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惯法对民族地区产权制度发展的影响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1
作者 文晓波 《北方经济》 2015年第3期76-78,共3页
在漫长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地理环境、宗教道德、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影响,逐渐形成了符合民族自身实际的习惯法,它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地位,对少数民族群体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尽管... 在漫长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地理环境、宗教道德、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影响,逐渐形成了符合民族自身实际的习惯法,它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地位,对少数民族群体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尽管习惯法是符合少数民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内生秩序,它也不可避免地像很多历史性产物一样具有合理性和时滞性的双重性质。一方面,民族地区的习惯法承担了维系社会秩序、培养社会角色、传递民族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等满足少数民族传统需要的重要角色,延续了少数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另一方面,习惯法保护或调整民族地区以家庭、家族、家支乃至村落为主体的财产所有权制度,反对或不支持个人成为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并独立拥有财产或自由支配财产,这无疑对民族地区产权制度的发展产了很强的制约性作用。因此,在研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习惯法“双刃剑”角色对现代产权制度建构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产权制度 习惯法 制度发展 财产所有权制度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路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惯法对民族地区产权制度发展的影响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2
作者 文晓波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习惯法是民族地区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现代产权界定制度、配置制度、运营制度和保护制度具有较强的制约性作用,阻碍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然而,维系习惯法的"情理"、"服从"原则及其既得利益者,也是优化... 习惯法是民族地区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现代产权界定制度、配置制度、运营制度和保护制度具有较强的制约性作用,阻碍了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然而,维系习惯法的"情理"、"服从"原则及其既得利益者,也是优化产权制度的重要素材和优势。因此,既要充分认识到习惯法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也要假借其积极作用和正面效应,通过产权制度移植、产权制度变迁和产权制度重构等路径,实现民族地区产权制度的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习惯法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聚和辐射机理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德朝 《山东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集聚和辐射机理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聚的内生源动力是地域环境因素;交通隔阻与文化传播不畅通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地域集聚首要...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清晰明了的动态文化符号集聚和辐射机理进行剖析。研究认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聚的内生源动力是地域环境因素;交通隔阻与文化传播不畅通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地域集聚首要因素,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多样性衍生的基石;历史上民族迁徙和民族战争对现行民族传统体育辐射传播留下重要的痕迹。各具特色浓郁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民运会是民族传统体育多元地理集聚和辐射以及人文集聚和辐射的两大驱动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集聚与辐射的均衡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集聚 辐射 地域文化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地区成人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向东 尼玛扎西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7-38,共2页
成人教育以电大、职高及自学考试的形式蓬勃发展,以多种合作形式,为社会成员的教育、再教育和就业提供了多种机会。然而近几年,四川地区的成人教育招生数量、规模、层次等出现下滑。本文结合国际成人教育成功经验及四川地区成人教育现状... 成人教育以电大、职高及自学考试的形式蓬勃发展,以多种合作形式,为社会成员的教育、再教育和就业提供了多种机会。然而近几年,四川地区的成人教育招生数量、规模、层次等出现下滑。本文结合国际成人教育成功经验及四川地区成人教育现状,为我国西部地区成人教育提供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成人教育 现状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事”到“边事”背后孟姜女故事的时代叙事——对顾颉刚先生的《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再讨论
5
作者 李志恒 《今古文创》 2020年第27期4-5,共2页
本文在顾颉刚先生《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孟姜女故事演变过程中的“战事”到“边事”主题的改变,思考中央集权过程中“国家边疆”概念的产生对于孟姜女故事流变的影响。在中央集权这个时代背景下,孟姜女故事通过对“中央政府... 本文在顾颉刚先生《孟姜女故事研究》的基础上,对于孟姜女故事演变过程中的“战事”到“边事”主题的改变,思考中央集权过程中“国家边疆”概念的产生对于孟姜女故事流变的影响。在中央集权这个时代背景下,孟姜女故事通过对“中央政府——孟姜女”这对矛盾的讲述以及价值观的判断进行民众的话语建构,中央集权下的人民日常生活片段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孟姜女故事在那个时代下的时代叙事。孟姜女故事的讲述与流变是民众进行话语建构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当时民众话语权力的体现,也是民众政治诉求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研究 变迁 时代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破水讁”考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启涛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渠破水讁"是吐鲁番出土文书(特别是高昌国至唐前期的契约文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水渠损坏因而导致水流失而遭致的处罚。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又有"渠破水?"、"渠破水"、"渠破水",其义均同"... "渠破水讁"是吐鲁番出土文书(特别是高昌国至唐前期的契约文书)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水渠损坏因而导致水流失而遭致的处罚。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又有"渠破水?"、"渠破水"、"渠破水",其义均同"渠破水讁";又有"水罸",即因水流失而遭致的处罚;"水讁麦"即因水流失而应该交纳麦子的处罚;"水罸钱"即对百姓不注意修理沟渠而导致的渠破失溉或对违反取水条例擅溉自田者而征收的罚钱。对于"渠破水讁"以及"水讁麦"的训释,还有不同结论,杨际平等学者则认为"渠破水讁"是水课,"渠破"的目的是为了溉田,往往要征收实物,征收水讁麦由屯田机构负责。韩国磐则释为如果渠破水失,必然导致田地荒芜,故规定这事由耕者负担。孟宪实则认为高昌人用"水谪麦"并非是盗水罚粮,而是一种合法的交换,政府以水,而农民以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破水讁” 吐鲁番出土文书 敦煌学 考证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苗族酒文化 被引量:6
7
作者 仁青卓玛 《酿酒》 CAS 2008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如今,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从家中的每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随着酒在苗族人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苗族的酿酒技艺、酒的类别及苗族的酒礼、酒歌... 如今,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从家中的每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随着酒在苗族人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苗族的酿酒技艺、酒的类别及苗族的酒礼、酒歌已成为大家广为关注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文化 苗族 酒礼 酒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宫灯文化开发的SWOT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唐靖雯 《管理工程师》 2011年第1期46-48,共3页
洛阳宫灯是古都洛阳众多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文章对洛阳宫灯文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洛阳宫灯文化发展的对策,进而推动洛阳民俗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洛阳宫灯 SWOT分析 手工艺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酒文化 被引量:5
9
作者 泽君 杨柳 《酿酒》 CAS 2007年第5期103-104,共2页
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酿酒,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藏族酒文化。了解藏族酒文化,有助于我们在掌握前人文化的基础上,把我们的饮酒、赏酒活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关键词 藏族 酒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族的“咂酒”文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捷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羌族的咂酒在现今不仅没有衰退的迹象,而且还呈现出不断深化提高的趋势。羌族咂酒的发展趋势,既保留了古代羌人继承和发扬的古代羌文明成分,又引进了不少先进的现代文明文化。醇香的咂酒文化将和其他文化一样,在现代羌人独具匠心的创作... 羌族的咂酒在现今不仅没有衰退的迹象,而且还呈现出不断深化提高的趋势。羌族咂酒的发展趋势,既保留了古代羌人继承和发扬的古代羌文明成分,又引进了不少先进的现代文明文化。醇香的咂酒文化将和其他文化一样,在现代羌人独具匠心的创作中将会闪现更加绚丽的光彩,羌族的咂酒文化也将使中华民族的酒文化更加五彩缤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文化 羌族 咂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的饮酒习俗及其价值观的体现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维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9-111,共3页
蒙古族历史悠久,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胸怀坦荡的民族,其好饮酒,喜饮奶酒,至今保持着一套特有的民族礼仪。其饮酒习俗有待客饮酒、节日饮酒、婚恋饮酒等各种独特的饮酒习俗。蒙古族饮酒习俗所表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了民族的坦诚、... 蒙古族历史悠久,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胸怀坦荡的民族,其好饮酒,喜饮奶酒,至今保持着一套特有的民族礼仪。其饮酒习俗有待客饮酒、节日饮酒、婚恋饮酒等各种独特的饮酒习俗。蒙古族饮酒习俗所表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了民族的坦诚、团结和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文化 蒙古族 饮酒习俗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性及其对四川的启示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利芳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3-128,共6页
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现象,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是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横向或者纵向的移动,本质是生产力、生产要素的转移。从国际4次产业转移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利... 产业转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现象,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是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横向或者纵向的移动,本质是生产力、生产要素的转移。从国际4次产业转移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根本的动因是利益的驱使;客观的基础是地区之间的差异;关键环节是技术转移;主要的载体是依托企业和跨国公司,但是政府的介入是其最重要的保证。这些内在的规律性对四川尤其是广安来讲有着很深刻的启示。本文通过对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一些现状和问题的研究,以广安为特例,分析指出广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的不完善导致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然后针对着这些不足,提出四川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世界工业中心规律性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黎族酒文化之韵 被引量:2
13
作者 符美明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黎族所酿制的酒有果酒和粮食酒,主要为"biang"糯米甜酒,还有以玉米、南瓜、荔枝等为原料酿制成的酒。黎族人的制酒和饮酒器具主要有圆木甑、陶甑、滴酒筐竹、竹制吸管。黎族酒文化内涵表现在待客方式、感情的表达、传统节日... 黎族所酿制的酒有果酒和粮食酒,主要为"biang"糯米甜酒,还有以玉米、南瓜、荔枝等为原料酿制成的酒。黎族人的制酒和饮酒器具主要有圆木甑、陶甑、滴酒筐竹、竹制吸管。黎族酒文化内涵表现在待客方式、感情的表达、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黎族酒文化是了解黎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了解黎族人的饮酒文化及习俗,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团结和平等。(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文化 黎族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杏 欧庭宇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Z期58-61,共4页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其政治参与的状况直接影响民主建设的成效。新生代农民工根本利益的落实与维护,将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剖析新生代...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中坚力量,其政治参与的状况直接影响民主建设的成效。新生代农民工根本利益的落实与维护,将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剖析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进展状况及问题原因,探索以多元治理理念引领其政治参与,协调好政府、社会组织、用人单位、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共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政治参与 策略选择 多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农民收入分析——以云南省景洪市曼听村为例
15
作者 张福春 吴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7期4288-4290,共3页
以云南省景洪市曼听村为例,分析了傣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现状,发现林业收入是曼听村农民收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三产业收入是曼听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指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依托... 以云南省景洪市曼听村为例,分析了傣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现状,发现林业收入是曼听村农民收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三产业收入是曼听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指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依托特色资源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地区 农村 产业结构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惑与攀仿:技术统治论对胡琴艺术的影响
16
作者 杨扬 谭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4期60-64,共5页
技术统治论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哲学思潮之一,20世纪60、70年代后,技术统治论成为一种世界性思潮。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这一普世化的思潮传入中国,并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胡琴艺术也深受其影响,... 技术统治论是现代最具代表性的哲学思潮之一,20世纪60、70年代后,技术统治论成为一种世界性思潮。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这一普世化的思潮传入中国,并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作为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胡琴艺术也深受其影响,并由此产生了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困局。本文以胡琴艺术为例,分析技术统治论对胡琴艺术的影响。同时,本文也指出在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自信、文化兴盛等理念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但文化自信理念建立的基石应是对当前文化现状的反思。所以,学界不应满足当前胡琴艺术所取得成就,应当认真反思胡琴艺术发展中的弊端,重新认识胡琴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统治论 胡琴艺术 文化传承 国家艺术基金《胡琴人才培养》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