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5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难采油气藏开发管理探索与实践——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军 杨再勇 +2 位作者 王廷勇 张友彩 刘泽元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92,114-115,共4页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油气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历经半个多世纪滚动勘探开发,因油气藏地质特征复杂、开发难度大,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效益开发。"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依靠技术进步,创新开发管理,针对低孔...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油气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历经半个多世纪滚动勘探开发,因油气藏地质特征复杂、开发难度大,始终未能形成规模效益开发。"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依靠技术进步,创新开发管理,针对低孔、低渗、高温、高压、高含硫、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的油气藏开发技术瓶颈和管理难点,在深化不同类型油气藏地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攻关、技术引进和集成创新,形成了低孔低渗层状孔隙型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开发配套技术,致密砂岩气藏"区块优选+丛式井+分层压裂+井下节流+地面标准化"的主体开发技术,以及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安全快速钻完井和高含硫环境下地面系统腐蚀监测与防治配套技术。通过管理创新形成了与复杂难采油气藏相适应的开发管理模式,提高了复杂油气藏开发水平,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近5年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4 887×108 m3,油气年产量由不到100×104 t油当量上升到300×104 t油当量。所形成的一系列针对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开发配套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其他非常规复杂油气藏的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气藏 开发管理 规模效益开发 开发配套技术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五”班组民主管理的做法与效果——西南油气田川中油气矿分散班组民主管理工作的调查
2
作者 彭海东 青春 +1 位作者 王廷勇 王睿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S2期60-62,共3页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主管理,不断优化和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川中油气矿针对员工数量多、井站班组高度分散的现状,积极探索和创新班组民主管理,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集管理思路、工作目标、运作方式、考评体系、激励机制于一体的"五五&...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主管理,不断优化和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川中油气矿针对员工数量多、井站班组高度分散的现状,积极探索和创新班组民主管理,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集管理思路、工作目标、运作方式、考评体系、激励机制于一体的"五五"班组民主管理体系,在全矿生产及后勤班组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组建设 民主管理 做法 效果 川中油气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 催生油气田新活力——川中油气矿依靠科技进步壮大主营业务
3
作者 王兴无 廖卫民 谢明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04年第1期66-67,共2页
重组改制之初,面对油气后备区块不足,主力油田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居高不下,油气生产十分被动的局面.川中油气矿(以下简称该矿)坚持实施科技兴矿、油气并举、效益开发、持续发展的战略,紧紧依托科技进步,科研攻坚成效明显。4年来。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油气田 综合递减率 油气资源 自然递减率 天然气勘探 重组改制 依靠科技进步 持续发展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蓬莱气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凝析油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4
作者 文龙 罗冰 +13 位作者 谢增业 张本健 武赛军 张斌 谢武仁 陈骁 刘博文 崔会英 孙豪飞 冉钰 国建英 明盈 徐亮 陈大伟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共13页
四川盆地蓬莱气区蓬深10井在上二叠统长兴组发现凝析油,拓展了四川盆地液态烃保存的深度下限,亟需明确其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为此,应用原油碳同位素、轻烃、全油色谱、金刚烷、全二维气相色谱、芳烃色质等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结合... 四川盆地蓬莱气区蓬深10井在上二叠统长兴组发现凝析油,拓展了四川盆地液态烃保存的深度下限,亟需明确其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为此,应用原油碳同位素、轻烃、全油色谱、金刚烷、全二维气相色谱、芳烃色质等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烃源岩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凝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①长兴组凝析油成熟度为1.59%~1.75%,金刚烷指数和甲基菲指数等参数均揭示凝析油处于高成熟热演化阶段。②长兴组凝析油主要源于龙潭组煤系烃源岩;凝析油以环烷烃和芳烃化合物为主,芳烃化合物中联苯系列化合物含量达48.6%;凝析油全油碳同位素偏高(-26.4‰),与龙潭组干酪根碳同位素相似;类异戊二烯烷烃中姥鲛烷占优势,Pr/Ph值为1.73~1.85,凝析油烃源岩沉积于弱氧化沉积环境。③地质历史中未达到液态烃类完全裂解的温度、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改造强度弱以及异常超高压的共同作用是凝析油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结论认为,长兴组凝析油为上二叠统龙潭组煤系烃源岩在高成熟阶段的产物,在龙潭组/吴家坪组烃源岩发育且后期未遭受TSR强烈改造的区域有望发现更多的长兴组凝析油;该研究认识为在四川盆地继续寻找长兴组凝析油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蓬莱气区 长兴组 凝析油 碳同位素 异常高压 深度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基建项目基础工作信息化创新与实践
5
作者 谢辉 许深皓 +4 位作者 王云松 聂军 吴克军 魏莹鹏 谢娟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油气田基建项目管理是系统性工作,涉及多单位、多部门、多人员,传统模式下的基础工作信息沟通、业务往来时效较低,存在人工浪费,多项目总体运行管理难度大,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梳理基建项目全周期中... 油气田基建项目管理是系统性工作,涉及多单位、多部门、多人员,传统模式下的基础工作信息沟通、业务往来时效较低,存在人工浪费,多项目总体运行管理难度大,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梳理基建项目全周期中的基础工作内容、业务流程和逻辑关系,从日常资料信息化、协同办公与信息共享、统筹运行管理等角度分析基于信息化系统的提升方案,从项目基础信息、合规手续、施工图设计、物资采购、选商及合同、现场施工、结算和投资管理、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功能设计,有效融合信息化技术和实际业务,完成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实践,实现对应的管理创新提升。随着项目管理日益精细化,实施数字化转型是其发展趋势,信息化系统与实际业务的融合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且管理深度更深、范围更广,功能也将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建项目 信息化 智能化管理 协同办公 信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川中油气矿一线井站班组的培训方式
6
作者 李忠良 谢嘉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218-218,167,共2页
员工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油气田安全生产,因此,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培训员工则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一线井站班组的特点,基于多年的培训经验,提出了九种培训新思维,成功的... 员工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油气田安全生产,因此,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培训员工则是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一线井站班组的特点,基于多年的培训经验,提出了九种培训新思维,成功的在作业现场应用、推广,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站班组 培训方式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低渗油气田开采新工艺应用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勇 张晓玲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B06期42-46,共5页
川中磨溪气田是一个含边水、低渗、含硫的视孔隙性的整装气田,强腐蚀性一直以来制约着天然气的生产;而油藏具有特低孔渗、裂缝性和强烈非均质性,一般采用衰竭式开采,压力降低较快,采出难度增加,采用挤凝析油解堵、小泵深抽、玻璃钢油管... 川中磨溪气田是一个含边水、低渗、含硫的视孔隙性的整装气田,强腐蚀性一直以来制约着天然气的生产;而油藏具有特低孔渗、裂缝性和强烈非均质性,一般采用衰竭式开采,压力降低较快,采出难度增加,采用挤凝析油解堵、小泵深抽、玻璃钢油管防腐、渗吸注水二次采油、化学清防蜡等一系列配套的新工艺、新技术和工具后,较大地提高了原油采收率,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低渗油气田 开采 新工艺 应用评价 凝析油 深抽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公司“大预算”管理基本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苟建林 鲁煜 林松 《天然气技术》 2010年第3期67-70,共4页
实施"大预算"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大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的理念及管理方法,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各地区公司的客观实际,提出... 实施"大预算"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大预算"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的理念及管理方法,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各地区公司的客观实际,提出了油气田公司实施"大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以及"8个全面化"的具体措施,即应做到主体、客体、作业过程及费用要素、控制过程、实施者、控制手段、配套预算以及"硬管理"与"软环境"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公司 “大预算”管理 控制手段 管理体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油气田含锂气田水资源调查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立 杨立 +3 位作者 刘韬 高杰 胡永碧 刘友权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7,共7页
截至2020年底,国内锂资源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70%。据统计,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各气田在开发过程中普遍产水,目前西南油气田拥有生产井1900余口,其中超80%的生产井产水,2020年常规气气田累计产水超120×10^(8... 截至2020年底,国内锂资源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70%。据统计,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各气田在开发过程中普遍产水,目前西南油气田拥有生产井1900余口,其中超80%的生产井产水,2020年常规气气田累计产水超120×10^(8) m^(3)。据研究报道,气田水与油气等烃类物质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油气成藏阶段,通常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甚至部分锂资源含量高于盐湖卤水。通过气田水取样分析证实,西南油气田17口井气田水中锂离子质量浓度最高达131.6 mg/L,约50%取样井气田水中锂离子含量高于最低工业品位,同时还含有较为丰富的溴、钾等伴生资源。通过对重点井气田水跟踪评价证实西南油气田气田水锂、溴资源长周期稳定性较好,此外,西南油气田地层水资源丰富,3处重点区块地层水储量达13.3×108 m^(3),初步估算了3处区块锂资源(以Li_(2)CO_(3)计)总价值超3100亿元,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油气田 气田水 锂资源 溴资源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节流技术在西南油气田致密气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温庆 张文娟 +2 位作者 邹尼波 郑强 胡顺源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3年第3期109-116,共8页
井下节流技术是将地面节流移至井筒,在井下油管适当位置安装节流器,从而防止在节流过程中形成水合物而造成井筒堵塞的一项技术,实现气田低成本开发的目的。目前西南油气田致密气井采用“中高压集气+带液计量+气液混输+集中增压+集中处... 井下节流技术是将地面节流移至井筒,在井下油管适当位置安装节流器,从而防止在节流过程中形成水合物而造成井筒堵塞的一项技术,实现气田低成本开发的目的。目前西南油气田致密气井采用“中高压集气+带液计量+气液混输+集中增压+集中处理”集输工艺,在平台加热节流,内部集输采用“串接+枝状”管网气液混输至集气站集中处理,为防止地面管线水合物的形成,初期在平台参考常规气田采用水套炉加热,后期逐步推行了电感应加热。为进一步优化、简化地面工艺流程,降低生产运行成本,2022年3月优选QL20H井作为首口井下节流试验井,并于2022年6月在QL212-8-H1、QL212-8-H2井这两口井下入节流器生产。基于3口试验应用井,对气井应用井下节流前后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使用井下节流技术能充分利用井底温度,有效防止水合物形成;②采用井下节流装置能使节流井套压下降相对缓慢,合理控制生产压差,实现气井平稳生产;③井下节流技术确实能够有效简化地面流程,降低运行成本。结论认为,井下节流技术在西南油气田致密气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还需持续开展试验及技术攻关,根据气田自身特点摸索经验,使井下节流技术在气田效益开发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节流 节流器 水合物 致密气井 电感应加热 优化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动态造价管理在油气田地面建设中的应用——以某油气田公司净化厂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婕 李懿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1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造价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应对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项目总投资大、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采买设备多等特征的问题。依据工程实例以及成本数据,通过比对全面动态造价管理和传统造价管理模式在设计、采购、施工等不... 为了解决传统造价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应对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施工周期长、项目总投资大、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采买设备多等特征的问题。依据工程实例以及成本数据,通过比对全面动态造价管理和传统造价管理模式在设计、采购、施工等不同方面工作的差异,分析得出全面动态造价管理在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中的优势,指出当前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全面动态造价管理能够从工程建设初期就掌握造价管控的主动权,尽可能保证项目实际建设费用与工程预算相接近;(2)在全面动态造价的控制下,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可以实现资金和资源的合理配置;(3)通过采取全面动态造价管理工作,可以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实现工程建设质量与成本控制工作的协调发展。结论认为,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全面动态造价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地面 建设项目 动态造价管理 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海上油气田优化气举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春立 朱颐 +2 位作者 李禹呈 杨志 周倩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84-88,共5页
机组总供气量的降低使注气压力低于最小注气压力,井的间喷易引起压力和流速振荡,或使设备疲劳、系统总产量降低。为此,基于单井动态曲线拟合,确定单井注气速度处于的限制条件。以总产量为目标函数,通过MiniVar方法改进轮盘赌,加快遗传... 机组总供气量的降低使注气压力低于最小注气压力,井的间喷易引起压力和流速振荡,或使设备疲劳、系统总产量降低。为此,基于单井动态曲线拟合,确定单井注气速度处于的限制条件。以总产量为目标函数,通过MiniVar方法改进轮盘赌,加快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应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某油井配气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得到最优配气方案下的产油量和注气量。实例表明: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气举优化配气计算收敛速度快,设计产油量和实际产油量基本一致;改进后的遗传算法虽然无法找到全局最优解,但能找到可以接受的全局次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举 配气 优化 压缩机 遗传算法 轮盘赌 动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古隆起北斜坡寒武系龙王庙组油气成藏特征及演化模式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科良 吴康军 +5 位作者 李志军 孙永河 徐少华 梁锋 刘露 李爽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8,共10页
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演化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 利用测井、录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充注特征及成藏演化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古隆起北斜坡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天然气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下伏筇竹寺组烃源岩在北斜坡腹部及西侧裂陷槽存在2个生烃中心,其TOC平均值分别为1.90%和3.46%,有机质以Ⅰ型干酪根为主,可提供充足且优质的烃源;龙王庙组内部发育的颗粒滩体岩溶储层与上覆高台组厚层致密泥质云岩,构成了优势储-盖组合;区内广泛发育的油源断裂可作为纵向优势运移通道高效输导油气。(2)研究区龙王庙组具3期成藏特征:晚三叠世末期(约214~206 Ma)发生第1期充注,大量成熟油聚集形成古油藏;早侏罗世末期(约193~186 Ma)发生第2期充注,表现为“多油少气”混合充注;中侏罗世末期(约170~164 Ma)发生第3期充注,大量油裂解气充注储层并聚集形成现今气藏。(3)研究区龙王庙组油气成藏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加里东早期—二叠纪前少量低熟油充注阶段、二叠纪—三叠纪大量成熟油充注形成古油藏阶段、中侏罗世—白垩纪古油藏被破坏形成裂解气藏阶段以及晚白垩世至今气藏调整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滩体岩溶储层 泥质云岩盖层 储-盖组合 油源断裂 古油藏 混合充注 裂解气 龙王庙组 寒武系 北斜坡 川中古隆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油气田建设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莉 曲林 +2 位作者 于磊 廖欣 米庆 《天然气技术》 2009年第6期64-67,共4页
建立健全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既可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又可为投资规划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田建设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后评价反馈过程存在的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反馈信息... 建立健全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既可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又可为投资规划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田建设项目后评价反馈机制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后评价反馈过程存在的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反馈信息不充分、反馈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并提出从流程、管理和制度上完善后评价反馈机制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建设 项目后评价 反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下沉式方井积水隐患治理工程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茂林 张大椿 +5 位作者 黄雪锋 杨雅雯 郑丽 贺茂国 魏星 郭晓光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4期112-115,共4页
油气生产区下沉式方井分布广泛,积水问题频发。经实地调研多个作业区方井积水治理现状,指出了人工抽排模式的弊端,研制出一种符合油气生产现场特点的自动排水工艺装置,并提出方井积水整体治理方案。实践证明,整体治理方案合理可行,方案... 油气生产区下沉式方井分布广泛,积水问题频发。经实地调研多个作业区方井积水治理现状,指出了人工抽排模式的弊端,研制出一种符合油气生产现场特点的自动排水工艺装置,并提出方井积水整体治理方案。实践证明,整体治理方案合理可行,方案中自动排水工艺装置的应用能很好地解决方井积水带来的衍生安全隐患,且该装置一次性投资小、运行平稳、维护工作量小。整体治理方案可在各大油气田生产一线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井积水 治理方案 排水装置 井站 安全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企业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任丽梅 谢先英 赵洪斌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3年第4期65-67,80,共3页
针对油气田企业固定资产技术经济特点,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构建了由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构成的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框架和二维管理体系,建立了油气田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决策模型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改进体系,... 针对油气田企业固定资产技术经济特点,以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构建了由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构成的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框架和二维管理体系,建立了油气田固定资产生命周期决策模型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改进体系,以实现对油气田固定资产全系统、全过程、全成本的生命周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企业 固定资产 生命周期 管理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环境中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与防护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旭 刘卫华 +2 位作者 戴茜 孟从举 谷尚震 《能源与环保》 2018年第1期87-90,共4页
为了研究油气集输管道在海洋中的腐蚀情况及保护方法,结合现有的海洋油气集输管道腐蚀情况数据以及管道防腐措施,阐述了海洋环境可能对管道产生的影响,介绍了海洋中管道的腐蚀情况,并总结了海底管道的腐蚀类型,根据腐蚀类型提出相应的... 为了研究油气集输管道在海洋中的腐蚀情况及保护方法,结合现有的海洋油气集输管道腐蚀情况数据以及管道防腐措施,阐述了海洋环境可能对管道产生的影响,介绍了海洋中管道的腐蚀情况,并总结了海底管道的腐蚀类型,根据腐蚀类型提出相应的防腐措施。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海洋管道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需要加强海底管道自防腐设备的研制以及对海底地形的控制,为了保障集输管网的安全,还需要加强对海底地形控制的研究,以及研制新型的除污设备和防腐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油气集输管道 腐蚀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懿 黄婕 《天然气与石油》 2021年第4期102-109,共8页
为了提高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运行的管理效率,实现工程建设的可视化管控,满足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需求。分析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需求的现状,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总结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为了提高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运行的管理效率,实现工程建设的可视化管控,满足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需求。分析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需求的现状,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环境因素总结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亟需改善的地方,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移交平台,实现在线三维设计协同、全流程物资管理、集成化项目过程管理、进度和质量实时跟踪、视频AI识别智能管理、矢量化扫描工程成果数字移交等在线智能化管理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项目管理水平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移交平台为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及工程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建设工程 数字化移交平台 三维设计协同 物资管理 视频AI智能管理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在油气田的应用
19
作者 梅勇 唐莉 谭国林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06年第3期61-63,80,共4页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已经应用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但在油气田的应用则刚刚起步。文章介绍了GPS系统在油气田车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方面应用的情况,以及GPS在油气田的物探、管道、海洋...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已经应用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但在油气田的应用则刚刚起步。文章介绍了GPS系统在油气田车辆运行管理、安全管理方面应用的情况,以及GPS在油气田的物探、管道、海洋油气开发等领域的应用概况,指出应逐步深入地研究GPS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为油气田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全球定位系统 油气田 车辆 监控 应用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田企业EVA考核与应对措施
20
作者 张静迪 赵洪斌 肖云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1年第4期49-50,79,共2页
针对EVA这项全新考核指标,在论述油气田企业EVA考核重要性以及分析某油气田EVA考核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技术创新、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率,优化投资决策、强化项目运营管理,提高营运效率、构建科学预测体系... 针对EVA这项全新考核指标,在论述油气田企业EVA考核重要性以及分析某油气田EVA考核结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技术创新、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和储量动用率,优化投资决策、强化项目运营管理,提高营运效率、构建科学预测体系、进行科学预算,充分利用固定资产、减少利用率低的固定资产的留存量等4条提升油气田企业EVA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 EVA 考核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