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物权行为 被引量:36
1
作者 赵勇山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32,共12页
我国物权立法日益迫近,而倍受各国学者称赞的被誉为物权法重要支柱之一的物权行为理论,却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责难。他们认为,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理论纯属“捏造”,“严重歪曲了现实法律生活过程”①,“承认错误的、甚至违法的交付... 我国物权立法日益迫近,而倍受各国学者称赞的被誉为物权法重要支柱之一的物权行为理论,却受到国内一些学者的责难。他们认为,物权行为及其无因性理论纯属“捏造”,“严重歪曲了现实法律生活过程”①,“承认错误的、甚至违法的交付也为有效”,“损害民法的公平和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权行为 所有权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债权行为 标的物 物权变动 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物权契约 出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法的现代发展——走向21世纪的中国合同法 被引量:15
2
作者 孙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8-62,共5页
植根于实证法学土壤的近代契约模式,以“唯意志”色彩为灵魂,对20世纪契约法产生了深刻而持续的影响,但由于其与契约社会脱离的性质,却伴随世纪之交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与此相对应,活生生的关系契约模式和关系契约法,却早已“... 植根于实证法学土壤的近代契约模式,以“唯意志”色彩为灵魂,对20世纪契约法产生了深刻而持续的影响,但由于其与契约社会脱离的性质,却伴随世纪之交而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与此相对应,活生生的关系契约模式和关系契约法,却早已“润物细无声”地与近代的古典契约模式相伴行,并正在听从即将开始的新世纪的召唤,逐步从背后走向前台。我国方兴未艾的合同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契约法 契约模式 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 现代发展 向21世纪 契约自由 交易理论 民商法 法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权利的构造 被引量:28
3
作者 汪太贤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2-16,共5页
法律权利作为权利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具有独特的构造方式。首先它由“利益”、“资格”和“自由行为”三个内部要素构成的一个权利实体,其次再由“法律认可”这一外部要素使之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强制的权利。其中利益是核心,资... 法律权利作为权利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具有独特的构造方式。首先它由“利益”、“资格”和“自由行为”三个内部要素构成的一个权利实体,其次再由“法律认可”这一外部要素使之上升为一种普遍的、强制的权利。其中利益是核心,资格是获得利益的条件, 自由行为是利益的表现和实现方式, 法律认可是利益的保障。正是因为法律权利经过其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构造,使之成为权利“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权利 自由行为 法律认可 权利结构 权利主体 权利体系 外部要素 道德权利 大学出版社 内部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的代价——权利限制的根据、方式、宗旨和原则 被引量:56
4
作者 汪太贤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2-87,共6页
:权利受法律的限制是权利必须付出的代价。它的正当根据是建构一种和平共处的权利秩序 ,化解多种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确保社会责任的承担。法律对权利的限制一般采用“权利附条件”的方式来实现 ,从表面看它是对权利的主体资格和行为自由... :权利受法律的限制是权利必须付出的代价。它的正当根据是建构一种和平共处的权利秩序 ,化解多种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确保社会责任的承担。法律对权利的限制一般采用“权利附条件”的方式来实现 ,从表面看它是对权利的主体资格和行为自由的限制 ;从深层看它是对权利所设定的利益的限制。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对权利的限制可以任性。只有把权利限制的价值目标定位在关怀和捍卫权利时 ,权利限制才不至于实质性地损害或剥夺权利本身。据此 ,权利限制必须遵循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权利秩序 权利限制 权力主体资格 利益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迁徙自由 被引量:24
5
作者 朱福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7,共8页
迁徙自由是公民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此项权利不仅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认,也为《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确认。宪法对公民迁徙自由的规定是指公民具有自由择居和自由出入国境的自由,国家为维持公共秩序... 迁徙自由是公民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此项权利不仅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认,也为《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确认。宪法对公民迁徙自由的规定是指公民具有自由择居和自由出入国境的自由,国家为维持公共秩序和保障国家安全可以在不违背宪法自由精神的前提下制定法律对之加以必要的限制。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有其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重新确认公民的这一权利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徒自由 法律限制 人身自由 宪法 人身自由 中国 西方国家 人权公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法的冲突及其解决机制——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征求意见稿)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福惠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3-20,共8页
为了规范我国的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经过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它总结了我国立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立法活动进行... 为了规范我国的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经过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它总结了我国立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立法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并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主体 立法事项 征求意见稿 法规和规章 人大常委 地方性法规 行政法规 宪法 立法权限 立法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宪法非讼化原因探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廖中洪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3-87,共5页
中国宪法呈现为非讼化特征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其主要原因在于 :前苏联宪法模式及其苏维埃宪法意识的影响 ,宪法章程化、宪法纲领化和宪法问题政治化等中国现代宪法观念的作用 。
关键词 中国宪法 非讼化 社会民主意识 公民宪法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渎职罪的惩治与防范 被引量:5
8
作者 高绍先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37,共5页
一渎职罪是一种特殊主体的犯罪,根据新刑法的规定,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过去有人把渎职罪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犯罪”,这是因为此类犯罪的主体... 一渎职罪是一种特殊主体的犯罪,根据新刑法的规定,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过去有人把渎职罪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犯罪”,这是因为此类犯罪的主体都是政府官员,他们的职务行为从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渎职罪 国家工作人员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新刑法 徇私枉法罪 玩忽职守罪 职务犯罪 贪污贿赂罪 从政道德 失职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技术贸易中的限制性商业条款 被引量:5
9
作者 禹华英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8-119,共2页
国际限制性商业条款,也称限制性商业做法,这些条款或做法直接影响市场或者竞争,从而阻碍着国际技术贸易,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及其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1980年12月5日联合国第35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控制限制性贸易... 国际限制性商业条款,也称限制性商业做法,这些条款或做法直接影响市场或者竞争,从而阻碍着国际技术贸易,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及其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1980年12月5日联合国第35届大会通过的《关于控制限制性贸易做法的多边协议的公平原则和规则》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条款 国际技术贸易 限制性商业做法 技术受让方 限制性商业条款 限制性贸易做法 国际技术转让 反垄断 引进技术 法律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际私法的国家民族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裴普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55-59,共5页
国际私法中法律适用、管辖权以及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三位一体,国家民族利益是国际私法解决法律冲突、决定法律适用的核心问题,将国际民事管辖权和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等相关问题纳入国家主权范畴。
关键词 国际私法 国家民族性 法律适用 管辖权 私法统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程刚强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181-182,共2页
大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必要条件。这种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只有非常清楚这些内容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最终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学生管理 内容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共采购中的歧视性采购政策及其法律控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昌麒 陈勃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0-135,共6页
公共采购中的歧视性采购政策在本质上是反竞争的 ,它阻碍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因此是我们应该加以反对的。罗马条约、欧盟采购指令和《政府采购协议》对公共采购中的歧视性采购政策进行了法律的控制 ,然而上述条约和法律也有... 公共采购中的歧视性采购政策在本质上是反竞争的 ,它阻碍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因此是我们应该加以反对的。罗马条约、欧盟采购指令和《政府采购协议》对公共采购中的歧视性采购政策进行了法律的控制 ,然而上述条约和法律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 ,需要作进一步探讨。为了将来顺利地加入《协议》 ,我国政府也应该作好相应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采购 政府采购 罗马公约 采购指令 《政府采购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法律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子堂 胡仁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6,共6页
新中国建立以前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中国共产党不断地进行着法律实践 ,形成了一系列法律思想 :人民在政治法律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法律应体现阶级性和人性的统一 ;实行新民主主义宪政 ;废除伪宪法、伪法统 ;正确处理党与法、民主与法律... 新中国建立以前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中国共产党不断地进行着法律实践 ,形成了一系列法律思想 :人民在政治法律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法律应体现阶级性和人性的统一 ;实行新民主主义宪政 ;废除伪宪法、伪法统 ;正确处理党与法、民主与法律的关系 ;等等。这些法律探索为新中国法制建设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董必武 法律 人权 新民主主义宪政 法统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 被引量:5
14
作者 汪世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65,共5页
票据权利是一种证券性债权,与民法上的一般债权相比,更强调权利的可转让性和交易安全,因而善意取得制度在票据法领域具有更大的适用空间。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既然是以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就必须具备必须以票据法... 票据权利是一种证券性债权,与民法上的一般债权相比,更强调权利的可转让性和交易安全,因而善意取得制度在票据法领域具有更大的适用空间。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既然是以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来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就必须具备必须以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法取得票据、必须从无处分权人处取得票据、受让人受让时须无恶意或重大过失以及已付出合理的(相当的)对价等要件。持票人持有票据如具备这四个要件,即构成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同时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债权 善意取得 交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治的激情与理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太贤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5-59,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法治激情 法治理性 法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配刑制度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志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宋初“折杖法”的施行 ,使封建五刑中的笞、杖、流刑设而不用 ,只剩下死刑、杖刑 (包括脊杖和臀杖 )和徒刑 ,徒刑的适用面也极窄 ,刑罚体系因此轻重失衡。宋朝政府将前代的配刑加以规范后广泛地适用 ,配刑遂成为宋代最主要的刑种。配刑... 宋初“折杖法”的施行 ,使封建五刑中的笞、杖、流刑设而不用 ,只剩下死刑、杖刑 (包括脊杖和臀杖 )和徒刑 ,徒刑的适用面也极窄 ,刑罚体系因此轻重失衡。宋朝政府将前代的配刑加以规范后广泛地适用 ,配刑遂成为宋代最主要的刑种。配刑在起源、性质、内容等方面均不同于流刑 ,也比流刑残酷。但由于配刑弥补了“折杖法”施行后刑罚体系等级结构不合理的缺陷 ,并能满足国家不断增长的工、杂役的需要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赋役负担 ,故配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刑 主要刑种 异于流刑 残酷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我国法律创新
17
作者 岳树梅 《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18,共2页
本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阐述了在我国进行法律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进行法律创新。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中国 法律创新 法律思想 法制建设 先进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