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处理技术实现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土壤化利用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徐炳科 徐波 《四川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47-49,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钻井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通过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研发了适合西南油气田的钻井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技术。该技术工艺简单、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实现了钻井固体废物的土壤化利用。
关键词 生物处理技术 钻井固体废物 土壤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漏磁数据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帅 秦林 +6 位作者 林冬 高健 刘畅 李潮浪 付凌迪 刘永良 付国华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漏磁法是最稳定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之一,用于评估油气管道的健康状况。从通道基线校正、异常值判别、数据缺口的恢复和滤波四个方面阐述了漏磁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漏磁数据缺陷的峰谷值等显性特征,总结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下缺... 漏磁法是最稳定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之一,用于评估油气管道的健康状况。从通道基线校正、异常值判别、数据缺口的恢复和滤波四个方面阐述了漏磁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漏磁数据缺陷的峰谷值等显性特征,总结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下缺陷信号的本质特征;介绍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和形态学等方法构建缺陷反演模型。最后,从数据预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两方面展望了漏磁信号处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漏磁检测 数据处理 缺陷识别 缺陷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凝析油气井泡沫排液用起泡剂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雅溪 王尧 +2 位作者 李小可 陈大钧 熊颖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4-547,共4页
针对高合凝析油气井泡沫排液困难,以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合成了一种长链烷基氧化胺OA,引入少量与其有协同增效作用的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形成抗凝析油起泡剂主剂zJ。再与多种稳定泡沫物质复配,得到一种... 针对高合凝析油气井泡沫排液困难,以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为主要原料、双氧水为氧化剂,合成了一种长链烷基氧化胺OA,引入少量与其有协同增效作用的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形成抗凝析油起泡剂主剂zJ。再与多种稳定泡沫物质复配,得到一种高抗凝析油的复配起泡剂,配方为:2%ZJ+0.04%NaOH+0.03%瓜尔胶。zJ在高凝析油条件下(50%-70%)的泡沫排液性能明显优于常用起泡剂uT_11c。70℃下,凝析油含量为70%时,zJ的起泡能力(初始泡沫高度)为13.7cm,泡沫稳定性(3min后的泡沫高度)为9.8cm,携液能力为12mL/15rain。复配后的起泡能力为15.4cm,泡沫稳定性为11.8cnl,携液能力为60mL/15min。抗温可达90℃,抗盐可达8%。在川渝地区五宝场凝析气藏两口高含凝析油(大于50%)积液气井中成功运用,使两口间歇生产井恢复了连续生产,产气量提高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凝析油 气井 泡沫排液 起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岩屑化学清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蒋国斌 向启贵 +1 位作者 胡金燕 赵靓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206,共5页
在剖析油基岩屑化学清洗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微乳液、纳米乳液这3种清洗剂的应用效果,同时介绍了物理-化学清洗、化学清洗-生物处理、物理-化学清洗-生物处理这3种化学清洗复合处理技术处理油基岩屑的研究现状。指出... 在剖析油基岩屑化学清洗机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微乳液、纳米乳液这3种清洗剂的应用效果,同时介绍了物理-化学清洗、化学清洗-生物处理、物理-化学清洗-生物处理这3种化学清洗复合处理技术处理油基岩屑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油基岩屑化学清洗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攻关方向,可为油基岩屑处理提供基础支撑及方向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岩屑 化学清洗 机理 微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返排液高效回用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杰 李静 +1 位作者 林冬 赵成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5-184,共10页
系统分析了四川地区不同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水质情况,明确了返排液中超出回用水质标准的关键指标,通过室内实验系统研究不同工艺对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效果,提出了能适应不同水质返排液的回用处理技术,并在现场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返... 系统分析了四川地区不同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水质情况,明确了返排液中超出回用水质标准的关键指标,通过室内实验系统研究不同工艺对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效果,提出了能适应不同水质返排液的回用处理技术,并在现场开展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返排液经软化-混凝-絮凝-杀菌处理后出水达到回用水质标准,其最优条件为:升高pH至10,混凝剂投加量(Y_(1))满足Y_(1)=0.46X_(1)+39(X_(1)为混凝前悬浮物浓度),絮凝剂投加量(Y_(2))满足Y_(2)=0.0041X_(2)-0.9(X_(2)为絮凝前悬浮物浓度),杀菌剂投加量、杀菌pH和时间分别为200 mg/L、6和30 min。根据最优条件制造了能自动加药的回用处理装置。应用结果表明,自动加药处理出水水质比手动加药的出水水质更优且能达到回用水质标准,其药剂费比手动加药低35%,自动加药处理出水配成的滑溜水性能优于原水及手动加药处理出水配成的滑溜水性能,且能达到滑溜水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压裂返排液 回用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RAM的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设计期关键风险因素辨识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静 孙明炬 +4 位作者 金作良 胡瑾秋 陈怡玥 韩林序 吴明远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设计工作围绕运营阶段的功能实现与建设阶段的相应改增建任务开展,前期的储气库设计偏差可能会对储气库建设乃至投产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主要用于分析扰动在系统中的传播路径。由于储气库设... 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设计工作围绕运营阶段的功能实现与建设阶段的相应改增建任务开展,前期的储气库设计偏差可能会对储气库建设乃至投产运营产生深远的影响。功能共振分析方法(FRAM)主要用于分析扰动在系统中的传播路径。由于储气库设计期需要综合的信息繁多、跨度广泛,为考虑在复杂网络中各功能模块的影响力,首先针对储气库设计期功能的特点提出一种考虑功能模块中心性的系统功能共振分析方法(C-FRAM),然后以重庆相国寺储气库为例开展案例分析,最后提出对设计期储气库的规模部署与下游供应调峰需求、地质实施方案、老井利用等方面的建议。结果表明:引入功能模块系统中心性有助于修正储气库设计期关键风险因素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地下储气库 设计阶段 风险因素辨识 功能共振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泵泵头体内腔锥面处裂纹扩展研究
7
作者 闵思力 李斌 +3 位作者 于富盛 苏明 刘晨磊 王军锋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7-244,共8页
为探究140 MPa高压压裂泵泵头体内腔锥面处裂纹扩展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和FE-Safe疲劳分析软件对泵头体锥面安全性及裂纹扩展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利用效应面法对泵头体锥面剩余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现有设计下,泵... 为探究140 MPa高压压裂泵泵头体内腔锥面处裂纹扩展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和FE-Safe疲劳分析软件对泵头体锥面安全性及裂纹扩展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利用效应面法对泵头体锥面剩余寿命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现有设计下,泵头体在承压140 MPa后满足材料强度要求,但内腔锥面处安全系数小于0.75,属于易引发疲劳裂纹扩展的危险区域;锥面处的裂纹属于张开型裂纹,在扩展的过程中,裂纹面形状系数稳定在1.1,裂纹面形状不受初始裂纹形状影响;在标准工况下,插入0.4 mm×0.2 mm的微裂纹,泵头体的剩余寿命为2.04×10^(5)次;经过效应面法分析,剩余寿命的影响因素权重排序为:应力比>锥角>过盈量,并得出考虑3个因素的剩余寿命计算公式(140 MPa工作压力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压裂泵 裂纹扩展 剩余寿命 效应面法 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德尔菲法决策模型的油气行业存量闲置土地盘活研究
8
作者 于辰 王红娟 刘源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0期274-277,共4页
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特点以及历史遗留原因,油气企业普遍存在存量闲置土地量大的问题。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选择适当的方式对存量闲置土地进行盘活对企业实现节约用地、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而目前油气行业存量闲置土... 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特点以及历史遗留原因,油气企业普遍存在存量闲置土地量大的问题。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选择适当的方式对存量闲置土地进行盘活对企业实现节约用地、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而目前油气行业存量闲置土地盘活方式的选择仍然缺乏理论基础,因此导致了盘活效率不高的问题。为此,开展了存量闲置土地盘活方式的决策研究,并首次将层次分析-德尔菲法模型引入该领域。首先选取政策法规制约、预期收益、自有资金限制、土地属性等12项存量闲置土地盘活中的重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存量闲置土地盘活方式的评价体系,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然后通过德尔菲法决策了存量闲置土地的盘活方式。此研究结果为油气行业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提供了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也为践行节约集约用地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行业 存量闲置土地 盘活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储罐重质沉积物超声波空化微射流清洗实验及数值模拟
9
作者 贾文龙 肖欢 +3 位作者 冷翔宇 黄巧竞 刘程玮 吴瑕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8-1296,共9页
针对原油重质沉积物超声波空化微射流清洗作用机理不明确、微射流对沉积物的冲击作用缺乏定量表征等问题,建立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冲击清洗重质沉积物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对沉积物的清洗机理及规律。结... 针对原油重质沉积物超声波空化微射流清洗作用机理不明确、微射流对沉积物的冲击作用缺乏定量表征等问题,建立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冲击清洗重质沉积物的仿真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对沉积物的清洗机理及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波空化微射流存在高度随机性,导致沉积物表面形成大量不均匀凹坑,凹坑直径近似呈GEVⅡ分布;沉积物内部及壁面黏结处出现扩展性裂纹,促使沉积物剥离;沉积物表面凹坑直径和深度与超声波声压呈线性增大规律,超声波对凹坑深度的影响大于直径的影响。超声波功率从100 W增大到300 W,声压从100 kPa增加至200 kPa,超声波作用60 s,实验得到凹坑平均直径从6.10μm增大至7.38μm,平均深度从1.18μm增加至3.46μm;数值仿真计算凹坑直径从9.60μm增大至9.80μm,平均深度从1.42μm增加至3.8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沉积物 超声波 空化 微射流 清洗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胶—絮凝—深度氧化法处理残余压裂液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马超 徐良伟 +1 位作者 刘源 白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71,共3页
胜利油田压裂作业后产生的残余压裂液具有COD、黏度、浊度高的特点,采用破胶—絮凝—深度氧化法来处理残余压裂液。筛选出性能优良的破胶剂、无机混凝剂、有机絮凝剂和深度氧化体系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最终得到胜利油田残余压裂液室内... 胜利油田压裂作业后产生的残余压裂液具有COD、黏度、浊度高的特点,采用破胶—絮凝—深度氧化法来处理残余压裂液。筛选出性能优良的破胶剂、无机混凝剂、有机絮凝剂和深度氧化体系并确定最佳实验条件,最终得到胜利油田残余压裂液室内处理配方:每100 mL残余压裂液需加破胶剂JPC 0.5 g、聚铝0.25 g、聚丙烯酰胺溶液3 mL、5 mL Fenton试剂〔n(FeSO4.7H2O)∶n(H2O2)=8∶1〕。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残余压裂液的各项污染物大幅下降,除COD外,其余污染物含量已经远低于GB 8978—1996的Ⅱ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压裂液 破胶 絮凝 深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响函数的螺栓结合部法向刚度辨识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冠华 殷国富 +2 位作者 胡晓兵 孙明楠 胡腾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3-188,共6页
机械结合部对于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动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正确辨识是建立其准确动力学模型的前提。为准确获取螺栓接合部的法向刚度,采用理论推导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基于频响函数法对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辨识... 机械结合部对于高速卧式加工中心的动态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正确辨识是建立其准确动力学模型的前提。为准确获取螺栓接合部的法向刚度,采用理论推导与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基于频响函数法对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辨识与等效方法进行研究;定义了实验数据灵敏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灵敏度实现了对实验数据的筛选,提取了有利数据和抑制了不利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辨识公式的矛盾方程,并基于最小二乘思想求得方程的确定解,获得了结合部动力学的等效参数。最后,通过LMS噪声、振动测试系统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提高结合部动力学参数的辨识和等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响函数 螺栓结合部 法向刚度 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米亚罗林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霍小鹏 张兴华 +2 位作者 李贤伟 张健 张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2,66,共6页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川西米亚罗林区9种林分类型林地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9种林分类型土壤pH均小于5.6,属于酸性土壤;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冷杉林(FF)>40a云杉—落叶松林(D)>70a...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川西米亚罗林区9种林分类型林地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9种林分类型土壤pH均小于5.6,属于酸性土壤;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顺序为:冷杉林(FF)>40a云杉—落叶松林(D)>70a云杉林(F)>40a云杉林(C)>灌木林(SF)>桦木林(BF)>40a落叶松林(B)>25a云杉—落叶松林(A)>55a云杉林(E);冷杉林土壤全N含量最大,25a云杉—落叶松林最小;(2)9种林分类型中,40a落叶松林地全K含量最大,40a落叶松—云杉林土壤速效K含量最大;(3)9种林分类型中,40a落叶松林地全P含量最大,速效P含量以55a云杉林为最大;(4)9种林地中,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全N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全氮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效磷和全钾显著负相关;土壤全钾和全磷分别与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亚罗 林分类型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雨 何沫 刘畅 《压力容器》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高压天然气管道轴向长程撕裂破坏是其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现有的止裂预测模型应用于高强度天然气管道止裂分析时,往往需进行适当的修正。全尺寸爆破试验是获取修正因子的有效方法,但是试验成本较高。研究夏比冲击功中启裂能和扩展能的比... 高压天然气管道轴向长程撕裂破坏是其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现有的止裂预测模型应用于高强度天然气管道止裂分析时,往往需进行适当的修正。全尺寸爆破试验是获取修正因子的有效方法,但是试验成本较高。研究夏比冲击功中启裂能和扩展能的比例分配,分析其与修正因子间的内禀关系,有利于管道止裂韧性的预测。采用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机对X80管线钢环向夏比冲击试件进行测试分析,通过柔度变化率方法对试件启裂过程开展相关研究,对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与修正因子间内禀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表明,仪器化摆锤冲击试验可对夏比冲击过程中载荷、位移等信息进行跟踪;柔度变化率方法可分析试件启裂过程,二者结合有利于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的比重分析。X80管线钢环向夏比冲击功能量分配得到的修正因子与全尺寸爆破得到的修正因子接近,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裂 修正因子 仪器化夏比冲击 能量分配 柔度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宅基地审批制度改革研究——以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泸县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立达 赵美美 +1 位作者 吴懈 韩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4期194-197,共4页
以对四川泸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将农村宅基地分为农村建房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强调村庄规划在宅基地审批中的引导作用,明确界定&... 以对四川泸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调研为基础,分析了目前农村宅基地审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将农村宅基地分为农村建房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强调村庄规划在宅基地审批中的引导作用,明确界定"农村村民"和"户"并创新和完善宅基地取得制度,提高宅基地审批的行政效率,规范和强化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执法和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审批制度 改革 泸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输管道再启动过程油水两相流型演变与压降变化特性
15
作者 尹晓云 李静 +5 位作者 申俊 刘力华 赵梓涵 朱祯 敬加强 KARIMOV Rinat M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5,共9页
针对稠油水环输送管线因水环失稳破坏需重新启动的问题,基于自行搭建的室内小型再启动环道模拟试验系统,以4种普通稠油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恒定水流速度条件下停输管道再启动过程中的流型演变特征与压降变化特性,分析了持油率H_o、油... 针对稠油水环输送管线因水环失稳破坏需重新启动的问题,基于自行搭建的室内小型再启动环道模拟试验系统,以4种普通稠油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恒定水流速度条件下停输管道再启动过程中的流型演变特征与压降变化特性,分析了持油率H_o、油品黏度μ_o、停输时间t_(st)及恒定水流速度U_(cl)对再启动行为特性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再启动过程各阶段特征的剖析,建立了再启动压降随时间变化的指数衰减模型。结果表明,以恒定流量再启动过程中,流型演变主要经历水流剪切剥离油层、油滴/油块运移扩散与粘附管壁成膜、油膜脱附4个阶段;压降存在初始峰值且随时间变化,可分为衰减和平衡2个阶段;再启动压降随时间变化的模型预测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较好,其拟合优度值均接近1;在测试范围(H_(o)=0.26~0.76,μ_(o)=1.055 3~3.02 Pa·s,t_(st)=0.5~1.0 h,U_(cl)=0.25~1.01 m/s)内,再启动最大压降随持油率、油品黏度、停输时间及恒定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达30.38 k Pa;再启动时间随持油率、油品黏度和停输时间的增大而增长,但随恒定水流速度的增加而减短,最长为3 616.78 s。研究可为停输管线制定合理的重新启动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水环 再启动特性 再启动压降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叶栅轴向间距对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水力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苏明 赖兵 +4 位作者 叶开清 曾鹏升 岳添漆 陶兆勇 王家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37,共7页
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超低水头水资源条件下发电的液力透平装置,其导叶与转轮轴向间距对其水力性能有重要影响。以某型号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轴向间距能量转换特性、内部流动特性以及涡结构等方... 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作为一种专门用于超低水头水资源条件下发电的液力透平装置,其导叶与转轮轴向间距对其水力性能有重要影响。以某型号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轴向间距能量转换特性、内部流动特性以及涡结构等方面展开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流量工况下导叶与转轮轴向间距对透平的水头、功率和效率影响均较小,偏工况时对透平效率影响较大。轴向间距为60.2 mm时,湍动能耗散较小,流道对通道涡和叶顶泄漏涡抑制效果较好。该研究内容为超低水头轴流式液力透平的设计和优化提供部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力透平 轴向间距 能量转换 内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I的输气站场分离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明 姚安林 +3 位作者 叶冲 康乐 兰国冠 唐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20-126,共7页
通过对输气站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与RBI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采用RBI技术对输气站场的分离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输气站场分离器的失效机理和运行环境,对其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输气站场分离器RBI风险评估流... 通过对输气站场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与RBI的技术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采用RBI技术对输气站场的分离器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输气站场分离器的失效机理和运行环境,对其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输气站场分离器RBI风险评估流程。然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验证了基于RBI的风险评估方法在输气站场分离器风险评估中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分离器的优化检验策略。本研究为输气站场设备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气站场 静设备 RBI 风险评估 检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广东贸易隐含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浩 张晋 +5 位作者 刘建林 张惠 唐川东 刘毅 郝艳茹 桂东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1-240,共10页
根据《巴黎协定》发展目标,我国计划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为实现减排目标,将减排责任落实到省际层面,准确核算省际间由于贸易带来的碳转移问题,对于完善碳排放工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碳排放... 根据《巴黎协定》发展目标,我国计划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意义重大且任务艰巨.为实现减排目标,将减排责任落实到省际层面,准确核算省际间由于贸易带来的碳转移问题,对于完善碳排放工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实现碳排放控制目标至关重要.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建设重点,本研究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核算了湾区核心广东省2012年、2015年和2017年各部门和各行业的碳排放总量,分析了广东省由于贸易带来的输入和输出隐含碳的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7年间,广东省属于碳排放净流入区域,但净流入量逐年递减.从行业的角度来看,重工业、服务业和运输业;从部门的角度来看,化学产品、批发与零售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是广东省重点排放的行业和部门.此外,广东省输出的地区主要是河南、浙江和江苏等地;输入的地区主要是内蒙古、河北和江苏等地.研究成果将为碳排放空间配置的优化和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投入产出表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地下盐岩储气库注采运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井宏 周军 +2 位作者 胡承强 黄薪宇 梁光川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8-867,共10页
在地下盐岩储气库注采运行过程中,因腔内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地层压力和热应力变化,会影响腔体围岩的稳定,从而影响整个储气库的稳定性。为探究热力耦合条件下地下盐岩储气库运行的稳定性,建立了储气库腔体温度和压力计算模型,... 在地下盐岩储气库注采运行过程中,因腔内气体压力和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地层压力和热应力变化,会影响腔体围岩的稳定,从而影响整个储气库的稳定性。为探究热力耦合条件下地下盐岩储气库运行的稳定性,建立了储气库腔体温度和压力计算模型,对不同注采速率和注采时间的腔体温度和压力进行计算,将计算值作为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运用FLAC 3D软件模拟注采过程中的腔体稳定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如果只考虑压力的影响(压力作用),则腔体在注采过程中只发生剪切损伤;如果同时考虑压力和温度影响(热力耦合作用),则腔体在注气过程中会产生剪切损伤,在采气过程中会产生拉张损伤、剪切损伤和膨胀损伤。研究成果对地下盐岩储气库运行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数值模拟 热力耦合 腔体损伤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点源函数论证压裂水平井技术极限井距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嵘 张燃 邓元洲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7-39,52,127,共5页
Y151井区准备大规模开展水平井压裂施工,为准确评价Y151井区块水平井缝网压裂的适应性,有必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工作。通过点源函数建立的水平井、缝网压裂水平井地层压力分布函数,建立缝网压裂水平井有效压力驱替系统,确定压裂井-水平... Y151井区准备大规模开展水平井压裂施工,为准确评价Y151井区块水平井缝网压裂的适应性,有必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工作。通过点源函数建立的水平井、缝网压裂水平井地层压力分布函数,建立缝网压裂水平井有效压力驱替系统,确定压裂井-水平井联布和压裂井-缝网压裂水平井联布的最小压力梯度和井半距的函数关系,并根据工区启动压力梯度计算对应的技术极限技术井距。研究表明,Y151井区有效驱替系统最小压力梯度和井半距成三次多项式函数关系,根据工区启动压力梯度可计算不同井形联布的技术极限技术井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网压裂 水平井 地层压力分布 技术极限井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