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植物对低温胁迫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子涵
李建运
+1 位作者
王飞
辛亚龙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134-138,共5页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与发展构成了一大非生物威胁,涵盖了冷害与冻伤两种主要形式。植物形成了复杂的低温应答机制以响应持续的低温环境,从低温信号的检测到冷敏感基因的激活。这一过程因遗传背景的多样性和基因组数据的不完整性而成为...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与发展构成了一大非生物威胁,涵盖了冷害与冻伤两种主要形式。植物形成了复杂的低温应答机制以响应持续的低温环境,从低温信号的检测到冷敏感基因的激活。这一过程因遗传背景的多样性和基因组数据的不完整性而成为研究焦点。关于植物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生理、代谢调整、冷敏感基因的筛选及识别、低温信号检测与传递机制、功能性基因激活与其表达模式以及相关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某些蛋白被认为是感知低温胁迫的关键,其通过特定信号激活相关因子,进而引发对冷敏感的基因表达的一系列反应。除了依赖特定因子的低温应对机制外,这些信号路径与其他路径的相互作用也有助于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本文概述了植物应对低温胁迫的较新研究进展以及增强植物冷抗性的策略,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响应机制
进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茶花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普梅英
武自强
+6 位作者
张诗文
李艳杰
牛锦华
付芳丽
耿芳
陈龙清
王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8-1325,共8页
【目的】明确山茶花腐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升山茶花期品质和观赏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云南省昆明市昆明植物园山茶的花腐病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
【目的】明确山茶花腐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升山茶花期品质和观赏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云南省昆明市昆明植物园山茶的花腐病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从病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菌株,将其回接于健康花瓣上,接种后划破的花瓣病症较为明显,花朵失色变黄褐,严重时能使花瓣干腐或湿腐,并且长菌丝体,与田间的症状一致,符合柯赫氏法则的致病性测定。PDA培养基上菌丝偏黄,培养后期长黑色的孢子,子囊孢子柠檬状,经合并多基因(ITS、LSU、EF1)系统发育分析,其与假螺卷毛壳菌(Chaetomium pseudocochliodes)聚集在同一分支。对假螺卷毛壳菌(C.pseudocochliode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原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5℃,对光照条件没有特殊要求,最适培养基为LB和OMA培养基,以牛肉膏作为氮源和以果糖作为碳源的利用率最高,致死温度为55℃/10 min。【结论】假螺卷毛壳菌(C.pseudocochliodes)是山茶花腐病的病原菌,该病原菌的适宜温度为25℃,不受光照影响,培养基为LB和OMA培养基,以牛肉膏作为氮源和以果糖作为碳源的利用率最高,致死温度为55℃/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
花腐病
假螺卷毛壳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楚雄华山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差异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启少
鲁华
+4 位作者
赵文植
沈伟祥
王飞
张荣才
辛培尧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0期52-55,共4页
为了解楚雄市国有林场樟檀林分场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中6个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在种子园内,随机选取96个无性系的5个重复,利用测高仪、测树围尺分别测量树高和胸径,共测量480个单株,并对不同华山松无性系优株的树高、胸径生长量进行方...
为了解楚雄市国有林场樟檀林分场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中6个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在种子园内,随机选取96个无性系的5个重复,利用测高仪、测树围尺分别测量树高和胸径,共测量480个单株,并对不同华山松无性系优株的树高、胸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6个种源间树高和胸径存在显著差异;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会泽种源树高平均值最高与楚雄和巍山种源存在显著差异,其他5个种源间树高差异不显著;会泽胸径平均值最高与宜良、南华、巍山、楚雄和腾冲种源差异显著,其他5个种源间胸径差异不显著,表明会泽种源的华山松在种子园内生长速度最快。研究结果可为无性系选育和木材加工提供重要理论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
种子园
无性系
树高
胸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物对低温胁迫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子涵
李建运
王飞
辛亚龙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玉溪市江川区
林业和
草原
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134-138,共5页
基金
云南省重大科技计划专项(项目编号:202302AE090018)。
文摘
低温胁迫对植物的生长与发展构成了一大非生物威胁,涵盖了冷害与冻伤两种主要形式。植物形成了复杂的低温应答机制以响应持续的低温环境,从低温信号的检测到冷敏感基因的激活。这一过程因遗传背景的多样性和基因组数据的不完整性而成为研究焦点。关于植物在低温胁迫条件下的生理、代谢调整、冷敏感基因的筛选及识别、低温信号检测与传递机制、功能性基因激活与其表达模式以及相关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某些蛋白被认为是感知低温胁迫的关键,其通过特定信号激活相关因子,进而引发对冷敏感的基因表达的一系列反应。除了依赖特定因子的低温应对机制外,这些信号路径与其他路径的相互作用也有助于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本文概述了植物应对低温胁迫的较新研究进展以及增强植物冷抗性的策略,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响应机制
进展
建议
分类号
S60 [农业科学—园艺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茶花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
2
2
作者
普梅英
武自强
张诗文
李艳杰
牛锦华
付芳丽
耿芳
陈龙清
王超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功能性花卉资源及产业化
技术
工程
研究
中心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实验室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18-1325,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00100005)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Y259、2021J0172)
+1 种基金
西南山地森林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KLESWFU-202005)
国家基础科学公共科学数据中心项目(NBSDC-DB-03)
文摘
【目的】明确山茶花腐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升山茶花期品质和观赏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云南省昆明市昆明植物园山茶的花腐病进行病原菌分离,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病原菌,并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从病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菌株,将其回接于健康花瓣上,接种后划破的花瓣病症较为明显,花朵失色变黄褐,严重时能使花瓣干腐或湿腐,并且长菌丝体,与田间的症状一致,符合柯赫氏法则的致病性测定。PDA培养基上菌丝偏黄,培养后期长黑色的孢子,子囊孢子柠檬状,经合并多基因(ITS、LSU、EF1)系统发育分析,其与假螺卷毛壳菌(Chaetomium pseudocochliodes)聚集在同一分支。对假螺卷毛壳菌(C.pseudocochliodes)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原菌的最适培养温度为25℃,对光照条件没有特殊要求,最适培养基为LB和OMA培养基,以牛肉膏作为氮源和以果糖作为碳源的利用率最高,致死温度为55℃/10 min。【结论】假螺卷毛壳菌(C.pseudocochliodes)是山茶花腐病的病原菌,该病原菌的适宜温度为25℃,不受光照影响,培养基为LB和OMA培养基,以牛肉膏作为氮源和以果糖作为碳源的利用率最高,致死温度为55℃/10 min。
关键词
山茶
花腐病
假螺卷毛壳菌
生物学特性
Keywords
Camellia japonica
petal blight disease
Chaetomium pseudocochliode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楚雄华山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差异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启少
鲁华
赵文植
沈伟祥
王飞
张荣才
辛培尧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南
林业大学
/
西南
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
国家
林业和
草原
局
重点实验室
云南轿子山
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管护
局
弥勒市
林业和
草原
局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0期52-55,共4页
基金
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2101BD070001-009)。
文摘
为了解楚雄市国有林场樟檀林分场华山松无性系种子园中6个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差异,在种子园内,随机选取96个无性系的5个重复,利用测高仪、测树围尺分别测量树高和胸径,共测量480个单株,并对不同华山松无性系优株的树高、胸径生长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华山松6个种源间树高和胸径存在显著差异;LSD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会泽种源树高平均值最高与楚雄和巍山种源存在显著差异,其他5个种源间树高差异不显著;会泽胸径平均值最高与宜良、南华、巍山、楚雄和腾冲种源差异显著,其他5个种源间胸径差异不显著,表明会泽种源的华山松在种子园内生长速度最快。研究结果可为无性系选育和木材加工提供重要理论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华山松
种子园
无性系
树高
胸径
分类号
S79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植物对低温胁迫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子涵
李建运
王飞
辛亚龙
《农业与技术》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山茶花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普梅英
武自强
张诗文
李艳杰
牛锦华
付芳丽
耿芳
陈龙清
王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楚雄华山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差异分析
李启少
鲁华
赵文植
沈伟祥
王飞
张荣才
辛培尧
《农业与技术》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