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序列、Gold序列和正交Gold序列的扩频通信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陶崇强 杨全 袁晓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第18期148-150,共3页
为了研究扩频码对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Matlab编程建立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模型,对该系统进行性能仿真。通过在不同的信噪比条件下,运行仿真系统,得出扩频增益和三种不同扩频码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 扩频增益 扩频码 信噪比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SK信号非相干和相干解调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全 覃荣捷 陶崇强 《中国新通信》 2013年第9期37-39,共3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QPSK基带信号的非相干解调和相干解调算法。介绍了QPSK信号非相干解调算法和性能,对于相干解调,介绍了载波相位估计的V&V算法。
关键词 QPSK信号 非相干解调 相干解调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网络的屏蔽腔体内置微带线响应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利萍 周东方 +2 位作者 彭强 侯德亭 韩晨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1-327,共7页
针对外场激励下屏蔽腔体内微带线的耦合终端响应,提出一种基于电磁拓扑网络的半解析混合算法——传输线网络BLT(Baum-Liu-Tesche)方程法.首先建立孔缝、腔体及微带线的电磁拓扑模型,然后结合腔体格林函数法,求解磁流激励腔体内的电场分... 针对外场激励下屏蔽腔体内微带线的耦合终端响应,提出一种基于电磁拓扑网络的半解析混合算法——传输线网络BLT(Baum-Liu-Tesche)方程法.首先建立孔缝、腔体及微带线的电磁拓扑模型,然后结合腔体格林函数法,求解磁流激励腔体内的电场分布,最后利用网络BLT方程求解各节点处的电压和电流,即可得到任意位置处的微带线耦合终端响应.通过与实测值、其他方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在腔体和孔缝的谐振频率附近,微带线响应出现了峰值;且微带线距孔缝越近,产生的耦合电压值越大;入射脉冲宽度越窄,相同位置处的微带线耦合终端电压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线 电磁拓扑 腔体格林函数 传输线理论 BLT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延平 李纲 +1 位作者 皇甫堪 孙增军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5-47,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的中频数字化接收机系统设计方案。它采用数字下变频器HSP50214B、数字科斯塔司环HSP50210、TMS320C542构成核心单元,通过配置不同软件实现对多种类型信号的解调接收。
关键词 软件无线电 中频数字化接收机 无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宽带卫星通信发展前景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5
作者 李兴 李献明 《电信快报》 2003年第3期3-6,共4页
文章论述宽带卫星通信的前景及发展趋势,包括宽带卫星的市场分析、宽带卫星的应用新热点和面临的挑战等,并对我国发展宽带卫星的应对策略提出建议。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发展前景 应对策略 宽带卫星 市场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半速率CDR改进型VCO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唐世民 何小威 +1 位作者 陈吉华 陈怒兴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0.13μm数字CMOS工艺下设计实现了一种改进型的差分振荡器电路,该电路采用四级环形结构,其中心工作频率为1.25GHz,版图面积为50μm×50μm,工作范围1.1-1.4GHz,VCO的增益约为300MHz/V,在1.2V电源电压下、工作频率为1.25GH... 在0.13μm数字CMOS工艺下设计实现了一种改进型的差分振荡器电路,该电路采用四级环形结构,其中心工作频率为1.25GHz,版图面积为50μm×50μm,工作范围1.1-1.4GHz,VCO的增益约为300MHz/V,在1.2V电源电压下、工作频率为1.25GHz时的平均功耗约为10mW。版图后模拟结果表明,该VCO输出的四相时钟信号间隔均匀,占空比接近50%,可适用于基于PLL的2.5Gbps的半速率时钟数据恢复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振荡器 时钟数据恢复 半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信号接收机中数字下变频的设计与FPGA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覃荣捷 袁晓 +1 位作者 辛超 陆大海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第4期68-71,127,共5页
根据某宽带信号接收机中实时信号处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抽取比可配置的且免混频的数字下变频的设计方案。根据数字下变频中混频模块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免混频的实现方法。利用Matlab中进行滤波器的仿真,获取滤波器的相关参... 根据某宽带信号接收机中实时信号处理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抽取比可配置的且免混频的数字下变频的设计方案。根据数字下变频中混频模块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免混频的实现方法。利用Matlab中进行滤波器的仿真,获取滤波器的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编写Verilog HDL程序,实现了各个模块,最后将程序下载到Xilinx公司的Zynq系列FPGA中测试与验证,得到I/Q信号波形和数据;通过Matlab中计算此数据的频谱,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下变频 FPGA 滤波器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新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晓春 陈鲸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3年第2期55-58,共4页
图像融合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以小波变换为工具是这一领域研究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对基于区域的融合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多光谱图像融合的新算法,并与其它几种算法进行了比较... 图像融合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在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以小波变换为工具是这一领域研究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对基于区域的融合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多光谱图像融合的新算法,并与其它几种算法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稳定性好,图像增强效果好,在图像增强中是一种比较可取的有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金字塔数据结构 图像融合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献明 李兴 《通讯世界》 2001年第10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调制技术 智能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消元的卷积码快速识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昭军 张立民 +1 位作者 钟兆根 刘仁鑫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8-1116,共9页
针对现有算法在卷积码参数识别过程中存在计算量大、容错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消元的快速识别方法.算法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基于传统高斯消元识别算法的性能,验证并给出了可靠出现一次校验向量的最少消元迭代次数;其次,通过遍... 针对现有算法在卷积码参数识别过程中存在计算量大、容错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消元的快速识别方法.算法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基于传统高斯消元识别算法的性能,验证并给出了可靠出现一次校验向量的最少消元迭代次数;其次,通过遍历可能的最小校验约束长度和卷积码码率,构建消元矩阵,求解疑似校验向量;最后基于最小错误判决准则设定判决门限,实现在高误码率下校验多项式矩阵快速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推导的理论性能与仿真结果一致,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强的容错性能.与现有方法相比,复杂度明显降低.在智能通信或通信侦察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通信 卷积码 迭代消元 最小错误判决准则 硬判决 盲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余弦符合度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立民 谭继远 +1 位作者 钟兆根 吴昭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2-1420,共9页
为克服现有非合作自同步扰码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识别率低、适应性差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余弦符合度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方法。首先基于信源不平衡性和自同步扰码解扰原理建立自同步扰码的含错校验方程,然后将接收到的软判决序列转... 为克服现有非合作自同步扰码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下识别率低、适应性差的缺点,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余弦符合度的自同步扰码盲识别方法。首先基于信源不平衡性和自同步扰码解扰原理建立自同步扰码的含错校验方程,然后将接收到的软判决序列转化为信息码元的后验概率序列,遍历可能的生成多项式,在遍历的过程中引入余弦符合度作为统计量,通过分析符合度的统计特性求解出最优的判别门限,根据统计量和判别门限的关系完成自同步扰码生成多项式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识别出生成多项式,且在低信噪比下识别率优于现有算法,具有较好的低信噪比适应能力,在信源不平衡度ε为0.1,截获扰码序列长度为800 bit和ε为0.05,截获扰码序列长度为3000 bit时,能够有效完成生成多项式的识别,与目前算法相比,该文算法识别性能优于现有的硬判决算法,且比硬判决算法性能提升1~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同步扰码 余弦符合度 信源不平衡度 低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TDMA信号用户盲分离方法
12
作者 王明 苏伍各 +3 位作者 张明 郑超 黄炳刚 彭强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8-613,共6页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信号用户分离作为TDMA信号第三方侦收的重要环节,是后续用户内涵信息解译组报、目标测向定位的前提条件。在未知网台规格情况下,无法通过解译用户ID或网控信令的方式对多用户进行分离。基...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信号用户分离作为TDMA信号第三方侦收的重要环节,是后续用户内涵信息解译组报、目标测向定位的前提条件。在未知网台规格情况下,无法通过解译用户ID或网控信令的方式对多用户进行分离。基于TDMA信号物理层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DBSCAN(D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聚类算法的TDMA信号用户盲分离方法。通过对TDMA信号的时频域特征进行提取和聚类,实现对多用户突发时隙进行分离,并利用仿真数据和实际网台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声性能和较高的正确分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MA 用户分离 信号特征 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基于交互多模型的序贯重要采样算法
13
作者 夏畅雄 叶尚福 《电讯技术》 2007年第6期90-93,共4页
通过将交互多模型(IMM)算法和粒子滤波(SIS)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IMM-SIS算法。在每个模型中,都有一个标准的粒子滤波器,模型之间的交互与传统的IMM一样。由于在新的算法中,每个模型中粒子滤波都保证固定数量的粒子,因此不会出现粒... 通过将交互多模型(IMM)算法和粒子滤波(SIS)算法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IMM-SIS算法。在每个模型中,都有一个标准的粒子滤波器,模型之间的交互与传统的IMM一样。由于在新的算法中,每个模型中粒子滤波都保证固定数量的粒子,因此不会出现粒子退化和贫乏现象。仿真证明了新的IMM-SIS算法在收敛速度和精度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IMM-EKF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交互多模式模型 序贯重要采样 收敛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下分组交织器识别
14
作者 吴昭军 刘凯 +2 位作者 钟兆根 但波 周磊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87-1398,共12页
针对现有的分组交织器识别算法计算复杂高且容错性差缺点,从分组交织后的同步码分布规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数据矩阵统计特性,给出了在任意矩阵列数下,同步码和随机业务数据位置上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基于最小错误... 针对现有的分组交织器识别算法计算复杂高且容错性差缺点,从分组交织后的同步码分布规律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识别算法。首先,利用数据矩阵统计特性,给出了在任意矩阵列数下,同步码和随机业务数据位置上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基于最小错误判决准则,设定了同步码检测门限,同时基于3倍标准差准则,求解出稳健的交织周期识别门限;其次,分析了数据矩阵中每一行与每一列累积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快速交织周期遍历方法,使得数据矩阵的构建次数大大减少;最后,总结了4个分组交织后同步码分布规律,通过遍历同步码序列,利用同步码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交织同步位置、分组交织列与交织行参数快速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强的低信噪比容错性,在信噪比为-6 dB条件下,参数识别率能够达到98%以上,同时与现有的算法相比,其性能提升4~10 dB且计算效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信道编码 分组交织器 同步码 帧同步特征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挖掘DSP内部资源达到最高效率
15
作者 陶松 高朝艳 +1 位作者 刘芬 李坦 《电子科学技术评论》 2005年第5期45-48,共4页
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的复杂度要远远大于半导体的发展能力,能否充分利用现阶段的DSP是当今很热门的论题。本文以ADI最新推出的高性能浮点Tiger SHARC10x系列DSP为例,系统地讨论了如何改良算法、构造数据结构以及编程来充分利用Tiger... 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的复杂度要远远大于半导体的发展能力,能否充分利用现阶段的DSP是当今很热门的论题。本文以ADI最新推出的高性能浮点Tiger SHARC10x系列DSP为例,系统地讨论了如何改良算法、构造数据结构以及编程来充分利用Tiger SHARCDSP的内部资源,达到最高的效率。通过DSP的内部架构对汇编语言如何进行程序设计及其优化进行论述,得到最优化的数据结构,此架构下的程序效率已经接近理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P TIGER SHARC 指令并行 存储器配置 简单流水线 高级流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Ka频段航空卫星通信实验系统
16
作者 李兴 李献明 《数字通信世界》 2005年第10期67-71,共5页
本文描述日本Ka频段航空卫星通信实验系统。此系统采用了该国的通信与广播工程试验卫星(COMETS),在飞机的客舱后面安装了一付有源相控阵天线,工作在Ka频段,具有开环卫星跟踪能力,用来接收卫星信号。飞机巡航高度为600km时的传输量测结... 本文描述日本Ka频段航空卫星通信实验系统。此系统采用了该国的通信与广播工程试验卫星(COMETS),在飞机的客舱后面安装了一付有源相控阵天线,工作在Ka频段,具有开环卫星跟踪能力,用来接收卫星信号。飞机巡航高度为600km时的传输量测结果显示接收的信号功率稳定在1dBp-p信号功率之内,在天线的指定方向上,从飞机机翼反射的无线电电波测量结果是18.5dB,功率要低于视距内信号,为确定所设计的链路预算,当飞机在跨飞二个天线波束时就测量COMETS星载天线的多波束天线图案,采用两台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调制解调器测量比特错误率(BER),其中一台用于导频辅助相干检测,另一台用于多码元差分检波,在BER为10^(-4)时测得的接收信号能量E_d/N_o显示降低很小,仅约1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COMETS 有源相控阵天线 多波束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