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竹叶提取物对铝在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英文)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1 位作者
谢小光
杜官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83-1894,共12页
用不同浓度的C2H5OH(体积分数:20%-80%)从金竹竹叶中提取制备出竹叶缓蚀剂(简称为PSLE),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
用不同浓度的C2H5OH(体积分数:20%-80%)从金竹竹叶中提取制备出竹叶缓蚀剂(简称为PSLE),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PSLE在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两个主要竹叶黄酮成分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方式.结果表明:PSLE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和盐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竹叶总黄酮含量和竹叶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良好的相关性,初步推测竹叶缓蚀剂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竹叶黄酮类化合物.PSLE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EIS在高频区呈容抗弧,在低频区呈感抗弧,添加PSLE后,阻抗值显著增大.SEM表明添加PSLE对铝的腐蚀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中心主要集中在竹叶黄酮骨架(F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
盐酸
竹叶提取物
缓蚀
吸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碱催化三聚氰胺甲醛体系中的竞争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坚坤
李涛洪
+3 位作者
曹明
席雪冬
吴志刚
杜官本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1-256,共6页
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分析方法研究了碱催化三聚氰胺甲醛(MF)体系中三聚氰胺(M)羟甲基化机理和缩聚反应结构中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MF反应体系中羟甲基化程度大于缩聚程度,OH^-离子作为催化剂参与反...
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分析方法研究了碱催化三聚氰胺甲醛(MF)体系中三聚氰胺(M)羟甲基化机理和缩聚反应结构中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MF反应体系中羟甲基化程度大于缩聚程度,OH^-离子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形成M氮负离子或羟甲基氧负离子中间体后参与羟甲基化和缩聚反应。由于ESI-MS中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无法清晰描述MF体系中生成桥键和醚键等结构的竞争关系;在^(13)C-NMR研究中表明甲醛(F)与M的摩尔比可以显著影响缩聚产物分布,在低F与M摩尔比条件下醚键与桥键具有明显竞争关系,随着摩尔比升高,醚键逐渐占据绝对优势。在MF体系中醚键结构一直具有优势的原因可能与π-π堆积超分子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电离质谱仪
核磁共振碳谱
三聚氰胺甲醛
竞争关系
超分子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始碱酸阶段摩尔比对脲醛树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晓申
李涛洪
+2 位作者
梁坚坤
王辉
杜官本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4-499,共6页
分别运用传统工艺及低起始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F/U)工艺,并进一步分别在酸性阶段降低反应的F/U摩尔比,进行脲醛树脂的合成。借助^(13)C-NMR技术,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脲醛树脂的最终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讨论了各反应阶段的F/U摩尔...
分别运用传统工艺及低起始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F/U)工艺,并进一步分别在酸性阶段降低反应的F/U摩尔比,进行脲醛树脂的合成。借助^(13)C-NMR技术,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脲醛树脂的最终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讨论了各反应阶段的F/U摩尔比对脲醛树脂(UF)最终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碱性阶段起始的F/U摩尔比,可有效地降低最终树脂结构中醚键的含量,其中,对直链型醚键的差异较小,Uron环含量的差异较大。通过在酸性阶段加入尿素,由于尿素中的游离氨基可与体系内的羟甲基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亚甲基桥键,因此,在酸性阶段降低F/U摩尔比可以提高树脂最终结构中亚甲基桥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树脂
摩尔比
醚键
桥键
13C-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竹叶提取物对铝在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英文)
被引量:
15
1
作者
李向红
邓书端
谢小光
杜官本
机构
西南
林业大学
理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木材胶粘剂与胶合制品重点实验室
云南
大学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83-1894,共12页
基金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1161023)~~
文摘
用不同浓度的C2H5OH(体积分数:20%-80%)从金竹竹叶中提取制备出竹叶缓蚀剂(简称为PSLE),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PSLE在HCl介质中对铝的缓蚀作用.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两个主要竹叶黄酮成分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方式.结果表明:PSLE对铝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且在铝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温度的升高和盐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竹叶总黄酮含量和竹叶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有良好的相关性,初步推测竹叶缓蚀剂的有效成分主要为竹叶黄酮类化合物.PSLE为阴极抑制型缓蚀剂;EIS在高频区呈容抗弧,在低频区呈感抗弧,添加PSLE后,阻抗值显著增大.SEM表明添加PSLE对铝的腐蚀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牡荆苷和异牡荆苷的吸附中心主要集中在竹叶黄酮骨架(FBS).
关键词
铝
盐酸
竹叶提取物
缓蚀
吸附
量子化学计算
Keywords
Aluminium
Hydrochloric acid
Bamboo leaf extract
Corrosion inhibition
Adsorption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分类号
TG174.42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碱催化三聚氰胺甲醛体系中的竞争关系
被引量:
3
2
作者
梁坚坤
李涛洪
曹明
席雪冬
吴志刚
杜官本
机构
北京
林业大学
科学与技术学院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木材胶粘剂与胶合制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1-256,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14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31360159)
文摘
通过电喷雾电离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分析方法研究了碱催化三聚氰胺甲醛(MF)体系中三聚氰胺(M)羟甲基化机理和缩聚反应结构中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MF反应体系中羟甲基化程度大于缩聚程度,OH^-离子作为催化剂参与反应,形成M氮负离子或羟甲基氧负离子中间体后参与羟甲基化和缩聚反应。由于ESI-MS中存在同分异构现象,无法清晰描述MF体系中生成桥键和醚键等结构的竞争关系;在^(13)C-NMR研究中表明甲醛(F)与M的摩尔比可以显著影响缩聚产物分布,在低F与M摩尔比条件下醚键与桥键具有明显竞争关系,随着摩尔比升高,醚键逐渐占据绝对优势。在MF体系中醚键结构一直具有优势的原因可能与π-π堆积超分子现象有关。
关键词
电喷雾电离质谱仪
核磁共振碳谱
三聚氰胺甲醛
竞争关系
超分子现象
Keywords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er (ESI-MS)
13C-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13C-NMR)
melamine-formal-dehyd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s
supramolecular phenomenon
分类号
TQ432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始碱酸阶段摩尔比对脲醛树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晓申
李涛洪
梁坚坤
王辉
杜官本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木材胶粘剂与胶合制品重点实验室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4-499,共6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4B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159)
文摘
分别运用传统工艺及低起始甲醛与尿素的摩尔比(F/U)工艺,并进一步分别在酸性阶段降低反应的F/U摩尔比,进行脲醛树脂的合成。借助^(13)C-NMR技术,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脲醛树脂的最终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讨论了各反应阶段的F/U摩尔比对脲醛树脂(UF)最终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碱性阶段起始的F/U摩尔比,可有效地降低最终树脂结构中醚键的含量,其中,对直链型醚键的差异较小,Uron环含量的差异较大。通过在酸性阶段加入尿素,由于尿素中的游离氨基可与体系内的羟甲基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亚甲基桥键,因此,在酸性阶段降低F/U摩尔比可以提高树脂最终结构中亚甲基桥键含量。
关键词
UF树脂
摩尔比
醚键
桥键
13C-NMR
Keywords
urea-formaldehyde resin
molar ratio
methylene ether bridge
methylene bridge
13 C-NMR
分类号
TQ432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竹叶提取物对铝在H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英文)
李向红
邓书端
谢小光
杜官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碱催化三聚氰胺甲醛体系中的竞争关系
梁坚坤
李涛洪
曹明
席雪冬
吴志刚
杜官本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初始碱酸阶段摩尔比对脲醛树脂结构的影响
郭晓申
李涛洪
梁坚坤
王辉
杜官本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