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熵与SIFT算法的天文图像配准 被引量:15
1
作者 岳昕 尚振宏 +3 位作者 强振平 刘辉 付晓东 张志华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7-60,共4页
天文图像配准是研究天体运动的一项关键技术,图像内部结构往往存在轻微的不规则运动。但是图像配准涉及到计算整个图像的变换关系,在此情况下,无论是采用基于统计特征还是基于局部特征的配准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提出基于... 天文图像配准是研究天体运动的一项关键技术,图像内部结构往往存在轻微的不规则运动。但是图像配准涉及到计算整个图像的变换关系,在此情况下,无论是采用基于统计特征还是基于局部特征的配准方法,都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提出基于信息熵与SIFT算法的天文图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需对图像进行均匀分块并计算每块熵值,以熵值最大者作为配准的局部子图,然后通过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及仿射变换建立变换关系,继而利用局部子图变换关系完成图像的配准。该方法一方面能缩短变换关系的建立时间,另一方面能保证图像中信息熵最大区域配准,有效提高天文图像配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SIFT算法 均匀分割 仿射变换 变换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AC的复杂信息系统中访问控制模型的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强振平 何丽波 +1 位作者 陈旭 李彤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29-432,共4页
针对复杂信息系统中因角色数量多、用户职责属性经常动态改变等导致访问控制复杂的问题,在充分考虑用户的组织形式与授权关系的基础上,以用户所在机构、用户分组信息为角色分配主体,同时增加信息系统中资源访问操作权限范围限定,改进了R... 针对复杂信息系统中因角色数量多、用户职责属性经常动态改变等导致访问控制复杂的问题,在充分考虑用户的组织形式与授权关系的基础上,以用户所在机构、用户分组信息为角色分配主体,同时增加信息系统中资源访问操作权限范围限定,改进了RBAC模型并设计了实现改进模型的数据关系。实践结果显示,改进模型不仅可以方便地完成机构和用户组职责改变时对所涉及用户授权的修改,而且可以快速响应因人员职责属性改变引起的授权修改,同时能够灵活地完成资源访问操作权限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AC 访问控制 权限管理 资源管理 用户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干热河谷休闲农田温度与蒸发量日变化规律及协同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兵辉 王维 张红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9-265,共7页
针对西南干热河谷旱季休闲农田面积扩大的实际,选择旱季初和旱季末2个时段,研究24 h休闲农田温度与农田蒸发量的变化规律及协同关系。结果表明:休闲农田温度曲线和蒸发量累计曲线大致呈现波形函数曲线变化,随着土壤深度和农田覆盖物的增... 针对西南干热河谷旱季休闲农田面积扩大的实际,选择旱季初和旱季末2个时段,研究24 h休闲农田温度与农田蒸发量的变化规律及协同关系。结果表明:休闲农田温度曲线和蒸发量累计曲线大致呈现波形函数曲线变化,随着土壤深度和农田覆盖物的增加,曲线依次向后推移,波幅也逐渐变小,表明农田覆盖物对土壤起到一定的稳温和保水作用,可明显降低农田土壤水分散失;休闲农田温度与农田蒸发量的协同函数均呈现正向协同关系,且协同系数普遍较大,随着土壤深度和地表覆盖物逐渐增加,协同关系逐渐减弱,而干旱却有利于协同关系加强,说明在气候干燥区,农田温度升高,农田蒸发量增大,温度与蒸发量的协同关系增强,农田温度仍然是农田蒸发的主要推动因素。故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要开发利用季节性休闲农田,就必须做好旱季农田土壤水分的保蓄,增加地表覆盖物,减少农田水分的无效蒸发,为休闲农田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水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田 温度 蒸发量 日变化规律 协同关系 西南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农林业环境监测机器人系统设计 被引量:7
4
作者 胡刚毅 荣剑 岳晓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4-126,共3页
针对农林业野外环境人为实时移动监测的不便,研究应用于农林业环境监测机器人系统,采用FPGA处理器作为主控模块、采用多路传感器实现对机器人的行动控制和原始数据获取,并通过ZigBee的无线自组网系统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以得到农... 针对农林业野外环境人为实时移动监测的不便,研究应用于农林业环境监测机器人系统,采用FPGA处理器作为主控模块、采用多路传感器实现对机器人的行动控制和原始数据获取,并通过ZigBee的无线自组网系统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以得到农林业野外环境的温度、湿度、酒精度、CO2、灰尘度和烟雾浓度等参数;再将这些参数进行数据处理后传给PC机,可在野外复杂的环境下,实时掌握农林业环境各种参数的数据,为实现对环境的有效监测和人为管理提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FPGA芯片 农林业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干热河谷区旱地玉米不同覆盖保水栽培措施的水分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兵辉 王维 张红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55-2459,共5页
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进行旱地玉米覆盖保水栽培试验,研究其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秸秆、地膜覆盖有明显增加和保蓄土壤水的作用,秸秆地膜二元覆盖的作用更为显著,根区成为作物耗水与土壤保蓄水的关键区域,农田水分变化沿土层可划分为3个层... 在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进行旱地玉米覆盖保水栽培试验,研究其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秸秆、地膜覆盖有明显增加和保蓄土壤水的作用,秸秆地膜二元覆盖的作用更为显著,根区成为作物耗水与土壤保蓄水的关键区域,农田水分变化沿土层可划分为3个层次,即:0~3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活跃层和土壤贮水增加显著层、30~8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次活跃层和土壤贮水增加明显层、80~10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相对稳定层和土壤贮水增加一般层,且覆盖栽培可促进作物耗水量由田间无效蒸发耗水向有效的田间作物蒸腾耗水转化,使农田水分的有效性显著提升。由此,研究本区旱地玉米不同覆盖保水栽培措施的水分效应,可为提高本区甚至西南高原季节性旱区旱作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潜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保水栽培 水分效应 干热河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系传动比计算”的教学与反思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远 钟丽辉 +1 位作者 王应彪 朱代根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6年第12期45-48,共4页
"轮系传动比计算"作为机械或近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章节,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设计的质量。介绍了采用实物模型展示法、多媒体播放动画演示法及设问启发式导入法引入章节内容教学的技... "轮系传动比计算"作为机械或近机械类专业技术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章节,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设计的质量。介绍了采用实物模型展示法、多媒体播放动画演示法及设问启发式导入法引入章节内容教学的技巧;讲述了教学思路;给出了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最后以旋转车轮上爬行的蚂蚁为例,通过类比法来讲解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教学实践表明,在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同时,学生学习轻松快乐,兴趣浓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传动比 教学与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高原“旱三熟”地区不同覆盖栽培措施的土壤水分效应
7
作者 胡兵辉 王维 +1 位作者 张红芳 张志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3-188,共6页
在西南高原季节性旱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旱三熟"种植模式的农田土壤水分效应。研究表明,秸秆、地膜覆盖尤其是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有明显蓄集和保存土壤水的作用,土壤保蓄水度平均提高60.63%,覆盖能有效减少田间水分... 在西南高原季节性旱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条件下"旱三熟"种植模式的农田土壤水分效应。研究表明,秸秆、地膜覆盖尤其是秸秆地膜二元覆盖有明显蓄集和保存土壤水的作用,土壤保蓄水度平均提高60.63%,覆盖能有效减少田间水分的无效蒸发,平均减少181.93 mm,使作物蒸腾系数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平均提高19.84%和23.5%,而使作物耗水系数减小,平均减少18.26%,根区是作物耗水与土壤保蓄水的关键区域;农田水分变化沿土层可划分为3个层次,即0-3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活跃层和土壤贮水变化明显层、30-80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次活跃层和土壤贮水变化显著层、80-10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变化相对稳定层和土壤贮水变化缓慢层。覆盖栽培可促进作物耗水量由田间无效蒸发耗水向有效的田间作物蒸腾耗水转化,使农田水分的有效性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三熟 覆盖栽培 土壤水分效应 西南高原季节性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建明 张雁 +1 位作者 尹继庭 赵南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3期34-38,44,共6页
基于GIS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数字林业信息化水平。介绍和评述了当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在森林防火、营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分析了GIS,ES和DSS... 基于GIS的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数字林业信息化水平。介绍和评述了当前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在森林防火、营造林、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分析了GIS,ES和DSS在林业中应用所存在或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林业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专家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林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数字化多功能电子测树枪的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52
9
作者 徐伟恒 冯仲科 +3 位作者 苏志芳 胥辉 焦有权 樊江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9,共10页
为了实现森林的数字化、多功能、精准计测,该文研制了一种数字化多功能电子测树枪,该设备以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测角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电子罗盘等主要硬件为基础,通过测量距离、倾角、磁方位角3个参数,基于... 为了实现森林的数字化、多功能、精准计测,该文研制了一种数字化多功能电子测树枪,该设备以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测角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电子罗盘等主要硬件为基础,通过测量距离、倾角、磁方位角3个参数,基于三角函数原理,嵌入操作软件,实现了树高测量、林分平均高测量、株数密度测量、角规绕测、任意高度直径测量、基本测量6项功能。并将该设备在河南省、内蒙古等地林场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树高测量精度最高,达99.39%,林分平均高测量精度最低,为94.97%,其他功能精度都在95%以上,可以满足林业外业调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测量 电子枪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单木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自动提取算法 被引量:63
10
作者 徐伟恒 冯仲科 +3 位作者 苏志芳 胥辉 焦有权 邓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65-471,共7页
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是研究单木生物量估测、三维绿量测算等的重要测量因子。针对树冠结构复杂、形态各异,树冠因子难以精确测量等问题,为实现单木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自动提取和精准测量,以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树木点云数据为... 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是研究单木生物量估测、三维绿量测算等的重要测量因子。针对树冠结构复杂、形态各异,树冠因子难以精确测量等问题,为实现单木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自动提取和精准测量,以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的树木点云数据为数据源,运用平面散乱点集凸包算法———Graham扫描算法和不规则体切片分割累加算法,以VC++6.0和Matlab 7.0混合编程,实现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自动提取。以实验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2株不同树种的样木为研究对象,并与传统人工测量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树冠投影面积人工测量(A4)结果与点云数据的自动计算(AV)结果相关性较好,r=0.964(p<0.01),A4高于AV的平均值为25.5%。近似规则几何体方法树冠体积测量(VC)结果与基于点云数据的自动计算(VVC)结果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性,r=0.960(p<0.001),VC低于VVC的平均值为8.03%。该方法基于高精度单木点云数据,实现了树冠结构的高精度快速重构、单木树冠投影面积和树冠体积的无损自动提取,可以为单木树冠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在精准林业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 点云数据 投影面积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树冠体积估算研究 被引量:40
11
作者 刘芳 冯仲科 +3 位作者 杨立岩 徐伟恒 黄晓东 冯海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8-334,共7页
树冠体积是预估树木生物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实现对树木冠体体积无损高精度量测,随机抽取了6个树种、共计30棵树木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作为数据源,对树冠体积的求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匹配、拼接、去噪及压缩... 树冠体积是预估树木生物量的重要参数之一。为了实现对树木冠体体积无损高精度量测,随机抽取了6个树种、共计30棵树木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作为数据源,对树冠体积的求算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匹配、拼接、去噪及压缩等处理,提取冠体点云数据;其次,提取每一棵样木树冠的边缘特征点;最后,应用不规则三角网TIN的原理算法计算冠体体积。本文所提取的边缘特征点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持树冠冠体的整体不变形,还能够继续去除部分冗余数据,缩短了不规则三角网TIN的构建时间,提高了计算效率;此外,树种包含有针叶树和阔叶树,在冠形上既有针叶树所特有的冠体体态特征,又有阔叶树的冠体体态特征,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采用的方法与已有文献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均方根误差为0.832,平均绝对误差为0.49,平均相对误差为1.75%,可看出二者之间差异较小;同时在30个样木中随机抽取5个样木的人工测量结果与本研究相比较,取得的精度相对较好。采用本研究所得结果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体积 三维激光点云 边缘特征点 不规则三角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盘松林地表可燃物的燃烧火行为 被引量:21
12
作者 王秋华 徐伟恒 +2 位作者 李世友 张超 杨潇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1-284,共4页
在滇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地盘松连续分布区设置样地,通过外业调查、采样,实验室燃烧床内测定火行为,包括点着时间、熄灭时间,辐射热,火焰高度、长度和火强度等。结果表明,凋落物上层、下层的最大火焰高度达到110、78cm,枯枝的为... 在滇中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地盘松连续分布区设置样地,通过外业调查、采样,实验室燃烧床内测定火行为,包括点着时间、熄灭时间,辐射热,火焰高度、长度和火强度等。结果表明,凋落物上层、下层的最大火焰高度达到110、78cm,枯枝的为73cm。凋落物上层、下层的火焰最高温度为700、677℃,而枯枝的为716℃。在10cm处,凋落物上层、下层的辐射热分别为5.28kW/m^2和4.44kW/m^2,枯枝为3.60kW/m^2;在10~60cm,凋落物上层释放的辐射热始终最大,枯枝的其次,凋落物下层的最小。80~100cm处,凋落物下层达到最大,凋落物上层其次,而枯枝则最小。100cm以后都是凋落物下层最大,凋落物上层其次,枯枝的最小。凋落物上层火强度最小,为2459.8kW/m,凋落物下层火强度为2856.8kW/m,都为中强度火,枯枝的最大,达7490.5kW/m,为高强度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盘松 火焰高度 辐射热 火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的林火烟雾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宏 刘志刚 +1 位作者 赵同林 张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0-214,共5页
烟雾是林火发生早期的表现,对烟雾的识别可实现林火早期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烟雾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识别算法。常见的烟雾静态特征的识别主要是在RGB色彩模式下进行烟雾静态特征识别,根据对烟雾像素特性的统计分析,提出在Lab色彩模... 烟雾是林火发生早期的表现,对烟雾的识别可实现林火早期预警。提出了一种基于烟雾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识别算法。常见的烟雾静态特征的识别主要是在RGB色彩模式下进行烟雾静态特征识别,根据对烟雾像素特性的统计分析,提出在Lab色彩模式下进行,确定烟雾色彩检测模型。对于烟雾动态特征的识别,采用当前帧和背景图像进行差分的方法提取移动区域。在该算法设计中,首先计算自适应阈值,再通过自适应阈值生成自适应背景,有效解决了背景发生变化时误报的情况。对提取的移动区域再进行连通性判断,排除孤立点。以森林火灾视频集为对象,将所提出算法与文献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提高了检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森林火灾 烟雾颜色模型 动态特征 自适应背景 连通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优化粒子群算法的活立木材积测算 被引量:10
14
作者 焦有权 赵礼曦 +2 位作者 邓欧 徐伟恒 冯仲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60-167,共8页
材积模型是编制立木材积表的关键,通常用经验材积方程来预测材积量。由于树木生长具有不确定性,传统的材积方程很难有效地对模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做出测算,导致目前活立木材积测算的准确率较低。为了提高活立木材积的测算准确率,将粒子... 材积模型是编制立木材积表的关键,通常用经验材积方程来预测材积量。由于树木生长具有不确定性,传统的材积方程很难有效地对模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做出测算,导致目前活立木材积测算的准确率较低。为了提高活立木材积的测算准确率,将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引入到活立木材积模型中,并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优化参数。PSO-SVM将活立木胸径和树高数据输入到SVM中学习,将SVM参数作为PSO中的粒子,把活立木实测材积值作为PSO的目标函数,然后通过粒子之间相互协作得到SVM最优参数,对活立木测算材积值进行模型测算并采用实测材积值验证。论文应用电子经纬仪与人工量测立木地径、胸径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软件计算求得400组树高、树干材积值;然后对300组数据集以活立木胸径和树高作为输入数据,材积为输出数据,采用粒子群耦合支持向量机(PSO-SVM)算法训练得到模型,并用100组数据进行预测;最后引用经典Spurr材积模型算法、BP神经网络算法和PSO-SVM算法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表明,PSO-SVM算法预测准确率最高,预测值与实测值间复相关系数达0.91,平均误差率为0.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 测算 模型 PSO-SVM 活立木材积 电子经纬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经纬仪立木无损精测技术的干形指数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高祥 冯仲科 +3 位作者 王智超 徐伟恒 曹忠 何腾飞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9-305,共7页
针对传统干形指数研究中上部直径获取困难、树干分段界限难以精准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经纬仪立木无损精测技术研究干形指数的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旺业甸实验林场198棵落叶松样本为研究对象,将每株样木10等分,计算相对分段... 针对传统干形指数研究中上部直径获取困难、树干分段界限难以精准确定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经纬仪立木无损精测技术研究干形指数的方法。选取内蒙古自治区旺业甸实验林场198棵落叶松样本为研究对象,将每株样木10等分,计算相对分段干形指数;使用方差分析法可知各相对分段之间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利用聚类分析法可将树干聚合为2-10段;为了获取最优分段数,利用相对干形指数分别计算不同分段情况的材积,并用电子经纬仪观测的材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树干高度H分为3段时即可达到理想效果,各段平均相对干形指数(对应高度)分别为:4.295(H0.0-H0.1)、1.524(H0.1-H0.4)、1.670(H0.4-H1.0)。此参数的研究可定量描述树干干形分界线,在材积测量中只需测量对应分段处的3个直径即可精准测定材积,有效减少外业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木 电子经纬仪 无损精测 干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手持式超站测树仪测量林分空间结构参数 被引量:15
16
作者 冯仲科 徐伟恒 杨立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13-217,共5页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准确度不高和外业投入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持式超站测树仪测量空间结构参数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参照树和4株邻近木的坐标,解算夹角并计算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值测量数据由仪器自动记录并计算、显... 针对传统测量方法准确度不高和外业投入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手持式超站测树仪测量空间结构参数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参照树和4株邻近木的坐标,解算夹角并计算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值测量数据由仪器自动记录并计算、显示结果。在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选择1块样地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角尺度测量与传统直接判读法相比,测量结果相对误差在2%以内。混交度测量结果与传统方法完全一致,测量效率是直接判读法的3倍左右;大小比数测量结果均值与直接判读法测量均值相对误差小于4%。该文方法测量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具有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值可以由单人测量、现场获得,由仪器电子化存储的特点,克服了传统角尺度测量中无法测量参照树和临近木胸高树心坐标导致角尺度计算错误问题;且在测量角尺度时参照树和临近木分布图可以根据测量数据由内业绘制、直观显示。该研究为林分空间结构参数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测量 树木 林分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经纬仪无损立木材积测量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曹忠 冯仲科 +1 位作者 徐伟恒 高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3,共7页
提出一种人工测量胸径和地径数据后,采用电子经纬仪按照解析木近似分段方法,对活立木上部直径和相应高度进行测量,按照圆台累加法模拟解析木平均断面区分材积法求积的立木材积测算方法。为了验证这种技术方法的可靠性,在北京地区选取了8... 提出一种人工测量胸径和地径数据后,采用电子经纬仪按照解析木近似分段方法,对活立木上部直径和相应高度进行测量,按照圆台累加法模拟解析木平均断面区分材积法求积的立木材积测算方法。为了验证这种技术方法的可靠性,在北京地区选取了87棵伐倒样木,首先使用电子经纬仪对样木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进行观测,计算结果求平均值。然后伐倒样木,采用传统的平均断面材积法进行树高、材积测定并作为真值,最后将电子经纬仪观测结果同伐倒木测定树高、材积进行比对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电子经纬仪立木测算树高相对于解析木测定树高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1%,相对误差平均值绝对值为1.70%,决定系数R2为0.994,相对误差的频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材积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8%,相对误差平均值绝对值为1.75%,决定系数R2为0.999,相对误差的频数呈正态分布。说明电子经纬仪活立木测算结果与传统伐倒解析木测算得出的树高和材积具有一致性,可以替代伐倒木区分求积法,达到林业调查的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木材积测量方法 解析木 精度分析 电子经纬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研究——以台州市为例 被引量:33
18
作者 陈旭 李霖 王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3-649,共7页
为了明确城市绿地及其组合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采用实地调查与遥感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绿地类型和地表温度等相关数据,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绿地类型及其组合的降温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树林和混合绿地的降温效果明显好于草... 为了明确城市绿地及其组合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采用实地调查与遥感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绿地类型和地表温度等相关数据,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绿地类型及其组合的降温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树林和混合绿地的降温效果明显好于草坪和裸地,但更易受到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绿地分布的影响;(2)不同城市功能区内各绿地类型的降温效应存在明显差异;(3)降低光照强度和增加空气湿度可能是降温的主要机制之一。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绿地类型的降温特征、指导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以及定量评价城市绿地建设均可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热岛 遥感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O嵌入SVM算法的活立木材积预报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焦有权 冯仲科 +2 位作者 赵礼曦 徐伟恒 曹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5-179,共5页
为了建立立木材积模型,每年有数十万棵优质活立木被伐倒,这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实验。应用光电经纬仪自动量测与手工量测活立木地径、胸径相结合,通过活立木材积计算软件批量计算,获得中林系107杨(Zhonglin aspens No.107)的胸径、树高... 为了建立立木材积模型,每年有数十万棵优质活立木被伐倒,这是一种破坏性较大的实验。应用光电经纬仪自动量测与手工量测活立木地径、胸径相结合,通过活立木材积计算软件批量计算,获得中林系107杨(Zhonglin aspens No.107)的胸径、树高、树干材积值400组数据集。采用粒子群算法嵌入支持向量机(PSO-SVM)建立了非线性智能活立木材积预报模型,并以400组实验数据集作为研究资料,随机抽选300组数据的胸径和树高作为输入值,材积为输出值,用MATLAB软件运行PSO-SVM工具箱,训练得到PSOSVM模型,用100组数据进行检验预测。研究表明,PSO-SVM算法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间复相关系数r为0.91,r值比Spurr二元材积模型计算值高出2%,平均绝对误差率提高0.44%。引用经典Spurr二元材积模型计算值和PSO-SVM模型预报值进行对比,认为将PSO算法引入到SVM参数优化中,使活立木材积预报具有自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PSO-SVM模型对样本数量要求较小、预报准确率高、学习速度快,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PSO) 支持向量机(SVM) 活立木材积 光电经纬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的云南省薇甘菊分布预测及评价 被引量:17
20
作者 付小勇 泽桑梓 +1 位作者 周晓 季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59-162,F0002,共5页
利用Max 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云南薇甘菊适生区分布,结果显示,ROC曲线的AUC值均在0.9以上,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影响薇甘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最湿季降雨量(贡献率28.8%)、海拔(贡献率22.1%)、土地覆盖现状(贡献率15.3%)、最湿... 利用Max 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云南薇甘菊适生区分布,结果显示,ROC曲线的AUC值均在0.9以上,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影响薇甘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最湿季降雨量(贡献率28.8%)、海拔(贡献率22.1%)、土地覆盖现状(贡献率15.3%)、最湿季平均温、年均降水量、年平均温。从因子的响应曲线分析得出,云南薇甘菊最适环境参数为海拔1 100 m,最湿季平均温为22℃,最湿季降雨量为760 mm,土地覆盖为未郁闭林地、灌木林地和荒地等。从样本点数量、环境因子选择及人为影响3个方面对Max Ent模型预测的云南薇甘菊分布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MaxEnt模型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