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体外活化后高表达P选择素(CD62P)抑制细菌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样改变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文婷 陈要臻 +7 位作者 刘二雄 徐金梅 顾顺利 陈禹彤 胡兴斌 张梦秋 尹文 李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81-788,共8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细菌活化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分子表达水平及血小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大肠杆菌(E.coli)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索血小板抑制细菌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浓度为10^(6)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SA、E.coli分别与2×...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细菌活化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分子表达水平及血小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大肠杆菌(E.coli)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索血小板抑制细菌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浓度为10^(6)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SA、E.coli分别与2×10^(11)/L洗涤纯化的血小板共培养后,使用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菌液吸光度(A_(600))值;倍比稀释后,涂板计数各组细菌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菌与血小板共培养2、4 h后,血小板CD62P水平;ELISA检测血小板活化后释放胞内蛋白血小板因子4(PF4)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菌与血小板共培养12 h后其分裂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种细菌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和细菌细胞膜电位改变情况。结果血小板与SA共培养6 h后,菌液浊度明显降低;与E.coli共培养6 h后,菌液浊度略有降低;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细菌与血小板共培养后,细菌涂板计数均降低;SA、E.coli与血小板共培养2、4 h后,CD62P水平均升高,且血小板与SA共培养组的CD62P水平明显高于与E.coli共培养组;血小板活化后其胞内蛋白PF4释放量明显增加;血小板处理细菌后其分裂增殖速度均降低,且两种细菌均出现细胞膜PS外翻、细胞膜电位去极化。结论血小板体外活化后高表达CD62P,抑制SA、E.coli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细胞凋亡样改变,且血小板对SA的抑制作用优于对E.coli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涤血小板 抑菌机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CD62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