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4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恒温隔绝式荧光PCR技术现场检测牛轮状病毒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凡 岳华 +3 位作者 邱莞思 张斌 黄建德 汤承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92-1098,共7页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因,笔者旨在建立基于恒温隔绝PCR(insulated isothermal PCR,iiPCR)技术现场检测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的方法。根据BRV和牦牛RVVP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 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犊牛腹泻的重要病因,笔者旨在建立基于恒温隔绝PCR(insulated isothermal PCR,iiPCR)技术现场检测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的方法。根据BRV和牦牛RVVP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体系,配合商品化PetNAD核酸萃取试剂盒,建立了检测BRV和牦牛RV的ii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只能检出BRV和牦牛RV,不能检出牛冠状病毒、牛星状病毒、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大肠杆菌、牛沙门菌、牛艾美尔球虫、牛瑞氏隐孢子虫等无关病原;检测下限为96.6copies·μL-1,重复性好;对30份牛腹泻样本和30份牦牛腹泻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对BRV的检出率是33.33%,对牦牛RV的检出率为73.33%,与文献报道的检测BRV和牦牛RV的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100%;对2016年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州14个牧场的88份犊牦牛腹泻样本RV的检测结果显示RV核酸阳性检出率为98.86%。本研究建立的BRV iiPCR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既可用于BRV检测,又可用于牦牛RV的检测;从核酸提取到报告检测结果仅需1h,操作方便,可现场使用,为BRV的现场快速诊断提供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轮状病毒 VP6基因 恒温隔绝PCR 现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陈诺 唐善虎 +1 位作者 岑璐伽 李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75,共4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多重PCR检测还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目的基因,对高效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作者对近来多重PCR技术在食品...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多重PCR检测还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目的基因,对高效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作者对近来多重PCR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食品非致病微生物及相关环境食品微生物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展望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食品 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牦牛肉酱配方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唐善虎 王柳 +2 位作者 余小贞 胡廷武 游敬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60,101,共6页
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酱体、花生添加量、牦牛肉添加量和用油量对花生牦牛肉酱感官、质构和化学指标的影响,并筛选出色香味俱佳的花生牦牛肉酱配方。研究共进行了三个试验,分别探讨了酱体和花生添加量、花生和牦牛肉添加量及植物油添加量... 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酱体、花生添加量、牦牛肉添加量和用油量对花生牦牛肉酱感官、质构和化学指标的影响,并筛选出色香味俱佳的花生牦牛肉酱配方。研究共进行了三个试验,分别探讨了酱体和花生添加量、花生和牦牛肉添加量及植物油添加量对花生牦牛肉酱感官、质构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酱体用量为35%,花生添加量为25%时,牦牛肉酱感官最好,硬度、稠度、内部的粘着性最大;花生添加量为25%,牦牛肉添加量为5%时,花生牦牛肉酱感官指标得分最高;菜籽油用量为31%时,酱体流动性和口感较好。试验花生牦牛肉酱的最佳配方为酱体用量35%、花生25%、牦牛肉5%、辅料4%、菜油31%。酱体成分、花生、牦牛肉和植物油使用量均影响花生牦牛肉酱感官、质构和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肉 花生 感官评定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肠道乳酸菌的分离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梁彦彦 兰道亮 +3 位作者 林宝山 黄偲 陈亚冰 李键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0-94,共5页
乳酸菌是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是对人和畜禽有益的益生菌。动物肠道中的乳酸菌耐受胃酸有更好的适应性,更易于在肠道中定植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黏附,并且耐酸性好易于生存。论文综述了动物肠道乳酸菌分离培养的几种方... 乳酸菌是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是对人和畜禽有益的益生菌。动物肠道中的乳酸菌耐受胃酸有更好的适应性,更易于在肠道中定植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黏附,并且耐酸性好易于生存。论文综述了动物肠道乳酸菌分离培养的几种方法,总结出更适合分离乳酸菌的培养基。归纳了动物肠道乳酸菌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鉴定、生化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的鉴定,重点介绍了16SrDNA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这对建立动物肠道中乳酸菌分离鉴定的方法,研究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菌群组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肠道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类型、检测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娟 史辉 +1 位作者 王琼 唐俊妮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9-94,共6页
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是细菌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细菌生命活动和细菌生长数量密切关联,是细菌与周围各种生物进行交流的重要信息物质。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类型和特征表现复杂,其浓度低、种类多,从极性到非极性跨度大,需要依赖特殊... 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是细菌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细菌生命活动和细菌生长数量密切关联,是细菌与周围各种生物进行交流的重要信息物质。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类型和特征表现复杂,其浓度低、种类多,从极性到非极性跨度大,需要依赖特殊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测定。归纳了常见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的类型,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和电子鼻两种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例举了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检测在医学和食品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检测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挥发性代谢产物 类型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学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维潇 李键 +1 位作者 骞宇 索化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09-314,共6页
宏基因组学是一种免培养,能够直接从环境中提取全部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并适当筛选,得到目的基因及生物活化物质的新型研究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生物资源,现在愈渐成为微生物研究和开发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 宏基因组学是一种免培养,能够直接从环境中提取全部微生物基因组DNA,通过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并适当筛选,得到目的基因及生物活化物质的新型研究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生物资源,现在愈渐成为微生物研究和开发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宏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及其近几年来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应用,着重介绍其在酶制剂开发、食品安全卫生、食品发酵群落、生态演化,食品营养和发现新型物质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探讨宏基因组学在食品科学领域未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学 食品科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磊 李思敏 +5 位作者 郭春华 彭忠利 柏雪 王永 龚华斌 邓中宝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2-45,共4页
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有很多的优点,将是我国养羊业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TMR饲喂技术仍存在许多不足。目前,TMR饲喂技术在山羊养殖中的应用还比较少,大部分还处在试验研究阶段。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TMR饲喂技术在山羊... 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有很多的优点,将是我国养羊业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TMR饲喂技术仍存在许多不足。目前,TMR饲喂技术在山羊养殖中的应用还比较少,大部分还处在试验研究阶段。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TMR饲喂技术在山羊养殖中的一些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全混合日粮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在牧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严旭 白史且 +2 位作者 鄢家俊 干友民 刀志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748-1753,共6页
牧草是草食动物最主要的营养来源。牧草品质的优劣不仅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率,也决定着最终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牧草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适口性、以及牧草中所含抗营养因子和真菌毒素、霉菌毒素的含... 牧草是草食动物最主要的营养来源。牧草品质的优劣不仅影响家畜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效率,也决定着最终畜产品的产量与品质。牧草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牧草营养成分及其消化率、适口性、以及牧草中所含抗营养因子和真菌毒素、霉菌毒素的含量水平。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是一种低成本、快速、简单、无损的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已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该文简要介绍了NIRS的原理和特点,详细综述了NIRS在牧草品质分析、牧草育种、牧草品种鉴定和性状分类中的应用。通过较全面综述NIRS在牧草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以期有助于NIRS在我国牧草领域中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 品质 育种 鉴定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GE技术在动物胃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尹永志 郭春华 +5 位作者 黄艳玲 常晶 艾丹 王永 付锡三 朱万岭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0-94,共5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变性剂浓度梯度的不同,将序列不同的DNA分开。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瘤胃微生物、肠道微生物等多样性研究。综述了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被引量:6
10
作者 邝良德 朱晓霞 +6 位作者 谢晓红 易军 雷岷 任永军 郭志强 李丛艳 郑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6-228,232,共4页
沙门氏菌是一种能引起人和多种动物肠道感染的重要人畜共患的病原菌。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并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期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灵敏,能检测绝大多数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方法。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免疫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联合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鸭胚鸭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承 岳华 +3 位作者 索化夷 杨发龙 于学辉 高元刚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用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了鸭瘟标准强毒(DPV F37)和鸡胚化弱毒(C-KEC)疫苗毒在鸭胚中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F37在接种后3~45h内胚体和绒毛尿囊膜中的病毒荷载量为7.43×10~5.01×10^3拷贝·μL^-1,57-69h达... 用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了鸭瘟标准强毒(DPV F37)和鸡胚化弱毒(C-KEC)疫苗毒在鸭胚中的动态分布.结果表明,F37在接种后3~45h内胚体和绒毛尿囊膜中的病毒荷载量为7.43×10~5.01×10^3拷贝·μL^-1,57-69h达到平台期,为1.7×10^4~4.04×10^4拷贝·μL^-1,接种后9~81h尿囊液中的DPV荷载量始终在2.13~5.11×10^2拷贝·μL^-1,胚体和绒毛尿囊膜中病毒荷载量高于尿囊液,病毒收获时间以接种后69~81h为宜;C-KEC接种鸭胚后3h尿囊液中病毒荷载量为7.6×10^3拷贝·μL^-1,9h下降至1.94×10^2拷贝·μL^-1,21h呈阴性.以后快速上升到平台期达9.16×10^3拷贝·μL^-1;而绒毛尿囊膜在21h前、胚体在45h前的检测均为阴性,之后快速上升,均在69h达到平台期,为6.40×10^4·μL^-1及4.14×10^4拷贝·μL^-1,C-KEC在鸭胚绒毛尿囊膜及胚体中的含量同样高于尿囊液,收毒时间以接种后69~81h为佳;对real-time PCR与空斑法两种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说明Real-time PCR技术完全可以替代空斑法定量检测DPV,并可将检测时间由144h缩短至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REAL-TIME PCR 鸭胚 空斑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生物胺的控制技术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郝小倩 唐善虎 +1 位作者 李雪 岑璐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152,共5页
生物胺是氨基酸在脱羧酶作用下脱羧后的产物,是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化合物,参与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少量的生物胺也有利于人体和动物生理活动。但是,当人体摄入量过多时会引起食物中毒。作者就肉制品中生物胺技术控制和... 生物胺是氨基酸在脱羧酶作用下脱羧后的产物,是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化合物,参与机体正常的生理调节,少量的生物胺也有利于人体和动物生理活动。但是,当人体摄入量过多时会引起食物中毒。作者就肉制品中生物胺技术控制和干预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危害 控制 检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量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牦牛MⅡ期卵母细胞转录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兰道亮 熊显荣 +4 位作者 林宝山 陈亚冰 胡敏 苏小珊 李键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2-732,共11页
旨在现有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建立一种针对牦牛卵母细胞等微量样本的RNA高通量测序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牦牛卵母细胞的转录组学提供基础。以微量MII期牦牛卵母细胞RNA(10ng)作为研究样本,应用SMART cDNA PCR扩增技术对样本进行富集并构建... 旨在现有高通量测序的基础上,建立一种针对牦牛卵母细胞等微量样本的RNA高通量测序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牦牛卵母细胞的转录组学提供基础。以微量MII期牦牛卵母细胞RNA(10ng)作为研究样本,应用SMART cDNA PCR扩增技术对样本进行富集并构建测序文库,再应用改进的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经Illumina-Solexa深度测序后,得到了一个包含47 619 254条测序序列,4Gb大小数据量的微量MII期牦牛卵母细胞测序文库。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及基本结果分析表明测序文库质量良好。基因组比对分析显示,共有15 626个牦牛基因被映射。此外,还获得了7 348个新的转录本。GO分类注释结果显示,共有13 795个比对上的基因参与了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及分子功能3大主要类别。进一步富集分析显示,分别有333 134及113个GO类别在上述3大类中得到富集。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3 496个比对上的基因参与了258条通路,其中101条通路得到有效富集。本研究以牦牛卵母细胞为样本成功建立了一种起始RNA量可低至10ng的微量转录组测序方法。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牦牛基因组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研究牦牛MII期卵母细胞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卵母细胞 MII期 转录组 微量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rRNA指纹分析技术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艾丹 郭春华 +3 位作者 尹永志 严锦绣 于婷婷 曹龙凯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2,共3页
随着试验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对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鉴别瘤胃微生物的差异,基于16SrRNA的指纹分析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该技术具有可靠性强和方便快捷等优点,可应用于瘤胃微生物群... 随着试验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对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利用传统的方法很难鉴别瘤胃微生物的差异,基于16SrRNA的指纹分析技术就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该技术具有可靠性强和方便快捷等优点,可应用于瘤胃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多样性 基于16SrRNA的指纹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涉及其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俞宁 岳华 王建林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RNA干涉 靶基因 基因沉默机制 基因表达 基因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GE技术及其在食品微生物研究中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岑璐伽 唐善虎 +1 位作者 郝小倩 李雪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是一种分析微生物区系分子指纹技术,具有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方便快捷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领域研究。该文对DGGE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微生物中多样性分析、食品微生物动态监测、快速检...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是一种分析微生物区系分子指纹技术,具有可靠性强、重复性好、方便快捷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领域研究。该文对DGGE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微生物中多样性分析、食品微生物动态监测、快速检测等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局限性和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食品微生物 分子指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食性涂膜剂在鸡蛋保鲜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文娟 陈炼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432-4435,共4页
涂膜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起来的较先进的鸡蛋保鲜方法之一,并且逐渐朝着天然、无毒、可食的方向发展,适合我国蛋业生产现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综述了不同新型可食性材料在鸡蛋涂膜保鲜技术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影响保鲜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 鸡蛋 评价指标 保鲜 新型可食性涂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茎秆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卫国 邹俊林 +3 位作者 杨晨雨 罗玲 蒋涛 杨文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0-236,共7页
为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适合大豆茎秆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对大豆茎秆蛋白的提取方法、双向电泳的固相化p H梯度凝胶(IPG)、上样量、SDS-PAGE胶浓度、染色方法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传统的TCA/丙酮法与酚法相结合,提取的大豆茎秆蛋... 为建立一套完整、可行的适合大豆茎秆蛋白的双向电泳技术,对大豆茎秆蛋白的提取方法、双向电泳的固相化p H梯度凝胶(IPG)、上样量、SDS-PAGE胶浓度、染色方法等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传统的TCA/丙酮法与酚法相结合,提取的大豆茎秆蛋白经双向电泳分离后,可获得较多的蛋白点,且背景清晰,便以识别。双向电泳优化后的主要技术参数为p H3-10非线性IPG胶条、上样量800μg、12%SDS-PAGE胶、考马斯亮蓝染色。本研究形成的大豆茎秆蛋白提取方法和双向电泳技术方案,有利于进一步采用蛋白质组学分析大豆茎秆的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茎秆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地区猪配合饲料中T-2毒素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少文 柏凡 +5 位作者 李云 柏雪 程传民 方思敏 董艾青 樊淑娜 《饲料研究》 CAS 2015年第15期46-49,共4页
试验旨在调查中国西南地区猪配合饲料中T-2毒素分布规律的情况。采用多功能净化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该地区不同规模饲料生产企业的猪配合饲料共80份进行T-2毒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所测饲料中仔猪配合料检出率68.8%,... 试验旨在调查中国西南地区猪配合饲料中T-2毒素分布规律的情况。采用多功能净化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对该地区不同规模饲料生产企业的猪配合饲料共80份进行T-2毒素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所测饲料中仔猪配合料检出率68.8%,后备母猪料检出率65.5%,所有样品均未超标,样品毒素平均含量小于1μg/kg,最大值不超过2μg/kg,远远低于限量标准,从检测地区来看,云南省的猪配合料检出率最高,其次为重庆市,四川省和贵州省的样品其检出率在5省市中最低,均为50%;从企业规模来看,小规模饲料生产企业的后备母猪料和中等规模企业的仔猪料污染较为广泛。调查结果提示:中国西南地区仔猪配合料与后备母猪配合料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但污染范围较为广泛,饲料质量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配合饲料 T-2毒素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PLS-DA技术的参麦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晓燕 冉坚 +1 位作者 张琦 黄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337,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参麦注射液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将参麦注射液、仿制品以及缺味样品(缺红参,缺麦冬制剂)经柱分离处理后,利用氢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化学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据矩阵,利用SIM...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氢核磁共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的参麦注射液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将参麦注射液、仿制品以及缺味样品(缺红参,缺麦冬制剂)经柱分离处理后,利用氢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样品的全成分化学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据矩阵,利用SIMCA-P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法(PLS)判别分析。结果得分散点图显示合格参麦注射液能够很好的聚集在一起,但不同厂家产品之间存在微小差异;参麦注射液仿制品在合格样品聚集范围边缘,表明有一定差异;而缺味样品与合格样品之间有明显区分。结论氢核磁共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是一种操作简便,并且能够从整体上控制参麦注射液质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红参 麦冬 氢核磁共振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