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文中第三人称单数“是”(is)的本体论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蜀人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7,共4页
西方哲学史中有关Being的研究 ,自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之前 ,Being字就同第三人称单数is (是 )相分离 ,“什么”成为了本体。西方的本体论主要是思辨本体论。康德已经意识到了本体论中第三人称单数“是”的意义 ,并提出了存在并不是谓词的... 西方哲学史中有关Being的研究 ,自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之前 ,Being字就同第三人称单数is (是 )相分离 ,“什么”成为了本体。西方的本体论主要是思辨本体论。康德已经意识到了本体论中第三人称单数“是”的意义 ,并提出了存在并不是谓词的理论。海德格尔用“此在”将第三人称单数“是”同being重新沟连起来 ,使得西方的本体论从先验的、思辨的本体重新回到了生命世界之中 ,重新开启出了本体论的辩证法。因此 ,第三人称单数“是”字具有最为原始的本体论意义。这种意义是打通西方哲学二元对立的真正的拱心石 ,是辩证法的基础。所以 ,不能将being (是 )译为“是”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NG 本体 本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