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纳米级微球调剖剂的性能评价及自聚集封堵特性
被引量:
20
1
作者
杨志国
岳湘安
+2 位作者
邵明鲁
岳添漆
贺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6,共9页
低渗透油藏孔喉细小、结构复杂,常规体膨性微球调剖剂存在注入与封堵性矛盾,难以实现深部调剖。为解决这一矛盾,以苯乙烯、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表面富含酰胺基团的聚合物微球调剖剂(CSA),向油藏中注入粒径小于孔喉直径...
低渗透油藏孔喉细小、结构复杂,常规体膨性微球调剖剂存在注入与封堵性矛盾,难以实现深部调剖。为解决这一矛盾,以苯乙烯、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表面富含酰胺基团的聚合物微球调剖剂(CSA),向油藏中注入粒径小于孔喉直径的CSA微球分散溶液,运移到油藏深部后,在物理化学效应作用下微球自聚集成大尺寸的微粒簇,从而实现对流体通道的封堵。CSA微球具有低膨胀倍数,在向深部运移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剪切破碎;通过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CSA微球在100℃老化35 d后,依然保持规则均匀的球形,热稳定性良好,并且微球具有核壳非均质结构。瓶试实验表明,随着阳离子浓度增加,CSA微球聚集时间逐渐缩短,并且二价阳离子的影响大于一价离子。岩芯驱替实验表明,CSA微球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聚集后的CSA微球团簇能够产生有效封堵并能运移至油藏深部起到调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油藏
深部调剖
乳液聚合
微球
封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R&NI ATRP引发机理延缓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
被引量:
2
2
作者
邵明鲁
岳湘安
+1 位作者
贺杰
李晓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针对热分解引发剂引发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过快、聚合体系中活性自由基浓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将正向与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SR&NI ATRP)应用于成胶时间控制。在就地聚合凝胶中加入三氯化铁、配体和氯乙酸钠,可使自由基聚...
针对热分解引发剂引发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过快、聚合体系中活性自由基浓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将正向与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SR&NI ATRP)应用于成胶时间控制。在就地聚合凝胶中加入三氯化铁、配体和氯乙酸钠,可使自由基聚合机理转换成SR&NI ATRP引发机理,从而使活性自由基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达到延长成胶时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50~80℃条件下,使用热分解引发剂的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小于10 h;相比于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四钠)和1,10-菲罗啉(phen),2,2’-联双吡啶更适合充当SR&NI ATRP的配体,在60℃条件下,当加入其质量分数为0.05%~0.09%时,可使成胶时间达到25 h以上;另外,通过调整三氯化铁、2,2’-联双吡啶和氯乙酸钠的质量分数,可控制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为20~40 h,满足就地聚合凝胶深部调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就地聚合凝胶
成胶时间
自由基聚合
SR&NI
ATRP引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纳米级微球调剖剂的性能评价及自聚集封堵特性
被引量:
20
1
作者
杨志国
岳湘安
邵明鲁
岳添漆
贺杰
机构
中国
石油
大学
(北京)
油气
资源与探测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大学
(北京)
石油
工程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油气田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6,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5009-004,2016ZX05050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517042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4007)。
文摘
低渗透油藏孔喉细小、结构复杂,常规体膨性微球调剖剂存在注入与封堵性矛盾,难以实现深部调剖。为解决这一矛盾,以苯乙烯、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表面富含酰胺基团的聚合物微球调剖剂(CSA),向油藏中注入粒径小于孔喉直径的CSA微球分散溶液,运移到油藏深部后,在物理化学效应作用下微球自聚集成大尺寸的微粒簇,从而实现对流体通道的封堵。CSA微球具有低膨胀倍数,在向深部运移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剪切破碎;通过透射电镜可以观察到CSA微球在100℃老化35 d后,依然保持规则均匀的球形,热稳定性良好,并且微球具有核壳非均质结构。瓶试实验表明,随着阳离子浓度增加,CSA微球聚集时间逐渐缩短,并且二价阳离子的影响大于一价离子。岩芯驱替实验表明,CSA微球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聚集后的CSA微球团簇能够产生有效封堵并能运移至油藏深部起到调剖作用。
关键词
低渗油藏
深部调剖
乳液聚合
微球
封堵性能
Keyword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deep profile contro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microspheres
plugging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R&NI ATRP引发机理延缓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
被引量:
2
2
作者
邵明鲁
岳湘安
贺杰
李晓骁
机构
油气
资源与探测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大学
(北京)
石油
工程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大学
(北京)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油气田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致密油藏高效开采与提高采收率新技术”(2017ZX05009-004)
“鄂尔多斯盆地大型低渗透岩性地层油气藏开发示范工程”(2016ZX05050012)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低渗油藏超分子凝胶调剖剂及其就地聚合成胶的控制机理”(517042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致密油储层提高采收率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51334007)。
文摘
针对热分解引发剂引发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过快、聚合体系中活性自由基浓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将正向与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SR&NI ATRP)应用于成胶时间控制。在就地聚合凝胶中加入三氯化铁、配体和氯乙酸钠,可使自由基聚合机理转换成SR&NI ATRP引发机理,从而使活性自由基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达到延长成胶时间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50~80℃条件下,使用热分解引发剂的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小于10 h;相比于乙二胺四乙酸四钠(EDTA四钠)和1,10-菲罗啉(phen),2,2’-联双吡啶更适合充当SR&NI ATRP的配体,在60℃条件下,当加入其质量分数为0.05%~0.09%时,可使成胶时间达到25 h以上;另外,通过调整三氯化铁、2,2’-联双吡啶和氯乙酸钠的质量分数,可控制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为20~40 h,满足就地聚合凝胶深部调剖的要求。
关键词
调剖剂
就地聚合凝胶
成胶时间
自由基聚合
SR&NI
ATRP引发机理
Keywords
profile control agent
in-situ polymerization gel
gelation tim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SR&NI ATRP initi 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纳米级微球调剖剂的性能评价及自聚集封堵特性
杨志国
岳湘安
邵明鲁
岳添漆
贺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SR&NI ATRP引发机理延缓就地聚合凝胶成胶时间
邵明鲁
岳湘安
贺杰
李晓骁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