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市民社会与和谐城市的共生关系
1
作者
张海夫
段学品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69,共4页
市民阶级和市民社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演化的一种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市民社会的作用。市民社会与城市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和谐进步,有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这一理论路径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对和谐城市...
市民阶级和市民社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演化的一种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市民社会的作用。市民社会与城市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和谐进步,有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这一理论路径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对和谐城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和谐城市
共生关系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化军
郭佩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经济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经济公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和社会分工之间的和谐,因而经济公正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采取一...
经济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经济公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和社会分工之间的和谐,因而经济公正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推动经济公正的实现,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公正
和谐社会
经济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群主义正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化军
郭佩惠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共5页
社群主义的正义理论是在批判新自由主义尤其是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与新自由主义强调正义的普遍性、优先性相反,他们认为正义是受环境、历史、文化、善等制约的;在强调正义的历史性、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等方面,社群主义的正义...
社群主义的正义理论是在批判新自由主义尤其是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与新自由主义强调正义的普遍性、优先性相反,他们认为正义是受环境、历史、文化、善等制约的;在强调正义的历史性、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等方面,社群主义的正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其并未认识到“历史”的真正本质所在,因而其正义理论仍然是虚幻的,不现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社群主义
自由主义
历史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海夫
董大敏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42-44,共3页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有着较为清晰的含义。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市民”是市民社会的主体,这一主体所具有的精神正是现代理性精神;市民社会的实质规定为“一切物质交往”,其行动原则就是物质利益原则;市民社会的结构要素是社会组织,这种...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有着较为清晰的含义。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市民”是市民社会的主体,这一主体所具有的精神正是现代理性精神;市民社会的实质规定为“一切物质交往”,其行动原则就是物质利益原则;市民社会的结构要素是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是国家的基础。这样无论是从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看,市民社会所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一种多样、竞争、平等、创新的领域,这也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状态。如果能把培育一个真正的市民社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失为一种优选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精神
市民社会
社会组织
国家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公民身份的变迁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海夫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69-170,共2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结构最大的变化在于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公民社会空间。作为历史范畴的公民社会所具有的品德,对我国公民身份的变迁起着共生性的推动作用。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改革之前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及二元色彩逐步被现代公民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结构最大的变化在于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公民社会空间。作为历史范畴的公民社会所具有的品德,对我国公民身份的变迁起着共生性的推动作用。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改革之前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及二元色彩逐步被现代公民的角色所代替。公民身份是极其复杂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根据现代公民身份理论,其基本含义主要强调单体公民的公共生活中的权利、责任、义务精神,对共同体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公民身份
现代公民
公民意识
民间组织
变迁
社会结构
市民社会
公民权利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群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浅析
6
作者
刘化军
郭佩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5,共4页
当代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其哲学基础和论证方法都是个人主义的。基于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立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社群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他们强调社群整体利益先于个人...
当代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其哲学基础和论证方法都是个人主义的。基于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立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社群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他们强调社群整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理论内容上表现在对自由主义自我观和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的批判两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社群主义的批判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并没有真正揭示个人与社群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释个人与社会的真实关系基础上,揭示了自由与权利的真正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群主义
自由主义
整体主义
个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贝尔的后马克思主义“意谓”——以知识和技术为中轴的思考
7
作者
高亚春
郭佩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21-24,共4页
贝尔是用后马克思主义指认秉承马克思学说的某一方面而又与马克思本人进行对话的一类学者。自诩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贝尔,以同马克思讨论社会发展问题为起点,运用知识与技术中轴原理的范式,构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因此,他所谓的后马克思...
贝尔是用后马克思主义指认秉承马克思学说的某一方面而又与马克思本人进行对话的一类学者。自诩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贝尔,以同马克思讨论社会发展问题为起点,运用知识与技术中轴原理的范式,构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因此,他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对后工业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理论观照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后工业社会
知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对双柏县彝族地区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杨爱华
吴位凡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为调查研究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特选择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作为考察对象,对双柏县8个彝族村寨进行了逐户调查.结果表明,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法对少数民...
为调查研究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特选择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作为考察对象,对双柏县8个彝族村寨进行了逐户调查.结果表明,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法对少数民族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坚持国家制定法为价值导向的定位原则,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规制的作用,促使两者在不断调适的前提下,走向多元一体的融合格局,最终实现森林资源被良好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林业法律制度
乡规民约
习惯法
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加入WTO与云南农业得失
9
作者
张瑾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本文在研究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农业方面协议的基础上 ,结合云南农业实际情况 ,旨在分析云南农业方面在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关键词
WTO
云南
农产品贸易
农业产业化
经济效益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市民社会与和谐城市的共生关系
1
作者
张海夫
段学品
机构
西南
林学院
人文
社科
系
云南大学国际关
系
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69,共4页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Y0084E)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市民阶级和市民社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演化的一种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市民社会的作用。市民社会与城市特别是现代城市的和谐进步,有一种内在的共生关系。这一理论路径对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对和谐城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市民社会
和谐城市
共生关系
马克思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化军
郭佩惠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
学院
西南林学院社科系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基金
云南省2006年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名称:构建云南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经济公正问题的哲学分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经济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经济公正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集体、国家和社会)和社会分工之间的和谐,因而经济公正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推动经济公正的实现,从而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奠定基础。
关键词
经济公正
和谐社会
经济伦理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群主义正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化军
郭佩惠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
系
西南林学院社科系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共5页
文摘
社群主义的正义理论是在批判新自由主义尤其是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与新自由主义强调正义的普遍性、优先性相反,他们认为正义是受环境、历史、文化、善等制约的;在强调正义的历史性、个人与社会不可分离等方面,社群主义的正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其并未认识到“历史”的真正本质所在,因而其正义理论仍然是虚幻的,不现实的。
关键词
正义
社群主义
自由主义
历史
马克思主义
分类号
C9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
被引量:
4
4
作者
张海夫
董大敏
机构
西南
林学院
人文
社科
系
湖北经济
学院
政法
系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42-44,共3页
文摘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有着较为清晰的含义。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市民”是市民社会的主体,这一主体所具有的精神正是现代理性精神;市民社会的实质规定为“一切物质交往”,其行动原则就是物质利益原则;市民社会的结构要素是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是国家的基础。这样无论是从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看,市民社会所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一种多样、竞争、平等、创新的领域,这也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状态。如果能把培育一个真正的市民社会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失为一种优选之路。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精神
市民社会
社会组织
国家
和谐社会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公民身份的变迁
被引量:
5
5
作者
张海夫
机构
西南
林学院
人文
社科
系
出处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69-170,共2页
文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结构最大的变化在于正在逐步形成一个公民社会空间。作为历史范畴的公民社会所具有的品德,对我国公民身份的变迁起着共生性的推动作用。公民意识不断增强,改革之前的封闭性和狭隘性及二元色彩逐步被现代公民的角色所代替。公民身份是极其复杂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根据现代公民身份理论,其基本含义主要强调单体公民的公共生活中的权利、责任、义务精神,对共同体的责任。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公民身份
现代公民
公民意识
民间组织
变迁
社会结构
市民社会
公民权利
改革开放
分类号
D6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群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浅析
6
作者
刘化军
郭佩惠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
学院
西南林学院社科系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2-55,共4页
基金
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2007年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社群主义方法论的批判分析-兼论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项目批准号:07CKS008
07Y40164)的研究成果
文摘
当代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其哲学基础和论证方法都是个人主义的。基于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立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社群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他们强调社群整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理论内容上表现在对自由主义自我观和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的批判两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社群主义的批判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并没有真正揭示个人与社群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释个人与社会的真实关系基础上,揭示了自由与权利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
社群主义
自由主义
整体主义
个人主义
分类号
B7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贝尔的后马克思主义“意谓”——以知识和技术为中轴的思考
7
作者
高亚春
郭佩惠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哲
学院
西南林学院社科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4期21-24,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理论规定(项目编号:11524061)
文摘
贝尔是用后马克思主义指认秉承马克思学说的某一方面而又与马克思本人进行对话的一类学者。自诩为后马克思主义者的贝尔,以同马克思讨论社会发展问题为起点,运用知识与技术中轴原理的范式,构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因此,他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是对后工业社会结构变化的一种理论观照和提升。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后工业社会
知识
技术
Keywords
post-Marxism
post-industrial society
knowledge
technology
分类号
B15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对双柏县彝族地区的影响
被引量:
3
8
作者
杨爱华
吴位凡
机构
西南
林学院
人文
社科
系
法学教研室
西南
林学院
图书馆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摘
为调查研究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特选择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作为考察对象,对双柏县8个彝族村寨进行了逐户调查.结果表明,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习惯法对少数民族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建议在少数民族地区坚持国家制定法为价值导向的定位原则,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等习惯法规制的作用,促使两者在不断调适的前提下,走向多元一体的融合格局,最终实现森林资源被良好保护和合理利用,实现生态安全.
关键词
国家林业法律制度
乡规民约
习惯法
民族地区
Keywords
national forestry legal institution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and convention
customary way
ethnic area
分类号
S7 [农业科学—林学]
DF463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加入WTO与云南农业得失
9
作者
张瑾
机构
西南
林学院
人文
社科
系
出处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87-89,共3页
文摘
本文在研究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农业方面协议的基础上 ,结合云南农业实际情况 ,旨在分析云南农业方面在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关键词
WTO
云南
农产品贸易
农业产业化
经济效益
农民收入
Keywords
WTO
Yunnan
agriculture
gains and losses
分类号
F127.7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752.6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市民社会与和谐城市的共生关系
张海夫
段学品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济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伦理基础
刘化军
郭佩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群主义正义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刘化军
郭佩惠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
张海夫
董大敏
《湖北社会科学》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公民社会的生成与公民身份的变迁
张海夫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社群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浅析
刘化军
郭佩惠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贝尔的后马克思主义“意谓”——以知识和技术为中轴的思考
高亚春
郭佩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国家林业法律制度对双柏县彝族地区的影响
杨爱华
吴位凡
《林业调查规划》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加入WTO与云南农业得失
张瑾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