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应当尊重胡绳教授的原意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林庭芳
-
机构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马列部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06-110,共5页
-
-
关键词
党史研究
胡绳
人物研究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中共南方局妇委与国统区妇女抗日支前运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林庭芳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9-20,共2页
-
文摘
中共南方局妇委与国统区妇女抗日支前运动林庭芳中国人民在50年前取得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的血汗换来的,是人民英勇战斗的成果。这些血汗包括了妇女的血汗,这些成果也包含了妇女的成果。正如1939年3月中共中央妇委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
-
关键词
国统区
中共南方局
动力酒精
生产事业
慰问信
抗日战争
妇女界
妇女团体
棉背心
支前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 3
-
-
作者
林庭芳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7-19,共3页
-
文摘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林庭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百年耻辱一朝洗雪。邓小平同志创造性提出的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率先在香港得到了成功的实践,变成了现实。一、邓小平同志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
-
关键词
邓小平“一国两制”
科学构想
香港主权
“高度自治”
成功实践
中国政府
繁荣稳定
港澳台问题
和平统一祖国
解决台湾问题
-
分类号
B03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南方局妇委与抗战时期的重庆妇女
- 4
-
-
作者
林庭芳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6-157,共2页
-
文摘
南方局是我党设在国统区领导南方地区党的秘密工作机关。一九三八年一月中旬成立,由周恩来、董必武,博古、邓颖超、何凯丰、吴克坚等组成。周恩来任书记,邓颖超分管妇女工作。
-
关键词
妇女工作
南方局
抗战时期
重庆
工作机关
南方地区
周恩来
邓颖超
-
分类号
D442.6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实事求是方法的实质及其基本内容
- 5
-
-
作者
倪志安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7-49,共3页
-
文摘
一、实事求是方法的实质
毛泽东指出,实事求是尺度,。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而从它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
-
关键词
实事求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
内容
中国革命
毛泽东
目的地
态度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多党派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权建设独特的政治优势
- 6
-
-
作者
林庭芳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8-30,共3页
-
文摘
多党派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权建设独特的政治优势○林庭芳在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党进行政权建设一贯坚持的政治原则。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权建设具有的独特政治优势...
-
关键词
多党派合作
中国共产
政权建设
各民主党派
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政治领导
共产党领导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优势
法律监督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责任问题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秦启文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1-43,共3页
-
文摘
一
对于民主的许多范畴,国内外都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但是,作为各种民主范畴的重要基础的民主责任范畴,学术界还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责任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民主责任
责任问题
范畴
国内外
学术界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维特根斯坦美论:从“本质”到“家族相似”
- 8
-
-
作者
徐应江
-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6-93,共8页
-
文摘
维特根斯坦在一则日记中曾这样写道:“科学的问题能引起我的兴趣,但是不能真正迷住我。只有观念的和美学的问题才能迷住我。”由于他在“观念问题”和“美学问题”这两个领域中的创造性的工作和卓越的成就,他不仅成了二一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且成为有着巨大影响的美学家。但他并没有写过专门的美学著作,他对美学问题的许多看法也只是散见于他的两部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以及大量的笔记、谈话和讲演中。其基本思想也可以较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这种前后变化同他在哲学上所实现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维特根斯坦作为一个哲学家在思想上发生过改宗式的大变化:他先后创立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有独创性和巨大影响的哲学,而第二种哲学又是他本人对自己早期思想体系批判的产物。这在哲学史上也许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变化从哲学上讲实质就是从关心所谓的形而上学结构或世界的本质而转向关心语言的“使用”。也就是从一种神秘的本体论立场转向彻底放弃对不变、普遍本质的追求。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想的发展基本上是和他的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相一致的。
-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家族相似”
伦理学
美学
美的本质
逻辑哲学
生命的意义
“游戏”
无意义
语言批判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