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气管道阴极保护电绝缘装置失效检测与预防——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金山输气站绝缘装置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曾刚勇 韩兴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5,123-124,共3页
电绝缘装置的作用是保障有限长管道上阴极保护的电流密度充分有效,同时隔断与其他相连的金属设备或构筑物的电连接。实际生产中,管道输送的气质中容易包含卤水及沉积物,它们会吸附在管道金属内表面,形成导电介质,造成绝缘装置失效,致使... 电绝缘装置的作用是保障有限长管道上阴极保护的电流密度充分有效,同时隔断与其他相连的金属设备或构筑物的电连接。实际生产中,管道输送的气质中容易包含卤水及沉积物,它们会吸附在管道金属内表面,形成导电介质,造成绝缘装置失效,致使阴极保护效率降低。为此,对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金山输气站所辖的4条管线的绝缘装置电性能进行了检测,分析了造成管道阴极保护绝缘失效的原因,发现绝缘装置失效后的危害是可能造成管道阴极保护低效和管道腐蚀。进而提出了控制腐蚀的方法:从设计上将绝缘接头放在不易积水的位置、施工安装要避开低洼积水段、定期清管排污以防止管道电连接短路等。上述对策解决了长期困扰输气生产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管道 绝缘失效 积垢物 阴极保护 电流密度 腐蚀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套管用钢两相流流动腐蚀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昊 吉庆丰 +2 位作者 刘雯 马鸿雁 王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2-606,共5页
采用旋转圆柱电极流动腐蚀装置并辅以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不同砂粒质量分数、不同流动腐蚀时间对N80油气井套管钢在含砂、含Cl-液固两相流中流动腐蚀的失重速率和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Smartzoom 5超景深三维数码显微镜对流动... 采用旋转圆柱电极流动腐蚀装置并辅以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不同砂粒质量分数、不同流动腐蚀时间对N80油气井套管钢在含砂、含Cl-液固两相流中流动腐蚀的失重速率和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利用Smartzoom 5超景深三维数码显微镜对流动腐蚀后试样表面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N80钢在含砂、含Cl-液固两相流中的流动腐蚀形貌为典型的颗粒切削痕迹,并伴有腐蚀凹坑,流动腐蚀机理为机械冲刷和电化学腐蚀协同作用;在砂粒质量分数1%~3%的范围内,随砂粒质量分数增大,流动腐蚀速率增大,砂粒质量分数增大到4%以上后,较大的砂粒质量分数形成“屏蔽作用”,反而降低了流动腐蚀速率;在2种因素变化情况下,N80钢流动腐蚀阴极极化曲线极化率远大于阳极极化曲线极化率,腐蚀反应受阴极氧的去极化反应控制;随时间的增加,N80钢流动腐蚀失重量呈线性增加,腐蚀速率逐渐降低,在9 h时达到最低,之后腐蚀速率反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80钢 流动腐蚀 腐蚀速率 电化学行为 腐蚀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集输SCADA安全评估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力 秦红梅 +1 位作者 谢添一 耿新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9,共13页
油气能源基础设施安全越来越受到组织化攻击威胁,因此,对能源基础设施尤其是对高含硫气田集输SCADA系统安全状态识别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了揭示高含硫气田集输SCADA系统安全评估中随机性和不完全性对安全状态评估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 油气能源基础设施安全越来越受到组织化攻击威胁,因此,对能源基础设施尤其是对高含硫气田集输SCADA系统安全状态识别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了揭示高含硫气田集输SCADA系统安全评估中随机性和不完全性对安全状态评估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云模型改进白化权函数的灰云安全评估方法。首先,对评估结果进行等级划分,设计了组合权重优化模型;然后,按照专家评分细则确定出样本矩阵,利用云模型改进白化权函数,形成灰色评估权矩阵;最后,结合优化后的权重通过逐级评估得到系统最终的风险值并确定系统风险评估状态。以3个实际应用场景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与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线性加权和乘法加权法比较,组合优化赋权方法的离散度为0.456,线性加权和乘法加权的离散度为0.514和0.860,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的离散度为1.294和1.225,提出的组合优化赋权模型的离散度最小,表明此方法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将SCADA安全评估中风险指标信息不完全性与专家知识的不完全性和随机性结合起来,不仅能定性评估和预测整体SCADA系统的安全状态,而且实现二级指标风险量化;该模型能揭示各风险指标的脆弱程度,为下一步安全加固提供方向。本研究不仅有利于识别高含硫气田SCADA系统安全状态,而且为其他行业安全评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DA 高含硫气田 安全风险评估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输气管网管存控制技术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建 许红川 +2 位作者 李琦 田毅 胡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川渝地区输气管网(简称"川渝管网")管理跨度大,产运销协调难度也较大,利用管存动态监控管理实现临时供气应急对于提高川渝管网调度应急保障能力意义重大。为此,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管存控制的基本思路及技术框架。分析... 川渝地区输气管网(简称"川渝管网")管理跨度大,产运销协调难度也较大,利用管存动态监控管理实现临时供气应急对于提高川渝管网调度应急保障能力意义重大。为此,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管存控制的基本思路及技术框架。分析认为:①管存控制的技术关键是准确预测重点保供用户用气量及用气高峰时间、储气管道储气能力的确定及其储气量的合理分配、压力控制参数的确定;②管存控制技术能成功应用的客观条件是储气管道具有足够的储气能力、具有满足输量要求和管存控制要求的气量调配方案。以A地区2010年12月14—16日气温骤降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具体的管存控制方案:用城市燃气用气量对气温的响应特性预测气温骤降时的用气量、用气时不均匀性确定储气管道储气时间;利用TGNET软件模拟确定控制压力;最终确定了气量调配方案,满足了管存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输气管网 管存控制 调度应急 气温骤降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输气站场设施检测周期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锦伟 姚安林 +1 位作者 杨璐 李荣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7-171,共5页
为完善目前国内基于风险确定输气站场设施检测周期的方法,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来建立输气站场设施指标风险值与检测周期关系曲线。首先将输气站场设施分为8个子系统,并建立起各子系统的风险评价层次结构。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为完善目前国内基于风险确定输气站场设施检测周期的方法,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来建立输气站场设施指标风险值与检测周期关系曲线。首先将输气站场设施分为8个子系统,并建立起各子系统的风险评价层次结构。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因素权重,并构建各子系统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参考API 581中风险等级与检测周期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各子系统风险值与检测周期间的关系曲线。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这些关系曲线能够确定输气站场各子系统的检测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站场 风险评价 检测周期 BP神经网络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aCl浓度对油气集输管道用钢冲刷腐蚀协同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恩田 张建伟 +4 位作者 周昊 杨足膺 刘雯 王磊 贾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9-284,共6页
目的量化不同Cl^–浓度下的冲刷腐蚀协同作用。方法利用旋转圆柱电极实验装置,在模拟油田采出液中,通过腐蚀质量损失、形貌观测和电化学分析(包括Tafel曲线测试和阻抗谱测试等方法)得到20号钢在不同Cl^–浓度下的冲刷腐蚀规律。基于纯... 目的量化不同Cl^–浓度下的冲刷腐蚀协同作用。方法利用旋转圆柱电极实验装置,在模拟油田采出液中,通过腐蚀质量损失、形貌观测和电化学分析(包括Tafel曲线测试和阻抗谱测试等方法)得到20号钢在不同Cl^–浓度下的冲刷腐蚀规律。基于纯冲刷、纯腐蚀和冲刷腐蚀在不同Cl^–浓度下的质量损失速率和电化学拟合结果,得到纯腐蚀、纯冲刷及其相互作用对冲刷腐蚀的贡献。结果在模拟油田采出液中,当NaCl溶液质量浓度小于4.5%时,冲刷腐蚀质量损失率随Cl^–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高增至0.44 mg/(cm^2·h)。由于在每种Cl^–浓度下施加相同的电位保护,因此,由纯冲刷导致的质量损失变化不大。从图像来看,随着Cl^–浓度的增大,材料表面逐渐出现明显的腐蚀坑。结论Cl^–浓度对材料腐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临界Cl^–浓度。冲刷腐蚀质量损失率与形貌观测有良好的一致性,且不同Cl^–浓度下的冲刷腐蚀均为电化学腐蚀-冲刷混合控制,其中电化学腐蚀占据主导地位。对于协同作用方面,随着Cl^–浓度的增加,腐蚀对冲刷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而冲刷对腐蚀的促进作用先逐渐增大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号钢 冲刷腐蚀 协同作用 质量损失 电化学实验 形貌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站管线系统沉降应力测试与分析
7
作者 林睿南 杨红 +2 位作者 毛学彬 黄忠宏 张雯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3,共13页
地基沉降极易导致天然气站场进出站管线系统发生应力集中与过度变形,严重时可致管道损坏。为此,搭建了包含2种典型结构的进出站管线、放空管、三通管道的天然气站场进出站管线系统沉降应力测试平台,开展了地基沉降下不同类型管道的应力... 地基沉降极易导致天然气站场进出站管线系统发生应力集中与过度变形,严重时可致管道损坏。为此,搭建了包含2种典型结构的进出站管线、放空管、三通管道的天然气站场进出站管线系统沉降应力测试平台,开展了地基沉降下不同类型管道的应力测试,并基于测试平台建立站场进出站管线三维模型,分析内压、径厚比对管道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基沉降时,进出站管线I(埋地汇管分配结构)地上弯头和支座固定端处产生的弯曲变形最为严重,进出站管线Ⅱ(Z形结构)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均在异径三通管道处,在相同沉降条件下进出站管线Ⅱ所受应力比进出站管线Ⅰ小;三通管道中部支墩沉降时,两端固定支座内侧和远离三通的沉降点管道应力随沉降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放空管入地端沉降时,入地端竖直段变形最严重,放空管与主管道连接处受到的应力最大;降低管道径厚比和运行内压可减小管道沉降时的等效应力,提高管道的安全性。研究结果为天然气站场进出站管线系统的安全评定、应力监测点的选取和沉降预警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站场 地基沉降 进出站管线系统 应力测试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合水击作用下高压输气管道强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成 曾祥国 +2 位作者 毛华 李星 齐佳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为了解决高压输气管道在清管工艺过程中由于弥合水击导致管道的强度破坏,采用刚性水击理论导出了高压输气管道弥合水击压力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压输气管道不同壁厚、清管器不同初速度和水柱高程差等工艺参数对输气管道弥合水击压... 为了解决高压输气管道在清管工艺过程中由于弥合水击导致管道的强度破坏,采用刚性水击理论导出了高压输气管道弥合水击压力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高压输气管道不同壁厚、清管器不同初速度和水柱高程差等工艺参数对输气管道弥合水击压力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弥合水击压力随着清管器运行初速度增大而增大,随着爬坡段水柱高度增大而增大,最后趋于稳定,随着水平段水柱长度增大而减小。根据弥合水击压力计算了管道的应力分布和带缺陷管道的应力因子,并根据应力强度理论和断裂理论得到了不同壁厚输气管道的极限压力,最终确定了清管工艺的各极限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气管道 弥合水击 刚性水击理论 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输气站场ESD系统执行元件应用优化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徐婧源 罗敏 +3 位作者 毛彦恒 陈颖杰 廖欣 别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气液联动干线球阀作为川渝地区输气站场ESD系统的主要执行元件之一,是ES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球阀执行机构的合理设置不仅对气液联动干线球阀发挥干线切断功能起重要作用,还对保证ESD系统的安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通过分析川渝地... 气液联动干线球阀作为川渝地区输气站场ESD系统的主要执行元件之一,是ES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球阀执行机构的合理设置不仅对气液联动干线球阀发挥干线切断功能起重要作用,还对保证ESD系统的安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通过分析川渝地区输气站场ESD系统中气液联动干线球阀执行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ESD系统满足独立设置原则和故障安全型原则。现场应用结果显示:1ESD系统工作正常,能够发挥要求的安全功能;2ESD系统误动作率大大降低,起到了对输气站场的安全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站场 ESD系统 执行元件 气液联动干线球阀 逻辑控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HSE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进 曾剑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31,共6页
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界公认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共同遵守的规则,但其源于作业区域相对集中的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炼化业务,不能将其建设方式直接运用于作业区域相对分散的中游油气长输业务。为此,基于管道企业点多、线长、面广、高度... 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界公认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共同遵守的规则,但其源于作业区域相对集中的上游勘探开发、下游炼化业务,不能将其建设方式直接运用于作业区域相对分散的中游油气长输业务。为此,基于管道企业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提出了HSE管理体系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的建设策略,阐述了与输气生产特殊性、完整性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在川渝地区输气生产中运用该策略来构造HSE体系并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多年的实践,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系统建设、从注重结果到强化过程的转变;全员自主管理思想开始萌芽,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实践证明,以安全平稳输供气为目标,与输气生产、完整性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三结合的HSE管理体系建设方式适合于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HSE天然气长输管道 输气生产 完整性 企业文化 建设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环境下X52管道氢损劣化性研究
11
作者 鲍明昱 高健 +5 位作者 曹辉祥 张健 刘畅 于操 帅健 梅苑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03-2611,共9页
在氢管道运行过程中,气态原子氢的渗入会诱发管材氢损,导致管道失效风险加剧。为了有效评估管道掺氢输送的安全性,搭建了满足氢渗透特性及氢脆劣化性的试验平台,以此开展X52管道的氢损劣化性研究。结果表明,氢分压的提高会导致管材表面... 在氢管道运行过程中,气态原子氢的渗入会诱发管材氢损,导致管道失效风险加剧。为了有效评估管道掺氢输送的安全性,搭建了满足氢渗透特性及氢脆劣化性的试验平台,以此开展X52管道的氢损劣化性研究。结果表明,氢分压的提高会导致管材表面下原子氢浓度累积并呈现非线性的提升,这会造成管材氢损加剧,氢损特征表征提前。与此同时,缺口效应也会进一步放大氢损特征的表征程度。此外,基于试验结果,构建了管材氢损损减与原子氢累积情况之间关系的预测公式,为未来管道掺氢后的安全评价提供了数据基础。从微观层面揭示了掺氢环境下管材断裂模式的转变关系,发现缺陷条件显著增加了管材基体原有的氢损程度及影响范围。研究结果可为X52管道掺氢运输的建设及防护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掺氢环境 X52管道 氢脆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的天然气泄漏溯源定位模型开发与评估
12
作者 陈学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5-155,共11页
天然气站场突发气体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高度依赖于泄漏位置与泄漏量等关键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当前,多数天然气站场已配备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该设备具备感知微小泄漏的能力,但由于缺乏配套气云循迹与搜索算法,无法实现对泄漏源的自主... 天然气站场突发气体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高度依赖于泄漏位置与泄漏量等关键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当前,多数天然气站场已配备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该设备具备感知微小泄漏的能力,但由于缺乏配套气云循迹与搜索算法,无法实现对泄漏源的自主搜寻。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建立了全局式泄漏源搜索模型(GSRC)和球形泄漏源搜索模型(SSRC),并分别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评估其有效性和优缺点。结果表明,基于实时气云浓度和搜索算法建立的GSRC和SSRC两种泄漏源搜索模型,赋予了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对泄漏的自动搜寻和定位功能,同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确定了模型的基本参数值;建立了西部典型站场全尺度CFD泄漏扩散模型,模拟发现SSRC模型具有最小的搜寻路径长度和平均搜寻时间,即最高的搜寻效率;将SSRC模型内嵌至云台式激光甲烷检测仪的工控平台后,现场试验数据显示,在10~60 m^(3)/h泄漏速率条件下,86%的泄漏事件可在4 min内完成定位,且44%定位误差不超过2 m,72%定位误差不超过4 m。该泄漏源搜寻模型可大幅提高搜寻精度,为应急抢险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站场 泄漏溯源 计算流体力学 全局式泄漏源搜索模型 球形泄漏源搜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分析的高陡边坡输气管道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洁 黄坤 +3 位作者 廖柠 李猛 张兴龙 施黛璐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长距离输气管道所经过的区域地形极为复杂,在经过局部山区时,敷设在高陡边坡上的输气管道应力集中现象较为明显,安全隐患较大。而目前针对高陡边坡输气管道的安全性分析较少。为此,基于管道应力分析的基础理论,使用CAESAR II软件对某高... 长距离输气管道所经过的区域地形极为复杂,在经过局部山区时,敷设在高陡边坡上的输气管道应力集中现象较为明显,安全隐患较大。而目前针对高陡边坡输气管道的安全性分析较少。为此,基于管道应力分析的基础理论,使用CAESAR II软件对某高陡边坡输气管道进行应力分析,分析研究其安装、试压、运行、清管以及地震工况下管道的受力情况,得出该管道应力较为薄弱的位置,综合考虑了腐蚀、运行等情况得出了结论:高陡边坡输气管道集中应力产生位置主要为边坡低点处、边坡顶部附近以及弯管处;清管作用对天然气管道应力的影响较小;横向地震作用对管道应力的影响最大;管道易泄漏部位主要集中在边坡顶部、底部、弯管处以及管焊缝处。分析结果对高陡边坡输气管道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边坡 输气管道 应力分析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聚类的天然气场站泄漏风险区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飞 杨露 +2 位作者 王虓 赵学清 谢宗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5,共9页
泄漏风险区域划分可为天然气场站的维护管理和应急疏散提供依据,但当前相关研究多基于发生概率最大或损失最严重的单一泄漏场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场景聚类分析的输配气场站泄漏风险区域划分方法,并以西部某天然气输配气站为例... 泄漏风险区域划分可为天然气场站的维护管理和应急疏散提供依据,但当前相关研究多基于发生概率最大或损失最严重的单一泄漏场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场景聚类分析的输配气场站泄漏风险区域划分方法,并以西部某天然气输配气站为例具体分析研究。通过K means聚类分析筛选出153个代表场景,借助数值模拟得到场站内天然气泄漏扩散后气云浓度分布,最终将场景概率和场站平面图中各网格浓度加权得到泄漏风险区域。与其他风险区域划分相比,提出的方法不仅解决现有单一泄漏场景考虑因素不够全面,普适性差的问题,而且进一步降低了数据冗余度,减少大量工作量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聚类 天然气场站 泄漏扩散 风险区域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金属复合管环焊缝耐蚀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洋 毛汀 +5 位作者 黄洪发 曾德智 罗涛 杨廷加 汪枫 胡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建立双金属复合管环焊缝耐蚀性能评价方法,为双金属复合管在高酸性气田现场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双金属复合管环焊缝在高酸性环境中的主要腐蚀类型,参考标准Q/SY 06018-2016中冶金复合管直焊缝和堆焊层腐蚀评价内容,确定以晶间腐... 目的建立双金属复合管环焊缝耐蚀性能评价方法,为双金属复合管在高酸性气田现场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针对双金属复合管环焊缝在高酸性环境中的主要腐蚀类型,参考标准Q/SY 06018-2016中冶金复合管直焊缝和堆焊层腐蚀评价内容,确定以晶间腐蚀、抗SCC/SSC性能、点腐蚀、模拟工况腐蚀为评价指标,并通过整管段试验验证评价结果的双金属复合管环焊缝耐蚀性能评价方法,同时以国产L360/825冶金复合管环焊缝为例对建立的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通过使用建立的方法对L360/825双金属复合管环焊缝耐蚀性能进行评价,验证了评价方法有效可靠,评价结果显示L360/825双金属复合管环焊缝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结论建立的评价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高酸性气田用双金属复合管的环焊缝耐蚀性能评价,为双金属复合管的现场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金属复合管 环焊缝 耐蚀性能 高酸性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液在线深度复活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超群 李玉婷 +3 位作者 冉斯 陈韶华 吴明鸥 杨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0,共5页
目的解决天然气净化厂脱硫装置胺液系统中由于醇胺溶液自身降解与外来污染所导致的脱硫性能下降、腐蚀穿孔、发泡停产等一系列问题。方法对溶液系统污染物来源进行解析,为有效降低溶液中的污染物、降解物和烃类杂质等,采取了以下措施:... 目的解决天然气净化厂脱硫装置胺液系统中由于醇胺溶液自身降解与外来污染所导致的脱硫性能下降、腐蚀穿孔、发泡停产等一系列问题。方法对溶液系统污染物来源进行解析,为有效降低溶液中的污染物、降解物和烃类杂质等,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增设原料气预处理设施;②设置溶液过滤器;③增设胺液在线深度复活系统等设施。结果胺液在线深度复活装置可有效去除溶液中热稳定盐及致泡物质,使溶液的发泡高度由500 mm降至30 mm,消泡时间由110 s降至5 s。结论通过对胺液进行深度复活,保证溶液的洁净度,恢复溶液性能,可大幅度降低脱硫装置的发泡频率,更好地保障天然气净化装置的平稳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脱硫装置 胺液 在线深度复活 热稳定盐 致泡变质产物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累积取样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17
作者 王伟杰 曾文平 +5 位作者 邹航 王晓琴 陈学锋 杨倩 何敏 丁思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目的累积取样系统作为一种获得天然气平均发热量而实现能量计量的重要方式,对其开展性能评价方法研究,以保障累积取样系统的正常运行及获得样品的代表性。方法根据GB/T 13609—2017《天然气取样导则》和GB/T 30490—2014《天然气自动取... 目的累积取样系统作为一种获得天然气平均发热量而实现能量计量的重要方式,对其开展性能评价方法研究,以保障累积取样系统的正常运行及获得样品的代表性。方法根据GB/T 13609—2017《天然气取样导则》和GB/T 30490—2014《天然气自动取样方法》的要求,并结合累积取样系统的现场应用情况,建立了包括取样系统配置的完整性、取样系统的符合性、取样系统的气密性、预设参数的符合性、取样系统的一致性等指标的性能评价方法。结果针对各项评价指标开展了现场应用,验证了累积取样系统性能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结论建立的累积取样系统性能评价方法能够满足目前的现场使用需求,后续将进一步建立相关方法标准,为天然气能量计量的推进和实施提供标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累积取样 性能评价 能量计量 标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载荷对硬岩区埋地管道应力应变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韩传军 张瀚 +1 位作者 张杰 李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3-29,共7页
为研究地表载荷对硬岩区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管-土耦合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地表载荷大小、作用面积、管道压力、管道径厚比及回填土弹性模量对管道应力分布、塑性应变、椭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压载作用下,高应力区首先... 为研究地表载荷对硬岩区埋地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管-土耦合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地表载荷大小、作用面积、管道压力、管道径厚比及回填土弹性模量对管道应力分布、塑性应变、椭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压载作用下,高应力区首先出现在管道顶部且呈椭圆形;随着地表载荷及其作用面积的增大,管道高应力区逐渐扩大,管道截面左右两侧也出现应力集中;随着回填土弹性模量、管道壁厚及内压的增加,管道顶部高应力区及最大等效应力均减小。塑性应变首先出现在管顶,且塑性区随地表载荷、载荷作用长度增加而增大,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及管道壁厚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内压为0~4MPa时,管道塑性应变及塑性区随内压的增大而减小。管道椭圆度随回填土体弹性模量、管道内压、壁厚增加而逐渐减小,随地表压载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地表载荷 数值仿真 等效应力 塑性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输天然气管道焊口带磁的产生原因及消磁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嘉 黄文俊 +2 位作者 杨安益 张振 马晓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76,110-111,共3页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停气换管作业中,常常会遇到因管道带磁而无法正常施焊的情况,既影响焊口质量,又耽误施工时间。为此,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导致管道焊口带磁的原因:①管道检测工艺的影响;②制管工艺的影响;③环境的影响;④管道安装过程的影...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停气换管作业中,常常会遇到因管道带磁而无法正常施焊的情况,既影响焊口质量,又耽误施工时间。为此,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导致管道焊口带磁的原因:①管道检测工艺的影响;②制管工艺的影响;③环境的影响;④管道安装过程的影响;⑤管内介质的影响。进而分析了管道焊口带磁对管道焊接的影响:根焊时会出现焊接电弧,产生磁偏吹,干扰电弧稳定性,容易产生焊接缺陷。最后从管道消磁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管道消磁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了5种管道消磁方法:①绕线组法;②采用专业消磁设备法;③升温法;④搭桥法;⑤清洗法。研究成果对类似情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管道 停气换管作业 管道焊接 根焊 管道焊口带磁 管道消磁 电弧 磁偏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气井试井压力资料异常原因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蒋裕强 李成勇 +2 位作者 曹成惠 张燃 黄仕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0-92,142-143,共3页
一些高产气井的压力恢复试井资料存在关井后期测试压力持续下降的异常现象,利用常规试井解释方法无法处理该类压力资料。在详细讨论了引起高产量、低压差气井试井压力资料异常现象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水击"现象及其对... 一些高产气井的压力恢复试井资料存在关井后期测试压力持续下降的异常现象,利用常规试井解释方法无法处理该类压力资料。在详细讨论了引起高产量、低压差气井试井压力资料异常现象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对"水击"现象及其对压力恢复测试数据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并对克拉2气藏某气井试井压力资料进行了处理,其解释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该项研究对特殊类型气井试井异常资料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井 试井 压力恢复分析 压力异常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