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两面针中两种生物碱的超声提取工艺
1
作者 乔丽娅 胡凤云 +3 位作者 张占江 胡营 韦筱媚 朱艳霞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为了优化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中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对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超声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提取时间37.5 ... 为了优化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中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对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超声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提取时间37.5 min、提取两次、提取溶剂乙醇浓度60%、液料比20 mL/g的条件下,两面针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0.347%、0.475%,与预测值拟合率为98.6%、98.9%。研究表明,试验所用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简单高效,适用于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提取,可为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进一步纯化提取和两面针作为天然抗菌饲料和禽畜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氯化两面针碱 白屈菜红碱 响应面法 超声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的茎钩与花序梗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内源激素变化与分析
2
作者 万凌云 冀晓雯 +6 位作者 潘丽梅 宋利沙 梁文静 杨翠红 闫志刚 张占江 韦树根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5-265,共11页
为探究内源激素在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茎钩、花序梗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方法测定茎钩和花序梗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规律。结果表明,钩藤茎钩和花序梗发育过程中内源激... 为探究内源激素在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茎钩、花序梗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方法测定茎钩和花序梗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规律。结果表明,钩藤茎钩和花序梗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变化趋势差异明显。细胞分裂素类iP、iPR、tZ、cZ在钩藤茎钩和花序梗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近乎是相反的,在花序梗中呈上升趋势,在茎钩中则呈下降趋势。经相互作用网络分析,tZ、cZ是茎钩发育过程中节点内源激素。因此,细胞分裂素类是调控钩藤茎钩和花序梗差异发育的关键内源激素;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 GA)类(GA1、GA3)、脱落酸类(Abscisic Acid, ABA)在钩藤花序梗发育过程中呈上升趋势,在盛花期达到最大值,它们是钩藤花序梗发育过程中的节点内源激素,表明钩藤花序梗中高水平的GA1、GA3、ABA有利于钩藤花器官的发育与成熟。本研究揭示了内源激素在钩藤茎钩和花序梗差异发育中的关键作用,为生产实践中精准调控钩藤茎钩和花序梗的发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内源激素 茎钩 花序梗 同源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的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及可行性
3
作者 史玉宝 邓日建 +1 位作者 邓笑治 黄天述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6-140,206,共6页
为探索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及其可行性,针对其是否去皮、蒸煮与切制的顺序以及干燥方式等进行研究。同时,以切制的难易程度、切片的折干率和外观性状作为外在质量评价指标,1,4-二[4-(葡萄糖氧)苄基... 为探索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产地趁鲜切制工艺及其可行性,针对其是否去皮、蒸煮与切制的顺序以及干燥方式等进行研究。同时,以切制的难易程度、切片的折干率和外观性状作为外在质量评价指标,1,4-二[4-(葡萄糖氧)苄基]-2-异丁基苹果酸酯和多糖含量作为内在质量评价指标,旨在筛选出最佳的鲜切工艺。此外,对白及鲜切饮片与传统切制饮片的DPPH、羟基自由基和ABTS等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及止血作用进行比较研究,以评估鲜切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制备白及切片时,无需进行去皮处理,最佳工艺:将新鲜白及块茎蒸至无白心后切片,50℃烘干,成品抗氧化活性及止血效果整体优于传统加工饮片,切片品质好、折干率高,且节省时间和成本,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 趁鲜切制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对2型糖尿病作用进展
4
作者 张孟丽 吴芳芳 +5 位作者 谭栀恩 欧敏 刘灵杰 陆纳 乔丽娅 杨晓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532,共7页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氨基酸只是作为机体合成蛋白质和肽类的主要原料,但近年来其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机体代谢稳态的维持和调控受到广泛关注。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氨基酸只是作为机体合成蛋白质和肽类的主要原料,但近年来其作为信号分子参与机体代谢稳态的维持和调控受到广泛关注。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的调控机制也陆续被报道。本文将重点探讨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在2型糖尿病中的代谢过程、作用机制和临床价值,对未来基于氨基酸代谢治疗糖尿病现状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 代谢紊乱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仙草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活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曾瑜 黄海宁 +2 位作者 蒋莉 唐炳兰 陈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90-3296,共7页
目的研究八仙草Galium aparine L.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活性。方法八仙草60%乙醇提取物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T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比色法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测定... 目的研究八仙草Galium aparine L.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活性。方法八仙草60%乙醇提取物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T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比色法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芦丁(3)、异鼠李素(4)、香叶木素(5)、表没食子儿茶素(6)、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异牡荆素-2″-O-α-L-鼠李糖苷(8)、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9)、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10)、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1)、异鼠李素-3-O-芸香糖-7-O-β-D-葡萄糖苷(12)、β-谷甾醇(13)、β-胡萝卜苷(14)、丁香酸(15)、3,4-二羟基苯甲酸(16)、车叶草苷(17)。化合物7抗H5N1病毒半数有效浓度为(0.06±0.01)mmol/L。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拉拉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1、15~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具有较强的抗H5N1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仙草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病毒活性 H5N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实验验证探讨中药四块瓦抗肝癌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肖星宇 候小利 +7 位作者 沈瑗瑗 欧春丽 莫单丹 夏祥华 周小雷 张文玉 龚小妹 王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第8期2390-2405,共16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内外实验探究四块瓦抗肝癌机制。方法 文献查找四块瓦化学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找对应靶点,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network,PPI),DAVID富集GO分析和KEGG通...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和体内外实验探究四块瓦抗肝癌机制。方法 文献查找四块瓦化学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找对应靶点,STRING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network,PPI),DAVID富集GO分析和KEGG通路,AutoDock Vina 1.1.2和Pymol可视化对接并验证。结果 四块瓦活性成分61个,靶点685个,与疾病靶点交集279个;PPI显示主要活性成分是木犀草素、金粟兰内酯C、银线草内酯H、秦皮乙素、伞形花内酯;关键靶点为GAPDH、VEGFA、STAT3、JUN、HSP90AA1、AKT1、CTNNB1、CASP3、ALB。生物过程涉及蛋白质磷酸化、信号转导、对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的调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组分涉及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外泌体;分子功能涉及蛋白质结合、ATP酶、苏氨酸激酶、蛋白激酶活性;KEGG涉及癌症通路、代谢途径、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蛋白聚糖、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巨细胞病毒感染、癌症中的微核糖核酸、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Ras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银线草内酯H与其它各靶点蛋白均有着较强的亲和力,说明该成分起着关键作用;RT-qPCR和WB实验结果显示,给药前后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四块瓦可以通过MAPK通路治疗肝癌,且主要活性成分与疾病核心靶蛋白具有良好的对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四块瓦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