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监察立法权运行逻辑及规范体系构建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方
张升魁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6,共9页
2019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将监察法规制定权授予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了立法权、监察权的子权力--监察立法权。作为新生事物,监察立法权的基本内涵、运行...
2019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将监察法规制定权授予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了立法权、监察权的子权力--监察立法权。作为新生事物,监察立法权的基本内涵、运行逻辑、规范监督亟待阐明。对监察立法权概念的界定需要从行权主体、行权依据和行权结果三个角度来分析,对监察立法权授予之必要性需要从国家权力结构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察效能发挥三个视角来探讨。权力会产生恣意,因此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察立法权规范体系以监督权力的运行。要形成以党的全面监督为引领、人大监督为主导、司法监督建议协同、社会公众参与兜底的自上而下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以推进权力的法治化、规范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立法权
行权范围
运行逻辑
规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构筑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基于侵害未成年人再犯案件的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马方
王文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4,共10页
强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实质性保护,是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有效规制的基点。以互联网等媒介平台所公布的强奸、猥亵、拐卖、虐待未成年人案件为基础,以涉及这四类犯罪行为的再犯案件为研究样本,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强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实质性保护,是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有效规制的基点。以互联网等媒介平台所公布的强奸、猥亵、拐卖、虐待未成年人案件为基础,以涉及这四类犯罪行为的再犯案件为研究样本,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员的人身危险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管控手段的弱化、犯罪场所的隐蔽、监护意识的薄弱以及熟人关系的庇护,是构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现实因素。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原则指导下,平衡原则、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原则和国家亲权原则也应于制度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信息公开
社会效益
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监察立法权运行逻辑及规范体系构建
被引量:
5
1
作者
马方
张升魁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治研究中心
出处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8-96,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下职务犯罪调查权运行机制研究”(17BFX005)
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治研究中心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纪委监委课题“新时代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监察机制构建路径”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19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将监察法规制定权授予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了立法权、监察权的子权力--监察立法权。作为新生事物,监察立法权的基本内涵、运行逻辑、规范监督亟待阐明。对监察立法权概念的界定需要从行权主体、行权依据和行权结果三个角度来分析,对监察立法权授予之必要性需要从国家权力结构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察效能发挥三个视角来探讨。权力会产生恣意,因此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监察立法权规范体系以监督权力的运行。要形成以党的全面监督为引领、人大监督为主导、司法监督建议协同、社会公众参与兜底的自上而下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以推进权力的法治化、规范化运行。
关键词
监察立法权
行权范围
运行逻辑
规范体系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构筑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基于侵害未成年人再犯案件的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马方
王文娟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刑事侦查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监察法治研究中心
出处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4,共10页
文摘
强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实质性保护,是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有效规制的基点。以互联网等媒介平台所公布的强奸、猥亵、拐卖、虐待未成年人案件为基础,以涉及这四类犯罪行为的再犯案件为研究样本,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员的人身危险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管控手段的弱化、犯罪场所的隐蔽、监护意识的薄弱以及熟人关系的庇护,是构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现实因素。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原则指导下,平衡原则、未成年人特殊保护原则和国家亲权原则也应于制度构建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未成年人保护
信息公开
社会效益
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
Keywords
Minors protecti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ocial results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 of minors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监察立法权运行逻辑及规范体系构建
马方
张升魁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构筑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基于侵害未成年人再犯案件的分析
马方
王文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