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学英语基础阶段阅读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原因 |
赵亮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
11
|
|
|
2
|
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写作教学目标的思考 |
赵亮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
3
|
奈达翻译理论评述 |
熊德米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46
|
|
|
4
|
《远大前程》的叙事特征 |
艾晓玲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4
|
|
|
5
|
法律英语用词特点分析 |
郑达轩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7
|
|
|
6
|
论英语主谓一致观念的淡化 |
刘应德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6
|
|
|
7
|
以考促学——一项强化、延伸期末考试反拨作用的实验研究 |
赵亮
|
《外语研究》
|
2002 |
20
|
|
|
8
|
从语用角度看语篇连贯 |
熊德米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
9
|
法律英语翻译中汉语成语的运用 |
肖云枢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
10
|
论文化常识在翻译中的作用 |
刘应德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
|
|
|
11
|
爱情·死亡·永恒——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解读 |
杨甸虹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1 |
17
|
|
|
12
|
现代英语词汇的发展趋势 |
刘应德
|
《重庆工学院学报》
|
2002 |
1
|
|
|
13
|
“黑暗王国”的叛逆者——评奥斯特罗夫斯基《大雷雨》中卡杰林娜的艺术形象 |
杨艺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3
|
|
|
14
|
合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罗马公约中的具体规定 |
王婷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
|
15
|
英汉语言的“名+X”效应 |
林红英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