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一流研究生课程 培养一流法治人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被引量:18
1
作者 孙长永 李燕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5,共7页
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以培养一流法治人才为目标,以项目建设方式开展法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改革以课程责任教授制为核心,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健全教改资助和奖励机制,全... 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以培养一流法治人才为目标,以项目建设方式开展法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改革以课程责任教授制为核心,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健全教改资助和奖励机制,全面促进了法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改革实践 责任教授制 质量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正义新论——以当前中国民事诉讼程序为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光启 王芙蓉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02-206,共5页
司法改革三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社会情势瞬息万变,法律要充分地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必须对之做出回应。因此,司法改革仍然是任重道远。程序正义就是当前司法改革过程中倍受大家关注的对象。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有必要对程序... 司法改革三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社会情势瞬息万变,法律要充分地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必须对之做出回应。因此,司法改革仍然是任重道远。程序正义就是当前司法改革过程中倍受大家关注的对象。因此,在当前条件下,有必要对程序正义、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程序正义的功能以及如何实现程序正义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的厘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义 事业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赏广告的法律问题探微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5-59,共5页
悬赏广告的法律问题探微徐泉悬赏广告近年来见诸于各种新闻媒体已不鲜见,由此带来的广告人与完成广告指定行为的行为人之间因支付酬金的诉讼纠纷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法律对此无明确规定,更使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复杂化。本文拟结合... 悬赏广告的法律问题探微徐泉悬赏广告近年来见诸于各种新闻媒体已不鲜见,由此带来的广告人与完成广告指定行为的行为人之间因支付酬金的诉讼纠纷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法律对此无明确规定,更使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复杂化。本文拟结合域外各国的类似规定,在民法理论的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等悬赏广告 指定行为 广告人 行为人 报酬请求权 法律问题 意思表示 单独行为说 法律行为 《德国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运动式执法到制度性执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罗许生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7期89-92,共4页
要实现依法治国,就要做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齐头并进。行政执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然而“运动式”行政执法却仍然是我国现行行政部门的通行执法方式。其运行在根本上有违法治精神,容易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随着改... 要实现依法治国,就要做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方面齐头并进。行政执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然而“运动式”行政执法却仍然是我国现行行政部门的通行执法方式。其运行在根本上有违法治精神,容易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行政执法方式急需从运动式执法向制度性执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 运动 行政执法方式 行政相对人 依法治国 行政部门 法治精神 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 立法 司法 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风险预防原则对传统法律观念的挑战 被引量:7
5
作者 邓纲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风险预防原则涉及到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经济与社会目标冲突、举证责任倒置、风险评估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对传统法律观念的挑战。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政府决策的保守倾向,要求企业承担不合理的安全举证责任,在经济和社会目... 风险预防原则涉及到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经济与社会目标冲突、举证责任倒置、风险评估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对传统法律观念的挑战。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政府决策的保守倾向,要求企业承担不合理的安全举证责任,在经济和社会目标的冲突中倾向于选择社会目标。因此,风险预防原则框架下的政府决策应建立在合理衡量成本收益的风险评估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预防原则 不确定性 社会目标 举证责任倒置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权的法哲学反思(下)——真理与歪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光君 李永升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7期69-73,共5页
对死刑权视而不见的死刑批判,无异于无的放矢;对法哲学弃而不用的死刑批判,无异于隔靴搔痒。死刑存废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态度,国家事实上所“专有”的死刑权没有正当根据,死刑既不公平也不正义,更不人道。世界各国都应当尽快废止死刑,这... 对死刑权视而不见的死刑批判,无异于无的放矢;对法哲学弃而不用的死刑批判,无异于隔靴搔痒。死刑存废的关键在于国家的态度,国家事实上所“专有”的死刑权没有正当根据,死刑既不公平也不正义,更不人道。世界各国都应当尽快废止死刑,这有利于推进各国乃至全球的政治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哲学反思 真理 政治文明 法哲学 不公平 批判 国家 存废 正当 正义 废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转型时期金融混业经营的“软着陆”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湘凌 何晓平 《学术论坛》 2001年第4期68-70,共3页
新世纪之初 ,中国“入世”在即 ,金融体系混业经营已成必然趋势。由金融分业向混业经营转换必须实行技术意义的混业和制度意义的混业在横向上并进 ,在纵向上分阶段循序推行 ,形成纵横交错、多层次、多角度的推进格局 ,实现分业到混业的... 新世纪之初 ,中国“入世”在即 ,金融体系混业经营已成必然趋势。由金融分业向混业经营转换必须实行技术意义的混业和制度意义的混业在横向上并进 ,在纵向上分阶段循序推行 ,形成纵横交错、多层次、多角度的推进格局 ,实现分业到混业的“软着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金融 分业 混业 软着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突与和谐: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视野下的非关税壁垒 被引量:2
8
作者 邓纲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2,共5页
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传统分析大多选择经济学的视角,通过此类措施对社会福利以及个人效用的影响评判其合理性。本文另辟蹊径,从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角度采取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法律诠释,就国家权力通过非关税壁垒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可能... 对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传统分析大多选择经济学的视角,通过此类措施对社会福利以及个人效用的影响评判其合理性。本文另辟蹊径,从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的角度采取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法律诠释,就国家权力通过非关税壁垒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可能引起的对个人权利的侵犯,指出国家掌握的社会财富分配权的滥用以及对个人权利保护位序的错乱是非关税壁垒缺乏正当性的重要原因。为此,政府应尽量少实施涉及个人积极权利和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中产生显著财富转移效应的非关税壁垒;对涉及个人消极权利的非关税措施,则应在承认目标合理性的基础上,遵循合理的公共决策规则来确定,并重点防范实施中国家权力的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措施 积极权利 消极权利 国家权力 权利位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湘凌 何晓平 《学术论坛》 2001年第6期61-64,共4页
本文从股票期权制的经济学机理切入 ,结合我国试行的实践 ,在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对股票期权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设计 ,以期其在中国本土化环境中得到规范运作。
关键词 股票期权制 经济机理 法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法人组织的民事主体地位与权利能力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明月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12期64-68,共5页
非法人组织在实际生活中以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非法人组织在我国民法上并没有取得和其作用相称的民事主体地位。通过分析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民事主体资格的判定标准及人格和权利能力的联系,认为民事主体资格... 非法人组织在实际生活中以不同的类型和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非法人组织在我国民法上并没有取得和其作用相称的民事主体地位。通过分析非法人组织的概念和特征、民事主体资格的判定标准及人格和权利能力的联系,认为民事主体资格的认定应采权利能力说,权利能力为能否成为民事主体的前提条件。我国民法上应规定非法人组织为第三民事主体,并确以其准法人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人组织 权利能力 人格 民事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点公平与经济法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剑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关键词 起点公平 经济法 中国 经济结构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农”问题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经济法律关系重构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青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中国农村经济法律关系的形成受制于计划经济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安排、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深层矛盾以及权力本位的根深蒂固,从而导致其在主体、内容、客体方面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但同时,经济法律关系也必然随着政治、经济、思想基础的... 中国农村经济法律关系的形成受制于计划经济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安排、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深层矛盾以及权力本位的根深蒂固,从而导致其在主体、内容、客体方面存在着许多先天不足。但同时,经济法律关系也必然随着政治、经济、思想基础的变化发展产生重构的现实要求。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准确把握经济法所具有的体现政府意志与市场意志、尊重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以及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在特质,是实现经济法律关系重构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经济法律关系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企业出口结算方式的优化选择 被引量:5
13
作者 傅余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32-33,共2页
国际结算作为国际贸易收官阶段的主要步骤之一,直接关系到出口企业能否及时安全收回货款。本文将分析影响国际结算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对我国出口企业如何优化选择国际结算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 出口结算 方式选择 安全收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证无罪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忠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7,共5页
自证无罪权应当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区别于辩护权、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确认自证无罪权是尊重被诉人(包括嫌疑人、被告人)作为人的尊严及其自由意志的要求,是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需要,是刑事诉讼控辩... 自证无罪权应当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区别于辩护权、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确认自证无罪权是尊重被诉人(包括嫌疑人、被告人)作为人的尊严及其自由意志的要求,是发现案件事实真相的需要,是刑事诉讼控辩平等对抗诉讼构造及诉讼主体理论的内在要求。我国应通过建立嫌疑人、被告人的自行调查取权制度、改革完善辩护人调查取证制度和保障被诉人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取证的申请权来确保自证无罪权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自证无罪权 辩护权 调查取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预期违约制度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艳 《重庆社会科学》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我国《合同法》引入了英美法系上的预期违约制度,同时又规定了不安抗辩等制度,这就造成了我国《合同法》上的一些重叠或冲突。本文对此做了简要分析,认为我国仍应继承大陆法系的传统,删除预期违约制度。
关键词 预期违约 明示预期违约 默示预期违约 不安抗辨 合同 拒绝履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主体性理念探析——以民事司法制度为中心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成泓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63,共4页
文章从探讨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出发,认为司法主体性理念的确立经历了从道德主体到法权主体再到程序主体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以司法主体性理念为指导,文章对我国的民事司法制度进行了检讨,认为它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文章认为我国民事司法... 文章从探讨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出发,认为司法主体性理念的确立经历了从道德主体到法权主体再到程序主体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以司法主体性理念为指导,文章对我国的民事司法制度进行了检讨,认为它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文章认为我国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应当以主体性理念为指导,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改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司法主体性 民事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马契约法上的过错责任原则及其意义——兼评我国《合同法》归责原则规定的不足与完善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中节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8,64,共4页
罗马契约法关于过错责任原则的精深理论和科学规定,是罗马契约法理论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所继受,而且对英美法系国家的契约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研究罗马契约法上的过错责任原则及其体系构造,对评价和完善我... 罗马契约法关于过错责任原则的精深理论和科学规定,是罗马契约法理论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所继受,而且对英美法系国家的契约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研究罗马契约法上的过错责任原则及其体系构造,对评价和完善我国合同法的归责原则,无疑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意 过失 过错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证券法修改的几点思考——从证券民事责任展开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南男 《湖湘论坛》 2004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证券法 中国 证券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制度 侵权行为 刑事责任 证券交易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诉讼中的“突袭性裁判” 被引量:1
19
作者 颜飞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8期92-95,共4页
“突袭性裁判”是刑事诉讼中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它与刑事诉讼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相违背,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被告人对司法制度的不信赖。笔者通过对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存在的“突袭性裁判”的分析,指出正确认识刑事诉讼的本质乃是解... “突袭性裁判”是刑事诉讼中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它与刑事诉讼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相违背,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了被告人对司法制度的不信赖。笔者通过对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存在的“突袭性裁判”的分析,指出正确认识刑事诉讼的本质乃是解决“突袭性裁判”等问题的基本路径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袭性裁判 主体地位 辩护权 诉讼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刑权的法哲学反思(上)——遮蔽与去蔽
20
作者 张光君 李永升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73-78,共6页
一切有关死刑本质及其存废的问题的前提和核心在于国家是否拥有正当的死刑权,但是死刑权容易被被害人或者被民愤的迷雾笼罩,因此要撩开死刑的面纱、要拨开死刑权的迷雾,才能准确地把握死刑的本质、理性地选择死刑问题的立场。死刑存废... 一切有关死刑本质及其存废的问题的前提和核心在于国家是否拥有正当的死刑权,但是死刑权容易被被害人或者被民愤的迷雾笼罩,因此要撩开死刑的面纱、要拨开死刑权的迷雾,才能准确地把握死刑的本质、理性地选择死刑问题的立场。死刑存废的关键取决于国家,历史和现实中国家“专有”死刑权而进行的“立法杀人”、“司法杀人”不过是战争准则在和平时期的泛化和泛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死刑权 战争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