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干扰对牦牛坪景观格局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吕曾哲舟
黄晓霞
孙晓能
王琇瑜
和克俭
张勇
-
机构
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低纬高原大气环境与边界层过程重点实验室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湿地学院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5-73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81
31901394)。
-
文摘
玉龙雪山高山草甸位于横断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也是滇西北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提供了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然而当下面临着放牧旅游复合干扰等多重压力。为明晰放牧和旅游干扰对玉龙雪山高山草甸景观格局及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通过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区分出旅游、放牧和干扰交互区3个干扰类型区,并将草甸划分出重度、中度、轻度和未退化等4个级别。分别从调节、供给、文化服务等3个方面6个指标评估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从景观数量组成(PLAND和PD指数)与景观空间结构(SHAPE和CONNECT指数)角度评估研究区的景观格局,运用冗余分析(RDA)探讨干扰影响下的景观格局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干扰集中区域的未退化和轻度退化草甸斑块面积占比(PLAND)比其他干扰区低15%,中度和重度退化草甸面积占比则明显增加;放牧干扰集中区轻度退化草甸的斑块密度指数(PD)比其他干扰区域高2-7倍,斑块破碎化明显;(2)在干扰交互区和放牧干扰集中区,都出现了斑块形状指数(SHAPE)和斑块连接度指数(CONNECT)随着草甸退化程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中度退化草甸斑块更破碎且连接度增加,进一步扩大分布范围的趋势明显;(3)景观组成特征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作用明显,PD指数是研究区最重要的景观指标,PD越高景观越破碎,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越差。旅游干扰集中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更多受景观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放牧干扰集中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则主要受景观组成特征的影响。不同干扰区域景观组成与结构的差异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的影响,可作为景区草地资源保护与景观规划管理的参考。
-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组成
景观结构
干扰
冗余分析
玉龙雪山
-
Keywords
ecosystem service
landscape composition
landscape configuration
disturbance
redundancy analysis
Mt.Jade Dragon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X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