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的嫉妒体验及与依恋的关系 被引量:8
1
作者 罗贤 蒋柯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1-236,共6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嫉妒体验与依恋的关系。方法:在四川某省属高校选取大学生428名(男生225名,女生203名,年龄17~23岁),采用Bringle自陈嫉妒量表(BSJS,包括爱情嫉妒和社会嫉妒2个维度)、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问卷(ECR,包...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嫉妒体验与依恋的关系。方法:在四川某省属高校选取大学生428名(男生225名,女生203名,年龄17~23岁),采用Bringle自陈嫉妒量表(BSJS,包括爱情嫉妒和社会嫉妒2个维度)、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问卷(ECR,包含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2个维度)分别测量嫉妒体验、依恋类型(安全型、恐惧型、专注型、回避型)和依恋风格。结果:大学生BSJS得分为(2.8±0.6),女生高于男生(P〈0.001),大二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P〈0.01)。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对爱情嫉妒有预测作用(β=-0.24、-0.19、0.32,均P〈0.01),年级、性别、专业、依恋焦虑对社会嫉妒有预测作用(β=0.24、-0.17、0.19、0.20,均P〈0.05)。结论:嫉妒在大学生中常见,嫉妒与依恋密切相关,爱情嫉妒和社会嫉妒可能是不同类型的嫉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依恋 爱情嫉妒 社会嫉妒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统一的功能哲学进路 被引量:7
2
作者 蒋柯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2,共7页
身心问题的预设是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基础,心理学各个流派所依据的身心预设可以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在当前的科学语境下,主流心理学理论是以还原论作为身心预设。心理实在论和消除主义本质上都是身心二元论,二元论使得当下的心理学面临无... 身心问题的预设是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基础,心理学各个流派所依据的身心预设可以分成四种主要类型。在当前的科学语境下,主流心理学理论是以还原论作为身心预设。心理实在论和消除主义本质上都是身心二元论,二元论使得当下的心理学面临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唯有身心统一的基本预设才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根据"解释的阶梯"原理应该在功能——结构的范畴水平建立一个统一解释模型;在功能与结构之间,应该将功能作为逻辑上的先在,这也预示着功能哲学作为解决身心问题的未来进路。总体上,现象学是能够为我们提供指导的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问题 还原论 功能 结构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人物的刻板印象及变化探析——以《中国体育报》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黎莎 蓝云曦 佘洪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以《中国体育报》为研究样本,从新闻叙事的角度,分析近年来体育人物的刻板印象及变化。这样的认知结果,有利于宣传体育与传播体育精神,有利于社会成员认识与评价当代体育与体育人物,有利于督促体育人物群体自觉维护其良好的一面而更加... 以《中国体育报》为研究样本,从新闻叙事的角度,分析近年来体育人物的刻板印象及变化。这样的认知结果,有利于宣传体育与传播体育精神,有利于社会成员认识与评价当代体育与体育人物,有利于督促体育人物群体自觉维护其良好的一面而更加自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物 刻板印象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框架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卓然 葛鲁嘉 袁晓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笔者以城市适应的视角,从适应理论、适应标准、影响因素和适应过程等方面对我国流动儿童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国外移民文化适应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市适应 移民文化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