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法学的理论范式及独立性
1
作者 罗有成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1,共13页
现有关于数字法学的论争主要集中在数字法学是否独立存在以及它与传统法学的关系上。理性的回应是,摒弃对传统法学“内部知识”的依赖,转向本体论意义上的数字法学,聚焦数字法学的独特性与独立性。数字技术挑战了传统的规则治理模式,催... 现有关于数字法学的论争主要集中在数字法学是否独立存在以及它与传统法学的关系上。理性的回应是,摒弃对传统法学“内部知识”的依赖,转向本体论意义上的数字法学,聚焦数字法学的独特性与独立性。数字技术挑战了传统的规则治理模式,催生出一系列原生性数字问题与“私人化法律”机制,进而动摇了法律的深层结构,为数字法学奠定了立论基础。与此相对应,法学研究范式正逐步从“规制主义”向“技术主义”转变。数字法学理论范畴的构建需超越学科边界,从法学与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中展开。如基于人工认知系统的基本原理,可提炼出控制架构、人机对齐、相关关系与涌现自治四个理论范畴。由此可见,数字法学本体论层面的独立性体现为论域的全方位扩展、理论范畴的重构,以及研究范式的转换。它与传统法学是一种迭代升级的关系,而不是附庸于传统法学的“数字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数字法学 数字法治 理论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平台竞争治理背景下守门人制度的理论省思及其中国因应
2
作者 叶明 闫静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157,160,共18页
通过守门人制度控制大型平台市场力量已成为部分国家的现实选择,但萦绕于该制度的理论争议犹未停止。域外考察的结果表明,守门人制度在形式上趋于静态并在实质上取向非效率,宏观范式的创新优势未能完全掩盖规则内部的建构失衡,此种立法... 通过守门人制度控制大型平台市场力量已成为部分国家的现实选择,但萦绕于该制度的理论争议犹未停止。域外考察的结果表明,守门人制度在形式上趋于静态并在实质上取向非效率,宏观范式的创新优势未能完全掩盖规则内部的建构失衡,此种立法意旨和规范表达上的有意偏重难言直接借鉴。中国是否应当建立以及如何建立守门人制度根本上取决于本土环境,规制需求与法律供给的落差虽赋予守门人制度创设的合理性,但仍需重塑制度定位,实现社会性与经济性、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合与平衡。为此,中国式守门人制度的建构方案应当保持对市场事实与法理逻辑的基本尊重,一方面推动立法文本的理性形构,重点在于建立以“生态系统控制”为标准的主体认定规则和“原则+规则+例外”相结合的义务体系;另一方面促进实施机制的多样化配置,探索以参与式执法和权威型司法为导向的制度运行道路,在更好规范大型平台的同时助力中国平台竞争法治自主知识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门人制度 大型平台 竞争治理 平台监管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