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华凤 宋黎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33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临床药学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总化学成分(浸膏)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江平康 刘群 +4 位作者 杨松沛 卢亚艺 唐帝 朱子凤 周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42-245,共4页
本研究旨在提高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甘草组成的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和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为复方剂型改革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单因素考察,对复方水提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以水提后的浸膏重量为考察指标,选... 本研究旨在提高白花蛇舌草、金银花、黄芪、甘草组成的中药复方的临床疗效和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为复方剂型改革和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单因素考察,对复方水提和醇沉工艺进行优化:以水提后的浸膏重量为考察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对浸泡时间、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4个因素进行优化;采用HPLC法测定复方浸膏中的甘草酸含量作为醇沉优化指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试验,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醇沉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得到复方水提最佳工艺:浸泡1 h、12倍加水量、煎煮4次、煎煮时间1.5 h;浸膏醇沉最佳工艺:80%乙醇浓度、4倍乙醇量、醇沉16 h。结合实际生产和成本因素,确定中药复方水提和醇沉工艺为:浸泡0.5 h、12倍加水量、煎煮3次、煎煮时间1 h,65%乙醇浓度、3倍乙醇量、醇沉16 h,水提浸膏收率为57.2%,醇沉浸膏甘草酸含量为0.42%,均接近正交方案中的最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正交设计 水提工艺 醇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对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群 朱子凤 +1 位作者 江平康 周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30-3632,共3页
[目的]从传统中草药及其复方中开发高效、长效、广谱、低毒、价廉的抗病毒新药。[方法]以祛邪药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和扶正药黄芪、甘草等组成抗病毒复方制剂,用于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鸭病毒性肝炎(DVH)、H9亚型禽流感... [目的]从传统中草药及其复方中开发高效、长效、广谱、低毒、价廉的抗病毒新药。[方法]以祛邪药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和扶正药黄芪、甘草等组成抗病毒复方制剂,用于鸡新城疫(N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鸭病毒性肝炎(DVH)、H9亚型禽流感(AI)和禽肿头综合征等疾病自然发病家禽的治疗。同时,以单体黄芪多糖饲喂家禽作为对照。[结果]中药复方制剂对ND、IBD、DVH、AI和禽肿头综合征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7%、87%、69%、100%、100%,均高于黄芪多糖;其痊愈率分别为33%、37%、13%、69%、75%,均显著高于黄芪多糖(P<0.01);其治疗效果较差的病例百分比分别为15%、21%、24%、6%、7%,均显著低于黄芪多糖(P<0.01)。[结论]中药复方对某些家禽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在降低死亡率和促进生产性能方面优于单体黄芪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黄芪多糖 病毒性疾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的体内过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肖华凤 杨敏 +1 位作者 潘尚仁 冯英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1Z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的体内过程。方法:取SD大鼠,静脉注射三种剂量的[32P]FDP,考察其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结果:三种剂量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显示血浆半衰期约为10min,表观分布容积与体重相当。心、肝、肾、脾和...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的体内过程。方法:取SD大鼠,静脉注射三种剂量的[32P]FDP,考察其在大鼠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结果:三种剂量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显示血浆半衰期约为10min,表观分布容积与体重相当。心、肝、肾、脾和肺的放射性浓度高,肌肉和脂肪中的浓度低。给药后第1天约通过尿排泄10%。结论:[32P]FDP静脉注射后迅速随血流分布,心中浓聚,此研究为其治疗心血管、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疾病提供临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6-二磷酸果糖 药物动力学 药理学 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源大肠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性及4种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8
5
作者 文娟 杨晓农 +3 位作者 朱子凤 陈瑞 杨泓涛 荣茂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133-3139,共7页
为调查犬源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4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探讨氨基糖苷类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本试验选用氨基糖苷类代表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和妥布霉素进行药敏试验,参照相关文献用已建立的检测氨基糖苷类4种主... 为调查犬源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药物4种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探讨氨基糖苷类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的相关性,本试验选用氨基糖苷类代表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大观霉素和妥布霉素进行药敏试验,参照相关文献用已建立的检测氨基糖苷类4种主要耐药基因的PCR方法对分离鉴定的156株犬源大肠杆菌进行分子检测。随机选取4种耐药基因阳性进行克隆测序并对药敏试验结果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犬源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大观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5.8%、32.7%、25.0%和20.5%;所检大肠杆菌4种耐药基因aacC2、aphA3、aadA和aacC4的检出率依次为55.8%、26.3%、23.1%和9.0%。两株携带4种耐药基因,8株携带了3种耐药基因,携带两种或两种以上耐药基因菌株数占总菌株的40.4%(63/156)。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犬源大肠杆菌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的相应序列同源性较高。犬源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以aacC2为主,耐药率与耐药基因的符合率基本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源大肠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华凤 宋黎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4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分析降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低血糖反应最... 目的分析降糖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降糖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收集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患者服用降糖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分析降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低血糖反应最为常见,其他有神经系统损害、变态反应、胃肠道反应、口腔出血等。结论降糖药物可发生多种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应用降糖药物安全性的认识,临床用药要重视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并要合理使用,尽量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较多,加之长期合并用药,应嘱咐患者科学使用降糖药物,并密切关注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源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文娟 杨晓农 +2 位作者 朱子凤 徐小桐 计慧姝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8-80,共3页
为研究犬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对成都地区采集的犬肛门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156株大肠埃希菌,同时,进行5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的菌株筛选。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头孢喹肟100%... 为研究犬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对成都地区采集的犬肛门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共分离156株大肠埃希菌,同时,进行5种抗生素耐药性检测和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的菌株筛选。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率较高,头孢喹肟100%,氨苄西林73.1%,但对美罗培南敏感率高达95.5%。采用PCR方法检测β-内酰胺类药物常见的3种耐药基因blaCTX-M、blaSHV和blaTEM,blaCTX-M检出率最高为89.74%,blaTEM为78.84%,blaSHV无检出。耐药性和耐药基因比较表明,犬源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与耐药基因型检出率基本呈正相关,为成都犬源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现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纯化兔抗酸性红73免疫球蛋白G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常向彩 杨晓农 +2 位作者 朱子凤 陈瑞 刘凌颖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126,共3页
分别采用饱和硫酸铵法和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兔抗酸性红73(acid red 73,AR73)免疫球蛋白G(IgG)。通过二喹啉甲酸(BCA)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试验、间接ELISA法分别测定IgG的浓度、纯度及效价。结果显示,饱和... 分别采用饱和硫酸铵法和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兔抗酸性红73(acid red 73,AR73)免疫球蛋白G(IgG)。通过二喹啉甲酸(BCA)法、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试验、间接ELISA法分别测定IgG的浓度、纯度及效价。结果显示,饱和硫酸铵法所提IgG浓度为36.44mg/mL,最高效价达1.6×105;辛酸—硫酸铵法所提IgG浓度为15.79mg/mL,最高效价达3.2×105。提示,辛酸—硫酸铵法IgG纯度优于饱和硫酸铵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红73 酸性大红GR 饱和硫酸铵法 辛酸-硫酸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华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7期80-81,共2页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 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药物不良反应 临床监护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2)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10
作者 陈瑞 朱子凤 +1 位作者 黄坚 杨晓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为了研究新西兰白兔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2)序列,预测其结构和功能,以及研究Shox2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本研究克隆了新西兰白兔Shox2基因全长CDS区,分析其编码蛋白的同源性、亲疏水性、二级和三级结构特点、系统进化树等生物信息学特征,并... 为了研究新西兰白兔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2)序列,预测其结构和功能,以及研究Shox2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本研究克隆了新西兰白兔Shox2基因全长CDS区,分析其编码蛋白的同源性、亲疏水性、二级和三级结构特点、系统进化树等生物信息学特征,并用Western blot法验证融合蛋白TrxA-Shox2。分别在胚胎中期(E20.5d)、胚胎后期(E28.5d)、幼龄期(出生后10d)、成年期(A)4个时间点采集3只动物的肾、大血管、真皮、心、大脑、肝、肺、脾、肌肉、胆囊共10种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Shox2基因的时空表达图谱。结果,成功克隆了新西兰白兔Shox2基因(登录号:KP726285)。Shox2基因CDS区全长666bp,翻译22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hox2为碱性、不稳定蛋白,Shox2蛋白氨基酸二级结构中α-螺旋区域占61.99%,无规则卷曲区域占33.48%,延伸链占4.52%。Western blot验证了融合蛋白TrxA-Shox2的表达。家兔Shox2蛋白氨基酸序列与眼镜猴、猩猩、褐家鼠、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说明Shox2蛋白在进化中较保守。Shox2基因mRNA在很多器官都有表达,在E20.5d的家兔胚胎中,Shox2mRNA在肾、肌肉和胆囊的表达量高,在E28.5d时表达量较高的是脾、心,幼龄期时表达量较高的是真皮、肝,成年期时表达量较高的是真皮、脾。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新西兰白兔Shox2基因,预测了其结构和功能。Shox2基因mRNA在很多器官都有表达,不同的组织和不同时间特征的表达量变化可能与Shox2功能高度相关,并受到严格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矮小同源盒基因(Shox2)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华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5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
12
作者 肖华凤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0期157-159,共3页
目的统一和规范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以大量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为依据,较为系统地阐述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作用、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致癌作用、致畸作用等有关内容。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 目的统一和规范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以大量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为依据,较为系统地阐述分析了中药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作用、习惯性、耐受性、成瘾性、致癌作用、致畸作用等有关内容。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是常见的,有时是严重的,切不可掉以轻心。结论中药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不良反应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小动物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的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凌颖 岳秀英 +2 位作者 朱子凤 王正书 杨晓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6-130,共5页
为了解小动物外科感染的病原分布及感染情况,从成都部分动物医院18例小动物(犬、猫)外科感染病例中,无菌采集病灶浓汁、伤口分泌物等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培养。通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仪及细菌的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鉴定,得到13种共39... 为了解小动物外科感染的病原分布及感染情况,从成都部分动物医院18例小动物(犬、猫)外科感染病例中,无菌采集病灶浓汁、伤口分泌物等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培养。通过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仪及细菌的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鉴定,得到13种共39株细菌。通过真菌的ITS区序列扩增测序,得到3种共11株真菌。39株细菌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56.4%),常见病原为葡萄球菌属细菌(13株)、粪肠球菌(5株)、屎肠球菌(3株)等;革兰阴性菌17株(占43.59%),常见病原为奇异变形杆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4株)、大肠埃希菌(3株)和阴沟肠杆菌(3株)等。结果表明,革兰阳性菌是小动物外科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其中以葡萄球菌属为主要病原,且伪中间葡萄球菌是优势病原。18例病例中,混合感染为16例,占比高达88.89%,其中以三重感染率最高,占50.00%,其次为二重感染,比例为22.22%。证实成都地区小动物外科感染类型以混合感染为主,在6个病例的样本检测到真菌,占33.33%,与细菌或多种真菌形成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动物 外科感染 病原菌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萝花及其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琦 孙翠翠 +1 位作者 朱子凤 刘群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4-89,共6页
以水萃取和醇沉法制备的绿萝花浸膏和粗多糖为研究材料,以流式细胞术为检测手段,S180荷瘤小鼠CTL、HTL、NK细胞为检测指标,探讨绿萝花对荷瘤小鼠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接种S180瘤细胞后,血液中CD3^+T细胞数量下降,口服绿萝... 以水萃取和醇沉法制备的绿萝花浸膏和粗多糖为研究材料,以流式细胞术为检测手段,S180荷瘤小鼠CTL、HTL、NK细胞为检测指标,探讨绿萝花对荷瘤小鼠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接种S180瘤细胞后,血液中CD3^+T细胞数量下降,口服绿萝花浸膏、粗多糖口服液和环磷酰胺后,在不同检测时间点,荷瘤小鼠血液中CD3^+T细胞数量升高,且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说明绿萝花(1g/kg~2.0g/kg)及绿萝花多糖(100mg/kg)连续口服7d~28d,具有升高由S180瘤细胞引起的小鼠血液中CD3^+T细胞数量下降趋势的作用;绿萝花(1.0g/kg)及绿萝花多糖(100mg/kg)连续口服14d~28d,具有升高S180瘤荷小鼠和健康小鼠CD335^+T细胞数量的作用,为绿萝花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萝花 S180小鼠 CD3+T细胞 CD335+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