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白眉长臂猿种群及数量现状初报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兴勇 白冰 +2 位作者 艾怀森 李正波 周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56-858,共3页
经2003~2006年访问和现场调查,表明白眉长臂猿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约有15~20群,25~40只。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环境的急剧恶化和人类猎捕是造成白眉长臂猿数量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提出应加强白眉长臂猿的栖息... 经2003~2006年访问和现场调查,表明白眉长臂猿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约有15~20群,25~40只。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栖息环境的急剧恶化和人类猎捕是造成白眉长臂猿数量下降的两个主要原因。提出应加强白眉长臂猿的栖息地保护和消除生境隔离,加强公众保护宣传教育和加强白眉长臂猿的生态生物学等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种群数量 分布现状 栖息地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鱼和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白冰 周伟 +2 位作者 李伟 刘钊 朱明育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0-373,共4页
2006年8月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开展了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的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赧亢片区共有鱼类4种,隶属2目4科4属;两栖动物10种,隶属2目4科8属,其中云南特有种4种;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3科8属。赧亢片区的物种全为东洋界种... 2006年8月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赧亢片区开展了鱼类、两栖和爬行动物的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赧亢片区共有鱼类4种,隶属2目4科4属;两栖动物10种,隶属2目4科8属,其中云南特有种4种;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3科8属。赧亢片区的物种全为东洋界种,区系成分为西南、华南区,或者两区所共有的成分组成。将赧亢片区与邻近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和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小黑山片区)的多样性对比,赧亢片区不仅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亦是连接两个保护区物种交流和基因流动的重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生物多样性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朝阳 刘恺 +3 位作者 陈勇 姚莹 杜小浪 张辉 《山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32-35,共4页
采取线路调查和典型取样以及卫星影像数据分析,得出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共有7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17个群系组和28个群系。其中寒温灌丛是轿子山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占保护区面积的29.37%。在水平分布上,轿子山片以保护区最... 采取线路调查和典型取样以及卫星影像数据分析,得出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共有7个植被型、11个植被亚型、17个群系组和28个群系。其中寒温灌丛是轿子山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占保护区面积的29.37%。在水平分布上,轿子山片以保护区最高主峰和山脊为界,东、西两部分植被类型差别较大;温性针叶林、寒温灌丛和寒温草甸是保护区山地垂直带上最主要的植被类型。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大面积连片存在的多种原生植被类型,且地理分布极为特殊,因而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 植被 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及有效管理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哲 郭辉军 龙春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2期64-68,共5页
利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专家咨询,选取多样性、自然性、稀有性、代表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和人类威胁共7项指标对云南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通过指标等级化处理,结合实地调查得出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74.... 利用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专家咨询,选取多样性、自然性、稀有性、代表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和人类威胁共7项指标对云南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通过指标等级化处理,结合实地调查得出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为74.82,评价结果,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选取管理条件、管理措施、科研基础、管理成效等13项指标对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评价,通过专家咨询和实际调查,得出该保护区有效管理综合指数为55.53,评价结果,保护区有效管理水平一般.针对评价结果,分析影响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和有效管理成效的关键因素及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轿子雪山自然保护区 评价 生态环境 有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研究
5
作者 胡箭 韩联宪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2003年1,2月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3个片区进行鸟类野外调查,以路线调查为主,辅以访问调查,共设置线路33条计120km。共观察记录到各种鸟类312种,加上文献记载及资料,保护区迄今共记录到鸟类390种,分属19目54科195属。分析了鸟类... 2003年1,2月对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3个片区进行鸟类野外调查,以路线调查为主,辅以访问调查,共设置线路33条计120km。共观察记录到各种鸟类312种,加上文献记载及资料,保护区迄今共记录到鸟类390种,分属19目54科195属。分析了鸟类的物种组成、区系变化,提出了保护鸟类、加强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鸟类区系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蛙类呼吸系统比较解剖及进化关系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明会 李伟 +2 位作者 周伟 张庆 李凤莲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3-227,共5页
对昆明地区滇蛙Rana pleuraden和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及大蹼铃蟾Bombina maxi ma的呼吸系统比较解剖,结果表明,3种蛙鼻孔的开合与颏下肌的收缩无关;大蹼铃蟾的内鼻孔较昭觉林蛙与滇蛙的更靠近口前端;昭觉林蛙和滇蛙的下颌下... 对昆明地区滇蛙Rana pleuraden和昭觉林蛙R·chaochiaoensis及大蹼铃蟾Bombina maxi ma的呼吸系统比较解剖,结果表明,3种蛙鼻孔的开合与颏下肌的收缩无关;大蹼铃蟾的内鼻孔较昭觉林蛙与滇蛙的更靠近口前端;昭觉林蛙和滇蛙的下颌下肌倾斜走向,大蹼铃蟾的呈水平走向;滇蛙和昭觉林蛙喉气管室较膨大而长,环状软骨后端有棘突,大蹼铃蟾喉气管室狭小而短,环状软骨后端无棘突;昭觉林蛙和滇蛙喉肌共5对,大蹼铃蟾喉肌仅有喉口开肌和前杓肌2对;昭觉林蛙和滇蛙肺囊表面沟回较大蹼铃蟾的小而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觉林蛙 滇蛙 大蹼铃蟾 呼吸系统 比较解剖 进化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火蔓延模型研究及应用开发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惠 周汝良 +1 位作者 庄娇艳 王龙柱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利用惠更斯原理进行林火蔓延模拟,结合国际上成熟的林火行为模型(Rothermel的地表火模型,Van Wagner的树冠火蔓延模型,McAlpine的林火加速模型),建立适合云南省特殊地形的林火蔓延动态模型,并开发相应的动态模拟模块,在云南特殊地形地... 利用惠更斯原理进行林火蔓延模拟,结合国际上成熟的林火行为模型(Rothermel的地表火模型,Van Wagner的树冠火蔓延模型,McAlpine的林火加速模型),建立适合云南省特殊地形的林火蔓延动态模型,并开发相应的动态模拟模块,在云南特殊地形地貌上的林火蔓延模拟做出一定探索。通过修改成熟的蔓延模型进行林火蔓延模拟达到模型预测的目的,并反映林火蔓延的主要规律。实验结果证明矢量的模拟方法是集成单个的地表火、树冠火、加速、飞火和可燃物含水率模型的更实际的技术。模型的集成简单易懂,因为每个模型的计算可以直接应用到火头的节点模拟上,然后控制所有模型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更斯原理 林火蔓延模型 GIS系统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苜蓿高效共生根瘤菌土壤的筛选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晓云 郭振国 +3 位作者 李乔仙 刘桂霞 薛世明 王易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4034-4041,共8页
利用云南德宏盈江县3种类型的土壤,对分离自云南楚雄、德宏等地的SWF67523、SWF67409、SWF67456等12株根瘤菌菌株进行了南苜蓿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菌株中,菌株SWF67523、SWF67409、SWF67394表现最为优良,结瘤率较高的... 利用云南德宏盈江县3种类型的土壤,对分离自云南楚雄、德宏等地的SWF67523、SWF67409、SWF67456等12株根瘤菌菌株进行了南苜蓿接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供试菌株中,菌株SWF67523、SWF67409、SWF67394表现最为优良,结瘤率较高的菌株是SWF67523、SWF67501、SWF67394和SWF67350,结瘤率均达到95%以上;而菌株SWF67523、SWF67409和SWF67394对植株株高影响最大;菌株SWF67409、SWF67523和SWF67394对提高植株干重贡献最大,其中菌株SWF67409比空白对照增产106.5%;供试菌株对含氮量的影响也很显著,接种菌株SWF67409、SWF67523和SWF67394的苜蓿植物含氮量相比其他菌株较高,影响显著。综合以上结果,发现来源于盈江南苜蓿的根瘤菌菌株SWF67523较其他菌株表现突出,同时发现根瘤菌菌株的接种效果受土壤因子的影响,在含有效钾中等的土壤平原镇Ⅱ上,接种根瘤菌的南苜蓿地上部分干重普遍高于其他两种有效钾含量为较缺的土壤,说明根瘤菌菌株与宿主和土壤环境存在密切关系,在适合的宿主和生活环境中将会发挥最大的共生固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瘤菌 南苜蓿 土壤 筛选 植物干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庆 郭兴焱 +1 位作者 李凤莲 周伟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9-562,共4页
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乐果对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同时运用扫描取样法对正式实验的昭觉林蛙蝌蚪进行行为观察。结果表明:昭觉林蛙蝌蚪在试验组中正常静止行为、异常静止行为、正常运动行为、异... 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乐果对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同时运用扫描取样法对正式实验的昭觉林蛙蝌蚪进行行为观察。结果表明:昭觉林蛙蝌蚪在试验组中正常静止行为、异常静止行为、正常运动行为、异常运动行为分别占74.08%、9.41%、0.58%、2.36%;在对照组中,只有正常静止行为和正常运动行为,分别占90.99%和9.01%。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6.97 mg/L、67.85 mg/L、56.61 mg/L、52.80 mg/L,呈现出线性关系,安全浓度(SC)为5.28 mg/L。因此,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当属于低毒性农药。但是当乐果残留量超过安全浓度时,将会影响昭觉林蛙蝌蚪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对其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觉林蛙蝌蚪 乐果 急性毒性试验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蝌蚪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黎贡山赧亢白眉长臂猿春季食谱及活动时间分配初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兴勇 吴建普 +2 位作者 周伟 蔺汝涛 李家鸿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196,204,共5页
从2007年3月9日至4月14日,调查了高黎贡山赧亢的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和时间分配,旨在为该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和食物资源的管理提供指导。观察时,将白眉长臂猿的行为分为取食、移动、休息3种活动类型,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取样记录,并记录... 从2007年3月9日至4月14日,调查了高黎贡山赧亢的白眉长臂猿的食性和时间分配,旨在为该物种的栖息地保护和食物资源的管理提供指导。观察时,将白眉长臂猿的行为分为取食、移动、休息3种活动类型,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取样记录,并记录取食种类及部位。白眉长臂猿春季取食植物种类共有10种,其中果实类植物3种,果汁类植物1种,嫩叶类植物6种。相对其它灵长类而言,其春季的食物多样性较低。白眉长臂猿移动、休息和取食的时间分配分别为33%、35%和32%,较叶猴属动物休息少,移动多。赧亢的白眉长臂猿1天中有3个觅食高峰期,9:00~10:00为第1个觅食高峰;11:00~13:00为第2个觅食高峰;16:00~17:00为第3个觅食高峰。而孟加拉国Lawachara的白眉长臂猿仅在早上有两次觅食高峰。这种差异可能是不同区域的白眉长臂猿对环境的适应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食谱 时间分配 觅食高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林钟婷 朱静 +1 位作者 翁银标 郑醒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3期67-70,共4页
热休克蛋白(HSP)是生物细胞在受热、生物应激、理化因素等应激原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类在生物进化中最保守的蛋白,其中HSP70是最受关注、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生物学的功能不断被发现的同时,HSP70的应用前景也变得越来越... 热休克蛋白(HSP)是生物细胞在受热、生物应激、理化因素等应激原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类在生物进化中最保守的蛋白,其中HSP70是最受关注、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种。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生物学的功能不断被发现的同时,HSP70的应用前景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HSP70 生物学功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鼻猴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霍晟 肖文 +1 位作者 向左甫 崔亮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495-10497,10505,共4页
回顾了30年来我国灵长类学界与保护区对分布于我国的仰鼻猴的研究历程与状况,提及了东京仰鼻猴的研究概况。认为金仰鼻猴和黑白仰鼻猴的基础资料比较丰富,仍旧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灰仰鼻猴的基础资料匮乏且不规范,需要补充;东京仰鼻猴... 回顾了30年来我国灵长类学界与保护区对分布于我国的仰鼻猴的研究历程与状况,提及了东京仰鼻猴的研究概况。认为金仰鼻猴和黑白仰鼻猴的基础资料比较丰富,仍旧需要长期深入的研究;灰仰鼻猴的基础资料匮乏且不规范,需要补充;东京仰鼻猴面临极大的灭绝风险,应进行与保护行动相结合的本底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鼻猴属 中国特有种 灵长类分类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木耳提取液及根瘤菌对小叶锦鸡儿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云 郭振国 +6 位作者 杨亚男 刘桂霞 王娜 戴燕燕 王易鹏 郭小叶 魏爽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2-576,共5页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是一种极抗寒和抗旱的豆科植物,既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又可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本研究通过施用地木耳提取液及根瘤菌菌剂对小叶锦鸡儿幼苗的生长进行了...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ia)是一种极抗寒和抗旱的豆科植物,既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又可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是干旱草原、荒漠草原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本研究通过施用地木耳提取液及根瘤菌菌剂对小叶锦鸡儿幼苗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微生物制剂对该植物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田间栽培试验中,根瘤菌菌株HBU037001接种种子出苗率高达91.1%;地木耳提取液1/20原液浓度、菌株HBU037002处理的小叶锦鸡儿幼苗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1.5%和17.7%;地木耳提取液1/10原液浓度+菌株HBU037001的联合处理表现最好,可提高植物生物量高达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地木耳提取液 根瘤菌菌剂 共生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大塘白眉长臂猿春季栖息地利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冰 周伟 +2 位作者 艾怀森 张庆 万亚军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630,共5页
2007年3月9日-4月6日,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片区调查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行为。设置利用和可利用样地各30个。对定性因子的检验和Bonferroni置信区间分析表明,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偏爱在东坡(阳坡)和中下坡位活动。定量因子分析... 2007年3月9日-4月6日,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大塘片区调查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行为。设置利用和可利用样地各30个。对定性因子的检验和Bonferroni置信区间分析表明,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偏爱在东坡(阳坡)和中下坡位活动。定量因子分析表明,利用和可利用样地中共有5个因子存在显著差异(坡度、距水源距离、距道路距离、灌木平均高度和藤本密度)。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坡度和藤本密度为影响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大塘片区白眉长臂猿对地理空间的选择反应了避风和趋向阳光的需求。在大塘,白眉长臂猿适宜栖息的植被有较高的均匀性。白眉长臂猿对高大乔木具有依赖性和选择偏好,对林下竹灌层的选择不高与植被分布均匀和人为干扰强度较小有关。藤本植物是白眉长臂猿在乔灌层之间活动的主要交通媒介和连接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眉长臂猿 栖息地利用 生态行为 高黎贡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领绿鹦鹉的饲养与繁殖 被引量:2
15
作者 孔凡前 陈仕焯 +2 位作者 刘金成 韦启浪 胡慧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9-60,共2页
红领绿鹦鹉(Psittacula krameri)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CITES列入附录Ⅱ。红领绿鹦鹉分布于非洲、东南亚,我国见于东南部、云南极西部。该鸟体形优美、羽毛艳丽、鸣声悠扬,是国际上知名的观赏鸟;易于饲养和繁殖,故具有很高的经济... 红领绿鹦鹉(Psittacula krameri)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CITES列入附录Ⅱ。红领绿鹦鹉分布于非洲、东南亚,我国见于东南部、云南极西部。该鸟体形优美、羽毛艳丽、鸣声悠扬,是国际上知名的观赏鸟;易于饲养和繁殖,故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本文简介了其人工的饲养和繁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技术 饲养 鹦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生态价值 观赏鸟 东南亚 东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茎泽兰发酵液对甘蓝蚜的防治效果及对天敌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锐 吴迪 +3 位作者 杨松 尹芳 刘士清 张无敌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6期71-73,共3页
本文通过毒力试验、拒食试验以及大田试验研究了紫茎泽兰沼气发酵液对甘蓝蚜的防治效果,并通过蚜茧蜂的存活时间和羽化率等指标应,研究其对天敌菜蚜茧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发酵液对甘蓝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校正防效达... 本文通过毒力试验、拒食试验以及大田试验研究了紫茎泽兰沼气发酵液对甘蓝蚜的防治效果,并通过蚜茧蜂的存活时间和羽化率等指标应,研究其对天敌菜蚜茧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发酵液对甘蓝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校正防效达到72.17%,但对天敌也产生了较显著的影响。实际使用时尽量避免两种防治方法实施时间上的重叠和相互抑制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酵 紫茎泽兰 甘蓝蚜 防治效果 菜蚜茧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梨园果实采摘后害虫及天敌的组成与数量特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霞 黄忆 况荣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4期95-97,共3页
2006年9-11月,在昆明市盘龙区松花乡红梨科技示范园中对红梨果实采摘后的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组成与数量特征进行调查,发现害虫16种,天敌19种。梨蚜为主要害虫,瓢虫为主要天敌。分析了梨蚜与其主要天敌瓢虫的消长动态,表明_天敌的发... 2006年9-11月,在昆明市盘龙区松花乡红梨科技示范园中对红梨果实采摘后的主要害虫及天敌的组成与数量特征进行调查,发现害虫16种,天敌19种。梨蚜为主要害虫,瓢虫为主要天敌。分析了梨蚜与其主要天敌瓢虫的消长动态,表明_天敌的发生与蚜虫密切相关,且有明显的时间和数量跟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梨 害虫 天敌 相对多度 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红 陈方 《贵州林业科技》 2002年第1期1-5,25,共6页
纵坑切梢小蠹 Tomicus piniperda(L.)是一种严重危害松属植物 (Pinus)的钻蛀性害虫。它具有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 ,本文着重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纵坑切梢小蠹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纵坑切梢小蠹 生物学 生态学 综合防治 松树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食物资源对昭觉林蛙蝌蚪食性的影响
19
作者 周伟 李伟 +2 位作者 张庆 彭曙光 李明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6-102,共7页
分析采自2005年3~5月昭觉林蛙不同期蝌蚪食性,同步测定同—水塘藻类的种类和生物量。蝌蚪Ⅰ期时,水塘藻类有5门49属,蝌蚪食物中有藻类4门22属;蝌蚪Ⅱ期时,水塘藻类有5门49属,蝌蚪食物中有藻类5门31属;蝌蚪Ⅲ期时,水塘藻类有4... 分析采自2005年3~5月昭觉林蛙不同期蝌蚪食性,同步测定同—水塘藻类的种类和生物量。蝌蚪Ⅰ期时,水塘藻类有5门49属,蝌蚪食物中有藻类4门22属;蝌蚪Ⅱ期时,水塘藻类有5门49属,蝌蚪食物中有藻类5门31属;蝌蚪Ⅲ期时,水塘藻类有4门39属,蝌蚪的食物中有藻类4门14属。Mann-Whitney U检验3期蝌蚪食物种类的差异性,Ⅰ期和Ⅱ期的食物种类在37属藻类中有21属差异极显著,有5属差异显著;Ⅱ期和Ⅲ期在33属藻类中有17属差异极显著,有7属差异显著;Ⅰ期和Ⅲ期在28属藻类有3属差异极显著,有1属差异显著。Ⅰ,Ⅱ,Ⅲ期蝌蚪营养生态位宽度分别为8.229,17.217,9.463。单位体重摄食生物量百分率相似指数和营养生态位Levins重叠指数Ⅰ期和Ⅱ期分别为52.79%和0.760,Ⅱ期和Ⅲ期为50.77%和0.782,Ⅰ期和Ⅲ期为42.28%和0.677。Spearman rank相关指数检验显示,3期蝌蚪食物组成与生境中的食物资源均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呈逐渐减少趋势。蝌蚪食物组成差异性是由于水塘中藻类的变化引起的。选择指数表明,蓝纤维藻和四棘鼓藻为3期蝌蚪一直喜食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觉林蛙 食性 食物选择 蝌蚪 水塘藻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文锋 潘涌智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64-66,97,共4页
对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在云南省曲靖地区1 a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产卵于当年生幼嫩小球果种子内,卵于6月中旬开始... 对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在云南省曲靖地区1 a发生1代,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产卵于当年生幼嫩小球果种子内,卵于6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在种子内取食约10个月并随种子同步发育,一生仅取食1粒种子,无转移危害习性。成虫在上午6∶00—9∶00和下午12∶00—15∶00羽化最多,雌雄性比为0.9∶1,雌虫平均寿命为7.1 d,雄虫平均寿命为5.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果垂枝柏大痣小蜂 形态特征 生活史 生活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