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工艺及脱色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雪梅 刘守庆 +2 位作者 徐娟 郑志锋 刘祥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59,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白土为脱色剂,考察了脱色条件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用量为橡胶籽...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白土为脱色剂,考察了脱色条件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用量为橡胶籽油质量的2%,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83.16%。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处理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白土用量为生物柴油质量的7%,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脱色率达到7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橡胶籽油 活性白土 酯交换 脱色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提取物对铝在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英文)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1 位作者 谢小光 杜官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83-1894,共12页
用不同浓度的C2H5OH(体积分数:20%-80%)从金竹竹叶中提取制备出竹叶缓蚀剂(简称为PSLE),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 用不同浓度的C2H5OH(体积分数:20%-80%)从金竹竹叶中提取制备出竹叶缓蚀剂(简称为PSLE),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PSLE在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两个主要竹叶黄酮成分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方式.结果表明:PSLE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和盐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竹叶总黄酮含量和竹叶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良好的相关性,初步推测竹叶缓蚀剂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竹叶黄酮类化合物.PSLE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EIS在高频区呈容抗弧,在低频区呈感抗弧,添加PSLE后,阻抗值显著增大.SEM表明添加PSLE对铝的腐蚀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中心主要集中在竹叶黄酮骨架(F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竹叶提取物 缓蚀 吸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野生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航 徐娟 +2 位作者 刘祥义 李云仙 雷然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2,69,共4页
通过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丽江5种野生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再采用873Rancimat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分别测定5种野生植物油的氧化诱导期,比较分析不同野生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差异,并用外推法预测常温20℃条件下5种野生植物油的货架期... 通过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丽江5种野生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再采用873Rancimat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分别测定5种野生植物油的氧化诱导期,比较分析不同野生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差异,并用外推法预测常温20℃条件下5种野生植物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5种野生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由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组成,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为青刺果油75.9%、核桃油90.6%、大麻籽油87.1%、紫苏油87.1%、香薷籽油89.6%;氧化稳定性试验显示5种不同野生植物油氧化稳定性从优到劣依次为青刺果油>核桃油>大麻籽油>紫苏油>香薷籽油,在20℃条件下,紫苏油、香薷籽油、核桃油、大麻籽油、青刺果油的货架寿命分别为57.0、52.8、110.9、75.9、216.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油 氧化稳定性 脂肪酸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竹叶提取物在盐酸介质中对铝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付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62-968,共7页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滑竹叶提取物(YPLE)在1.0 mol/L 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YPLE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铝表面的吸附...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滑竹叶提取物(YPLE)在1.0 mol/L 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YPLE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YPLE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电化学阻抗谱在高频区呈容抗弧,在低频区呈感抗弧,添加YPLE后,阻抗值显著增大。SEM表明,添加YPLE对铝的腐蚀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滑竹 提取物 缓蚀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谷类食物中矿质元素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娟 郑志锋 +2 位作者 刘祥义 李云仙 雷然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40-143,共4页
采用微波密闭消解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大米、小米、黑米、高粱米等8种谷物中的15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8种谷物中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Ca、K、Mg、Fe、Zn、Cu、Mn、B、Mo等元素,不同的谷类食... 采用微波密闭消解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大米、小米、黑米、高粱米等8种谷物中的15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8种谷物中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Ca、K、Mg、Fe、Zn、Cu、Mn、B、Mo等元素,不同的谷类食物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比研究发现作为药食两用的薏仁米矿质元素含量较丰富,玉米中元素矿物含量相对较少。加标回收实验证明ICP-AES法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00%,方法简单、准确度高,且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环境污染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 谷类食物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嘧啶在盐酸介质中对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付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2-氨基嘧啶(2-AP)在1.0~5.0 mol/L HCl溶液中(20~50℃)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2-AP对冷轧钢在1.0 mol/L HCl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吸附... 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2-氨基嘧啶(2-AP)在1.0~5.0 mol/L HCl溶液中(20~50℃)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2-AP对冷轧钢在1.0 mol/L HCl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吸附模型;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和H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AP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谱呈半圆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嘧啶 盐酸 冷轧钢 缓蚀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丽珠 于璐 +3 位作者 梁坤 谷利军 樊保敏 杨丽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1-465,共5页
通过硫的亲汞性和氨基硫脲衍生物能被Hg2+转化为胍衍生物的机理,合成了一种新的Hg2+探针3′,6′-二乙氨基-2,7-二甲基-2-(N-氨基乙基)螺[异吲哚-1,9′-呫吨]-3-硫酮(R6G1)。考察了探针R6G1的水溶性、光谱性能及其在水相中对常见离子的... 通过硫的亲汞性和氨基硫脲衍生物能被Hg2+转化为胍衍生物的机理,合成了一种新的Hg2+探针3′,6′-二乙氨基-2,7-二甲基-2-(N-氨基乙基)螺[异吲哚-1,9′-呫吨]-3-硫酮(R6G1)。考察了探针R6G1的水溶性、光谱性能及其在水相中对常见离子的选择性,测定了探针R6G1与Hg2+的络合比例和络合常数。水溶液中金属阳离子选择性测试结果表明,探针R6G1的水溶性好,能高选择性地识别Hg2+,该识别过程不受Fe3+,Cu2+,Al3+,Cr3+,Fe2+,Mn2+,Co2+,Pb2+,Mg2+,Ca2+,Cd2+,Zn2+,Ba2+等金属阳离子和F-,Cl-,Br-等阴离子的干扰。紫外滴定结果表明,探针R6G1与Hg2+按1∶1的化学计量比络合。荧光滴定测试结果表明,探针R6G1识别Hg2+的络合常数lgKa=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荧光探针 汞离子 光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玫瑰花黄酮提取及速溶产品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建祥 鲁晰 +2 位作者 王瑞苓 年柏 刘祥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8-51,共4页
以玫瑰花瓣和花托为原料,通过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用极差分析优先法获得最佳黄酮含量的提取条件;通过粉碎-提取-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分别获得玫瑰花瓣、花托醇提法和水提法的速溶产品。结... 以玫瑰花瓣和花托为原料,通过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用极差分析优先法获得最佳黄酮含量的提取条件;通过粉碎-提取-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分别获得玫瑰花瓣、花托醇提法和水提法的速溶产品。结果表明玫瑰黄酮醇提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10(g/m 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乙醇浓度60%;乙醇提取法的速溶产品产率分别为:花托的产率为1.95%,花瓣的产率为4.37%,蒸馏水提取法的速溶产品产率分别为:花托的产率为21.28%;花瓣的产率为1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花瓣 玫瑰花托 黄酮 提取 速溶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香薷籽油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娟 孙航 +3 位作者 刘守庆 李云仙 雷然 刘祥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1,87,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对野生香薷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通过Rancimat氧化稳定性测定仪测定香薷籽油氧化稳定性,并分析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对香薷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香薷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其中亚麻酸含量达到58.65%;... 采用气相色谱对野生香薷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通过Rancimat氧化稳定性测定仪测定香薷籽油氧化稳定性,并分析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对香薷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香薷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其中亚麻酸含量达到58.65%;诱导期的对数与温度之间呈线性相关,香薷籽油在20℃时货架期为52.8 d,在抗氧化剂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柠檬酸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添加0.02%TBHQ+0.01%柠檬酸作为香薷籽油的抗氧化剂,在20℃时货架期为334.9 d,货架期延长282.1 d,抗氧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籽油 脂肪酸 氧化稳定性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木薯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云仙 付惠 +1 位作者 雷然 徐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95-99,共5页
以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为原料,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通过试验得到改性木薯淀粉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处理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的最佳配方。以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作为处理水体系研究该絮凝剂... 以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为原料,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通过试验得到改性木薯淀粉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处理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的最佳配方。以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作为处理水体系研究该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用量为4 mg/L。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pH范围为4~10,pH适应范围较广,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最适pH为7。通过红外分析和阳离子化度的测定,可知所得聚合物是阳离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接枝共聚 絮凝剂 丙烯酰胺 DMDA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啶衍生物对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英文)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向红 谢小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21-2231,共11页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两种嘧啶衍生物(2-羟基嘧啶(HP)和2-巯基嘧啶(MP))在1.0 5.0 mol L 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CRS)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HP和MP在1.0 mol L 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具有良好的...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两种嘧啶衍生物(2-羟基嘧啶(HP)和2-巯基嘧啶(MP))在1.0 5.0 mol L 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CRS)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HP和MP在1.0 mol L 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求出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吸附平衡常数(K),吸附自由能(ΔG0))和腐蚀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腐蚀速率常数(k)、动力学常数(B)),并根据这些参数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MP和HP均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谱呈单一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两种嘧啶化合物的缓蚀率排序为MP>HP.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MP比HP更具吸附活性,缓蚀性能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2-羟基嘧啶 2-巯基嘧啶 盐酸 吸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猪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 被引量:12
12
作者 丁琨 苏有勇 张无敌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7,共6页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考察粪秸比、发酵温度和发酵底物浓度3个因素对猪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运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试验数据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01),相...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考察粪秸比、发酵温度和发酵底物浓度3个因素对猪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运用响应面法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试验数据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01),相关系数R2=0.9866,说明预测值和试验值之间具有很好的拟合度。通过对二次回归数学模型解逆矩阵得到粪秸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最优化条件为:粪秸比(玉米秸秆干物质占发酵原料干物质的质量分数)为30%,发酵温度为35℃和发酵底物浓度为12.74%。在此条件下,粪秸混合厌氧发酵的沼气产率的预测值为291.8 mL.g-1TS,试验值为288.5 mL.g-1TS,二者相对偏差为1.14%。因此,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粪秸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参数的优化是可行可靠的,可以较好地预测沼气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响应面法 沼气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淀粉保水剂的制备及保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云仙 郑志锋 +1 位作者 徐娟 雷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1-174,共4页
以马铃薯、木薯淀粉及二者的混合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接枝共聚反应,合成绿色保水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找出不同类型混合淀粉保水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对接枝效率和吸水倍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淀粉保水剂接枝效率较低,... 以马铃薯、木薯淀粉及二者的混合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氧化还原引发接枝共聚反应,合成绿色保水剂。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找出不同类型混合淀粉保水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并对接枝效率和吸水倍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淀粉保水剂接枝效率较低,而混合淀粉合成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和接枝效率均有所提高;不同类型混合淀粉保水剂接枝效率之间没有差异性,且混合淀粉保水剂的接枝效率明显高于单一淀粉保水剂。综合比较不同类型混合淀粉保水剂的合成条件,最优化条件为: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1.5,中和度75%,引发剂用量为6 mmol/L,反应温度45℃,交联剂用量为0.1 g/100 m L,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保水剂吸水倍率为935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木薯 混合淀粉 接枝效率 吸水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琨 田光亮 +1 位作者 苏有勇 张无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7-220,共4页
以烤烟秸秆与接种物的总固体质量比为4:6配制发酵底物,考察在室温和中温条件下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情况,同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平均为22℃)和中温(28℃)条件下,产气规律基本一致,都在第5d和第25d左右出现两个产气高峰... 以烤烟秸秆与接种物的总固体质量比为4:6配制发酵底物,考察在室温和中温条件下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情况,同时建立其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平均为22℃)和中温(28℃)条件下,产气规律基本一致,都在第5d和第25d左右出现两个产气高峰期,但室温条件下的总产气量比中温条件下高52%。对发酵动力学的研究发现,厌氧发酵过程可分两个阶段(0-20d和21-40d)进行拟合,所建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较为接近。这说明,利用Cheynoweth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烤烟秸秆产沼气的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烤烟秸秆在厌氧发酵产沼气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 烤烟秸秆 厌氧发酵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酒渣中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徐娟 王瑞芸 +1 位作者 孙航 刘祥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3,共4页
以蓝莓酒渣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其中的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各因素对酒渣中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提取花青素的工艺条件及影响主次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花青素提取的的主次因素为p H>... 以蓝莓酒渣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其中的花青素,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各因素对酒渣中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提取花青素的工艺条件及影响主次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花青素提取的的主次因素为p H>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30 min、pH 1。在最佳条件下,蓝莓酒渣中花青素的提取率为4.6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酒渣 花青素 提取 超声波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硝基四氮唑蓝对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付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41-2848,共8页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TBC)在1.0-5.0mo·lL-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CRS)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NTBC在1.0mo·lL-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TBC)在1.0-5.0mo·lL-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CRS)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NTBC在1.0mo·lL-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盐酸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求出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吸附自由能ΔG0,吸附焓ΔH0,吸附熵ΔS0)和腐蚀动力学参数(腐蚀速率常数k,动力学常数B),并根据这些参数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NTBC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谱在高频区呈容抗弧,在低频区出现感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SEM再次表明NTBC对钢在盐酸介质中的腐蚀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氯化硝基四氮唑蓝 盐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玛咖多糖超声辅助提取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娟 张水滔 +1 位作者 李云仙 刘祥义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4,共3页
以黑玛咖为原料,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玛咖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玛咖多糖的含量。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40(g/mL)... 以黑玛咖为原料,多糖得率为指标,研究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玛咖多糖得率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玛咖多糖的含量。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40(g/mL),利用方差分析表明影响多糖提取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在最佳条件下多糖得率为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咖 多糖 超声波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勐海县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邓清 欧朝蓉 +4 位作者 邓志华 郑买富 孙仕仙 李春阳 马英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126,共9页
基于2009-2015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监督分类和目视修正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对勐海县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5年,勐海县林地面积减少了134.9 km^2,主要是转换为园地和旱地;农田和... 基于2009-2015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综合运用监督分类和目视修正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景观格局指数,对勐海县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5年,勐海县林地面积减少了134.9 km^2,主要是转换为园地和旱地;农田和水域面积减少了64.14 km^2,主要是转换为旱地、林地和园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8.92 km^2,主要是由旱地、林地和农田转换而来。林地景观的连通性较好,在总体景观中占主导作用,旱地、园地和水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农田、建设用地的景观破碎度在逐年变高;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各种景观类型在面积分布上更加均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影响勐海县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驱动因素 转移矩阵 景观指数 遥感 勐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砂糖橘中的矿质元素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云仙 刘祥义 +1 位作者 徐娟 雷然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71-74,共4页
以市售广西砂糖橘为材料,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砂糖橘中Cu、Fe、Zn、Mn、Na、K、Ca、Mg、P等14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砂糖橘果皮和果肉中K、Ca、Mg、P等元素的含量较高;果肉中K含... 以市售广西砂糖橘为材料,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砂糖橘中Cu、Fe、Zn、Mn、Na、K、Ca、Mg、P等14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砂糖橘果皮和果肉中K、Ca、Mg、P等元素的含量较高;果肉中K含量尤其高,达到9 082.23 ug/g,而Na含量则很低,果肉中仅含80.45ug/g,元素Cr在果皮和果肉中均未检出;Sr在果肉中未检出,在果皮中含量为10.24ug/g;在砂糖橘果皮中B、Ca、Mg、Fe、Mn、Si、Zn 7种元素含量均高于果肉。加标回收率实验表明,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8%~4.77%,各元素的回收率在95.15%~106.1%之间,说明该方法测定广西砂糖橘中矿质元素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微波消解 砂糖橘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AES法测定胡萝卜中常微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娟 郑志锋 +1 位作者 李云仙 雷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25-127,共3页
分别采用微波消解法、湿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胡萝卜中Cu、Fe、Zn、Mn、Na、K、Ca、Mg、P等1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红黄胡萝卜中Fe、Na、K、Ca、Mg、P等元素的含量较高,且K、Mg和Ca表现红胡萝... 分别采用微波消解法、湿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胡萝卜中Cu、Fe、Zn、Mn、Na、K、Ca、Mg、P等16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红黄胡萝卜中Fe、Na、K、Ca、Mg、P等元素的含量较高,且K、Mg和Ca表现红胡萝卜〉黄胡萝卜,Fe、Na和P表现为黄胡萝卜〉红胡萝卜;Sr仅红胡萝卜中含有,含量为26.22μg/g;ICP-AES检测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08%~4.92%之间,各元素回收率在92.18%~106.39%之间。表明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均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胡萝卜 常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