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4
篇文章
<
1
2
…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气藏重复酸压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平礼
李年银
+2 位作者
赵立强
张倩
史鸿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82,共3页
酸压技术是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气藏建产、增储上产的主要手段,在过去的大规模化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但是部分酸压后的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酸蚀裂缝失效,也有部分井由于作业和工艺方面的原因未能有效投产。对于这类井,重...
酸压技术是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气藏建产、增储上产的主要手段,在过去的大规模化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但是部分酸压后的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酸蚀裂缝失效,也有部分井由于作业和工艺方面的原因未能有效投产。对于这类井,重复酸压是其获得产能和达到经济开采的重要措施。文章主要从重复酸压的方式、造缝酸蚀机理以及重复酸压的测试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并结合轮南油田的储层特征及以往酸压的具体情况,阐述了轮南油田重复酸压的技术难点、选井原则、适宜的重复酸压工作液体系以及工艺设计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对该区碳酸盐岩油气藏改造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酸压
碳酸盐岩
轮南油田
造缝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钻井井壁稳定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世明
周俊
+1 位作者
邓小刚
罗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85-191,共7页
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钻井过程常面临恶性井漏、井塌和卡钻等复杂情况。通过对华北油田冀中坳陷20余口井的地质工程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潜山内幕油气藏影响井壁稳定因素:下第三系地层稳定性差(硬脆性泥页岩易垮塌,微米级微裂缝极为...
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钻井过程常面临恶性井漏、井塌和卡钻等复杂情况。通过对华北油田冀中坳陷20余口井的地质工程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潜山内幕油气藏影响井壁稳定因素:下第三系地层稳定性差(硬脆性泥页岩易垮塌,微米级微裂缝极为发育,岩性复杂多变和地层存在多套压力系统),潜山内幕碳酸盐岩储层孔洞裂缝极为发育,断层和潜山风化壳形成破碎带以及深层井底高温影响。针对井壁稳定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增强钻井液对下第三系硬脆性泥页岩的抑制和封堵性,其中对微裂缝的封堵是关键,异常压力和复杂岩性段要合理设计井身结构,优化钻具组合;碳酸盐地层重点是强化裂缝封堵,且密度是防漏控制因素,与地层压力近平衡的低密度水包油乳化钻井液防漏效果好;利用软化点适当及粒度分布合适的可变形封堵材料对破碎地层形成快速封堵并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有利于井壁稳定;对井底高温情况要选用合适的抗高温钻井液体系,关键要维护好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的性能,提高其抗温能力,维持高温高压下胶体稳定,稳定流变性能和滤失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潜山内幕
井壁稳定
硬脆性泥页岩
碳酸盐岩
微裂缝
封堵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地震属性技术识别构造岩性物性复合油气藏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志军
刘全稳
+1 位作者
邹鲁新
张学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2,共3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主要是借助各种数学分析方法,从地震数据中拾取有关岩性及含油性等多种属性的信息,同时结合工区内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参数转换,进而直接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文章在地震属性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拐16井油...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主要是借助各种数学分析方法,从地震数据中拾取有关岩性及含油性等多种属性的信息,同时结合工区内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参数转换,进而直接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文章在地震属性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拐16井油气藏地震属性识别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了该油气藏属于构造岩性物性复合油气藏类型的例子。拐16井区油气藏最初被作为构造圈闭,随后被预测为岩性圈闭,但后期的钻探结果表明这都是不正确的。利用均方根振幅、瞬时相位、反射能量等地震属性并结合沉积、构造等储层信息,对拐16井油气藏的岩性、物性、构造和含油气性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该油气藏为构造岩性物性复合油气藏,所提出的滚动勘探开发建议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被生产管理部门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岩石性质
物性参数
复杂油气藏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峰油气藏概述(Ⅰ)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全稳
李洪玺
+2 位作者
程绪彬
雷向阳
张学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4-48,共5页
正峰油气藏概念的提出,开启了对油气藏属性与结构的新认识,以及对其勘探开发的一套新观念。正峰油气藏的属性之一就是它的储量是动态的,最终储量大于容积、产量大于可采储量,其结构不是单一的“藏”,而是由“油气藏”、“油气场”、“...
正峰油气藏概念的提出,开启了对油气藏属性与结构的新认识,以及对其勘探开发的一套新观念。正峰油气藏的属性之一就是它的储量是动态的,最终储量大于容积、产量大于可采储量,其结构不是单一的“藏”,而是由“油气藏”、“油气场”、“油气源”组合而成的有机统一体。正峰油气藏结构的优质与否决定了其藏续能力(藏续能力是指油气藏继续捕获油气的能力)。文章分别简单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的油气场结构、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矿的复苏原因和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所存在的正峰油气藏实例,从我国西、中、东部的实例选择性地说明了我国存在着这种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盆地
烃源
中国
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柔性复合吸水凝胶PAG注入性能实验室评价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广聚
彭红利
+1 位作者
蒲万芬
张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8,共3页
针对目前用于油田调剖堵水的复合吸水凝胶吸水后柔韧性和注入能力差,不能有效进行深部调剖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吸水凝胶吸水性和注入性的方法,并制得柔性复合吸水凝胶PAG。依据压力叠加机理,该颗粒进入地层深部可有效封堵高渗透地层,从而...
针对目前用于油田调剖堵水的复合吸水凝胶吸水后柔韧性和注入能力差,不能有效进行深部调剖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吸水凝胶吸水性和注入性的方法,并制得柔性复合吸水凝胶PAG。依据压力叠加机理,该颗粒进入地层深部可有效封堵高渗透地层,从而启动低渗透剩余油富集区域;其在注入性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注入能力,提出了注入度的概念并用以评价凝胶的注入性能,初步给出了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证明方法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吸水凝胶
注入性能
柔性
深部调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气锤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25
6
作者
刘权萍
孟英峰
+1 位作者
梁红
李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3,共4页
针对目前深部、复杂地层钻速低和易产生井斜、大直径井眼和水平井施加钻压困难、钻井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通过相关文献提供的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得出:空气锤结合了冲击回转钻井和空气钻井的两大钻井优势,转速低,扭矩小,钻压...
针对目前深部、复杂地层钻速低和易产生井斜、大直径井眼和水平井施加钻压困难、钻井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通过相关文献提供的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得出:空气锤结合了冲击回转钻井和空气钻井的两大钻井优势,转速低,扭矩小,钻压小,降低了钻具循环应力和磨损,控制井斜容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械钻速、降低了钻井时间和成本,钻硬地层时优点更为突出,由此提出了研究空气锤的必要性,并全面总结了空气锤钻井的优越性,同时也指出了它应用的局限性。最后分析了我国油气资源现状、钻井状况和空气锤在国内外的应用实例,得出空气锤在低压低渗层欠平衡钻井、欠平衡钻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复杂地层、大直径井中开发油气资源有着广泛地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锤
钻井
钻压
钻速
成本
井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低渗透油藏合理注气能力和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
37
7
作者
李莉
庞彦明
+1 位作者
雷友忠
郭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8-121,共4页
针对国内外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及大庆外围芳48断块地质特点,在开展室内油水和油气相渗透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油水及油气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及气藏工程方法,分析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和油气渗流特征、采油指数与吸水指数、采油指数与吸气...
针对国内外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及大庆外围芳48断块地质特点,在开展室内油水和油气相渗透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油水及油气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及气藏工程方法,分析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和油气渗流特征、采油指数与吸水指数、采油指数与吸气指数、油层破裂压力和注气能力的关系,研究出了特低渗透油藏注气能力设计方法,并在芳48断块注气方案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表明:芳48断块特低渗透扶余油层具有常规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渗流特征,采油能力和吸水能力低,吸气能力较高,在合理注入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注气能力,注气比注水开发效果好。矿场试验结果证实,芳48断块注入产能设计指标与矿场实际开采结果相近,注气压力较低,油层吸气能力强,油井产量明显高于类似的水驱油藏的产量,说明注气开发是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动用程度的有效途径,为类似油藏注气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开发
注气
注入能力
采收率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长岩心实验测定方法
被引量:
13
8
作者
汤勇
孙雷
+2 位作者
戚志林
杜志敏
孙良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0-102,共3页
目前,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Soc)大小存在争论。文章建立了利用HYCAL长岩心驱替实验设备测试和计算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方法。实验采用两个回压阀控制长岩心前后压力,动态建立凝析气藏反凝析时的凝析油饱和度,岩心出口使用毛细...
目前,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Soc)大小存在争论。文章建立了利用HYCAL长岩心驱替实验设备测试和计算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方法。实验采用两个回压阀控制长岩心前后压力,动态建立凝析气藏反凝析时的凝析油饱和度,岩心出口使用毛细管观察反凝析油的临界流动;利用基于状态方程、考虑相间传质的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大小。应用该方法对某实例凝析气藏真实岩心和地层流体进行了两组长岩心实验,计算结果显示Soc为8.19%和9.7%,这进一步验证了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可以很低的事实。综合文章和部分文献的Soc结果分析认为:水湿且含较高束缚水饱和度时凝析油的临界流动饱和度可能很低;束缚水饱和度、润湿性、储层孔隙大小及其分布会影响Soc的大小,这也是Soc大小存在争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反凝析
流体流动
临界饱和度
岩心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致密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侵量的最优化计算
被引量:
8
9
作者
张凤东
康毅力
+2 位作者
刘永良
游利军
杨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7,共3页
在致密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侵量的准确计算是预测水侵开发动态及防治水相圈闭损害的重要内容。把裂缝—孔隙型气藏划分为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通过建立水驱致密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最优化数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对致密气藏开...
在致密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侵量的准确计算是预测水侵开发动态及防治水相圈闭损害的重要内容。把裂缝—孔隙型气藏划分为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通过建立水驱致密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最优化数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对致密气藏开发中的水侵量进行计算。避免了使用难以获取的或获取不准确的地层及水体参数的发生,在进行水侵量计算的同时,得出了在不同开发时期的产气量、基质系统向裂缝系统的转移气量等参数,为气藏的动态分析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侵量
优化模型
遗传算法
裂缝系统
转移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姜贻伟
戚志林
+2 位作者
郭平
孙雷
毕建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99,共4页
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采用真实岩样和流体研究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成果报道。文章介绍了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研究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方法,选取Q75井的真实岩样...
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采用真实岩样和流体研究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成果报道。文章介绍了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研究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方法,选取Q75井的真实岩样和流体,通过长岩心衰竭实验测试了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将测试结果与国内外其它中高渗凝析气藏的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饱和度较低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超声波测试技术对研究深层高温高压低渗凝析气藏的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②桥口低渗凝析气藏的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要比国内外其它中高渗凝析气藏的低得多;③较高的束缚水饱和度是导致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温高压低渗凝析气藏更低的油气界面张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实验所用岩心的长度对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大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凝析油气藏
临界流动
饱和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地质条件
被引量:
7
11
作者
陈国民
刘全稳
+2 位作者
徐剑良
胡海涛
张学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层和勘探目的层之一,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天然气储集特征和成藏规律的认识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针对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地质条件的研究不多。该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可供勘探面积大,以此...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层和勘探目的层之一,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天然气储集特征和成藏规律的认识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针对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地质条件的研究不多。该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可供勘探面积大,以此作为目的层的探井少,研究程度低。文章分析了蜀南地区须家河组烃源岩母质类型与生成时期、储层主要发育层位与控制因素、圈闭、保存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搞清了影响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的各项地质因素。认为蜀南地区油气来源较为充足、有利储层广泛存在、裂缝发育程度较高、盖层条件良好;圈闭的生储盖组合良好,烃源区油气大量生成时间、运移时间与圈闭形成时间和构造改造配套,具有良好的成藏地质条件,有望获得较好的勘探效果,这为蜀南地区须家河组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天然气
生储盖组合
油气藏保存条件
四川盆地
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X-射线衍射仪评价防膨剂效果的实验方法
被引量:
7
12
作者
徐洪明
唐洪明
+1 位作者
田刚
邢希金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以水化膨胀能力最强的钠蒙脱石为研究对象,利用X′PertPro粉晶X-射线衍射仪测试蒙脱石(001)晶面间距的原理,探索性地建立了使用X-射线衍射仪直接、快速评价防膨剂防膨效果的方法和实验流程。系统总结了钠蒙脱石在去离子水、有机防膨剂...
以水化膨胀能力最强的钠蒙脱石为研究对象,利用X′PertPro粉晶X-射线衍射仪测试蒙脱石(001)晶面间距的原理,探索性地建立了使用X-射线衍射仪直接、快速评价防膨剂防膨效果的方法和实验流程。系统总结了钠蒙脱石在去离子水、有机防膨剂、无机防膨剂中的(001)晶面间距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蒙脱石(001)晶面间距的变化能够直观的反应防膨剂的防膨效果。并且采取了先抑后膨、先膨后抑的方法对防膨剂的稳定性、持续性进行了评价,拓宽了评价防膨剂的性能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晶面间距
粘土矿物
膨胀
X-身十线衍射
防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13
作者
郑存川
唐晓东
+2 位作者
黄元东
王燕
杨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CO2在油田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用于提高采收率、泡沫压裂、改善酸化效果、泡沫调堵以及解堵增能,并针对我国CO2在油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CO2
提高采收率
泡沫压裂
改善酸化
调堵
解堵增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组合模型预测油田开发指标
被引量:
7
14
作者
张烈辉
袁迎中
+1 位作者
王健
熊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将灰色理论GM(1,1)模型与水驱特征曲线结合起来,选取产量极差值最低的曲线作为GM(1,1)模型预测对象,在预测出未来产量的基础上,利用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出其他开发指标。该方法既解决了GM(1,1)模型缺少水驱规律的问题,又解决了水驱曲线预...
将灰色理论GM(1,1)模型与水驱特征曲线结合起来,选取产量极差值最低的曲线作为GM(1,1)模型预测对象,在预测出未来产量的基础上,利用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出其他开发指标。该方法既解决了GM(1,1)模型缺少水驱规律的问题,又解决了水驱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的问题。将该方法应用于火烧山H2油组,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为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水驱曲线
组合模型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O_2驱提高气藏采收率及埋存实验
被引量:
24
15
作者
汤勇
张超
+3 位作者
杜志敏
崔书姮
马勇新
米洪刚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5期34-40,49,共8页
温室气体CO_2在枯竭气藏中埋存和提高气藏采收率是目前世界研究热点。为了揭示气藏中CO_2埋存与提高气藏采收率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CO_2驱替CH_4的长岩心实验。通过8 MPa、80℃下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驱替速度...
温室气体CO_2在枯竭气藏中埋存和提高气藏采收率是目前世界研究热点。为了揭示气藏中CO_2埋存与提高气藏采收率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CO_2驱替CH_4的长岩心实验。通过8 MPa、80℃下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驱替速度、地层倾角、储层渗透率和束缚水存在对CH_4采收率、CO_2突破时间及埋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_2驱替CH_4过程采收率在86.92%~98.63%,CO_2突破时间在0.702 PV^0.879 PV,CO_2突破时CH_4采收率在71.73%~87.56%。有束缚水存在时储层中CO_2饱和度约为55%,溶解在水中部分占1.9%PV。驱替速度越小,CO_2突破越快,最终CH_4采收率越小;高注低采45°比低注高采10°、45°时CO_2突破要分别早0.1 PV、0.17 PV,采收率低约3.3%;束缚水存在使CO_2突破滞后0.11 PV,最终CH_4采收率增加约3%;渗透率越低时,相同注入PV时CO_2突破时间越早,最终CH_4采收率越低。研究结果说明,气藏中注CO_2可提高气藏采收率及实施CO_2埋存,CO_2超临界性质、重力作用、低速下扩散以及CO_2在地层水中溶解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超临界CO2
CO2埋存
提高气藏采收率
长岩心驱替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氧化碳含量对天然气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6
作者
王锦昌
杜建芬
+2 位作者
曾铮
郭平
袁立鹤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115-118,共4页
采用室内研究的方法,对CO2含量分别为10%,30%,50%,70%,90%,100%的天然气样品做了3个不同温度(20℃,30℃,40℃)下的恒组成膨胀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CO2含量由10%增大到100%,天然气样品的临界温度由-69.86℃增高到31.4℃,临界压力由4...
采用室内研究的方法,对CO2含量分别为10%,30%,50%,70%,90%,100%的天然气样品做了3个不同温度(20℃,30℃,40℃)下的恒组成膨胀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CO2含量由10%增大到100%,天然气样品的临界温度由-69.86℃增高到31.4℃,临界压力由4.85MPa增高到7.38MPa;温度不变,压力一定时,随着天然气中CO2含量的增高,天然气样品的相对体积呈增大的趋势,不同CO2含量的天然气样品随压力降低其体积膨胀规律表现出了类似CO2超临界状态的特征。以上认识对CO2和天然气混合气体驱油施工及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膨胀实验
相对体积
超临界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温高压水洗物性变化实验研究——以塔里木轮南油田T_Ⅰ油组为例
被引量:
4
17
作者
郭平
徐云林
+2 位作者
石美
张娟
练章贵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塔里木轮南油田TⅠ油组已有20年注水开发历史,近年对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水洗动用状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均未在地层条件下进行。该文利用取自该油田的流体和岩心,进行高温高压下的水洗模拟实验,以弄清储层条件下油水渗流规...
塔里木轮南油田TⅠ油组已有20年注水开发历史,近年对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水洗动用状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均未在地层条件下进行。该文利用取自该油田的流体和岩心,进行高温高压下的水洗模拟实验,以弄清储层条件下油水渗流规律,研究储层长期水洗后微观孔隙结构、润湿性等变化特征。实验表明:水洗过后,岩心孔渗降低幅度随水洗倍数增加而略有增大,分选性变差;水湿性随水洗倍数增大而增强;相渗曲线的Swi与Sor均增大,Krw(Sor)降低,驱油效率降低;水洗后未形成大孔道,造成水提前突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TI层内存在平面与纵向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水洗
油气层物理
实验研究
油田开发
轮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验分析泥岩水化膨胀应力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8
18
作者
徐力群
刘厚彬
孟英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154,共4页
在钻井的过程中,泥页岩地层一旦与水基钻井液接触后,便会发生水化膨胀作用,在地层压力和上覆岩层压力的约束下产生膨胀应力,岩石强度降低,井壁稳定性下降。因此,研究水化膨胀作用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泥岩井壁稳定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钻井的过程中,泥页岩地层一旦与水基钻井液接触后,便会发生水化膨胀作用,在地层压力和上覆岩层压力的约束下产生膨胀应力,岩石强度降低,井壁稳定性下降。因此,研究水化膨胀作用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泥岩井壁稳定的关键内容之一。基于泥页岩的水化作用机理,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水基钻井液中的离子类型及其浓度对水化膨胀应力的影响,并且测量了岩样水化后的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泥岩水化膨胀应力与离子类型和浓度有关;水化后泥岩的含水量越大,产生的线膨胀应力越大,力学参数越小;线膨胀应力与泥岩水化后的力学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指数递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
线膨胀应力
含水量
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有效开发致密碳酸盐岩气藏的新工艺——体积酸压
被引量:
5
19
作者
李年银
代金鑫
+3 位作者
张倩
贾建鹏
隋蕾
朱好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27-38,共12页
如何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进行有效开发,并使其稳产、高产一直是业界难题。针对这一难题,通过借鉴国外致密油气成功开发的一些研究成果,国内率先提出了针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的体积酸压工艺,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简要阐...
如何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进行有效开发,并使其稳产、高产一直是业界难题。针对这一难题,通过借鉴国外致密油气成功开发的一些研究成果,国内率先提出了针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的体积酸压工艺,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简要阐述了体积酸压的缝网形成机理,通过对比分析,初步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实施体积酸压的可能性;通过岩石脆性评价、裂缝发育及水平主应力差测试、原地应力方位与天然裂缝方位测定、裂缝潜在力学活动性预测、酸岩反应及酸液滤失实验,综合分析了目标气藏实施体积酸压的可行性;并结合现场应用简要阐述了实施体积酸压的原则和思路。最后,针对目前体积酸压实践给出了相关施工建议。该研究成果将推动致密油气藏体积酸压设计理论的发展,加快体积酸压工艺和材料研发速度,提升碳酸盐岩致密油气藏体积酸压优化设计水平,为今后致密油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
致密碳酸盐岩
体积酸压
缝网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辉绿岩地层井壁垮塌机理及主控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20
作者
刘厚彬
勐睿
+2 位作者
孟英峰
李双贵
李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27,共7页
新疆A井区深部辉绿岩地层井壁垮塌严重,多次引发井下复杂,阻碍了该地区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开展辉绿岩微观组构、水理化性能及力学特性实验研究,揭示了辉绿岩地层井壁岩石垮塌失稳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辉绿...
新疆A井区深部辉绿岩地层井壁垮塌严重,多次引发井下复杂,阻碍了该地区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开展辉绿岩微观组构、水理化性能及力学特性实验研究,揭示了辉绿岩地层井壁岩石垮塌失稳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辉绿岩岩体微细观裂缝十分发育,裂缝间主要为长石充填,含有少量黏土,部分裂缝为无充填缝,且裂缝纵横交错,连通性好;发育有裂缝的辉绿岩岩体力学强度远低于均质无裂缝岩体,仅为后者的10%~20%;水化效应对辉绿岩岩体力学强度影响不明显,影响幅度为2%~7%。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裂缝的力学弱面效应对辉绿岩地层坍塌压力影响最大,影响幅度为21%;裂缝间的渗流效应影响次之,影响幅度为11%,水化效应影响不明显,仅为2%。因此,考虑辉绿岩地层裂缝的力学弱面效应影响,准确设计钻井液密度是稳定辉绿岩地层的关键。其次,结合辉绿岩微裂缝缝宽尺寸大小,优化设计钻井液防塌封堵材料尺寸,增强的钻井液防塌封堵性能可有效改善辉绿岩地层井壁稳定性。现场应用实例表明,合理设计钻井液密度和增强钻井液防塌封堵性可有效提高辉绿岩地层井壁稳定性,井下垮塌遇阻复杂情况大幅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
井壁失稳
渗流效应
裂缝
封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气藏重复酸压理论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刘平礼
李年银
赵立强
张倩
史鸿祥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0-82,共3页
基金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重点资助项目"轮南油田酸压效果评估及方案优选"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酸压技术是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气藏建产、增储上产的主要手段,在过去的大规模化应用中获得良好效果。但是部分酸压后的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酸蚀裂缝失效,也有部分井由于作业和工艺方面的原因未能有效投产。对于这类井,重复酸压是其获得产能和达到经济开采的重要措施。文章主要从重复酸压的方式、造缝酸蚀机理以及重复酸压的测试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并结合轮南油田的储层特征及以往酸压的具体情况,阐述了轮南油田重复酸压的技术难点、选井原则、适宜的重复酸压工作液体系以及工艺设计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对该区碳酸盐岩油气藏改造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重复酸压
碳酸盐岩
轮南油田
造缝机理
Keywords
acid-refracturing, carbonatite reservoir, Lunnan oilfield, Fracture etch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钻井井壁稳定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何世明
周俊
邓小刚
罗飞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南
石油
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85-19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4202)
(51474186)资助
文摘
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钻井过程常面临恶性井漏、井塌和卡钻等复杂情况。通过对华北油田冀中坳陷20余口井的地质工程等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潜山内幕油气藏影响井壁稳定因素:下第三系地层稳定性差(硬脆性泥页岩易垮塌,微米级微裂缝极为发育,岩性复杂多变和地层存在多套压力系统),潜山内幕碳酸盐岩储层孔洞裂缝极为发育,断层和潜山风化壳形成破碎带以及深层井底高温影响。针对井壁稳定影响因素提出相应技术措施:增强钻井液对下第三系硬脆性泥页岩的抑制和封堵性,其中对微裂缝的封堵是关键,异常压力和复杂岩性段要合理设计井身结构,优化钻具组合;碳酸盐地层重点是强化裂缝封堵,且密度是防漏控制因素,与地层压力近平衡的低密度水包油乳化钻井液防漏效果好;利用软化点适当及粒度分布合适的可变形封堵材料对破碎地层形成快速封堵并适当提高钻井液密度有利于井壁稳定;对井底高温情况要选用合适的抗高温钻井液体系,关键要维护好高温高压条件下钻井液的性能,提高其抗温能力,维持高温高压下胶体稳定,稳定流变性能和滤失量。
关键词
冀中坳陷
潜山内幕
井壁稳定
硬脆性泥页岩
碳酸盐岩
微裂缝
封堵
技术
Keywords
Jizhong Depression
inner buried hill
wellbore stability
hard brittle
carbonatite
microfractures
plugg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E2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地震属性技术识别构造岩性物性复合油气藏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志军
刘全稳
邹鲁新
张学才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新疆
油气
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2,共3页
文摘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主要是借助各种数学分析方法,从地震数据中拾取有关岩性及含油性等多种属性的信息,同时结合工区内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参数转换,进而直接指导油气勘探与开发。文章在地震属性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拐16井油气藏地震属性识别技术的应用,分析研究了该油气藏属于构造岩性物性复合油气藏类型的例子。拐16井区油气藏最初被作为构造圈闭,随后被预测为岩性圈闭,但后期的钻探结果表明这都是不正确的。利用均方根振幅、瞬时相位、反射能量等地震属性并结合沉积、构造等储层信息,对拐16井油气藏的岩性、物性、构造和含油气性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该油气藏为构造岩性物性复合油气藏,所提出的滚动勘探开发建议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被生产管理部门所接受。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岩石性质
物性参数
复杂油气藏
准噶尔盆地
Keywords
seismic exploration, rock property, physical property parameter, complex hydrocarbon reservoir, Zhungar basin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峰油气藏概述(Ⅰ)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全稳
李洪玺
程绪彬
雷向阳
张学才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四川
石油
管理局
地质
勘探
开发
研究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4-48,共5页
基金
四川省矿产普查与勘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ZD0414)的资助。
文摘
正峰油气藏概念的提出,开启了对油气藏属性与结构的新认识,以及对其勘探开发的一套新观念。正峰油气藏的属性之一就是它的储量是动态的,最终储量大于容积、产量大于可采储量,其结构不是单一的“藏”,而是由“油气藏”、“油气场”、“油气源”组合而成的有机统一体。正峰油气藏结构的优质与否决定了其藏续能力(藏续能力是指油气藏继续捕获油气的能力)。文章分别简单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的油气场结构、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矿的复苏原因和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所存在的正峰油气藏实例,从我国西、中、东部的实例选择性地说明了我国存在着这种油气藏。
关键词
油气藏
盆地
烃源
中国
实例
Keywords
oil and gas reservoir, continuity, field, globe, basin, hydrocarbon source, China, example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性复合吸水凝胶PAG注入性能实验室评价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广聚
彭红利
蒲万芬
张岛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石化
西南
分公司工程技术院
中国
石油
大庆油田试采公司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6-68,共3页
基金
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基金"油田深部调剖用柔性吸水凝胶的优化合成及注入性评价"(CXJJ27010)资助
文摘
针对目前用于油田调剖堵水的复合吸水凝胶吸水后柔韧性和注入能力差,不能有效进行深部调剖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吸水凝胶吸水性和注入性的方法,并制得柔性复合吸水凝胶PAG。依据压力叠加机理,该颗粒进入地层深部可有效封堵高渗透地层,从而启动低渗透剩余油富集区域;其在注入性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注入能力,提出了注入度的概念并用以评价凝胶的注入性能,初步给出了试验方法和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证明方法合理。
关键词
复合吸水凝胶
注入性能
柔性
深部调剖
Keywords
composite absorption gel,injectivity,flexibility,deep profile control
分类号
TE357.43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气锤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
25
6
作者
刘权萍
孟英峰
梁红
李旭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53,共4页
基金
CNPC气体钻井技术相关基础研究项目(编号:03A20204)。
文摘
针对目前深部、复杂地层钻速低和易产生井斜、大直径井眼和水平井施加钻压困难、钻井成本高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通过相关文献提供的数据和图表资料分析得出:空气锤结合了冲击回转钻井和空气钻井的两大钻井优势,转速低,扭矩小,钻压小,降低了钻具循环应力和磨损,控制井斜容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械钻速、降低了钻井时间和成本,钻硬地层时优点更为突出,由此提出了研究空气锤的必要性,并全面总结了空气锤钻井的优越性,同时也指出了它应用的局限性。最后分析了我国油气资源现状、钻井状况和空气锤在国内外的应用实例,得出空气锤在低压低渗层欠平衡钻井、欠平衡钻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复杂地层、大直径井中开发油气资源有着广泛地应用前景。
关键词
空气锤
钻井
钻压
钻速
成本
井斜
Keywords
DTH hammer, well drilling, bit pressure, penetration rate, cost, well deviation
分类号
TE9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低渗透油藏合理注气能力和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
37
7
作者
李莉
庞彦明
雷友忠
郭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
开发
研究院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8-121,共4页
基金
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编号:95-109)部分内容。
文摘
针对国内外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及大庆外围芳48断块地质特点,在开展室内油水和油气相渗透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油水及油气渗流理论和油藏工程及气藏工程方法,分析了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油水和油气渗流特征、采油指数与吸水指数、采油指数与吸气指数、油层破裂压力和注气能力的关系,研究出了特低渗透油藏注气能力设计方法,并在芳48断块注气方案设计中得到有效应用。研究表明:芳48断块特低渗透扶余油层具有常规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渗流特征,采油能力和吸水能力低,吸气能力较高,在合理注入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注气能力,注气比注水开发效果好。矿场试验结果证实,芳48断块注入产能设计指标与矿场实际开采结果相近,注气压力较低,油层吸气能力强,油井产量明显高于类似的水驱油藏的产量,说明注气开发是提高特低渗透油藏动用程度的有效途径,为类似油藏注气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开发
注气
注入能力
采收率
大庆油田
Keywords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development, gas injection, injection capacity, recovery rate, Daqing Oilfield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长岩心实验测定方法
被引量:
13
8
作者
汤勇
孙雷
戚志林
杜志敏
孙良田
机构
成都理工
大学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0-102,共3页
文摘
目前,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Soc)大小存在争论。文章建立了利用HYCAL长岩心驱替实验设备测试和计算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方法。实验采用两个回压阀控制长岩心前后压力,动态建立凝析气藏反凝析时的凝析油饱和度,岩心出口使用毛细管观察反凝析油的临界流动;利用基于状态方程、考虑相间传质的物质平衡方法计算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大小。应用该方法对某实例凝析气藏真实岩心和地层流体进行了两组长岩心实验,计算结果显示Soc为8.19%和9.7%,这进一步验证了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可以很低的事实。综合文章和部分文献的Soc结果分析认为:水湿且含较高束缚水饱和度时凝析油的临界流动饱和度可能很低;束缚水饱和度、润湿性、储层孔隙大小及其分布会影响Soc的大小,这也是Soc大小存在争议的原因。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反凝析
流体流动
临界饱和度
岩心
实验
Keywords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 retrograde, critical flow saturation, long core flooding, experiment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致密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侵量的最优化计算
被引量:
8
9
作者
张凤东
康毅力
刘永良
游利军
杨宇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7,共3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研究项目"致密砂岩气藏多尺度水相圈闭损害模型与调控研究"(07ZQ026-113)
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致密砂岩气藏经济开发全过程储层保护"(02ZQ026-042)资助
文摘
在致密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侵量的准确计算是预测水侵开发动态及防治水相圈闭损害的重要内容。把裂缝—孔隙型气藏划分为基质系统和裂缝系统,通过建立水驱致密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及最优化数学模型,应用遗传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对致密气藏开发中的水侵量进行计算。避免了使用难以获取的或获取不准确的地层及水体参数的发生,在进行水侵量计算的同时,得出了在不同开发时期的产气量、基质系统向裂缝系统的转移气量等参数,为气藏的动态分析和预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致密气藏
水侵量
优化模型
遗传算法
裂缝系统
转移气量
Keywords
tight gas reservoir, water influx,optimized model, genetic algorithm,fracture system,transfer gas production
分类号
TE31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
9
10
作者
姜贻伟
戚志林
郭平
孙雷
毕建霞
机构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
开发
科学研究院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99,共4页
基金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大中型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所属专题"低渗凝析气藏开发技术研究"(编号:2003BA613A-07-07)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采用真实岩样和流体研究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成果报道。文章介绍了采用超声波测试技术研究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方法,选取Q75井的真实岩样和流体,通过长岩心衰竭实验测试了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将测试结果与国内外其它中高渗凝析气藏的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饱和度较低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超声波测试技术对研究深层高温高压低渗凝析气藏的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②桥口低渗凝析气藏的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要比国内外其它中高渗凝析气藏的低得多;③较高的束缚水饱和度是导致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较低的主要原因,而高温高压低渗凝析气藏更低的油气界面张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此外,实验所用岩心的长度对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大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凝析油气藏
临界流动
饱和度
研究
Keywords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 critical flow, saturation degree, research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地质条件
被引量:
7
11
作者
陈国民
刘全稳
徐剑良
胡海涛
张学才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四川
石油
管理局测井公司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项目管理部
出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文摘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四川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层和勘探目的层之一,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天然气储集特征和成藏规律的认识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针对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地质条件的研究不多。该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可供勘探面积大,以此作为目的层的探井少,研究程度低。文章分析了蜀南地区须家河组烃源岩母质类型与生成时期、储层主要发育层位与控制因素、圈闭、保存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匹配关系,搞清了影响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的各项地质因素。认为蜀南地区油气来源较为充足、有利储层广泛存在、裂缝发育程度较高、盖层条件良好;圈闭的生储盖组合良好,烃源区油气大量生成时间、运移时间与圈闭形成时间和构造改造配套,具有良好的成藏地质条件,有望获得较好的勘探效果,这为蜀南地区须家河组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晚三叠世
天然气
生储盖组合
油气藏保存条件
四川盆地
南
Keywords
Late Triassic, natural gas, source-reservoir-cap rock combination, oil and gas reservoir, preservation condition, Sichuan basin, south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X-射线衍射仪评价防膨剂效果的实验方法
被引量:
7
12
作者
徐洪明
唐洪明
田刚
邢希金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西南
石油
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5,共3页
文摘
以水化膨胀能力最强的钠蒙脱石为研究对象,利用X′PertPro粉晶X-射线衍射仪测试蒙脱石(001)晶面间距的原理,探索性地建立了使用X-射线衍射仪直接、快速评价防膨剂防膨效果的方法和实验流程。系统总结了钠蒙脱石在去离子水、有机防膨剂、无机防膨剂中的(001)晶面间距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蒙脱石(001)晶面间距的变化能够直观的反应防膨剂的防膨效果。并且采取了先抑后膨、先膨后抑的方法对防膨剂的稳定性、持续性进行了评价,拓宽了评价防膨剂的性能参数。
关键词
蒙脱石
晶面间距
粘土矿物
膨胀
X-身十线衍射
防膨剂
Keywords
smectite
attice spacing
clay mineral
expansion
X-ray diffraction
inhibitor for anti-swelling
分类号
TQ330 [化学工程—橡胶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
10
13
作者
郑存川
唐晓东
黄元东
王燕
杨凯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吐哈油田分公司温米采油厂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海上稠油热采增效机理及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1ZX05024-005-008)
文摘
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CO2在油田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用于提高采收率、泡沫压裂、改善酸化效果、泡沫调堵以及解堵增能,并针对我国CO2在油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CO2
提高采收率
泡沫压裂
改善酸化
调堵
解堵增能
Keywords
carbon dioxide
enhanced oil recovery
foam fracturing
improving acidizing effect
plugging control
plugging removal and energy increasing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组合模型预测油田开发指标
被引量:
7
14
作者
张烈辉
袁迎中
王健
熊钰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3-117,共5页
基金
国家"973计划"项目(2006CB705808)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项目(TRAPOYT)
+1 种基金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220032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项目(07-06D-01-04-02-01)
文摘
将灰色理论GM(1,1)模型与水驱特征曲线结合起来,选取产量极差值最低的曲线作为GM(1,1)模型预测对象,在预测出未来产量的基础上,利用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出其他开发指标。该方法既解决了GM(1,1)模型缺少水驱规律的问题,又解决了水驱曲线预测中缺少时间的问题。将该方法应用于火烧山H2油组,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为一套切实可行的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方法。
关键词
灰色理论
水驱曲线
组合模型
动态预测
Keywords
gray theory
water-drive curve
combined model
dynamic forecast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O_2驱提高气藏采收率及埋存实验
被引量:
24
15
作者
汤勇
张超
杜志敏
崔书姮
马勇新
米洪刚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湛江分公司
中海
石油
(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5期34-40,4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废弃气藏CO_2地质封存机制及运移规律研究"(51274173)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CO_2驱油与埋存潜力评价及战略规划"(2011ZX05016-006)
文摘
温室气体CO_2在枯竭气藏中埋存和提高气藏采收率是目前世界研究热点。为了揭示气藏中CO_2埋存与提高气藏采收率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开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CO_2驱替CH_4的长岩心实验。通过8 MPa、80℃下长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驱替速度、地层倾角、储层渗透率和束缚水存在对CH_4采收率、CO_2突破时间及埋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_2驱替CH_4过程采收率在86.92%~98.63%,CO_2突破时间在0.702 PV^0.879 PV,CO_2突破时CH_4采收率在71.73%~87.56%。有束缚水存在时储层中CO_2饱和度约为55%,溶解在水中部分占1.9%PV。驱替速度越小,CO_2突破越快,最终CH_4采收率越小;高注低采45°比低注高采10°、45°时CO_2突破要分别早0.1 PV、0.17 PV,采收率低约3.3%;束缚水存在使CO_2突破滞后0.11 PV,最终CH_4采收率增加约3%;渗透率越低时,相同注入PV时CO_2突破时间越早,最终CH_4采收率越低。研究结果说明,气藏中注CO_2可提高气藏采收率及实施CO_2埋存,CO_2超临界性质、重力作用、低速下扩散以及CO_2在地层水中溶解不容忽视。
关键词
温室气体
超临界CO2
CO2埋存
提高气藏采收率
长岩心驱替
实验测试
Keywords
greenhouse gases, supercritical-CO2, CO2 sequestration, enhance gas recovery, long core flooding, experimental test
分类号
TE3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氧化碳含量对天然气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6
16
作者
王锦昌
杜建芬
曾铮
郭平
袁立鹤
机构
中国石化华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玉门油田分公司生产科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文摘
采用室内研究的方法,对CO2含量分别为10%,30%,50%,70%,90%,100%的天然气样品做了3个不同温度(20℃,30℃,40℃)下的恒组成膨胀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CO2含量由10%增大到100%,天然气样品的临界温度由-69.86℃增高到31.4℃,临界压力由4.85MPa增高到7.38MPa;温度不变,压力一定时,随着天然气中CO2含量的增高,天然气样品的相对体积呈增大的趋势,不同CO2含量的天然气样品随压力降低其体积膨胀规律表现出了类似CO2超临界状态的特征。以上认识对CO2和天然气混合气体驱油施工及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CO2
膨胀实验
相对体积
超临界
黏度
Keywords
CO2
expansion test
relative volume
supercritical state
viscosity
分类号
TE357.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高压水洗物性变化实验研究——以塔里木轮南油田T_Ⅰ油组为例
被引量:
4
17
作者
郭平
徐云林
石美
张娟
练章贵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西南
油气
田分公司川中
油气
矿
中国
石油
西南
油气
田分公司勘探
开发
研究院
中国
石油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
开发
研究院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4-458,共5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08ZX05010)资助
文摘
塔里木轮南油田TⅠ油组已有20年注水开发历史,近年对油藏开发过程中的水洗动用状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所采用的实验手段均未在地层条件下进行。该文利用取自该油田的流体和岩心,进行高温高压下的水洗模拟实验,以弄清储层条件下油水渗流规律,研究储层长期水洗后微观孔隙结构、润湿性等变化特征。实验表明:水洗过后,岩心孔渗降低幅度随水洗倍数增加而略有增大,分选性变差;水湿性随水洗倍数增大而增强;相渗曲线的Swi与Sor均增大,Krw(Sor)降低,驱油效率降低;水洗后未形成大孔道,造成水提前突破的主要原因可能是TI层内存在平面与纵向非均质性。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水洗
油气层物理
实验研究
油田开发
轮南油田
Keywords
hig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water flush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eservoir
experimental study
oil field exploration
Lunnan Oil Field
分类号
TE3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验分析泥岩水化膨胀应力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
8
18
作者
徐力群
刘厚彬
孟英峰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15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4142)资助
文摘
在钻井的过程中,泥页岩地层一旦与水基钻井液接触后,便会发生水化膨胀作用,在地层压力和上覆岩层压力的约束下产生膨胀应力,岩石强度降低,井壁稳定性下降。因此,研究水化膨胀作用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泥岩井壁稳定的关键内容之一。基于泥页岩的水化作用机理,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水基钻井液中的离子类型及其浓度对水化膨胀应力的影响,并且测量了岩样水化后的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泥岩水化膨胀应力与离子类型和浓度有关;水化后泥岩的含水量越大,产生的线膨胀应力越大,力学参数越小;线膨胀应力与泥岩水化后的力学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指数递减关系。
关键词
泥岩
线膨胀应力
含水量
力学参数
Keywords
mudstone swelling pressure water content mechanical parameters
分类号
TE122.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有效开发致密碳酸盐岩气藏的新工艺——体积酸压
被引量:
5
19
作者
李年银
代金鑫
张倩
贾建鹏
隋蕾
朱好阳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国
石油
西南
油气
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
中国
石油
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
低渗透
油气
田勘探
开发
国家
工程
实验室
中
石油
冀东油田分公司陆上作业区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27-38,共12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4182)联合资助
文摘
如何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进行有效开发,并使其稳产、高产一直是业界难题。针对这一难题,通过借鉴国外致密油气成功开发的一些研究成果,国内率先提出了针对致密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的体积酸压工艺,经现场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简要阐述了体积酸压的缝网形成机理,通过对比分析,初步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实施体积酸压的可能性;通过岩石脆性评价、裂缝发育及水平主应力差测试、原地应力方位与天然裂缝方位测定、裂缝潜在力学活动性预测、酸岩反应及酸液滤失实验,综合分析了目标气藏实施体积酸压的可行性;并结合现场应用简要阐述了实施体积酸压的原则和思路。最后,针对目前体积酸压实践给出了相关施工建议。该研究成果将推动致密油气藏体积酸压设计理论的发展,加快体积酸压工艺和材料研发速度,提升碳酸盐岩致密油气藏体积酸压优化设计水平,为今后致密油气藏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储备。
关键词
致密油气
致密碳酸盐岩
体积酸压
缝网
鄂尔多斯盆地
Keywords
tight oil and gas reservoir carbonate rock volume acid fracturing fracture network Erdos Basin
分类号
TE37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辉绿岩地层井壁垮塌机理及主控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20
作者
刘厚彬
勐睿
孟英峰
李双贵
李皋
机构
西南
石油
大学
"
油气藏
地质及
开发
工程"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1-12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512041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4004)资助
文摘
新疆A井区深部辉绿岩地层井壁垮塌严重,多次引发井下复杂,阻碍了该地区深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进程。通过开展辉绿岩微观组构、水理化性能及力学特性实验研究,揭示了辉绿岩地层井壁岩石垮塌失稳机理及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辉绿岩岩体微细观裂缝十分发育,裂缝间主要为长石充填,含有少量黏土,部分裂缝为无充填缝,且裂缝纵横交错,连通性好;发育有裂缝的辉绿岩岩体力学强度远低于均质无裂缝岩体,仅为后者的10%~20%;水化效应对辉绿岩岩体力学强度影响不明显,影响幅度为2%~7%。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裂缝的力学弱面效应对辉绿岩地层坍塌压力影响最大,影响幅度为21%;裂缝间的渗流效应影响次之,影响幅度为11%,水化效应影响不明显,仅为2%。因此,考虑辉绿岩地层裂缝的力学弱面效应影响,准确设计钻井液密度是稳定辉绿岩地层的关键。其次,结合辉绿岩微裂缝缝宽尺寸大小,优化设计钻井液防塌封堵材料尺寸,增强的钻井液防塌封堵性能可有效改善辉绿岩地层井壁稳定性。现场应用实例表明,合理设计钻井液密度和增强钻井液防塌封堵性可有效提高辉绿岩地层井壁稳定性,井下垮塌遇阻复杂情况大幅好转。
关键词
辉绿岩
井壁失稳
渗流效应
裂缝
封堵能力
Keywords
diabase rock
wellbore instability
seepage effect
fracture
sealing capacity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轮南古潜山碳酸盐岩油气藏重复酸压理论与技术研究
刘平礼
李年银
赵立强
张倩
史鸿祥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钻井井壁稳定分析
何世明
周俊
邓小刚
罗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用地震属性技术识别构造岩性物性复合油气藏
李志军
刘全稳
邹鲁新
张学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正峰油气藏概述(Ⅰ)
刘全稳
李洪玺
程绪彬
雷向阳
张学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柔性复合吸水凝胶PAG注入性能实验室评价
姚广聚
彭红利
蒲万芬
张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空气锤在石油钻井中的应用前景
刘权萍
孟英峰
梁红
李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特低渗透油藏合理注气能力和开发效果分析
李莉
庞彦明
雷友忠
郭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的长岩心实验测定方法
汤勇
孙雷
戚志林
杜志敏
孙良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致密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侵量的最优化计算
张凤东
康毅力
刘永良
游利军
杨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低渗凝析气藏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实验研究
姜贻伟
戚志林
郭平
孙雷
毕建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地质条件
陈国民
刘全稳
徐剑良
胡海涛
张学才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利用X-射线衍射仪评价防膨剂效果的实验方法
徐洪明
唐洪明
田刚
邢希金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CO_2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郑存川
唐晓东
黄元东
王燕
杨凯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利用组合模型预测油田开发指标
张烈辉
袁迎中
王健
熊钰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CO_2驱提高气藏采收率及埋存实验
汤勇
张超
杜志敏
崔书姮
马勇新
米洪刚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二氧化碳含量对天然气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王锦昌
杜建芬
曾铮
郭平
袁立鹤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高温高压水洗物性变化实验研究——以塔里木轮南油田T_Ⅰ油组为例
郭平
徐云林
石美
张娟
练章贵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实验分析泥岩水化膨胀应力与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徐力群
刘厚彬
孟英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一种有效开发致密碳酸盐岩气藏的新工艺——体积酸压
李年银
代金鑫
张倩
贾建鹏
隋蕾
朱好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辉绿岩地层井壁垮塌机理及主控因素实验研究
刘厚彬
勐睿
孟英峰
李双贵
李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9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