雪剂等除冰材料给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作为一种环保、高效融雪除冰技术,导电混凝土在保障工程安全、延长工程服役... 寒区道路、桥梁、水库大坝面板积雪结冰严重影响工程性能发挥,对工程安全运维产生较大影响。长期以来,大量使用除冰盐、融雪剂等除冰材料给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作为一种环保、高效融雪除冰技术,导电混凝土在保障工程安全、延长工程服役寿命、提升工程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导电混凝土用作寒冷地区房屋建筑材料,不仅兼具室内采暖功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紧张。综述常用导电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分析碳质类导电混凝土、金属类导电混凝土及复相导电混凝土的力-电-热性能,阐述导电材料对导电混凝土综合性能(包括导电性、抗冻性、耐久性)的影响机制。基于此,围绕高性能、低成本目标,提出寒区导电混凝土的研究构想:广泛使用回收碳纤维等回收材料,发展多相导电混凝土技术;将磁选粉煤灰、矿渣和硅灰等作为掺合料应用于导电混凝土中;开展低电压下导电混凝土的升温性能和导电性能研究;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发电为导电混凝土提供电源;开展复杂工程环境下导电混凝土-岩土体-环境反馈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工程 导电混凝土 导电介质 掺合料 融雪除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DEM-FEM方法的高位滑坡冲击框架建筑群损毁机制研究
12
作者 樊晓一 邓鑫 +3 位作者 刘欢 夏贵平 宋嘉麒 杨居颐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5-248,288,共15页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 高位滑坡对建筑集群的冲击破坏时常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SPH-DEM-FEM)耦合的数值模型,开展了高位滑坡对框架结构建筑群的冲击过程、建筑结构破坏机理、冲击力时程与框架柱关键点应力和弯矩等动力机制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PH-DEM-FEM耦合数值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碎石土滑坡中土(SPH)石(DEM)混合物的抛射弹跳、爬高绕流冲击运动过程。考虑了常规建筑垂直、平行于滑坡流向的三排建筑组合布局,位于滑坡近端的纵向排列建筑表现为连续性倾倒破坏,横向排列的建筑则呈现整体倾倒破坏;因前排建筑群对滑坡冲击能量的耗散及滑坡自身摩擦耗能,位于滑坡后端建筑表现为引流面墙体和前排柱发生局部破坏,结构保持稳定,损毁程度依次为上游无建筑缓冲耗能的建筑>有横向排列的建筑>有纵向排列的建筑;纵向、横向排列的建筑冲击力衰减幅度分别31%、21%。横向框架建筑整体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框架柱的直接剪断或节点塑形铰链失效;纵向框架建筑连续性倾倒的损毁机制表现为前排框架柱的失效引起后排框架柱轴向压力和极限弯矩增加,持续冲击荷载超过其极限弯矩致使后排框架柱发生弯曲破坏,最终结构倾倒。系统能量在动能、内能和摩擦耗能间转化,其中摩擦耗能占65.5%,结构耗能占23.6%,动能快速下降与内能急剧增加是建筑破坏的关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有限元法-(SPH-DEM-FEM) 高位滑坡 框架结构建筑群 损毁机制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石油天然气行业非金属管道检测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彭善碧 赵菂雯 +1 位作者 卢泓方 郑鹤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9-57,共9页
为了解国外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管道缺陷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在调研相关文献报告、企业信息、设备手册基础上,介绍国外先进非金属管道检测技术及其原理、优缺点、具体设备、应用范围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先进的超声相控阵和低能辐... 为了解国外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管道缺陷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在调研相关文献报告、企业信息、设备手册基础上,介绍国外先进非金属管道检测技术及其原理、优缺点、具体设备、应用范围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先进的超声相控阵和低能辐射电磁波技术对非金属管道检测难点(如:分层和接头处等特殊位置检测)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非金属管道检测技术正在向自动化、集成化和在线监测方向发展;塑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大量应用于给排水、船舶、航空航天、汽车和风电叶片行业,非金属管道检测可以借鉴该类领域相关技术。研究结果可为保障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管道安全运行、拓展行业应用范围、降低管道全生命周期成本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管道 检测技术 石油天然气 国外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内平动纳米板振动特性的两类尺度效应分析
14
作者 王璟 于洋蓝 +2 位作者 沈火明 王宇星 戴小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3-662,共10页
基于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研究了具有轴向速度的二维纳米薄板的横向自由振动特性。根据广义哈密顿原理建立系统面内平动的振动控制方程,以四端简支情况为例,利用复模态分析法推导了纳米板的固有频率,通过控制方程的平衡解确定了系统的临... 基于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研究了具有轴向速度的二维纳米薄板的横向自由振动特性。根据广义哈密顿原理建立系统面内平动的振动控制方程,以四端简支情况为例,利用复模态分析法推导了纳米板的固有频率,通过控制方程的平衡解确定了系统的临界速度,并进一步对亚临界和超临界速度下前4阶模态函数的实部和虚部进行了分析。数值结果表明,尺度效应在微纳尺度下会导致系统自振频率发生改变,非局部参数和应变梯度参数分别对纳米板的等效刚度产生“软化”和“硬化”效应,从而影响了纳米板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函数,高阶频率和振型受到尺度参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板 非局部应变梯度理论 尺度效应 临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定日6.8级地震拉孜县Ⅶ度区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15
作者 任辰昊 杜一鹏 +4 位作者 史庆轩 柏文 张风亮 张琼 郭栋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及多次余震,经震后初步排查,已经造成约3612户房屋倒塌,约6.15万人受灾。为了掌握此次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情况,对拉孜县范围内地震烈度为Ⅶ度的地区进行震害调查,重点考察了该范围内框...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及多次余震,经震后初步排查,已经造成约3612户房屋倒塌,约6.15万人受灾。为了掌握此次地震对建筑结构的破坏情况,对拉孜县范围内地震烈度为Ⅶ度的地区进行震害调查,重点考察了该范围内框架结构、砌体结构以及土(石)木结构的震害特征,并对其破坏原因进行分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框架结构在此次地震中受灾较轻,梁、板、柱等主要受力构件基本完好,破坏主要表现在填充墙内及边缘连接处出现裂缝;砌体结构受砌筑砂浆强度影响,在其主要竖向传力构件承重墙内出现较多剪切斜裂缝,此外构造柱与砌体的拉结效应不足,也造成连接处产生裂缝,震损情况略严重于框架结构;传统藏式土(石)木结构发生了较严重破坏,其主要竖向传力构件土坯墙“散”且“脆”的特点造成该结构在地震中很容易开裂并快速解体,致使结构坍塌。基于这些震害现象及破坏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将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日地震 建筑结构 藏族民居 震害特征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次平滑和特征加权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16
作者 许淇 杨嘉葳 王继燕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1,共7页
针对多种基于图像滤波的空谱联合分类方法在去噪的同时难以保留图像弱边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平滑和特征加权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通过最小最大规范化对原始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高光谱图像进行... 针对多种基于图像滤波的空谱联合分类方法在去噪的同时难以保留图像弱边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平滑和特征加权的高光谱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通过最小最大规范化对原始高光谱图像进行预处理,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降维,再次运用加窗域变换递归滤波在得到弱化噪声的特征图像的同时保留弱边缘,然后通过L0梯度最小化对特征图像进行二次平滑进一步抑制噪声并增强边缘,并基于方差对特征图像进行加权,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在两个数据集上进行试验,该方法的分类精度相比基于光谱特征的方法分别提升了14.06%和25.75%,相比于该领域多种滤波算法分别提升0.76%~4.3%和1.5%~5.69%,且分类结果更能反映真实地物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分类 主成分分析 加窗域变换递归滤波 L0梯度最小化 特征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演变对车桥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钞奕 吴梦雪 +1 位作者 唐德发 徐昕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8-1666,共9页
为分析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发展对车桥耦合振动系统响应的影响,针对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采用ANSYS和SIMPACK联合仿真方法,建立列车—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探讨在不同运营里程、列车运营速... 为分析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发展对车桥耦合振动系统响应的影响,针对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采用ANSYS和SIMPACK联合仿真方法,建立列车—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分别探讨在不同运营里程、列车运营速度、扣件垂向刚度和轮径变化下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演变对车桥耦合系统振动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磨耗主导阶数的演变对车桥耦合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显著。整体来讲,当车轮发生高阶多边形磨耗时,桥梁跨中横向加速度和竖向加速度显著增大,列车轮轨垂向力和脱轨系数也明显增大且列车车轮出现瞬时跳动现象,对桥上高速列车运行的品质和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需要及时对车轮进行镟修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动力响应 列车-桥梁耦合系统 车轮多边形磨耗 主导阶数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降尺度重构数据分析2002-2022年中国大陆干旱
18
作者 张东 李琼 +1 位作者 苏勇 安章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4,共11页
GRACE及其后继卫星GRACE Follow-On提供的时变重力场模型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限制了其在高分辨率长期干旱监测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结合多种水文气象数据,利用XGBoost机器学习方法对中国大陆2002-2022年陆地水储量变化进行降... GRACE及其后继卫星GRACE Follow-On提供的时变重力场模型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限制了其在高分辨率长期干旱监测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结合多种水文气象数据,利用XGBoost机器学习方法对中国大陆2002-2022年陆地水储量变化进行降尺度重构,生成中国九大流域0.1°分辨率的GRACE TWSA,并对比了不同流域的建模效果,然后利用基于GRACE数据的干旱指数GRACE-DSI与传统干旱指数scPDSI和SPEI进行比较,分析了中国九大流域不同等级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最后监测了中国九大流域干旱事件以及2022年干旱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除内陆河外,其余八大流域降尺度重构模型性能较好,降尺度重构后GRACE TWSA与NOAH TWSA一致性进一步提高。降尺度重构后的GRACE-DSI与scPDSI和SPEI干旱指数的相关性也显著增强;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干旱频率较高且主要为轻旱,相似的松辽河流域南部干旱频率也较高,但主要表现为中旱和轻旱;此外,九大流域轻旱、中旱的占比接近,重旱和特旱存在差异,淮河流域和松辽河流域的重旱占比最高,分别为14%和13.4%,长江流域特旱占比最高为16.5%,而海河流域的特旱比例最低仅6.1%;2002-2022年间,严重干旱事件大多发生在北方流域,严重程度排名前6的干旱事件中有3次发生于松辽河流域;相比scPDSI和SPEI,GRACE-DSI监测到的干旱空间变化与实际情况更加一致,但由于GRACE数据代表了所有水分的变动,冰川融水可能导致对GRACE-DSI的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时变重力场模型 陆地水储量变化 中国九大流域干旱 机器学习降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EM的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鹏 江逸帆 詹钰鑫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7-233,共7页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作为国家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具有作业线路长、风险大等特点。本文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针对油气长输管道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研究有助于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评价与提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将成熟度理论引入到...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作为国家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具有作业线路长、风险大等特点。本文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针对油气长输管道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研究有助于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评价与提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将成熟度理论引入到油气长输管道施工风险管理领域中,借鉴OPM3模型的结构模式和CMM模型的主体模式,构建包含关键风险因素、风险管理过程和成熟度等级三个维度的成熟度模型。然后运用spss25.0软件对模型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AMOS21.0软件对样本数据与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油气长输管道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的持续改进建议。最后以某管道工程建设施工项目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案例分析,证明该模型用于评价油气长输管道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长输管道 风险管理 成熟度 结构方程模型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古溪沟山洪灾害脆弱性精细化评价
20
作者 肖慧文 熊俊楠 +3 位作者 崔兴洁 雍志玮 王启盛 贾倩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4,共13页
山洪灾害极具破坏力,其承灾体的脆弱性是决定灾害破坏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大多研究都只聚焦于县级以上大尺度评价,其精度不能满足山洪灾害精细化评价工作的需求。为更快、更精准地进行山洪灾害精细化风险控制与管理,以汶川县... 山洪灾害极具破坏力,其承灾体的脆弱性是决定灾害破坏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大多研究都只聚焦于县级以上大尺度评价,其精度不能满足山洪灾害精细化评价工作的需求。为更快、更精准地进行山洪灾害精细化风险控制与管理,以汶川县漩口镇古溪沟为例,利用该地区高精度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实地调查获取的社会经济及人口数据,从暴露度、敏感性和应对力建立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game theory,GT)思想,将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组合,构建符合该地区山洪灾害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其中主观赋权法以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为代表,客观赋权法以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法为代表,再通过GIS技术,实现了精细像元尺度的山洪灾害脆弱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主观赋权、客观赋权和组合赋权3种方法在暴露度分析结果上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来源于土地利用类型指标的权重大小,而敏感性和应对力分析结果几乎相同,因此脆弱性分布特征在总体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客观赋权与组合赋权法的脆弱性评价结果高度一致,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脆弱性评价更为合理且精确;GT结果中,研究区内绝大部分区域为极低脆弱性,高达83%以上,主要是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区,极高脆弱性区域集中分布在学校、居民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只占了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承灾体脆弱性 精细化评价 组合赋权 古溪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