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研究的问题、重点与难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震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39,共5页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和实现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是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必然要求。理论源于实践,中国特...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推进和实现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是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必然要求。理论源于实践,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决定了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明确理论研究相关问题,把握重点、难点,是回应和指导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法治化实践的前提与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超大城市 治理法治化 现代化治理 国家治理现代化 重点与难点 把握重点 源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属性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披露对品牌来源国认知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燚 刘进平 +1 位作者 张锐 周丽永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3-601,共9页
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是中国社会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如何反转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命题。以社会信息环境中的民族中心主义信息和外国品牌负面信息为刺激线索的实验研究发现:民族中心主义刺激仅对手提电脑质... 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是中国社会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如何反转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要命题。以社会信息环境中的民族中心主义信息和外国品牌负面信息为刺激线索的实验研究发现:民族中心主义刺激仅对手提电脑质量组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抑制抽象外国品牌态度偏好和购买意愿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表明民族中心主义刺激对外国品牌负面信息抑制抽象外国品牌偏好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存在产品属性差异;同时,民族中心主义刺激还对商业贿赂组的具体本土品牌态度偏好、食品质量组和商业贿赂组的具体本土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表明,民族中心主义刺激对外国品牌负面信息反转具体本土品牌偏好具有调节作用,而且存在产品属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中心主义刺激信息 外国品牌 本土品牌 负面信息 产品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生成的根源及抑制对策——刻板思维与符号认知的视角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燚 刘进平 张锐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6,共5页
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是中国社会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人们的品牌态度和消费行为已受此束缚。这不仅给本土品牌成长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阻碍民族产业的振兴,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本文借助刻板思维与符号认知理论,从企业、政府、... 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是中国社会情境下的一种典型社会认知偏差,人们的品牌态度和消费行为已受此束缚。这不仅给本土品牌成长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阻碍民族产业的振兴,威胁国家经济安全。本文借助刻板思维与符号认知理论,从企业、政府、媒体和文化环境等方面对本土品牌负面刻板印象生成的认知环境进行了文本分析析,得出的结论是:本土品牌自身的良莠不齐和高端产品匮乏是根本原因;而媒体的选择性报道策略、政府行为以及消费异化环境虽然不是构成本土品牌偏见的主要原因,但它们在偏见地解释符号意义方面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从企业、政府和媒体等角度提出了抑制本土品牌刻板印象、优化本土品牌成长环境的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品牌 负面刻板印象 生成根源 刻板思维 符号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家奠弔祭仪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卫民 贺碧霄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94-100,共7页
祀祭丧葬文化在我国古代繁缛的礼节仪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丧葬制度以礼教符号为载体,将个体的哀痛情感内化为文字以试图对死亡这一永恒概念进行审视和对话,通过礼教来对弔祭程序进行点缀,使得丧亡的个体生命在"礼制"层... 祀祭丧葬文化在我国古代繁缛的礼节仪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丧葬制度以礼教符号为载体,将个体的哀痛情感内化为文字以试图对死亡这一永恒概念进行审视和对话,通过礼教来对弔祭程序进行点缀,使得丧亡的个体生命在"礼制"层面上存活于吊祭者内心成为了可能。家奠是诸多祭祀仪制中的一种,它受到"昭穆制"与"祭不越望"观念的影响,对它起源与仪制程序的考证,可以探求古人在祭祀中的细微心理,从中可以得出,家奠弔祭仪制应当是诸多繁杂礼仪中个体情感最为真切的一种,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高度提炼出家奠弔祭的一般程序,有助于我们对古代生死哲学的探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祭 弔祭礼仪 五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客多忠诚与新店铺寻求的融合行为研究——基于纵向追踪与深度访谈的混合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燚 周月娇 +1 位作者 刘进平 蒋慧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0-111,共12页
现有文献探讨了顾客多忠诚与多样化寻求的存在性、动机及影响因素,忽视了餐饮等快消品行业中顾客多忠诚与新店铺寻求的融合行为现象。本文以餐饮消费为例,运用消费历史账单的长时间间隔纵向追踪研究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如下结... 现有文献探讨了顾客多忠诚与多样化寻求的存在性、动机及影响因素,忽视了餐饮等快消品行业中顾客多忠诚与新店铺寻求的融合行为现象。本文以餐饮消费为例,运用消费历史账单的长时间间隔纵向追踪研究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得到如下结论 :餐饮顾客存在无忠诚、单一忠诚和多忠诚三种忠诚类型,其中多数顾客为多忠诚;顾客忠诚类型与外出消费频率显著正相关;多忠诚顾客不仅在多忠诚店铺之间,也在忠诚店铺与新店铺之间频繁转换,典型特征是多忠诚店铺间歇性重复消费与新店铺寻求的融合行为;该行为是由多忠诚动机(包括价值动机、决策动机和社会动机)、新店铺寻求动机(包括求新动机和新忠诚店铺开发动机)、厌腻消除动机(包括实际厌腻和未来厌腻)共同驱动,受到行业特征(高替代者吸引、低转换成本)、消费者个体特征(高消费频率、高探索倾向)及参考群体等前置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普遍存在的消费行为现象——顾客多忠诚与新店铺寻求的融合行为,厘清了融合行为产生的动机与前置因素,基于消费历史账单的纵向追踪分析,为洞察长时间间隔的消费行为规律提供了纵向研究范式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多忠诚 新店铺寻求 间歇性重复消费 纵向追踪 深度访谈 餐饮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国货意识形成的自我调控机制及实证研究——基于“大我-小我-国货”平衡的视角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燚 李冰鑫 刘进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9-102,共14页
由于来源国刻板印象、面子观等社会规范压力的存在,中国消费者国货意识的形成意味着他们在态度上实现了由"国货偏见或淡漠"向"国货偏爱"的转变,必然存在"大我-小我-国货"的态度平衡。本文借鉴相关理论,... 由于来源国刻板印象、面子观等社会规范压力的存在,中国消费者国货意识的形成意味着他们在态度上实现了由"国货偏见或淡漠"向"国货偏爱"的转变,必然存在"大我-小我-国货"的态度平衡。本文借鉴相关理论,提出了爱国主义情感与国货意识形成之间的自我调控机制及其研究假设,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家自豪感、民族经济忧患意识以及国家集体自尊对"大我"需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大我"需要又对消费者自我肯定程度以及本土品牌满意感与认同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面子观、攀比和炫耀性消费心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大我"需要、本土品牌满意感与认同度以及自我肯定共同对国货意识的形成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品牌 国货意识 自我调控机制 大我 小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货意识消费者与国货偏见消费者心理机制的比较——基于受众网络跟帖的质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进平 张燚 龚政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7,共10页
消费者国货认知的心理机制包括情感机制、信息加工机制、自我调控机制和个体调节机制。本文以"中国人赴日暴买势头加剧"的受众网络跟帖为例,通过编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面对该新闻,国货意识消费者会激活强烈的爱国情感,在移... 消费者国货认知的心理机制包括情感机制、信息加工机制、自我调控机制和个体调节机制。本文以"中国人赴日暴买势头加剧"的受众网络跟帖为例,通过编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面对该新闻,国货意识消费者会激活强烈的爱国情感,在移情作用下激发支持国货的强烈"大我"需要,进而主张理性消费、降低面子观,并在认知上选择性注意民族主义和本土品牌反刻板化两类信息,通过命题评价得出若干支持国货"必要且可行"的支持性证据;国货偏见消费者由于缺乏爱国情感的启动,会以消费自由、爱国与消费无关为理由,反对支持国货,从而在认知上选择性注意本土品牌刻板化信息,并通过命题评价得出若干支持国货"不可取、不可行"的支持性证据。研究还表明,国货意识消费者具有显著的正面社会情绪和渐变论特质,国货偏见消费者具有显著的负面社会情绪和实体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货意识 国货偏见 消费者 受众跟帖 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客多忠诚品牌迭代:现象、过程与机理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燚 吴珊珊 +1 位作者 刘进平 周月娇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183,I0032,I0033,共15页
在餐饮行业的顾客多忠诚集中,存在旧忠诚品牌(店铺)不断被新忠诚品牌(店铺)替代的更新现象。本文借鉴"迭代"的理论原理,将该现象命名为"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并通过纵向追踪和语义分析方法,对其存在性、产生... 在餐饮行业的顾客多忠诚集中,存在旧忠诚品牌(店铺)不断被新忠诚品牌(店铺)替代的更新现象。本文借鉴"迭代"的理论原理,将该现象命名为"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并通过纵向追踪和语义分析方法,对其存在性、产生过程及机理进行了验证和探索。结果显示,在迭代现象上,绝大多数多忠诚顾客都产生了忠诚店铺迭代;迭代产生的概率与消费时间周期、累计消费次数存在显著正相关;迭代速度与考察周期内顾客所忠诚的店铺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在迭代过程上,迭代源于持续的新店铺寻求和新忠诚店铺的不断增加,具有显著的消费累积效应和迭代反复性。在迭代机理上,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得到了知晓感理论、记忆优势提取和提取诱发遗忘理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理论、关系网络记忆与激活扩散模型等理论的合理解释和语义验证。本研究验证了顾客多忠诚品牌(店铺)迭代的存在性、产生过程及机理,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顾客多忠诚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多忠诚 多品牌忠诚 品牌迭代 多忠诚集 纵向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