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地隔离和空间距离对高黎贡山灰腹地莺(Tesia cyaniventer)鸣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莹莹
梁丹
+1 位作者
李兴权
罗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673-8684,共12页
鸟类鸣唱存在广泛的地理变异,研究鸟类鸣唱变异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可帮助解释自然界中广泛而复杂的鸣声变异现象。灰腹地莺(Tesia cyaniventer)是在高黎贡山海拔2000-2800 m分布的小型地栖性森林鸟类。高黎贡山南北走向的山脊海拔通常在...
鸟类鸣唱存在广泛的地理变异,研究鸟类鸣唱变异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可帮助解释自然界中广泛而复杂的鸣声变异现象。灰腹地莺(Tesia cyaniventer)是在高黎贡山海拔2000-2800 m分布的小型地栖性森林鸟类。高黎贡山南北走向的山脊海拔通常在3000m以上,这导致灰腹地莺东、西坡种群被山脊所隔离。该种小鸟鸣声洪亮易于鉴别,其鸣声地理变异可揭示山地对鸟类种群产生的隔离效应。在高黎贡山片马垭口和独龙江垭口的东西坡4个地点录制了灰腹地莺的鸣声(n=58),基于声谱分析比较了种群间鸣唱的质量特征,发现种群间鸣唱型的共享程度极低,而音节型在4个种群间均有共享。进一步测量了11个鸣唱的数量特征参数,有6个参数在不同种群间有显著差异:最低频率、中心频率、频率宽度、起始音节频率、首二音节的时间间隔、句子平均音节数。种群间的两两比较表明,鸣声特征差异呈现"隔离-距离"共同作用的格局,但隔离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山地系统中影响鸟类鸣声地理变异的因素较为复杂,山地隔离和空间距离均对灰腹地莺的鸣唱特征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腹地莺
高黎贡山
鸟类鸣唱
地理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黎贡山怒江段生态旅游发展基础探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贵伟
李延鹏
+4 位作者
张传晶
孙旭辉
阳霞
王杨
和珊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0期206-211,共6页
怒江州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生态旅游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怒江州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将是实现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
怒江州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生态旅游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怒江州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将是实现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未来几年生态旅游将会成为该区域重点发展的生态产业。因此,摸清高黎贡山怒江片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能够为今后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发展规划和社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2022年8月,调查了政府相关从业者和社区居民2个生态旅游的主要参与和核心利益相关人群对生态旅游的认知情况及对开展生态旅游的态度,怒江州12个州、县两级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185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对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及贡山县的13个乡镇226户社区居民进行了入户访查。结果显示:85.87%(158/185)的相关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表示了解生态旅游,50.63%(80/158)的职工能够完全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和意义,且87.6%(162/185)的工作人员支持在怒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能够正确认识生态旅游概念和意义的社区居民相对较少(占比29.65%,66/226),但对当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大都表示赞同(占比86.28%,195/226)。总体来说,无论是政府相关从业者还是社区居民均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持乐观态度。因此,在怒江州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生态旅游是协调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生态旅游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地隔离和空间距离对高黎贡山灰腹地莺(Tesia cyaniventer)鸣唱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冯莹莹
梁丹
李兴权
罗旭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高校极小种群野生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
林业
科
学院
野生
动植物
保护
研究所
普林斯顿
大学
公共与国际事务
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673-868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60612,32060118)。
文摘
鸟类鸣唱存在广泛的地理变异,研究鸟类鸣唱变异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可帮助解释自然界中广泛而复杂的鸣声变异现象。灰腹地莺(Tesia cyaniventer)是在高黎贡山海拔2000-2800 m分布的小型地栖性森林鸟类。高黎贡山南北走向的山脊海拔通常在3000m以上,这导致灰腹地莺东、西坡种群被山脊所隔离。该种小鸟鸣声洪亮易于鉴别,其鸣声地理变异可揭示山地对鸟类种群产生的隔离效应。在高黎贡山片马垭口和独龙江垭口的东西坡4个地点录制了灰腹地莺的鸣声(n=58),基于声谱分析比较了种群间鸣唱的质量特征,发现种群间鸣唱型的共享程度极低,而音节型在4个种群间均有共享。进一步测量了11个鸣唱的数量特征参数,有6个参数在不同种群间有显著差异:最低频率、中心频率、频率宽度、起始音节频率、首二音节的时间间隔、句子平均音节数。种群间的两两比较表明,鸣声特征差异呈现"隔离-距离"共同作用的格局,但隔离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山地系统中影响鸟类鸣声地理变异的因素较为复杂,山地隔离和空间距离均对灰腹地莺的鸣唱特征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灰腹地莺
高黎贡山
鸟类鸣唱
地理变异
Keywords
Tesia cyaniventer
Gaoligong Mountains
bird song
geographic variation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黎贡山怒江段生态旅游发展基础探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贵伟
李延鹏
张传晶
孙旭辉
阳霞
王杨
和珊
机构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
保护
区怒江管护局
大理
大学
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中国三江并流区域
生物
多样性
协同创新中心
云岭滇金丝猴
云南省
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高校极小种群野生动物保育重点实验室
出处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0期206-211,共6页
文摘
怒江州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生态旅游被广泛认为是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怒江州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将是实现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举措,未来几年生态旅游将会成为该区域重点发展的生态产业。因此,摸清高黎贡山怒江片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基础条件,能够为今后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发展规划和社区发展提供重要参考。2022年8月,调查了政府相关从业者和社区居民2个生态旅游的主要参与和核心利益相关人群对生态旅游的认知情况及对开展生态旅游的态度,怒江州12个州、县两级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185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与了问卷调查,对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及贡山县的13个乡镇226户社区居民进行了入户访查。结果显示:85.87%(158/185)的相关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表示了解生态旅游,50.63%(80/158)的职工能够完全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和意义,且87.6%(162/185)的工作人员支持在怒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能够正确认识生态旅游概念和意义的社区居民相对较少(占比29.65%,66/226),但对当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大都表示赞同(占比86.28%,195/226)。总体来说,无论是政府相关从业者还是社区居民均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持乐观态度。因此,在怒江州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生态旅游是协调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黎贡山
生态旅游
经济发展
Keywords
Gaoligong Mountain
eco-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分类号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地隔离和空间距离对高黎贡山灰腹地莺(Tesia cyaniventer)鸣唱特征的影响
冯莹莹
梁丹
李兴权
罗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黎贡山怒江段生态旅游发展基础探究
杨贵伟
李延鹏
张传晶
孙旭辉
阳霞
王杨
和珊
《绿色科技》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