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锂合金筒形件等温挤压近净成形技术研究
1
作者 吕云翔 卢振 +5 位作者 蒋少松 武练梅 李霏 易满满 高诗情 夏祥生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共9页
为实现某飞行器超轻镁锂合金筒形件的近净成形,提出等温热挤压近净成形方法。通过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镁锂合金的塑性变形行为,建立了镁锂合金塑性变形本构模型,结合有限元模拟,实现了塑性挤压工艺参数优化,并通过等温超塑性挤压实现了... 为实现某飞行器超轻镁锂合金筒形件的近净成形,提出等温热挤压近净成形方法。通过高温拉伸试验研究了镁锂合金的塑性变形行为,建立了镁锂合金塑性变形本构模型,结合有限元模拟,实现了塑性挤压工艺参数优化,并通过等温超塑性挤压实现了带法兰筒形件的近净成形。结构组织分析与性能测试表明,等温挤压成形可实现镁锂合金筒体构件的近净成形,并可有效提升其力学性能,成形后强度较原始坯料均有所提高,性能最佳的位置为上筒壁竖直段,其抗拉强度较坯料提升约12.5%,伸长率提升约10%。通过先正挤后反挤的超塑挤压成形工艺,实现了镁锂合金带法兰筒形件的成形制造,有效实现带法兰筒形件的挤压成形,并可实现其力学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超塑性成形 有限元模拟 筒形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表面锌基合金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
作者 彭冬 吴护林 +7 位作者 周中锋 李忠盛 黄俊 宋凯强 代野 吴永鹏 黄安畏 丛大龙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36,共20页
腐蚀被视为“钢铁材料的癌症”,其引发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遍及整个制造领域。粉末渗锌是基于固态热扩散原理,将锌等耐蚀元素扩散至金属构件表面形成冶金结合多功能合金防护渗层的一种表面强化技术。该技术能够赋予钢铁材料优异的耐磨、耐... 腐蚀被视为“钢铁材料的癌症”,其引发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遍及整个制造领域。粉末渗锌是基于固态热扩散原理,将锌等耐蚀元素扩散至金属构件表面形成冶金结合多功能合金防护渗层的一种表面强化技术。该技术能够赋予钢铁材料优异的耐磨、耐蚀和抗高温氧化等性能,是钢铁材料腐蚀的有效“疗法”,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建筑、铁路等领域。从前处理改性、渗剂配方优化、工艺参数影响和后处理强化等方面综述了钢铁表面粉末渗锌合金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粉末渗锌合金化制备技术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包埋渗、机械能助渗和真空粉末渗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以及技术优势。随后,重点阐述了基体与主渗剂纳米化、多元共渗和稀土活化对渗层活性原子扩散、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梳理了渗锌工艺参数对渗层厚度的作用规律,概括了复合后处理技术对渗层耐蚀性的强化效果,分析了典型多元渗层的形成机制。最后,提出了钢铁表面粉末渗锌合金化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制备高性能渗层、推动粉末渗锌合金化技术创新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渗锌技术 多元共渗 合金化 后处理 渗层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景思维下节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钟蕾 张恩泽 胡江华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4-477,共14页
目的针对大白兔节日文创包装设计转型的问题提出一种整合场景理论、情感化理论以及层次分析法的设计研究思路,三种方法的结合能够弥补单一方法造成的文创包装设计目标模糊的困境,从而助力文创包装的文化传播与发展。方法以大白兔文创包... 目的针对大白兔节日文创包装设计转型的问题提出一种整合场景理论、情感化理论以及层次分析法的设计研究思路,三种方法的结合能够弥补单一方法造成的文创包装设计目标模糊的困境,从而助力文创包装的文化传播与发展。方法以大白兔文创包装为切入点,围绕用户消费满意度研究现状,以场景理论与情感化设计理论为主导搭建场景理论架构下的情感设计模型,层次分析法划分场景与情感需求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排序,结合场景与情感高权重指标匹配消费者节日场景需求,进行文创包装情感化设计的策略转化。结果以情景层次重构法设计思路主导的策略与高权重指标模型为导向,从节日场景中提炼可用的设计因子,输出一套满足年轻消费者节日情感需求的大白兔文创礼盒。结论情景层次重构的设计思路可以有效结合场景理论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优势并作用于文创包装的文化感知与具身体验,层次分析法可以确保节日场景与文创包装情感三层次数据的合理性,并提升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层次分析法(AHP) 文创包装设计 情景层次重构法 情感化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热加工图的Mg-11Gd-4Y-1.5Zn合金热变形行为研究及试验验证
4
作者 曾健 赵涵博 +1 位作者 李明 董杰 《塑性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7-194,共8页
为了研究Mg-11Gd-4Y-1.5Zn合金的热变形行为,通过热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变形条件下该类合金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并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失稳判据构建了可描述Mg-11Gd-4Y-1.5Zn合金可成形性的三维热加工图。三维热加工图显示... 为了研究Mg-11Gd-4Y-1.5Zn合金的热变形行为,通过热压缩试验获得了不同变形条件下该类合金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并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失稳判据构建了可描述Mg-11Gd-4Y-1.5Zn合金可成形性的三维热加工图。三维热加工图显示,合金材料在高应变速率下大多发生了流变失稳,仅在较窄的温度区间具有良好的可成形性,并且随着成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呈现功率耗散系数增大、流变失稳现象减少的规律,初步确定了该种合金材料的可加工成形参数区间。基于得出的三维热加工图,使用DEFORM-3D有限元软件开展了等温平面应变模锻数值模拟,以对材料在3组不同参数下的可成形性进行预测。模拟结果显示,材料在420℃/0.1 mm·s^(-1)和450℃/0.1 mm·s^(-1)工艺参数下的变形未发生破坏,但在370℃/1 mm·s^(-1)工艺参数下却发生了流变失稳。与数值模拟参数一致的平面应变模锻成形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试样微观组织观察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验证了所建立三维热加工图的正确性,确定了Mg-11Gd-4Y-1.5Zn合金的最佳成形工艺参数区间为:温度410~500℃、速度0.01~0.15 m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热变形行为 热加工图 可成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口制退器对弹丸尾翼稳定装置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王飞 代小强 +2 位作者 杜韩东 冉秀忠 谢兰川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6,共6页
为探究发射过程中弹丸在炮口制退器中的运动以及尾翼翼片受复杂气流的影响情况。采用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立带制退器的炮口流场三维计算模型,对尾翼稳定弹丸出炮口过程形成的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滚转角下制退器内翼... 为探究发射过程中弹丸在炮口制退器中的运动以及尾翼翼片受复杂气流的影响情况。采用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立带制退器的炮口流场三维计算模型,对尾翼稳定弹丸出炮口过程形成的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滚转角下制退器内翼片的压力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受炮口制退器内复杂气流的影响,翼片表面的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翼片两侧平均压差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在0~45°滚转角下,尾翼两侧的最大平均压差随弹丸滚转角的增大而减小,0°滚转角时翼片受气流影响最大。计算结果对弹丸尾翼稳定装置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口制退器 炮口流场 尾翼 动网格 滚转角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A2412翼型表面粗糙度对气动特性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飞 张康康 +4 位作者 何端阳 齐迹 明晓添 张杰 肖朋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9-129,共11页
目的为获取宽飞行工况下表面粗糙度对翼型气动特性和流场特性的影响,指导翼型设计和开发,对翼型不同表面粗糙度开展数值仿真研究。方法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以NACA2412翼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表面粗糙度下翼型... 目的为获取宽飞行工况下表面粗糙度对翼型气动特性和流场特性的影响,指导翼型设计和开发,对翼型不同表面粗糙度开展数值仿真研究。方法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以NACA2412翼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表面粗糙度下翼型的气动特性数值模拟与分析,得到了不同表面粗糙度下翼型摩擦阻力系数、总阻力系数、升力系数等变化规律以及各工况下的翼型流场分布。结果当翼型表面粗糙度小于敏感粗糙度k_(cr)时,翼型表面摩擦阻力系数急剧增大,升力系数急剧减小,当翼型表面粗糙度大于k_(cr)值时,翼型气动特性对粗糙度不敏感。Ma=0.2时,翼型表面敏感粗糙度k_(cr)为0.25 mm,随着粗糙度的增加,翼型的临界攻角逐渐减小;敏感粗糙度下,临界攻角为13°,较光滑翼型减小了3°,其升力系数在各攻角下较光滑表面降低8.7%~31.2%。随着马赫数增大,翼型表面敏感粗糙度k_(cr)减小,临界攻角减小。Ma=0.6时,翼型表面敏感粗糙度k_(cr)为0.15 mm,临界攻角随粗糙度变化不大,各粗糙度下翼型临界攻角已减小至8°;敏感粗糙度下,8°攻角及以下,升力系数较光滑表面降低8.3%~11.8%,超过8°攻角后,由于粗糙翼型和光滑翼型均达到临界攻角,翼型升力系数受粗糙度影响较小。结论随着翼型表面粗糙度的增加,翼型摩擦阻力系数和总阻力系数增大,但随着攻角和马赫数增大,摩擦阻力占翼型总阻力比例逐渐减小,翼型总阻力增长不大;随着翼型表面粗糙度的增加,翼型升力系数减小,翼型边界层厚度增大,翼型表面发生流动分离、产生失速现象的临界攻角减小。研究内容对不同飞行速度下飞行器翼型表面粗糙度等翼型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表面粗糙度 数值模拟 气动特性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纤和柔性传感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双江 刘向阳 +2 位作者 章喆 张晋尚 郭浩然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1-518,共8页
结构监测对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发动机界面的温度、应变和应力以及内孔表面的应变均是结构监测的重要参数。利用惰性推进剂圆管发动机,通过在衬层/推进剂和绝热层/衬层两个界面布设FBG光纤传感器和内腔粘贴柔性... 结构监测对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结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发动机界面的温度、应变和应力以及内孔表面的应变均是结构监测的重要参数。利用惰性推进剂圆管发动机,通过在衬层/推进剂和绝热层/衬层两个界面布设FBG光纤传感器和内腔粘贴柔性应变传感器实现发动机药柱结构监测,并通过温度循环载荷试验获得界面温度、轴向应变、环向应变和主应力以及内孔环向应变等数据,验证了结构监测技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两个界面的温度和轴向应变较为一致;绝热层/衬层界面的环向应变一致性明显优于衬层/推进剂界面,其原因在于传感器在前者中更易定位;基于直角应变花方式测得的界面主应力幅值约为0.007 4 MPa;2个柔性应变传感器测得的内孔环向应变较为一致,幅值分别为13.4%和13.8%,可用于大应变监测。研究结果可为发动机结构监测系统研制和导弹系统的可靠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结构监测 FBG传感器 柔性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组织及热变形行为研究
8
作者 高诗情 万元元 +5 位作者 王艳彬 刘鹏 李明 邢志辉 杜传航 夏祥生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目的对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显微组织进行表征,通过镁锂合金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合金的本构方程及加工图。方法采用SEM和EBS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挤压态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分... 目的对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显微组织进行表征,通过镁锂合金单向热压缩实验,研究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合金的本构方程及加工图。方法采用SEM和EBS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挤压态合金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分析;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上开展单轴热压缩实验,实验条件如下:应变速率为0.001~1 s^(−1),压缩变形实验温度为200~350℃。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将功率耗散图和失稳图叠加获得热加工图,分析挤压态合金的加工性能随变形温度、速率、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主要相为β相,有少量细小的α相均匀分布在β相中。在不同变形条件下,该合金的流变曲线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变形温度越低、应变速率越大,峰值应力越大;激活能为98 kJ/mol,应力指数n的值为3.3390。分析热加工图可知,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的成形性能随着应变的增加而增强,当应变为0.1和0.3时,加工图均存在一个失稳区域,这与合金变形不彻底有关;当应变为0.5、0.7、0.9时,不存在失稳区域,合金表现出优异的成形性能。结论综合考虑挤压态Mg-Li-Al-Y-Zr-Gd-Nd合金实际加工条件,其合理加工区间为变形温度250~350℃,应变速率0.01~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热压缩 显微组织 本构方程 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超混杂复合材料Ⅰ型分层行为的半解析法研究
9
作者 田源灏 周建宏 +8 位作者 杨智宇 丁兆虎 秦旭锋 蔡建 李丹 赵耀辉 徐淑权 白焘 宁慧铭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85,共9页
目的以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准确表征超混杂复合材料Ⅰ型分层行为,助力该材料军用包装箱结构设计提质增效。方法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超混杂复合材料Ⅰ型断裂韧性与桥接应力的半解析法表达式,利用双悬臂梁试验的载荷-位移数据表征... 目的以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准确表征超混杂复合材料Ⅰ型分层行为,助力该材料军用包装箱结构设计提质增效。方法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推导超混杂复合材料Ⅰ型断裂韧性与桥接应力的半解析法表达式,利用双悬臂梁试验的载荷-位移数据表征超混杂复合材料Ⅰ型分层行为,对比半解析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半解析法的准确性;基于半解析法结果建立的三线性内聚力模型,模拟超混杂复合材料Ⅰ型分层行为,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半解析法的准确性。结果半解析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模拟结果和试验载荷-位移曲线之间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结论该半解析法仅需利用双悬臂梁试验载荷-位移数据即可准确表征超混杂复合材料Ⅰ型分层行为,避免目视观察裂纹扩展长度或开展额外试验测试材料参数,有效降低试验成本,减小试验误差,提高表征效率,在超混杂复合材料军用包装箱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混杂复合材料 Ⅰ型分层行为 半解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阵列差分涡流检测对铝合金涂层下腐蚀无损成像检测研究
10
作者 唐孝良 周俊 +9 位作者 简光建 邓庆祝 莫少览 邓江 佘祖新 钟勇 黄伦 舒畅 潘茂林 王忠维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5-113,共9页
目的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铝合金部件通常需要涂层防护,但涂层失效导致铝合金发生腐蚀的初期阶段无法通过外观进行检测确认,因此利用阵列差分涡流检测对铝合金涂层下的腐蚀进行无损成像检测。方法以涂覆有丙烯酸涂层的2A12-T4铝合金作为... 目的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铝合金部件通常需要涂层防护,但涂层失效导致铝合金发生腐蚀的初期阶段无法通过外观进行检测确认,因此利用阵列差分涡流检测对铝合金涂层下的腐蚀进行无损成像检测。方法以涂覆有丙烯酸涂层的2A12-T4铝合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盐酸溶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加速腐蚀实验,获得不同腐蚀程度的损伤样品,随后进行阵列涡流检测。检测后使用脱漆剂除漆,对腐蚀缺陷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和三维尺寸进行表征。获得了腐蚀缺陷尺寸与差分涡流信号间的关联规律。使用有限元分析手段,研究了腐蚀缺陷尺寸对差分涡流信号的影响机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涂层下的铝合金腐蚀损伤呈现浅碟型几何特征,在腐蚀初期主要在深度方向生长,而在腐蚀后期向径向和深度2个方向生长。涂层下腐蚀缺陷尺寸越大,检测信号越强。发生腐蚀损伤区域的阵列涡流差分信号会呈现出“凹-凸”的信号特征,并且缺陷实际位置处于检测信号的“峰”和“谷”之间。结论差分阵列涡流检测可以直观地确定涂层下腐蚀缺陷的存在及腐蚀缺陷的尺寸,实现腐蚀缺陷的涡流成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腐蚀 涂层 涡流 无损检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变色迷彩涂层制备及性能研究
11
作者 吴法霖 邓贤明 +4 位作者 张天才 程云涛 陈坤 高琴 孙宽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
为有效提高装备在野外与不同的背景快速融合的需求,采用利于大面积生产和低成本的丝网印刷方法制备自适应温致变色迷彩涂层。利用氟碳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包覆变色材料,研究涂层制备体系和制备工艺,并通过对变色涂层进行性能测试,制备得到... 为有效提高装备在野外与不同的背景快速融合的需求,采用利于大面积生产和低成本的丝网印刷方法制备自适应温致变色迷彩涂层。利用氟碳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包覆变色材料,研究涂层制备体系和制备工艺,并通过对变色涂层进行性能测试,制备得到具有应用前景的可逆变色迷彩涂层。本研究利用升温辅助层与变色迷彩涂层共同作用,实现了变色迷彩涂层快速可逆自适应变化。利用色差仪、万能拉伸机、耐水色牢度测试仪、盐雾试验机等仪器对涂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聚氨酯树脂体系制备的温致变色迷彩涂层具有应用前景,当变色迷彩涂层厚度为0.6 mm时,涂层变色时间为6~9 s。将变色迷彩涂层放置于林地、荒漠中,可探测度分别约为0.51、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色 涂层 自适应 可探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强及W含量对Mo-W固溶体力学性能参数影响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12
作者 周少兰 李忠盛 +3 位作者 丛大龙 冉旭东 韦禹 陈汉宾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0-2119,共10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虚拟晶体近似构建Mo-x%W(x=0~100,10为步长)模型,计算0、10、20、30 GPa下Mo-W合金的弹性常数、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态密度等性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强的增加,Mo-...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通过虚拟晶体近似构建Mo-x%W(x=0~100,10为步长)模型,计算0、10、20、30 GPa下Mo-W合金的弹性常数、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态密度等性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强的增加,Mo-W合金的晶格常数降低,而晶格常数随W含量呈线性增加;在0~30 GPa内,Mo-W合金保持力学稳定,同时Mo-W合金的弹性常数、弹性模量均随压强的增加而增加。随着W含量的增加,Mo-W合金的体模量呈递增趋势,而剪切模量和弹性模量则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Mo-W合金韧性整体呈降低的趋势;当W含量在30%~40%时,Mo-W合金硬度最高,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虚拟晶体近似 Mo-W合金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铝夹芯板对低附带毁伤元冲击响应特性研究
13
作者 李涛涛 刘静 任凯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249,共8页
目的以蜂窝铝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φ8 mm氧化锆陶瓷破片低附带毁伤元冲击响应特性。方法首先通过弹道枪试验,获得氧化锆陶瓷破片正侵彻和30°斜侵彻蜂窝铝夹芯板的弹道极限,然后使用有限元方法探究不同着角下蜂窝铝夹芯板的... 目的以蜂窝铝夹芯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φ8 mm氧化锆陶瓷破片低附带毁伤元冲击响应特性。方法首先通过弹道枪试验,获得氧化锆陶瓷破片正侵彻和30°斜侵彻蜂窝铝夹芯板的弹道极限,然后使用有限元方法探究不同着角下蜂窝铝夹芯板的冲击响应特性与抗变形能力,对比分析破片直径对蜂窝铝夹芯结构冲击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φ8 mm氧化锆陶瓷破片对铝蜂窝夹芯板正侵彻弹道极限速度为236.5 m/s,着角为30°的斜侵彻弹道极限速度为276.5 m/s。直径近似蜂窝单元跨度的破片,破片直径越大,斜侵彻角度对蜂窝铝夹芯板击穿比动能的影响越小。相同着角下,氧化锆陶瓷破片直径越大,击穿蜂窝铝夹芯板所需的比动能越小。结论得出了铝蜂窝夹芯板对陶瓷地附带毁伤元的冲击响应特性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反卫星和反航天目标战斗部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附带毁伤 斜侵彻 蜂窝铝夹芯板 弹道极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酸钠在含氯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对低合金钢的缓蚀行为研究
14
作者 陈晓华 赵方超 +4 位作者 周堃 史先飞 崔中雨 满成 吴德权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48,共12页
目的 钼酸钠作为无机缓蚀剂的一种,因其价格低廉、无毒且环保而被广泛关注,重点研究了钼酸钠在含氯模拟混凝土孔隙液(SCPS)中对HRB400低合金钢(HRB400)的缓蚀行为。方法 采用浸泡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评估钼酸... 目的 钼酸钠作为无机缓蚀剂的一种,因其价格低廉、无毒且环保而被广泛关注,重点研究了钼酸钠在含氯模拟混凝土孔隙液(SCPS)中对HRB400低合金钢(HRB400)的缓蚀行为。方法 采用浸泡试验、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等方法评估钼酸钠的缓蚀性能和HRB400钢在不同浓度钼酸钠溶液中的临界Cl^(-)浓度;采用扫描振动电极技术(SVET)原位研究钼酸钠对HRB400钢腐蚀活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方法分析HRB400钢表面的钝化膜成分和微观形貌。结果 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钼酸钠对HRB400在含氯SCPS溶液中的腐蚀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钼酸钠浓度从0 mmol/L增加到6.4 mmol/L,缓蚀效果逐渐提升,当钼酸钠的浓度达到1.6 mmol/L时,缓蚀效率接近90%;SVET测试结果表明,钼酸钠能够促进HRB400钢表面钝化膜的生长,抵御Cl^(-)的侵蚀。XPS测试结果表明,钼酸钠能够吸附在HRB400钢表面,并且促使钝化膜中的Fe^(3+)/Fe^(2+)原子比从4.53变为7.11;AFM分析结果表明,HRB400钢在含氯SCPS溶液中钝化膜主要由纳米氧化物颗粒组成,加入钼酸钠后钝化膜上氧化物颗粒密度及尺寸增加,钝化膜的致密性增加。结论 钼酸钠在含氯SCPS溶液中能够延缓HRB400钢的腐蚀过程,钼酸钠的浓度为1.6 mmol/L时,缓蚀效率达到90%;钼酸钠属于阳极型缓蚀剂,其缓蚀作用主要是通过吸附在HRB400钢表面,促进钝化膜的形成及致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B400钢 模拟混凝土孔隙液 钝化膜 钼酸钠 临界氯离子浓度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锂合金热变为与超塑挤压成形研究
15
作者 吕云翔 董楹 +3 位作者 傅文亮 高诗情 夏祥生 卢振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9,共8页
目的通过塑性成形工艺实现镁锂合金构件的高性能成形制造。方法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铸态LAZ931镁锂合金不同温度与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多向锻造技术制备镁锂合金锻坯,并通过等温超塑挤压成形。结果铸态镁锂合金具有较好的... 目的通过塑性成形工艺实现镁锂合金构件的高性能成形制造。方法采用热压缩试验研究了铸态LAZ931镁锂合金不同温度与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多向锻造技术制备镁锂合金锻坯,并通过等温超塑挤压成形。结果铸态镁锂合金具有较好的热变形性能,它在低温高应变速率下易失稳,热加工失稳区随变形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多向锻造可通过动态再结晶显著细化其两相微观组织,使合金获得良好的超塑性变形能力,在300℃和应变速率5×10^(–4) s^(–1)条件下,锻态合金的延伸率和流变抗力分别达到200%以上和8 MPa左右;通过超塑性挤压成形实现了筒体构件的成形,成形后力学室温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延伸率分别达到了163 MPa、197 MPa和22%左右,相比于铸态合金,分别提高了20.7%、19.4%和83%。结论通过热压缩变形研究了镁锂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其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通过超塑性等温挤压可制备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镁锂合金筒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超塑成形 热加工图 微观组织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储运包装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燕 刘飞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6,共8页
目的为解决现代化工厂转运包装自动化程度低、使用环境单一、生产管理系统与转运包装联动性差的问题,设计了数字化储运包装系统。方法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要求,对转运包装的整体结构、防护方式、数据联动进行全新设计。通过仿真分析... 目的为解决现代化工厂转运包装自动化程度低、使用环境单一、生产管理系统与转运包装联动性差的问题,设计了数字化储运包装系统。方法根据使用环境和使用条件要求,对转运包装的整体结构、防护方式、数据联动进行全新设计。通过仿真分析满足储运包装系统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结果设计出了数字化储运包装系统,提高了转运包装的自动化程度和数字化程度,承重600 kg时该系统变形为0.47 mm,防护等级可达IP33,工作系统电压为24 VDC,打开、闭合运动时间为2 s。结论实现了数字化储运包装系统的设计及仿真,解决了普通转运包装自动化程度低、使用环境单一的问题,为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自动化 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TiC+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17
作者 张嘉晨 祁晨 +3 位作者 杨明年 杨忠 李红英 朱永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2-57,66,共7页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原位自生10vol%(TiC+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压缩变形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750~9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的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原位自生10vol%(TiC+TiB)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压缩变形试验,研究了变形温度为750~90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的钛基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该复合材料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演变。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流变曲线均依次出现加工硬化、流变软化、稳态流变3个阶段,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力均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降低。构建了基于不同变形条件下峰值应力的复合材料本构方程,相关系数达到0.96以上。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α相含量逐渐减少,β相含量增多;在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阶段会形成位错墙,并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提高钛基体和增强相的协同变形,进而提高材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热变形行为 本构方程 组织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降噪自编码器的声发射信号去噪研究
18
作者 周俊 代劲 +2 位作者 岑远遥 刘书俊 夏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8,共8页
降噪自编码器能采取无监督学习方式,基于神经网络方法从有噪声的信号重构出原始信号达到去噪的目的,能够改进滤波器与小波分析在声发射信号消噪中由于参数设置依赖经验而带来消噪性能不佳、泛化性差等问题。针对降噪自编码器在输入数据... 降噪自编码器能采取无监督学习方式,基于神经网络方法从有噪声的信号重构出原始信号达到去噪的目的,能够改进滤波器与小波分析在声发射信号消噪中由于参数设置依赖经验而带来消噪性能不佳、泛化性差等问题。针对降噪自编码器在输入数据分布不均时可能产生梯度消失和收敛速度变慢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降噪自编码器的声发射信号去噪模型,通过在降噪自编码器链接批处理层和回归层对降噪自编码器结构进行改进,对常用激活函数进行分析,采集3000个腐蚀声发射信号样本作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声发射信号进行Z-score标准化预处理,采用改进降噪自编码器对腐蚀声发射信号进行去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隐含层神经元数为300,激活函数为Leaky ReLU时,改进DAE去噪性能较优,与小波阈值去噪法相比有更优的去噪性能,对于声发射信号分析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去噪 自编码器 批处理层 回归层 无监督学习 Z-score标准化 Leaky ReL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的不均匀异步加载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19
作者 康凤 张杰 +4 位作者 刘磊 林军 王长朋 王艳彬 张菲玥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3-126,130,共5页
通过分析不均匀异步加载挤压成形的工艺特点和技术关键,开展了某复杂曲轴构件的镦锻成形工艺模拟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同步比例加载和不均匀异步加载两种挤压工艺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金属流动特点和挤压缺陷。结果表明:锻件在同步... 通过分析不均匀异步加载挤压成形的工艺特点和技术关键,开展了某复杂曲轴构件的镦锻成形工艺模拟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同步比例加载和不均匀异步加载两种挤压工艺模型,采用有限元模拟分析了金属流动特点和挤压缺陷。结果表明:锻件在同步加载工艺的模腔根部发生了折叠,不均匀异步加载过程中金属流动顺畅,充型饱满,没有发生折叠缺陷。以某复杂曲拐构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工艺试制,曲拐锻件充型饱满,没有发生折叠、裂纹等缺陷,锻件经热处理调质后,抗拉强度为1120 MPa,伸长率为16%,完全满足零件使用要求。因此,不均匀异步加载挤压成形不仅可使坯料获得完全的三向压应力状态,还能够实时控制成形时坯料在型腔内的流动速度及充型方式,实现复杂构件的完全充型,防止产生缺陷,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异步加载 挤压 金属流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收口智能优化设计系统中的CAD/CAE集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彦骏 赵震 +3 位作者 刘川林 黄少东 陈军 阮雪榆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3,共5页
以自主开发的热收口工艺知识优化设计系统为背景,论述了基于知识对象模型的CAD/CAE集成技术,通过知识对象的桥梁作用,实现基于知识的CAE建模和基于知识的CAE智能反馈,应用CAE分析的结果指导改进工艺设计,实现CAD/CAM无缝集成。
关键词 收口 CAD/CAE集成 知识对象模型 智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