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北坪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7-130,共4页
青年大学生是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无疑也是受传媒影响最大的群体。传媒的力量无时不渗透并作用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每一阶段,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方... 青年大学生是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无疑也是受传媒影响最大的群体。传媒的力量无时不渗透并作用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每一阶段,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新闻舆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潜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舆论 大学生 价值取向 有效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法律监督的主体混同与独立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如巧 谢锦添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作为中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力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对其与其他权力在行使主体方面予以角色分离。权力行使主体的角色混同产生了消极后果,并导致人们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力运作方式的批评与质疑。未来检察机关内部的法... 作为中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力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对其与其他权力在行使主体方面予以角色分离。权力行使主体的角色混同产生了消极后果,并导致人们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力运作方式的批评与质疑。未来检察机关内部的法律监督部门应当独立设置,由其单独行使法律监督权力。法律监督主体的独立化有正当性基础,其实现需要做到三个"相对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监督 主体 混同 独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出路:反思慈善捐赠活动中的“道德胁迫”现象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北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6,共6页
作为社会转型期衍生出来的"道德胁迫"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而尤其以慈善捐赠活动中的胁迫现象居多。"道德胁迫"是一方以道德名义迫使另一方做与道德相关之事,具有强制性、群体性、有限性等特点。"道德胁... 作为社会转型期衍生出来的"道德胁迫"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而尤其以慈善捐赠活动中的胁迫现象居多。"道德胁迫"是一方以道德名义迫使另一方做与道德相关之事,具有强制性、群体性、有限性等特点。"道德胁迫"是传统道德观念的回归、慈善文化缺失的弥补、社会保障措施的填充,有其依存的合理性的观点,化解"道德胁迫"的途径可以归纳为制度和舆论两个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捐赠 道德胁迫 合理性 价值困境 操作困境 化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前阶段媒体介入司法程序的效果与规制——欧洲经验及其启示
4
作者 谢锦添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106,共6页
自大众传媒产生之日起,关于法律案件的新闻报道便受到了种种竞争性法律价值的限制。拥有引导舆论功能的新闻媒体在诉讼程序的审前、庭审以及审后阶段的报道,对司法程序及相关利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某种意义而言,新闻媒体与诉讼... 自大众传媒产生之日起,关于法律案件的新闻报道便受到了种种竞争性法律价值的限制。拥有引导舆论功能的新闻媒体在诉讼程序的审前、庭审以及审后阶段的报道,对司法程序及相关利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某种意义而言,新闻媒体与诉讼程序俨然成为矛盾的对立双方。尽管这一矛盾无法避免,但通过界定和判断新闻自由与竞争性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进行新的关系调整以减小矛盾影响,欧洲人权法院在削弱两者矛盾方面作出了许多探索和贡献。文章试图借鉴欧洲经验,分析审前阶段媒体介入司法程序的效果与规制,以确立媒体与司法程序之间的合理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 司法程序 欧洲人权公约 蔑视法庭罪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