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林龄白枪杆及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及非结构性碳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郑绍傑 茶晓飞 +5 位作者 孙丽娟 郭焕仙 赵启泽 韦兴兰 王元友 董琼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3,共10页
为了解不同林龄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叶片-土壤氮磷钾特征、光合色素及非结构性碳含量的相互作用,以云南省建水县3种不同林龄(5、18和35年)白枪杆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龄内设3个20 m×20 m的标准样方,测定不同土层(0~15... 为了解不同林龄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叶片-土壤氮磷钾特征、光合色素及非结构性碳含量的相互作用,以云南省建水县3种不同林龄(5、18和35年)白枪杆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每个林龄内设3个20 m×20 m的标准样方,测定不同土层(0~15、15~30、30~45 cm)和叶片N、P、K含量,叶片光合色素及非结构性碳含量;并计算叶片-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分析不同林龄白枪杆叶片和土壤N、P、K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白枪杆叶片氮磷钾含量在中龄林内最高,幼龄林其次,成熟林最低;N∶P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显著增大,P∶K则相反;在幼中龄林内,白枪杆叶片N∶P值小于14,植物生长受N限制,在成熟林中大于16,植物受P限制;叶片可溶性糖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含量表现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而淀粉含量及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在中龄林内最高、幼龄林次之、成熟林最低。土壤N、P、K含量及N∶K在0~15和15~30 cm土层内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升高,在中龄林和成熟林中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同一土层中,N∶K在幼中龄林与成熟林间有显著差异(P<0.05)。白枪杆叶片N∶P与15~30和30~45 cm土层的N∶P、N∶K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叶片N含量与不同土层N含量及叶片K含量与30~45 cm土层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因此,在幼中龄林时期,白枪杆人工林应注重N肥的施加,而在成熟林中应着重考虑P肥的补充。本研究结果为白枪杆林木养分补充及林分经营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叶片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 白枪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萍 孙蕊 于安民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191-193,共3页
林木遗传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学生普遍反映最难的课程之一。结合林木遗传学课程特点、林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及林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等,该文从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 林木遗传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林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学生普遍反映最难的课程之一。结合林木遗传学课程特点、林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及林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等,该文从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升林木遗传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遗传学 改革方法 效果 林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栘[木衣]bHLH转录因子家族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亚华金 田金红 +1 位作者 沈莲文 王大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03-2011,共9页
【目的】为鉴定和分析云南栘[木衣](Docynia delavayi)bHLH(DdbHLH)转录因子家族,筛选与果皮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DdbHLH转录因子。【方法】基于云南栘[木衣]红、绿2种颜色果皮的转录组数据,对DdbHLH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并通过生物信... 【目的】为鉴定和分析云南栘[木衣](Docynia delavayi)bHLH(DdbHLH)转录因子家族,筛选与果皮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DdbHLH转录因子。【方法】基于云南栘[木衣]红、绿2种颜色果皮的转录组数据,对DdbHLH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bHLH保守结构域、蛋白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发育关系以及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云南栘[木衣]中共鉴定到177个Dd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其氨基酸长度为69~699 aa,相对分子质量为7.965~75.419 kDa,平均理论等电点为6.93,大部分属于不稳定亲水蛋白。系统发育进化关系显示,DdbHLH转录因子与拟南芥AtbHLH转录因子共同聚类的有15个亚族,17个DdbHLH转录因子聚类到与花青素相关的第2亚族;结合红、绿果皮中DdbHLH基因表达情况,初步筛选11个在红色果皮中表达量较高的成员,对这11个成员进行差异表达分析,最终获得2个可能参与调控花青素生物合成的DdbHLH基因;再对这2个DdbHLH基因进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其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测序情况基本一致,证实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可靠性。【结论】从云南栘[木衣]红、绿果皮转录组数据中鉴定到177个DdbHLH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筛选到2个转录因子(DdbHLH68、DdbHLH150)与果皮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成员,为DdbHLH转录因子家族在调控云南栘[木衣]果皮色泽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栘[木衣] bHLH转录因子 转录组 果皮颜色 表达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松苗木氮磷施肥效应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瑜 李亚麒 +4 位作者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蔡年辉 许玉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4-61,共8页
为研究氮、磷肥不同配比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2因素3水平的3×3回归试验设计,分析氮磷配施后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配施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N、P... 为研究氮、磷肥不同配比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本试验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2因素3水平的3×3回归试验设计,分析氮磷配施后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配施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N、P配施对云南松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的效果好于单施N、P。施肥各处理的苗高、地径、根、茎、叶、单株生物量均高于处理1(CK),其中处理5N1P1(N:0.4 g/株,P:0.8g/株)显著促进苗高、地径的生长和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建立回归模型得出苗高、地径及各器官生物量随N、P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N、P肥效而言,整体为:+NP>+N>+P。氮磷配施显著促进2年生云南松苗木生长,苗木生长最佳施肥理论认为2年生云南松苗木适宜N:0.47~0.59 g/株,P:0.37~0.84 g/株,适宜的氮磷配比范围为1∶0.63~1∶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氮磷配施 肥料效应 生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缓释肥用量对白枪杆幼苗生物量分配与异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郑绍傑 段华超 董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3-682,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缓释肥用量与白枪杆幼苗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的关系,有助于了解白枪杆在不同土壤养分下的生存策略和生态功能。【方法】以1a生的白枪杆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F0(0kg/m^(3))、最小使用量F1(1kg/m^(3))、第二使用量F2(... 【目的】研究不同缓释肥用量与白枪杆幼苗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的关系,有助于了解白枪杆在不同土壤养分下的生存策略和生态功能。【方法】以1a生的白枪杆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F0(0kg/m^(3))、最小使用量F1(1kg/m^(3))、第二使用量F2(2kg/m^(3))、最大使用量F3(4kg/m^(3))4种不同缓释肥用量处理;通过对其生物量的测定,采用干物质生长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处理下白枪杆幼苗的生物量分配规律,用异速生长分析法对根茎叶以及苗高与地径生物量间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缓释肥用量处理下白枪杆幼苗生物量的分配与异速生长具有差异。根茎叶生物量积累中均表现为最小使用量F1处理效果最好,第二使用量F2处理次之,最大使用量F3处理最低,并且各处理均与对照F0具有显著性(P<0.05);4种缓释肥用量处理下白枪杆幼苗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均表现为叶>根>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叶生物量占比越大,并且倾向于将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叶;叶生物量与茎生物量在最小使用量F1处理下为异速生长,其余处理均为等速生长并倾向于叶的生长。不同缓释肥用量下白枪杆幼苗根茎叶生物量的异速生长关系不完全相同,既有等速生长也有异速生长。【结论】4种缓释肥用量改变了白枪杆幼苗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根茎叶生物量积累在最小使用量F1(1kg/m^(3))处理下效果最好,并且叶生物量占比最大;异速生长关系在四种缓释肥用量下并不唯一,既存在等速生长又有异速生长,反映了白枪杆幼苗在不同缓释肥用量中的生长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肥 白枪杆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