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探赜及当代启示
1
作者 倪慧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8-45,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是否存在?如若存在,它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当代生命力何在?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重要学术追问。通过细致的文本梳理和对文本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地得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存在民族文化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是否存在?如若存在,它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当代生命力何在?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重要学术追问。通过细致的文本梳理和对文本内容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地得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体系中存在民族文化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根源于唯物史观,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历史理论,是他们研究和阐释民族文化的元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民族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民族文化生成观、民族文化矛盾观和民族文化发展观。对这些内容的深化理解,有助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真正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深入践行“两个结合”,在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的互鉴融通中实现文化本质与人的类本质合一,进而拓展中华文化发展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文化理论 文化发展 人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差距视角下新质生产力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
2
作者 浦永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1,共5页
本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制,尤其关注城乡收入差距在二者关系中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旨在为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经... 本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制,尤其关注城乡收入差距在二者关系中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旨在为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率、财政支持、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收入差距在新质生产力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新质生产力 城乡消费差距 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在中国的发展及成效分析
3
作者 许玮麟 李勋琦 尹仑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5,共9页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作为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补充,能提升生态保护网络的连通性与整体效果,扩大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受保护面积,是推动全球“3030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也把OECMs建设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 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作为传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补充,能提升生态保护网络的连通性与整体效果,扩大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受保护面积,是推动全球“3030目标”实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也把OECMs建设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项目之一。本文综述了OECMs在国际上的发展以及应用,并从OECMs在国内相关政策、潜在OECMs案例地、OECMs发展成效等3个方面对OECMs在中国的发展做出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今后发展OECMs应该着重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重视传统知识的发掘和利用;加强与气候变化的结合;重视女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OECMs融入法律体系;参与国际OECMs的标准制定、参与国际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他有效区域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 3030目标 传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框架下传统知识的议题研究
4
作者 吴晞然 刘威 尹仑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4-228,共5页
在全球灾害风险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知识因其低成本、高效益及在灾害预警与社区韧性增强中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的核心议题。该文通过系统分析联合国相关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及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的... 在全球灾害风险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知识因其低成本、高效益及在灾害预警与社区韧性增强中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的核心议题。该文通过系统分析联合国相关减少灾害风险框架及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的应用文件,探讨了传统知识在社区减灾中的应用效果、实践案例和必要性,揭示了传统知识在国际减灾战略中的角色演变。结合国际与本土案例,提出五条参与式减灾策略:(1)构建传统知识动态记录机制;(2)强化女性在传统知识传承中的枢纽作用;(3)考虑传统知识的特殊性和适用性;(4)推动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5)将传统知识纳入国家减灾政策体系。这些策略旨在深化对传统知识的理解,并期望将其应用于减少灾害风险的策略与行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 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框架 传统知识 灾害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生态文化认同研究——以新疆尉犁县民族互嵌村落为例
5
作者 尹仑 布力布力·艾克热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9,153,共10页
民族互嵌社区生态文化认同存在生态环境认同、生计方式认同、生态知识认同、生态观念认同的四重结构,以新疆尉犁县塔里木乡民族互嵌村落为特定空间,分析生态文化认同的价值、属性和内涵,进一步管见生态文化认同对增强各民族的中华文化... 民族互嵌社区生态文化认同存在生态环境认同、生计方式认同、生态知识认同、生态观念认同的四重结构,以新疆尉犁县塔里木乡民族互嵌村落为特定空间,分析生态文化认同的价值、属性和内涵,进一步管见生态文化认同对增强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作用。提出在新时代,“自然”的生态文化认同要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自觉”的生态文化认同,生态文化认同通过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认同观实现结合,将成为中华文化认同的一部分,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化认同 民族互嵌村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云南实践
6
作者 李戎 《村委主任》 2025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是推动云南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深化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石。当地现代化建设提质升级需因地制宜,直面社会资源、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边境治理等挑战,从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特征出发,推动...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是推动云南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深化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石。当地现代化建设提质升级需因地制宜,直面社会资源、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边境治理等挑战,从中国式现代化核心特征出发,推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云南实践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7
作者 胡晶晶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5期14-16,共3页
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解决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困难,产业经营模式落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民家庭结构离散,受教育程度低,科... 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急需解决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困难,产业经营模式落后,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民家庭结构离散,受教育程度低,科技文化素养不高,收入不稳定等问题。对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构建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勋琦 黄晴 尹仑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2,共5页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气象灾害的过程中,依靠外部应急救援被视为减缓气象灾害风险的主要手段,被风险威胁的社区预先就被假定为在灾害发生时被动地等待外界的援助和支持,社区自身的主动被忽视。该文回顾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气象灾害的过程中,依靠外部应急救援被视为减缓气象灾害风险的主要手段,被风险威胁的社区预先就被假定为在灾害发生时被动地等待外界的援助和支持,社区自身的主动被忽视。该文回顾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Community-Based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CBDRM)研究的起源和发展,提炼出了在减灾方案实施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四个要素,改编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的模型,最后总结了基于社区的灾害管理理论的机制。该文认为,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是一种内源式的治理方式,减缓气象灾害风险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社区自身采取积极和主动的应对策略。重视社区本身在灾害治理方面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居民参与灾害治理的积极性且更好地减灾、防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灾害 风险 以社区为基础的灾害风险管理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模式创新、症结堵点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莹 陈赟 何学松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共4页
作为农业发展的高级智能模式,智慧农业是信息技术和农业高度融合的新业态,有助于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面临农业基础... 作为农业发展的高级智能模式,智慧农业是信息技术和农业高度融合的新业态,有助于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智慧农业发展面临农业基础设置落后,应用技术短板明显、数据管理体系不完善及人才支撑不足等诸多症结。因此,推动智慧农业发展要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补齐农业技术短板,培养现代化职业农民,完善数据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农业模式 智能技术 农业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与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晴 尹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19,共7页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会议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明确了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目标。本文从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西双版...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会议缔约方大会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明确了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目标。本文从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西双版纳州生物多样性保护展望共4个方面综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展与成效,指出所面临的3个方面的挑战,并提出:(1)加大力度减少物种受威胁程度,特别是受关注较少的物种;(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3)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与编目等建议。研究结果可为促进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为云南履行《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传统知识 进展 成效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主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超 朱波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94-199,共6页
农民主体意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体现在提高农民的自主能力、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中国农民主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实践基础,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成... 农民主体意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关键作用,体现在提高农民的自主能力、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发展意识,促进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中国农民主体意识有着深厚的历史和实践基础,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演变进程,其主要内容也不断与时俱进。中共十八大以来,农民主体意识基本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化,但依然存在政治参与意识淡薄、生态环保意识不足、经济创新意识缺乏和教育知识水平薄弱等问题。新时代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农民主体意识进行培育,将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有机融入农民主体意识培育过程,不断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主体意识 乡村振兴 五个振兴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阳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3期189-192,共4页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农业强国、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关键所在,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该文分析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探讨在当前的乡村振...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实现农业强国、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关键所在,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该文分析科技自立自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并探讨在当前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面临着一些困境。在此基础上,从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农民科技意识3个方面提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对策,从而更科学高效地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科技自立自强 人才 农民素质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高校思政课如何讲好乡村振兴的“青年故事”
13
作者 黄杨晨曦 郭祖全 《农村农业农民》 2024年第18期53-57,共5页
乡村振兴,需要广大有理想信念、有知识技能、有创新创造的青年队伍扎根乡村、奋斗乡村、建功乡村,增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和核心课程,要用理论武装青... 乡村振兴,需要广大有理想信念、有知识技能、有创新创造的青年队伍扎根乡村、奋斗乡村、建功乡村,增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活力。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和核心课程,要用理论武装青年头脑,探寻乡村振兴工作中青年缺位的原因,分享乡村振兴工作中青年行动的实践故事,引导和培养下得去、稳得住、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乡村振兴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高校 思政课 乡村振兴 青年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诺族传统竹器中的文化习俗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林立平 赵洁 +1 位作者 姚欣楠 肖丽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25,共4页
传统竹器文化是基诺族群众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基诺族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处处可见粗犷质朴、功能实用的竹器,大到房屋,小到耳管。文章考察基诺族传统竹器,如竹楼、节日竹器、生命礼仪竹器、竹制爱情信物、宗教习俗中的竹器、狩猎习俗... 传统竹器文化是基诺族群众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基诺族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处处可见粗犷质朴、功能实用的竹器,大到房屋,小到耳管。文章考察基诺族传统竹器,如竹楼、节日竹器、生命礼仪竹器、竹制爱情信物、宗教习俗中的竹器、狩猎习俗竹器等,探讨其选材、制作、使用、禁忌等特点,分析其中的文化习俗特征和生态伦理观念,旨在充实基诺族传统文化的研究,提升村寨成员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为基诺族传统竹器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诺族 传统竹器 文化习俗 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壁鸠鲁“心灵哲学”的双重视角
15
作者 包利民 扈志东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1,共7页
现代心灵哲学非常兴盛,但是它们的取向大多是还原论和决定论的,因此难以真正为人类生活和伦理提供有吸引力的指导。古代原子论的代表伊壁鸠鲁尽管早已提出了还原论式心灵学说,但是却主张自由意志,提倡学习理论而非听从生理决定论的安排... 现代心灵哲学非常兴盛,但是它们的取向大多是还原论和决定论的,因此难以真正为人类生活和伦理提供有吸引力的指导。古代原子论的代表伊壁鸠鲁尽管早已提出了还原论式心灵学说,但是却主张自由意志,提倡学习理论而非听从生理决定论的安排,以便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幸福。伊壁鸠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个视角考察心灵。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伊壁鸠鲁哲学中的理论问题和实践建议,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日心灵哲学的本体论和价值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 灵魂 第一人称 第三人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组植物的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与考证 被引量:10
16
作者 龙正莉 杨立新 +2 位作者 杨蓉 郎八一 王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8-317,共10页
牡丹干燥根皮自古以来就有入药的传统,尤其在中药和民族药中被广泛使用。为阐明牡丹组植物在古籍中的记载情况和民族药中的利用现状,该文对中国八部经典医学古籍、37部地方志和民族药传统知识进行整理,采用民族植物学编目方法,对牡丹组... 牡丹干燥根皮自古以来就有入药的传统,尤其在中药和民族药中被广泛使用。为阐明牡丹组植物在古籍中的记载情况和民族药中的利用现状,该文对中国八部经典医学古籍、37部地方志和民族药传统知识进行整理,采用民族植物学编目方法,对牡丹组植物在古籍和民族药中的入药种类、地理分布、入药部位、炮制方法和功效等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考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古籍中记载的牡丹组植物种类被考证为2种,分别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和滇牡丹(P.delavayi),有14种炮制方法和18类功效;现有9个民族药使用4种牡丹组植物入药,为牡丹(P.suffruticosa)、滇牡丹(P.delavayi)、紫斑牡丹(P.rockii)和四川牡丹(P.decomposita);在古籍和民族药中,牡丹(P.suffruticosa)入药的频率高于其他品种;古籍以根、丹皮和花入药与民族药记载相一致,入药部位以根和丹皮的使用频率最高。芍药属牡丹组植物有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肺炎、急性高烧、乌头中毒、急性阑尾炎、中风、癫疾、炭疽,以及安神、润泽肌肤等多种药用、保健和护肤功效,为该类植物资源的研发提供了知识原型和应用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组植物 药用功效 民族植物学 古籍 研究与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民族生态文化视角的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晓茜 张海夫 郭祖全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云南是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在顺应、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生态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云南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启发意义。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生态文化面... 云南是边疆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在顺应、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生态文化,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对云南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启发意义。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中,民族生态文化面临着文化变迁等困境,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通过文献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结合,对生态文化、民族生态文化、生态文明三者之间的内涵和辩证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进而以元阳县、普者黑等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阐述了民族生态文化助力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化教育等措施,以期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生态文化 云南 生态文明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性差别待遇研究——兼从反向歧视的视角分析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传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8,共11页
国家实施优惠性差别待遇着实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升,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不断调适和完善的方面,尤其是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引发的"违宪"与"合宪"之争,是直指"反向歧视"的关键问题。事实上,少数民族高... 国家实施优惠性差别待遇着实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提升,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不断调适和完善的方面,尤其是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引发的"违宪"与"合宪"之争,是直指"反向歧视"的关键问题。事实上,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性差别待遇不仅蕴涵着党和国家对族际发展结果正义与实质正义的价值追求,而且还包含着民族教育平等、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民族地区专门人才供给的现实考虑。它不会也并没有导致对汉族考生的"反向歧视"。不过,鉴于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性差别待遇也容易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外溢效应,当前为了更好实施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性差别待遇,需要用差别化思维再审视这一政策,完善法制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权,强化加分的分类指导与审查监督,在学校教育中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和以差别化区域政策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来夯实民族教育发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教育优惠性差别待遇 平等公正 反向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灰熊: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的演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俊勇 宋亮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7-483,共7页
自19世纪90年代起,在黄石国家公园里观看熊逐渐成为公园游客必经体验。然而,随着人熊接触机会增加,人熊冲突逐渐增多,灰熊的保护成为管理者的一大难题。20世纪60年代以前,黄石公园注重对熊的管理。20世纪60年代之后,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 自19世纪90年代起,在黄石国家公园里观看熊逐渐成为公园游客必经体验。然而,随着人熊接触机会增加,人熊冲突逐渐增多,灰熊的保护成为管理者的一大难题。20世纪60年代以前,黄石公园注重对熊的管理。20世纪60年代之后,由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和科学的介入,公园开始注重对人的管理。随着黄石公园周边保护区的纷纷建立和联邦环保法案的持续推动,20世纪70年代"大黄石生态系统"保护理念形成,这是灰熊保护理念的根本转变,并且意味着黄石公园里的野生动物保护进入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石生态系统 灰熊 科学 濒危物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甘蔗产业现代化发展论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万成现 扈志东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17期35-37,共3页
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甘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挑战与机遇并存,甘蔗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机械化基础条件较差、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应用推广难度较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紧缺等现实... 受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甘蔗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挑战与机遇并存,甘蔗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机械化基础条件较差、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应用推广难度较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因此,在加快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入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研发、应用和推广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建立健全甘蔗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促进甘蔗产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甘蔗产业 现代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