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调查研究——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清玉 段志刚 +2 位作者 王晓艳 熊艳姣 曾凌云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5期65-68,共4页
通过对西南林业大学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问卷调查,分析制约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从学校、学院和教师等3个方面采取措施,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关键词 林业高等院校 公共基础课 教师 教学能力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高校高等数学分级教学实践与创新 被引量:1
2
作者 丁琨 张健 +3 位作者 李清玉 谢爽 刘琳 杨顺枫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3期216-218,共3页
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坏反映了学校办学的水平及办学的声誉。为深化高等数学分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同时,积极推进与强化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教学资源建设... 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好坏反映了学校办学的水平及办学的声誉。为深化高等数学分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必须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同时,积极推进与强化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 分级教学 数学建模 学习网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西南地区植物功能型地理分布响应 被引量:12
3
作者 陆双飞 殷晓洁 +3 位作者 韦晴雯 张超 马东旭 刘雪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0-324,共15页
以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为研究区,基于中国植被图划分植物功能型,筛选影响各植物功能型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进而通过最大熵模型结合未来气候情景(2050年)预测西南地区植物功能型地理分布。结果表明:(1)根据植物冠层特征... 以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为研究区,基于中国植被图划分植物功能型,筛选影响各植物功能型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进而通过最大熵模型结合未来气候情景(2050年)预测西南地区植物功能型地理分布。结果表明:(1)根据植物冠层特征(针叶/阔叶、常绿/落叶)及对水分和温度的需求,结合研究区实际植被数据,筛选得到15类植物功能型,包含6类乔木、6类灌木和3类草本功能型;(2)影响西南地区热带乔木分布的主导因子为最冷月最低温度和年降水量(贡献率达90.3%),亚热带植物功能型分布主要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贡献率达41.7%),温带植物功能型则受降水因子的影响最大(贡献率约40.1%),高寒草甸草和高寒常绿阔叶灌木主要受温度和海拔因子影响,高寒落叶阔叶灌木受降水因子影响大;(3)随CO2排放量增加,未来西南各植物功能型分布呈现不同变化,其中,热带常绿阔叶乔木适宜区逐渐扩大;亚热带落叶木本类植物功能型的高适宜区面积2050年(RCP8.5)增至10.3%,呈东移趋势;亚热带常绿木本和草本类植物功能型适宜区广(占研究区总面积86.5%),未来气候下分布呈不规则波动;温带植物功能型(除温带灌木类外)适宜区面积减小至2050年(RCP8.5)的13.6%;温带常绿针叶灌木适宜区面积增大,2050年(RCP2.6)高适宜区向西移动且面积增至当前的8.25倍;高寒类植物功能型适宜区面积则呈缩小趋势,高适宜区东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功能型 地理分布 气候变化 最大熵模型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工艺及脱色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雪梅 刘守庆 +2 位作者 徐娟 郑志锋 刘祥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59,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白土为脱色剂,考察了脱色条件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用量为橡胶籽...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以活性白土为脱色剂,考察了脱色条件对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硫酸催化制备橡胶籽油生物柴油的较佳工艺条件为:醇油物质的量比20∶1,催化剂用量为橡胶籽油质量的2%,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83.16%。橡胶籽油生物柴油脱色处理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白土用量为生物柴油质量的7%,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80℃。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脱色率达到75.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橡胶籽油 活性白土 酯交换 脱色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叶提取物对铝在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英文)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1 位作者 谢小光 杜官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83-1894,共12页
用不同浓度的C2H5OH(体积分数:20%-80%)从金竹竹叶中提取制备出竹叶缓蚀剂(简称为PSLE),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 用不同浓度的C2H5OH(体积分数:20%-80%)从金竹竹叶中提取制备出竹叶缓蚀剂(简称为PSLE),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PSLE在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两个主要竹叶黄酮成分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方式.结果表明:PSLE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和盐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竹叶总黄酮含量和竹叶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良好的相关性,初步推测竹叶缓蚀剂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竹叶黄酮类化合物.PSLE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EIS在高频区呈容抗弧,在低频区呈感抗弧,添加PSLE后,阻抗值显著增大.SEM表明添加PSLE对铝的腐蚀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中心主要集中在竹叶黄酮骨架(F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竹叶提取物 缓蚀 吸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野生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航 徐娟 +2 位作者 刘祥义 李云仙 雷然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0-42,69,共4页
通过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丽江5种野生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再采用873Rancimat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分别测定5种野生植物油的氧化诱导期,比较分析不同野生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差异,并用外推法预测常温20℃条件下5种野生植物油的货架期... 通过气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丽江5种野生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再采用873Rancimat油脂氧化稳定性测定仪分别测定5种野生植物油的氧化诱导期,比较分析不同野生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差异,并用外推法预测常温20℃条件下5种野生植物油的货架期。结果表明:5种野生植物油脂肪酸组成相似,主要由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组成,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为青刺果油75.9%、核桃油90.6%、大麻籽油87.1%、紫苏油87.1%、香薷籽油89.6%;氧化稳定性试验显示5种不同野生植物油氧化稳定性从优到劣依次为青刺果油>核桃油>大麻籽油>紫苏油>香薷籽油,在20℃条件下,紫苏油、香薷籽油、核桃油、大麻籽油、青刺果油的货架寿命分别为57.0、52.8、110.9、75.9、216.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油 氧化稳定性 脂肪酸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对钢在HCl中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1 位作者 付惠 李云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5,共7页
以木薯淀粉(CS)、丙烯酰胺(A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制备出阳离子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CCSGC);采用失重法、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SEM考察了CCSGC对冷轧钢在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 以木薯淀粉(CS)、丙烯酰胺(A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制备出阳离子木薯淀粉接枝共聚物(CCSGC);采用失重法、开路电位-时间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SEM考察了CCSGC对冷轧钢在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CCSGC在1.0 mol/L HCl溶液中对冷轧钢具有优良的缓蚀作用,20~50℃下,当CCSGC添加量为50 mg/L时,冷轧钢的最大缓蚀率均能超过92%,缓蚀性能明显高于CS、AA、DMDAAC或CS/AA/DMDAAC混合物。CCSGC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混乱度增加、放热的混合吸附过程。CCSGC为通过"几何覆盖效应"同时抑制阴极和阳极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结果表明:EIS呈存在弥散效应的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CCSGC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双电层电容值却减小。SEM结果表明:CCSGC能有效地抑制钢在HCl中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木薯淀粉 接枝共聚物 缓蚀剂 吸附 淀粉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竹叶提取物在盐酸介质中对铝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付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62-968,共7页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滑竹叶提取物(YPLE)在1.0 mol/L 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YPLE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铝表面的吸附...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滑竹叶提取物(YPLE)在1.0 mol/L 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YPLE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YPLE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电化学阻抗谱在高频区呈容抗弧,在低频区呈感抗弧,添加YPLE后,阻抗值显著增大。SEM表明,添加YPLE对铝的腐蚀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滑竹 提取物 缓蚀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谷类食物中矿质元素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娟 郑志锋 +2 位作者 刘祥义 李云仙 雷然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6年第5期140-143,共4页
采用微波密闭消解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大米、小米、黑米、高粱米等8种谷物中的15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8种谷物中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Ca、K、Mg、Fe、Zn、Cu、Mn、B、Mo等元素,不同的谷类食... 采用微波密闭消解法处理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大米、小米、黑米、高粱米等8种谷物中的15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这8种谷物中均含有对人体有益的Ca、K、Mg、Fe、Zn、Cu、Mn、B、Mo等元素,不同的谷类食物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比研究发现作为药食两用的薏仁米矿质元素含量较丰富,玉米中元素矿物含量相对较少。加标回收实验证明ICP-AES法测定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00%,方法简单、准确度高,且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环境污染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法 谷类食物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矿渣-粉煤灰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固化砷钙渣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守庆 罗中秋 +2 位作者 和森 周新涛 贾庆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660-2666,共7页
以高炉矿渣、粉煤灰为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原料,配合复合化学激发剂固化砷钙渣,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究固砷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固化体优选质量配比为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砷钙渣=4∶2... 以高炉矿渣、粉煤灰为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原料,配合复合化学激发剂固化砷钙渣,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究固砷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固化体优选质量配比为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砷钙渣=4∶2∶4,配合1.5%~2.0%的NaOH和工业水玻璃复合化学激发剂,固化体砷浸出浓度0.5~0.9mg/L,低于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限值(5mg/L)。XRD、FTIR和SEM结果表明,砷钙渣经高炉矿渣-粉煤灰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固化,反应体系液相环境pH>13,促使砷钙渣中的含砷矿物CaHAsO_4·3H_2O向更加稳定的Ca_5(AsO_4)_3OH及类质同象物Ca_5(AsO_4)_3(OH,F)转变。同时地聚合物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网络状水化凝胶可把砷钙渣中的各组分胶结在一起有效抑制固化体中砷的溶出。可见,高炉矿渣-粉煤灰地聚合物胶凝材料可作为固化含砷渣的一种潜在固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钙渣 地聚合物胶凝材料 固化 高炉矿渣 粉煤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与表征(英文)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静 谢超 +4 位作者 徐娟 黄元波 刘守庆 郑云武 郑志锋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4,共6页
采用尿素包合法对橡胶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尿素包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分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尿素/脂肪酸质量比为55:30(g:g),甲醇与尿素比为130:55(... 采用尿素包合法对橡胶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了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尿素包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分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尿素/脂肪酸质量比为55:30(g:g),甲醇与尿素比为130:55(mL:g),在65℃条件下反应150 min,并在-5℃条件下晶化18 h,可获得回收率超过35%、纯度大于96%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成分为:56.95%的亚油酸(C18:2)和40.28%的亚麻酸(C18:3),仅含有2.77%的油酸(C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籽油 多不饱和脂肪酸 尿素包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氨基嘧啶在盐酸介质中对钢的缓蚀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付惠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2-氨基嘧啶(2-AP)在1.0~5.0 mol/L HCl溶液中(20~50℃)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2-AP对冷轧钢在1.0 mol/L HCl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吸附... 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2-氨基嘧啶(2-AP)在1.0~5.0 mol/L HCl溶液中(20~50℃)对冷轧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2-AP对冷轧钢在1.0 mol/L HCl中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吸附模型;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和H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2-AP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谱呈半圆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嘧啶 盐酸 冷轧钢 缓蚀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草对水体铵氮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雪梅 马长乐 +2 位作者 张绍龙 敖新宇 陈玉惠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5-157,共3页
为水体修复植物的选择与引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不同浓度铵氮胁迫下苦草对环境铵氮的利用能力,并分析了相应氮形态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在0~80mg/L铵氮浓度下,苦草体内硝氮、亚硝氮浓度均较对照低,铵氮、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高;当... 为水体修复植物的选择与引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不同浓度铵氮胁迫下苦草对环境铵氮的利用能力,并分析了相应氮形态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在0~80mg/L铵氮浓度下,苦草体内硝氮、亚硝氮浓度均较对照低,铵氮、可溶性蛋白含量较对照高;当铵氮浓度<40mg/L时,对苦草体内硝氮转化为铵氮及铵氮转化为可溶性蛋白有促进作用,且随铵氮浓度升高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当铵氮浓度>40mg/L时,对铵氮有较强吸收能力,但所吸收的铵氮大多贮存起来,并未迅速转化为蛋白。说明,苦草吸收和转化铵氮的能力较强,可以作为污染水体的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草 总氮 铵氮 硝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竹竹叶提取物在HCl中对铝的缓蚀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建祥 王瑞苓 +1 位作者 付惠 李向红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征了金竹竹叶提取物(PSLE)的主要官能团,利用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PSLE在1.0 mol/L 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PSLE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最大缓蚀率达77.7%,竹叶提取物的缓蚀率在20和30℃时效... 通过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征了金竹竹叶提取物(PSLE)的主要官能团,利用失重法、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PSLE在1.0 mol/L 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PSLE具有较好的缓蚀作用,最大缓蚀率达77.7%,竹叶提取物的缓蚀率在20和30℃时效果较好,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校正模型,通过Van't Hoff方程求出吸附热(ΔHads),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放热的过程。通过电化学阻抗谱,表明缓蚀剂在铝表面发生吸附后使电荷传递明显抑制,PSLE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竹 提取物 缓蚀 盐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森林防火蓄水池选址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艳霞 李承胜 +1 位作者 丁琨 周汝良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针对消防蓄水池这一山区储水设施的选址问题,基于地面25m×25 m单元的空间分析方法(如水文分析、重分类、距离制图等),以安宁市为试验区,获取其累积汇水量,并结合该地森林火险等级和道路网络空间分布,采用综合打分方法得出森林防火... 针对消防蓄水池这一山区储水设施的选址问题,基于地面25m×25 m单元的空间分析方法(如水文分析、重分类、距离制图等),以安宁市为试验区,获取其累积汇水量,并结合该地森林火险等级和道路网络空间分布,采用综合打分方法得出森林防火蓄水池选址适宜度,最终通过人机交互判别选取了汇水量高、所辐射的森林面积均匀合理、用水方便的区域作为蓄水池地址。研究表明,该技术方法具有一定普适性,对山地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森林保护学 森林防火蓄水池选址 GIS空间分析 汇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PO_4溶液中迎春花叶提取物对锌的缓蚀行为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书端 李向红 +1 位作者 付惠 张小红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8-691,共4页
采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叶提取物(JNLLE)在0.1mol/L H3PO4溶液中对锌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JNLLE在H3PO4溶液中对锌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而... 采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研究了迎春花(Jasminum Nudiflorum Lindl)叶提取物(JNLLE)在0.1mol/L H3PO4溶液中对锌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JNLLE在H3PO4溶液中对锌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JNLLE在锌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求出了吸附热力学参数(吸附焓ΔH0,吸附Gibbs自由能ΔG0,吸附熵ΔS0),并据此探讨了缓蚀剂的吸附行为。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JNLLE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 迎春花 提取物 磷酸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丹明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丽珠 于璐 +3 位作者 梁坤 谷利军 樊保敏 杨丽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1-465,共5页
通过硫的亲汞性和氨基硫脲衍生物能被Hg2+转化为胍衍生物的机理,合成了一种新的Hg2+探针3′,6′-二乙氨基-2,7-二甲基-2-(N-氨基乙基)螺[异吲哚-1,9′-呫吨]-3-硫酮(R6G1)。考察了探针R6G1的水溶性、光谱性能及其在水相中对常见离子的... 通过硫的亲汞性和氨基硫脲衍生物能被Hg2+转化为胍衍生物的机理,合成了一种新的Hg2+探针3′,6′-二乙氨基-2,7-二甲基-2-(N-氨基乙基)螺[异吲哚-1,9′-呫吨]-3-硫酮(R6G1)。考察了探针R6G1的水溶性、光谱性能及其在水相中对常见离子的选择性,测定了探针R6G1与Hg2+的络合比例和络合常数。水溶液中金属阳离子选择性测试结果表明,探针R6G1的水溶性好,能高选择性地识别Hg2+,该识别过程不受Fe3+,Cu2+,Al3+,Cr3+,Fe2+,Mn2+,Co2+,Pb2+,Mg2+,Ca2+,Cd2+,Zn2+,Ba2+等金属阳离子和F-,Cl-,Br-等阴离子的干扰。紫外滴定结果表明,探针R6G1与Hg2+按1∶1的化学计量比络合。荧光滴定测试结果表明,探针R6G1识别Hg2+的络合常数lgKa=5.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 荧光探针 汞离子 光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香薷籽油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娟 孙航 +3 位作者 刘守庆 李云仙 雷然 刘祥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71,87,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对野生香薷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通过Rancimat氧化稳定性测定仪测定香薷籽油氧化稳定性,并分析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对香薷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香薷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其中亚麻酸含量达到58.65%;... 采用气相色谱对野生香薷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通过Rancimat氧化稳定性测定仪测定香薷籽油氧化稳定性,并分析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对香薷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香薷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其中亚麻酸含量达到58.65%;诱导期的对数与温度之间呈线性相关,香薷籽油在20℃时货架期为52.8 d,在抗氧化剂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柠檬酸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添加0.02%TBHQ+0.01%柠檬酸作为香薷籽油的抗氧化剂,在20℃时货架期为334.9 d,货架期延长282.1 d,抗氧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薷籽油 脂肪酸 氧化稳定性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木薯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云仙 付惠 +1 位作者 雷然 徐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95-99,共5页
以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为原料,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通过试验得到改性木薯淀粉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处理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的最佳配方。以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作为处理水体系研究该絮凝剂... 以木薯淀粉、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为原料,用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作引发剂,通过试验得到改性木薯淀粉阳离子化絮凝剂对处理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的最佳配方。以高岭土和硅藻土悬浊液作为处理水体系研究该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最佳絮凝剂用量为4 mg/L。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pH范围为4~10,pH适应范围较广,絮凝剂的处理水体系最适pH为7。通过红外分析和阳离子化度的测定,可知所得聚合物是阳离子淀粉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接枝共聚 絮凝剂 丙烯酰胺 DMDA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嘧啶衍生物对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英文)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向红 谢小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21-2231,共11页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两种嘧啶衍生物(2-羟基嘧啶(HP)和2-巯基嘧啶(MP))在1.0 5.0 mol L 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CRS)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HP和MP在1.0 mol L 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具有良好的...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两种嘧啶衍生物(2-羟基嘧啶(HP)和2-巯基嘧啶(MP))在1.0 5.0 mol L 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CRS)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HP和MP在1.0 mol L 1HCl溶液中对冷轧钢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率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盐酸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求出了相应的吸附热力学参数(吸附平衡常数(K),吸附自由能(ΔG0))和腐蚀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a)、指前因子(A)、腐蚀速率常数(k)、动力学常数(B)),并根据这些参数讨论了缓蚀作用机理.动电位极化曲线表明,MP和HP均为混合抑制型缓蚀剂;EIS谱呈单一容抗弧,电荷转移电阻随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两种嘧啶化合物的缓蚀率排序为MP>HP.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MP比HP更具吸附活性,缓蚀性能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2-羟基嘧啶 2-巯基嘧啶 盐酸 吸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