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地形条件下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与可视化——以四川盆地川东北高含硫气田为例
1
作者 姜云 李丁川 +3 位作者 沈若飞 李梅 张溶倩 李元琛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害性气体泄漏实时模拟与应急响应的现实需要问题,在系统分析高含硫气田毒害性扩散模型基础上,基于自动输入管线泄漏监测系统和气象系统的实时数据,提出了改进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CALPUFF大气扩散模型计算方法,成功开发了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应急响应系统(Emergency Response/Management System,ERMS),有效支撑了高含硫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改进CALPUFF模型参数文件,能够接入泄漏数据和气象数据,根据地形数据生成精细化三维风场,实现了泄漏气体扩散的实时动态计算;②该法适用于应急场景中的小尺度突发情况下的情景模拟,面向应急的毒害性气体模拟结果与环评模型结果基本一致;③该模型能够在2 min之内输出计算结果,满足了现场突发事故发生时实时快速计算和动态模拟的需求。结论认为,考虑复杂地形和实时监测的大气扩散模型实时计算方法有效解决了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难题,研发的应急响应系统与泄漏监测系统、社区报警系统形成联动,为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含硫气田 复杂地形 气体扩散模型 实时模拟 社区应急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企画与生命周期管理在油气田企业的结合应用——以西南油气田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国栋 郭永清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6-31,共6页
对于油气田企业来说,企业的成本构成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其成本在油气田开发生命周期中逐步产生,为成本企画和生命周期管理的结合应用提供了基础。文章首先介绍了成本企画和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油气田企业的成本管理特征;然后,以气田... 对于油气田企业来说,企业的成本构成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性企业,其成本在油气田开发生命周期中逐步产生,为成本企画和生命周期管理的结合应用提供了基础。文章首先介绍了成本企画和生命周期管理以及油气田企业的成本管理特征;然后,以气田开发生命周期为导向确定不同阶段的成本企画重点;最后,将上述思路在具体的油气田实践应用,并与未采用气田开发生命周期管理的成本企画的同类油气田进行比较,以分析上述成本企画的有效性。为采用成本企画或生命周期管理或两者兼用的企业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企画 生命周期管理 油气田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罗家寨高含硫气田钻完井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贾静 张碧波 +7 位作者 张俊良 贾长青 陈思齐 张强 黄福良 雷震中 赵筠华 袁建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111,共11页
四川盆地高含硫化氢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其安全绿色高效开发对于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高含硫气田在钻完井过程中面临漏、涌、塌、卡、毒等工程技术挑战。为加快高含硫气田的安全绿... 四川盆地高含硫化氢气藏储量规模较大,其安全绿色高效开发对于四川盆地千亿立方米天然气产能基地建设和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但高含硫气田在钻完井过程中面临漏、涌、塌、卡、毒等工程技术挑战。为加快高含硫气田的安全绿色高效开发,梳理了高含硫气田钻完井技术难点,开展了高含硫气井优快钻井工艺、完井工艺、井控工艺技术攻关与实践,创新形成了适用于高含硫气田钻完井工艺技术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首次将海上成熟的Trulink不停泵测斜工艺和随钻测井工艺运用在国内陆上高含硫气井钻井中,分别实现四开一趟钻完钻和五开产层一趟钻完井,趟钻进尺、机械钻速、定向周期等指标优异,井身轨迹合格率100%;②超低密度领浆体系成功应对固井恶性井漏挑战,韧性防气窜泥浆体系配合顶部封隔器确保悬挂位置封固良好,固井合格率、优质率双达标;③两步式完井工艺降低完井过程井控风险,下入的井下永置式压力计实现气井全生命周期的井下实时动态监测;④优化后的防喷器组合及井控装备能够保证高含硫气田钻完井全过程的井控安全。结论认为,四川盆地罗家寨高含硫气田钻完井工艺技术创新在高质量建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测试获气590×10^(4)m^(3)/d,累计无阻流量3204×10^(4)m^(3)/d,所形成的钻完井优化工艺技术系列可以有效指导类似高含硫气田的安全规模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罗家寨 高含硫 钻完井工艺 不停泵测斜 随钻测井 井控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化学防治一体化新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熊钢 刘云峰 +6 位作者 唐永帆 徐晓炜 江藩 李伟 兰云霞 李宏 肖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9-160,共12页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不断开发,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元素硫沉积堵塞问题。采用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清洗解堵,面临着稳产周期短、清洗频繁、综合治理成本较高等挑战。为此,基于化学预防-治理相结合的理念,分别开展了停产浸泡硫... 随着高含硫气田的不断开发,气田地面集输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元素硫沉积堵塞问题。采用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清洗解堵,面临着稳产周期短、清洗频繁、综合治理成本较高等挑战。为此,基于化学预防-治理相结合的理念,分别开展了停产浸泡硫溶剂循环解堵技术及不停产在线加注硫溶剂预防堵塞技术的研究,完成了配方设计、验证和现场试验,提出了防治一体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①研发的复合胺高效硫溶剂(CTS-1),较优使用温度为40~60℃,较优清洗时间为1~2 h,饱和溶硫量达45.72 g/100 mL,溶硫能力显著提升,且具有刺激性气味弱、微毒、腐蚀性低等优势,在四川盆地罗家寨气田LJ11H井成功开展了溶硫解堵试验;②创新性提出了不停产在线加注硫溶剂预防元素硫堵塞的技术思路,明确了在线加注硫溶剂的“动态预防-实时溶解”双重作用机制,并针对性地形成了在线加注硫溶剂应用工艺方案;③研发了复合碱硫溶剂(CTS-2),在确保高溶硫能力的同时,有效溶硫时间大幅降低至15~20 min,且适应性良好、环境友好。结论认为:①化学防治一体化技术是有效解决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堵塞的有效手段,新研发的复合胺硫溶剂及复合碱硫溶剂可满足化学防治的技术需求;②下一步需要开展井筒-地面清洗一体化防治、在线加注化学药剂预防堵塞及化学药剂可重复利用等系统性攻关,实现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元素硫沉积的长效防治,全面助力高含硫气田长期稳产和规模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元素硫沉积 化学防治 一体化技术 在线加注 硫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与长期稳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5
作者 葛枫 贾长青 李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2,共8页
罗家寨气田飞仙关组气藏是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储量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高含硫气藏,自2008年以来,随着开发阶段的不断深入,气藏安全高效开发面临长期稳产的严峻挑战。为保障高含硫气藏的长期稳产,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分析了优质储层准... 罗家寨气田飞仙关组气藏是中国石油在四川盆地储量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高含硫气藏,自2008年以来,随着开发阶段的不断深入,气藏安全高效开发面临长期稳产的严峻挑战。为保障高含硫气藏的长期稳产,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分析了优质储层准确识别难、硫沉积影响全生命周期产能评价和产能维护难,以及复杂地理和人居环境下硫化氢(H_(2)S)泄漏预警监测难的“三难”问题,并通过地质、工程等多专业联合攻关,创新形成了高含硫天然气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解决了低品质地震资料成像、多期滩体叠置与多尺度裂缝发育背景下优质储层预测难的问题,形成了高陡复杂构造高含硫鲕滩气藏超高产井精细培育技术,优质储层预测符合率从70%提高到85%,平均单井无阻流量由293.4×10^(4)m^(3)/d提升至794.3×10^(4)m^(3)/d,确保了超高产井部署的效果,实现了高产;②研发了高含硫气藏高效溶硫产品,解决了元素硫沉积机理及硫沉积影响的生产特征不明确问题,支撑了硫沉积影响的全局智能优化高效决策,形成了硫沉积气藏全生命周期智能优化稳产技术,气藏以900×10^(4)m^(3)/d规模连续稳产6年以上,实现了长期稳产;③解决了国内高含硫气田避难风险评估技术缺乏,以及硫化氢泄漏后大规模避难安全保障等难题,形成了高含硫气田泄漏预警及公众防护技术,气藏已连续安全生产超2500天,实现了安全生产。结论认为,长期稳产关键技术的形成有力支撑了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少井高产、长期稳产、安全生产”的重大开发成效,可以为国内外同类型气藏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罗家寨气田 飞仙关组气藏 高含硫 安全高效开发 长期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氢能产业发展研究
6
作者 葛昶 余晓钟 +4 位作者 辜穗 罗霞 吕园园 白龙 刘梦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2-16,共5页
海南作为中国清洁能源示范区,在氢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深化,海南在氢能政策、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布局初显成效。梳理了海南氢能产业的政策现状、技术进展,探讨了海南氢能产业的... 海南作为中国清洁能源示范区,在氢能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深化,海南在氢能政策、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布局初显成效。梳理了海南氢能产业的政策现状、技术进展,探讨了海南氢能产业的核心优势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研究表明,海南在政策支持、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仍面临技术成本高、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为了加速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包括优化顶层设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市场应用场景及强化国际合作等。通过系统分析,期望为海南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同时为全国清洁能源转型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氢能 清洁能源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陆上首个高含硫气田国际合作项目开发理念及管理模式 被引量:15
7
作者 文绍牧 贾长青 +2 位作者 李宏 赵菲 陈耀礼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8-68,共11页
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是世界性难题。2008年2月,成立川东北高含硫对外合作项目(CDB项目),是中国石油陆上首个高含硫天然气对外合作项目,目前已累产天然气超130×108m3,实现了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为了充... 高含硫气藏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是世界性难题。2008年2月,成立川东北高含硫对外合作项目(CDB项目),是中国石油陆上首个高含硫天然气对外合作项目,目前已累产天然气超130×108m3,实现了安全清洁高效开发,其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为了充分总结高含硫气田安全清洁高效开发的经验,为国内高含硫气田开发生产提供借鉴,以川东北天然气国际合作项目为例,全面分析了高含硫气田在设计、建设、运行、应急响应的先进做法。研究结果表明:(1)在设计阶段,充分运用LPM、HAZOP-LOPA、冗余容错、QRA等风险识别和分析模型、方法、技术,有助于提升设计本质安全水平;(2)在建设阶段,遵循严格的程序开展设备材料等级划分及验收、A类设备材料关键控制节点及工厂验收测试、焊接管理、法兰管理、氦氮验漏等,保留大量过程资料,有助于实现设备材料质量、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管理;(3)在运行阶段,应重视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表明,OEMS体系、AIM体系的实效运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能有效的管控人的风险、物的风险和环境风险;(4)在应急响应方面,组建完善的专职队伍,划分层级分明的应急响应等级,设定全员覆盖的有效避险地点,开展经常性的企地联动演练和常态化的应急设备测试,为高含硫气田安全清洁开发提供了有效的保障。结论认为,川东北高含硫国际合作项目是高含硫天然气开发从设计到运行全过程采用先进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其开发理念、生产运营和管理模式可以为国内外相同类型高含硫气田的安全清洁高效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藏 国际合作 开发理念 管理模式 安全设计 质量管控 管理体系 应急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净化厂脱硫系统腐蚀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黄刚华 苗超 +3 位作者 鲁大勇 李林峰 吴文炎 江晶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明确天然气净化厂脱硫系统的腐蚀影响因素,形成适应的脱硫系统腐蚀控制技术。方法通过开展运行工况分析和腐蚀评价试验,分析了脱硫系统的腐蚀状况、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结果脱硫系统腐蚀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高温区域,甘氨酸和草酸... 目的明确天然气净化厂脱硫系统的腐蚀影响因素,形成适应的脱硫系统腐蚀控制技术。方法通过开展运行工况分析和腐蚀评价试验,分析了脱硫系统的腐蚀状况、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结果脱硫系统腐蚀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高温区域,甘氨酸和草酸根对溶液的腐蚀性影响很大,腐蚀速率最高达0.5584 mm/a;温度在110~150℃时,腐蚀速率增加了1倍;通过参数控制、结构优化和材料优选,可有效控制天然气净化厂腐蚀问题。结论天然气净化厂脱硫系统腐蚀环境恶劣,腐蚀机理复杂,基于腐蚀影响分析形成针对性的腐蚀控制措施,可控制腐蚀速率低于0.125 mm/a,确保天然气净化厂的安全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净化厂 腐蚀控制 脱硫系统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天然气脱硫过程多目标预测建模研究
9
作者 王诗慧 蒋巍 +4 位作者 黄坤 高晓根 张春阳 曹杰 罗永辉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共11页
目的对天然气脱硫过程进行准确建模有助于天然气企业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提高产品气气质,增加经济效益,同时确保尾气排放达标。现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建模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通常侧重于对单一生产目标的预测,无法应对多样... 目的对天然气脱硫过程进行准确建模有助于天然气企业实现高效、稳定的生产,提高产品气气质,增加经济效益,同时确保尾气排放达标。现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建模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通常侧重于对单一生产目标的预测,无法应对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使其在工业装置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方法采用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MTL)技术充分挖掘天然气脱硫工艺生产数据中各个变量间的内在关联,结合Savitzky-Golay滤波去噪、Pearson相关性分析与随机森林算法特征降维,精确地识别出脱硫过程中的关键生产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MTL方法同时完成了产品气中总硫含量和硫化氢含量的多目标预测任务。结果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相比,提出的MTL模型在预测准确性和预测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产品气中总硫质量浓度和硫化氢质量浓度的决定系数平均值(R^(2))分别为0.980和0.972,均方误差平均值(S_(ME))分别为0.127(mg/m^(3))^(2)和0.008(mg/m^(3))^(2),预测误差减少了50%以上。采用沙普利加法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SHAP)方法度量模型中输入变量的重要度,发现MTL模型能准确识别关键操作变量,并且在两个预测任务中,关键变量的重要性排序及其对预测目标的影响规律具有一致性,表明模型在准确捕捉多任务间协同效应方面具有优势。结论所提出的建模方法不仅实现了对多个目标的准确预测,增强了模型的鲁棒性和可解释性,同时还降低了建模计算的成本,提升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实用性,可为开发适用于天然气脱硫过程的建模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脱硫 人工智能 Savitzky-Golay滤波 特征工程 深度学习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危害分析(PHA)复审在高含硫天然气工程中的应用
10
作者 施隋靖 冉文付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81-385,共5页
将工艺危害分析(PHA)技术应用于固有风险较高的高含硫天然气工程,通过风险辨识全面准确梳理风险场景,并通过风险评估进一步量化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严重性。同时提出了按照一定周期开展PHA复审对于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践经验... 将工艺危害分析(PHA)技术应用于固有风险较高的高含硫天然气工程,通过风险辨识全面准确梳理风险场景,并通过风险评估进一步量化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严重性。同时提出了按照一定周期开展PHA复审对于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复审的时机、方法、要点和人员要求等,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和行业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天然气 工艺危害分析 复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差异特征分析——以苏里格气田盒8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超 李晓颜 +5 位作者 刘渠洋 张强 于洲 代洁 尹楠鑫 林魂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43,共14页
为厘清砂质辫状河同级别构型要素差异特征及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砂质辫状河沉积为例,综合现代沉积、野外露头及岩心等资料,选取H_(8x)^(2-2)、H_(8x)^(1-3)和H_(8x)^(1-1)典型层段开展定量构型表征,重点辨... 为厘清砂质辫状河同级别构型要素差异特征及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石盒子组盒8下亚段砂质辫状河沉积为例,综合现代沉积、野外露头及岩心等资料,选取H_(8x)^(2-2)、H_(8x)^(1-3)和H_(8x)^(1-1)典型层段开展定量构型表征,重点辨析五级至三级同级别构型单元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盒8下亚段不同单层内单一辫流带宽度为650.0~1750.0 m,受物源条件和基准面旋回升降等沉积分异作用影响,单一辫流带(五级)呈孤立式、侧向拼接式和垂向叠加式3种不同构型差异分布样式。洪水、辫状河道冲刷以及冲沟破坏等因素作用,使得单砂体级次(四级)的构型差异最显著,而优势岩相组合概率高于80%的H_(8x)^(2-2)单层心滩规模较大,平均厚度为7.2 m,长和宽分别为1402.0 m和809.0 m。各单层心滩内构型(三级)差异性较小,其中落淤层具有厚度薄(0.1~0.4 m)、倾角缓(1°~3°)、透镜状分布的相似特征,单一增生体宽度主要分布在360.0~565.0 m,心滩内增生体个数、单个增生体的大小共同造就了各单层心滩平均规模的较大差异。以各级次构型单元差异特征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典型井组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空间分布的三维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差异 心滩 砂质辫状河 盒8下亚段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右岸异常高压含CO2气田采气井口节流管段的腐蚀失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建亭 刘培涛 +3 位作者 徐思勇 吴毅龙 黄晋 罗然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阿姆河右岸B气田采输管道内CO 2分压0.6 MPa,采气井口节流管段的内壁腐蚀严重。对腐蚀管件进行电镜扫描、能谱分析、XRD组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分析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腐蚀管件硬度满足材料性能要求,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CO 3,含... 阿姆河右岸B气田采输管道内CO 2分压0.6 MPa,采气井口节流管段的内壁腐蚀严重。对腐蚀管件进行电镜扫描、能谱分析、XRD组分分析、金相分析、硬度分析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腐蚀管件硬度满足材料性能要求,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CO 3,含有Ba和Si等其他成分;管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天然气中的CO 2在适宜温度、含水的条件下导致碳钢管道内壁发生电化学腐蚀反应,节流效应导致流体形成强大的冲刷作用,缓蚀剂无法在节流管段内壁形成保护膜,腐蚀产物难以附着成膜;流体自井底携带的泥砂加剧了对节流管段的冲蚀作用,管道内壁的金属暴露在腐蚀环境中,腐蚀速率将大大增加。提出了采用耐腐蚀合金堆焊材料的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气田 气井节流管段 CO 2腐蚀 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注CO_(2)混相驱及CO_(2)埋存评价 被引量:14
13
作者 侯大力 龚凤鸣 +3 位作者 陈涛 孙雷 赵锐 苏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注CO_(2)开发低渗透油藏不仅能增加原油采收率,还能将CO_(2)埋存在地下,实现双赢。为了明确X低渗透油藏注CO_(2)混相驱油机理、CO_(2)在地层中的运移规律以及埋存机理,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注CO_(2)混相特征、注CO_(2)参... 注CO_(2)开发低渗透油藏不仅能增加原油采收率,还能将CO_(2)埋存在地下,实现双赢。为了明确X低渗透油藏注CO_(2)混相驱油机理、CO_(2)在地层中的运移规律以及埋存机理,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从注CO_(2)混相特征、注CO_(2)参数优化和CO_(2)埋存评价3方面对X低渗透油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原油注CO_(2)最小混相压力为26.03 MPa,CO_(2)有降低原油黏度和密度的作用;通过参数优化确定的推荐注采方案与衰竭开采相比,累计增油量为96.21×10^(4)t,主力开发层系X4⁃2、X4⁃3提高采收率分别为9.37百分点、6.02百分点;CO_(2)注入地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平面上不断向四周扩散,在纵向上受重力分异的作用向上运移;评价区块注CO_(2)驱推荐方案预计CO_(2)埋存量为68.08×10^(4)t,其中构造埋存量、束缚埋存量、溶解埋存量和矿化埋存量分别为42.20×10^(4)、17.79×10^(4)、6.24×10^(4)和1.85×10^(4)t。研究成果为低渗透油藏注CO_(2)驱及CO_(2)埋存提供了实验和理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CO_(2)驱油与埋存 方案设计 参数优化 埋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中二氧化碳与羰基硫脱除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薛靖文 朱雯钊 +6 位作者 高峰 冉龙超 彭维茂 何熨 张伟 李双龙 尹国川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162,168,共9页
原料天然气中二氧化碳(CO_(2))、羰基硫(COS)、硫化氢(H_(2)S)和甲硫醇(CH3SH)等酸性气体需要采用碱性溶剂予以脱除,在吸收过程中,以瞬时质子机理反应的H_(2)S脱除速率远远大于COS和CO_(2),故尽管原料气中COS含量通常远低于H_(2)S,但用... 原料天然气中二氧化碳(CO_(2))、羰基硫(COS)、硫化氢(H_(2)S)和甲硫醇(CH3SH)等酸性气体需要采用碱性溶剂予以脱除,在吸收过程中,以瞬时质子机理反应的H_(2)S脱除速率远远大于COS和CO_(2),故尽管原料气中COS含量通常远低于H_(2)S,但用于脱除H_(2)S的常规技术不能完全有效地脱除COS。COS与CO_(2)化学结构相似,但CO_(2)吸收速率远大于COS,因此,要深度脱除COS且保留部分CO_(2)难度较高。目前,对COS和CO_(2)吸收机理差异性的研究较少,导致在大量CO_(2)和COS共存的条件下,COS选择性吸收溶剂的设计缺乏理论依据。因此,需深入研究COS的吸收机理。对有机胺法吸收CO_(2)及COS的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以下认识:①在机理研究方面,普遍认为COS在伯胺和仲胺中的吸收机理与CO_(2)吸收机理相同;②醇胺吸收CO_(2)的机理通常认为是通过形成氨基甲酸盐而脱除CO_(2),进一步的加热分解即是CO_(2)的释放与吸收液的循环使用;③COS与CO_(2)均为线性分子,物理化学性质也非常接近,使得在二者共存的条件下,COS选择性吸收的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羰基硫 二氧化碳 天然气净化 吸收机理 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钢地面管道在多元热流体中的腐蚀行为评估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金璐 李军 +4 位作者 李丽 李甫 孙红宇 罗仁坤 孙一平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通过腐蚀挂片对新疆油田X井区多元热流体地面管道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失效管段。对获取的失效管段进行了壁厚测量、组织观察、腐蚀速率计算、化学成分分析和腐蚀产物分析,综合评估管道腐蚀损伤程度和腐蚀规律... 通过腐蚀挂片对新疆油田X井区多元热流体地面管道进行动态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失效管段。对获取的失效管段进行了壁厚测量、组织观察、腐蚀速率计算、化学成分分析和腐蚀产物分析,综合评估管道腐蚀损伤程度和腐蚀规律。通过室内模拟腐蚀试验对管道腐蚀机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钢地面管道在多元热流体中腐蚀严重;表面显微组织中观察到贝氏体和魏氏组织,管道中碳含量减少;腐蚀产物主要成分为Fe_(2)O_(3)和Fe_(3)O_(4);管道先发生二氧化碳腐蚀,然后发生氧腐蚀,反应物中氧气对管道腐蚀速率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热流体 地面管道 腐蚀监测 化学成分分析 腐蚀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溶解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长寿 贾长青 +2 位作者 莫林 喻智明 刘永良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3,共6页
目的通过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溶解度的测试数据分析元素硫溶解过程。方法依据化学反应的物料平衡理论计算物料比例和化学反应产物占比,论证元素硫溶解过程是否适用化学溶解理论。结果元素硫溶解过程物料比例不满足化学反应的要求,化学... 目的通过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溶解度的测试数据分析元素硫溶解过程。方法依据化学反应的物料平衡理论计算物料比例和化学反应产物占比,论证元素硫溶解过程是否适用化学溶解理论。结果元素硫溶解过程物料比例不满足化学反应的要求,化学溶解占比通常在10%以下,不适用化学溶解理论。元素硫在H_(2)S、CH_(4)、CO_(2)、含H_(2)S天然气中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适用物理溶解理论。结论高含硫天然气中元素硫溶解过程适用物理溶解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天然气 元素硫 溶解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净化厂开停工尾气吸收耦合吸附法脱硫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维茂 蓝家文 +4 位作者 宋磊 杨志鹏 周维权 罗永辉 岳海荣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目的在天然气净化装置开停工过程中,尾气不经过SCOT尾气处理装置直接排放,且具有时间长、排放量高、组分复杂和组成波动大等特点,在此期间可能会累积大量二氧化硫(SO_(2))。为此,需要采取措施实现开停工过程中的SO_(2)减排。方法针对尾... 目的在天然气净化装置开停工过程中,尾气不经过SCOT尾气处理装置直接排放,且具有时间长、排放量高、组分复杂和组成波动大等特点,在此期间可能会累积大量二氧化硫(SO_(2))。为此,需要采取措施实现开停工过程中的SO_(2)减排。方法针对尾气中的SO_(2)和硫化氢(H_(2)S),提出了尾气吸收耦合吸附法脱硫工艺,并对碱液吸收SO_(2)和可再生吸附剂吸附H_(2)S进行了研究。结果碱液吸收工艺可以保证SO_(2)几乎被完全吸收,且基本上不吸收H_(2)S和CO_(2),避免了碱液的过度消耗,同时,SO_(2)被充分吸收,可减少对后续吸附剂的影响。13X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吸附H_(2)S效果和再生效果,可以循环吸附,再生后的H_(2)S也可以在装置重新开工且达到稳定运行后循环使用。结论采用碱洗脱SO_(2)耦合吸附脱H_(2)S尾气处理工艺可保证天然气净化厂在开停工过程中SO_(2)排放量大幅减少,且工艺简单,操作空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吸附 硫化氢 二氧化硫 13X分子筛 脱硫 尾气处理 SC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溶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机理及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慧敏 熊颖 +2 位作者 戴元梅 赵文 戴姗姗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目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制约了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为了满足油气开采的需要和实现低成本化,研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O,并通过主客体包合技术实现聚合物的增溶改性。方法通过对聚合物结构的设计,提升聚合物的性能,以丙烯酰胺(AM)... 目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溶解性制约了在油气开采领域的应用。为了满足油气开采的需要和实现低成本化,研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O,并通过主客体包合技术实现聚合物的增溶改性。方法通过对聚合物结构的设计,提升聚合物的性能,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疏水单体十八烷基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酸酯(OEMA)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O,再利用β-环糊精独特的空腔结构进行主客体包合作用来提高其溶解性能。结果25℃下,β-环糊精与聚合物APO的物质的量比为2∶1时,溶解时间由85 min缩短至45 min,聚合物APO在一价及二价盐水中粒径分别降低19.59%和11.50%。结论该聚合物具有好的耐盐性能,β-环糊精能促进聚合物APO的溶解性,减少聚合物用量,实现油气开采的低成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合物 溶解性 主客体包合作用 环糊精 溶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金属氧化物固体脱硫剂对烟气脱硫反应性能的研究
19
作者 赵晓玲 刘宗社 +5 位作者 李超群 范锐 伍申怀 雷恒 刘志华 蓝家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3-168,共6页
目的研究Fe、Ce金属助剂添加量及工艺条件对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以有效提高固体脱硫剂的硫容及再生反应性能。方法基于氧化吸附和还原再生反应机理,利用控制变量法考查了活性金属助剂添加量、体积空速、反应温度、原料气... 目的研究Fe、Ce金属助剂添加量及工艺条件对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以有效提高固体脱硫剂的硫容及再生反应性能。方法基于氧化吸附和还原再生反应机理,利用控制变量法考查了活性金属助剂添加量、体积空速、反应温度、原料气组成和还原气类型等工艺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在反应温度为500℃、体积空速为3000 h^(−1)的条件下,当Fe_(2)O_(3)和Ce_(2)O_(3)的添加量(w)分别为2a%和3b%时,固体脱硫剂硫容(w)可高达24.0%,还原反应时间为65 min。另外,降低体积空速、升高反应温度、降低SO_(2)含量或提高O_(2)含量可进一步提高固体脱硫剂的硫容。还原气的类型对再生反应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结论明确了金属助剂及工艺反应条件对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可为高温可再生固体脱硫剂的研发及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助剂 烟气脱硫 复合金属氧化物 可再生固体脱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图谱驱动的智能标准化转资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银萱 程之曼 +3 位作者 刘锦屏 谢振平 何谐 刘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45,共7页
针对油气田企业资产管理需求与国家高质量发展趋势,该文以长宁公司业务为依据,提出智能标准化转资方法。通过系统智能化技术支持,引入知识建模和知识图谱驱动的数据处理算法,重点解决了人工操作繁琐的转资过程,实现了资产流程标准化管... 针对油气田企业资产管理需求与国家高质量发展趋势,该文以长宁公司业务为依据,提出智能标准化转资方法。通过系统智能化技术支持,引入知识建模和知识图谱驱动的数据处理算法,重点解决了人工操作繁琐的转资过程,实现了资产流程标准化管理。这一研究成果优化了资产信息整合与转资管理,显著提升了油气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该成果对推动油气田企业资产管理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业内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管理 智能化转资 流程标准化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