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庭审实质化背景下证人保护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韩旭
徐冉
-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制度研究中心
-
出处
《法治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7VHL004)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庭审实质化需要证人出庭作证,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证人保护制度,但规则的不明确导致实践中该项制度沦为“空转”。证人保护措施应当适用于所有有证人作证的案件;办案机关、证人或者其近亲属都可以成为证人保护措施的启动主体;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四类案件”,应当推定证人或者其近亲属面临人身危险,从而由办案机关酌情采取保护措施,对于其他案件,则应由办案机关裁量是否启动证人保护;证人保护措施的实施,应当遵循“谁需要,谁保护,基础保护不变,新增保护叠加”原则,保护措施的选择,既要体现及时性,也要关注诉讼阶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在审判阶段,应当实现证人保护与被告人对质权保障两方面的平衡。
-
关键词
庭审实质化
证人保护
实施问题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